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高中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高中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高中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高中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中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纨绔(kuà)之徒锲而不舍(qiè)相形见绌(chù)B.潸然泪下(shān)阴翳(yì)惟妙惟肖(xiāo)C.锲而不舍(qiè)气息(xī)锲而不舍(qiè)D.锲而不舍(qiè)纨绔(kuà)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毛骨悚然锲而不舍按步就班B.气宇轩昂气息奄奄钦佩不已C.莫衷一是锲而不舍程度地D.锲而不舍气概非凡锲而不舍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展现了非凡的胆识和气魄。B.这幅山水画的意境深远,笔触细腻,令人叹为观止,真是巧夺天工之作。C.为了准备这次考试,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学习,可谓孜孜不倦。D.他的演讲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内容翔实,令人有应接不暇之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B.是否坚持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关键。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D.他的发言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文章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态度。B.《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作者是曹雪芹,书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D.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他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合称为“四大悲剧”。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材料一】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上的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智能医疗诊断到金融领域的算法交易,AI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深刻地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AI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解放了人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AI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伦理问题。数据隐私和安全、算法偏见和歧视、AI取代人类工作等担忧日益凸显。如何趋利避害,确保AI技术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材料二】“科技向善”是AI发展的重要理念。这意味着在设计和应用AI技术时,必须将人类的福祉和价值观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其社会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潜在风险。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关注AI伦理,积极探索AI治理框架。例如,欧盟提出了“人工智能法案”,旨在为AI的研发和应用建立一系列规则和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建议》,提出了七项原则,强调AI发展应以人为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构建一个负责任、可持续的AI发展生态,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6.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工智能发展影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I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广泛,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B.AI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类生活,创造了巨大价值。C.AI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严重的伦理问题,如数据泄露、算法歧视等,应立即停止研发。D.AI带来的挑战和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全球合作共同应对。7.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科技向善”理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技向善”强调在AI发展中要始终将人类利益放在核心位置。B.实践“科技向善”需要建立健全的AI伦理规范和治理体系。C.“科技向善”意味着要完全消除AI技术可能带来的所有风险和负面影响。D.推动AI“科技向善”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合作,形成共识。8.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AI技术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需要全球合作共同应对。B.AI的发展需要秉持“科技向善”理念,加强伦理规范和治理体