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中三年级语文下册真题模拟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钦佩(qīn)拈轻怕重(niān)气概(gài)载歌载舞(zài)B.模仿(mó)拖沓(tà)纨绔(kuà)红形形(hóng)C.挑剔(tiāo)惟妙惟肖(xiào)惊慌失措(cuò)相形见绌(chù)D.殒身(yǔn)震慑(shè)气氛(fēn)意气风发(fā)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B.这幅山水画笔法娴熟,意境高远,令人叹为观止,堪称艺术珍品。C.小李最近有些自命不凡,说话做事常常拿腔拿调,令人不太舒服。D.为了推销产品,商家采用了各种夸大其词的宣传手段,可谓无孔不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B.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重要性。C.他的演讲引经据典,生动形象,发人深省,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D.关于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难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4.把下列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②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③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团队的整体进度,还会打击成员的积极性。④现在很多团队在项目管理上还存在着责任不清、流程混乱的问题。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优化流程、明确分工入手。A.④③⑤①②B.⑤①②④③C.④②⑤①③D.⑤④③①②5.补全下面的句子。①岁月如歌,__________。②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③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人工智能(AI)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的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个性化推荐系统到复杂的医疗诊断,AI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然而,AI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和社会挑战。数据隐私如何保护?算法偏见如何消除?AI决策的责任主体是谁?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技术上的解决方案,更需要深入的法律和伦理探讨。面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人类社会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治理框架,确保AI技术的发展能够造福人类,而不是带来潜在的风险。(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2)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AI治理”重要性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选自《庄子·养生主》)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__________(2)砉然向然:__________(3)依乎天理:__________(4)技经肯綮之未尝:__________8.翻译下列句子。(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2)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9.庖丁所说的“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体现了庖丁怎样的技艺特点?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望江南(唐)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__________。__________,飞燕泣残红。10.“还似旧时游上苑”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11.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飞燕泣残红”一句的意境和情感。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瓦猫汪曾祺我们家乡的屋顶,普遍都安放瓦猫。瓦猫多是用灰瓦做成,也有用陶土烧制的。做法简单,取一块瓦,当中截断,将上半截按屋檐的曲线塑成猫形,再用釉彩画上眼睛,有时还画上嘴,有时不画嘴。安在檐头,像一尊小小的神祇。大约是希望它驱除一切不祥之兆,保护家园平安吧。瓦猫的造型,有各式各样。有的像卧猫,有的像伏猫;有的眼睛是闭着的,有的眼睛是睁着的,有的眼睛是凸出来的。我见过一种瓦猫,是两个背靠背的猫形,合在一起,像个“仁”字。我们那里管这种瓦猫叫“仁猫”。问老人,谁也不知道它的来历。瓦猫除了安在屋檐上,有时也安在门楣上,或者安在水缸边。水缸边安的瓦猫,大约是希望它保佑水缸里的水清洁吧。我们小时候,很喜欢瓦猫。夏天傍晚,坐在屋檐下乘凉,就数瓦猫。瓦猫的颜色,多是青灰的,也有的是天蓝的、米黄的。在暮色里,远远望去,一蓝一蓝,一黄一黄,点缀在黛色的屋脊上,像一些小眼睛,又像一些小音符。风吹过,瓦猫会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瓦猫是沉默的,它不叫,也不动,只是静静地蹲在那里,仿佛在守护着什么。瓦猫也是会“说话”的。下雨天,雨水顺着瓦片流下来,会冲坏瓦猫的眼睛,或者冲掉它的半个身体。瓦猫就“瞎”了,“缺了胳膊少了一条腿”。孩子们觉得它很可怜,就会找块小瓦片,给它重新“装”上眼睛,或者给它“接”上身体。有时候,雨水会把瓦猫冲到地上。摔碎了的瓦猫,孩子们会捡起来,把碎片拼好,用泥巴把裂缝粘住,或者用胶水粘住。粘好了,又把它安回原来的地方。瓦猫还是原来的瓦猫,只是它有了故事。如今,乡下人家屋顶上的瓦猫依然不少,只是再没有人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对它们那么有兴趣了。瓦猫还是那个瓦猫,瓦片还是那个瓦片,只是人心变了,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也渐渐生疏了。瓦猫是沉默的,但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也承载了一代人的童年记忆。1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瓦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3.文中画线的句子“像一尊小小的神祇”“像一些小眼睛,又像一些小音符”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4.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瓦猫是“沉默的,但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也承载了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五、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中的名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它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奋发图强,兼容并蓄。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们青年一代更应深刻理解其内涵,并将其融入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之中。请以“自强与厚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卷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C解析:A项,“载歌载舞”的“载”读zài;“气概”的“概”读gài。B项,“红形形”的“红”读hóng。D项,“殒身”的“殒”读yǔn。C项字形和读音均正确。2.A解析:A项,“临危不惧”指遇到危难时一点也不害怕,使用恰当。B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应为表达画作技巧高超,可改为“巧夺天工”。C项,“自命不凡”指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多含贬义,此处使用不当。D项,“无孔不入”比喻利用一切机会钻营,多含贬义,此处使用不当。3.C解析:A项,否定失当,“防止”与“不再”连用,应改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次发生”。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D项,两面对一面,“能否”与“妥善解决”搭配不当,应去掉“能否”。4.A解析:根据逻辑关系,先指出问题(④),再说明问题的表现(③),然后提出解决方向(⑤),接着说明这样做的好处(①),最后进行总结(②)。故排序为④③⑤①②。5.①岁月如歌,人生如梦②落红不是无情物③沧海桑田解析:第一空,常用来比喻岁月美好或人生短暂,与“岁月如歌”并列。第二空,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第三空,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比喻世事变迁。6.(1)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应用广泛,但也带来了数据隐私、算法偏见、责任归属等伦理和社会挑战,需要治理。(2)AI治理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个人隐私保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人类的安全与福祉。没有有效的治理,AI可能被滥用,造成歧视、失业、安全风险等问题。构建完善的治理框架,才能确保AI技术健康发展,真正服务于人类。解析:(1)概括信息要抓住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即AI的进步及其引发的挑战。(2)理解重要性需要结合AI的潜在风险和治理的作用来谈,强调其在保障权益、维护秩序、促进发展方面的必要性。二、文言文阅读7.(1)解:剖开,分解(2)向:通“响”,声音(3)天理:天然的纹理,指牛的生理结构(4)肯綮:骨节结合的地方,比喻关键、难点解析:第(1)句讲庖丁分解牛,“解”为动词。第(2)句描写解牛时声音,“向然”形容声音。第(3)句讲顺应牛的天然结构,“天理”指自然规律或结构。第(4)句讲避开筋骨交错的地方,“肯綮”指筋骨结合的关键部位。8.(1)庖丁的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住的地方,发出解牛时砉砉的声响,刀刃划动时騞騞的声响,没有不符合音律的。(2)当初我解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三年以后,就不再能看到完整的牛了。解析:第(1)句翻译时要准确表达动作、声音和“中音”(合乎音律)。第(2)句翻译时要准确表达时间、视角变化以及“未尝见全牛”(看不到整头的牛)。9.庖丁所喜爱的,是道,已经超越(一般的)技术了。意思是他追求的是解牛的规律(道),而不仅仅是掌握解牛的技术。体现了庖丁技艺特点:①得心应手,超越技术层面,达到“道”的境界;②尊重规律,顺应牛体结构;③技艺精湛,游刃有余,能避开难点。解析: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理解“道”在这里指规律、本源。“进乎技矣”说明庖丁的水平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技术层面。分析特点要结合后文解牛的过程和文惠君的感叹来概括。三、古代诗歌阅读10.修辞手法:借代。用昔日皇家园林(上苑)代指当年繁华的故国。表达了词人对故国昔日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限哀伤。解析:分析修辞首先要判断类型。“游上苑”本是游赏皇家园林,这里代指南唐故国的宫殿园林和昔日繁华生活。结合李煜的背景,可知其表达的是深沉的故国之思。11.意境:描绘了一幅春残景象,燕子在哭泣,红花凋零,色彩衰败,氛围凄凉。情感:抒发了词人亡国后物是人非的悲痛、哀怨和绝望的心情。解析:分析意境要抓住关键词语(飞燕、泣、残红)所营造的画面和氛围。分析情感要结合词人的经历和全词意境,理解其悲伤、凄凉的心境。四、现代文阅读12.开头写瓦猫普遍存在于家乡屋顶,引出对瓦猫的介绍和作者的情感;结尾写如今瓦猫依然存在,但人们对它兴趣减退,与开头形成对比,深化主题,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童年记忆的珍视。解析:分析开头结尾的作用,要从结构(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对比)、内容和主旨(点明对象、抒发情感、深化主题)等方面考虑。开头引出话题,结尾回应开头并升华。13.第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瓦猫比作神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瓦猫造型小巧、被安放在屋檐上,如同守护神一般,表达了作者对瓦猫的敬畏和喜爱。第二句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瓦猫比作小眼睛和小音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瓦猫在不同光线和距离下呈现出的多种形态,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瓦猫的喜爱和观察的细致。解析:判断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要结合具体语境。第一句是明喻,突出瓦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据安全分析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现场培训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压力测试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海外开发区项目经理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质检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市场推广总监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质量管理主管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教师招聘双减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饲料研发人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情感顾问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全麻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 数字化在招聘流程优化中的作用研究
- 玉米烘干仓储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普外科综合面试题及答案
- 压力管道安装防腐技术工艺标准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5份)
- 饭堂厨房设备施工方案
- 《宫腔镜水中毒》课件
- 专题08 图形的运动-平移4种常见压轴题型全攻略(解析版)
-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项目三任务1:认识超声波雷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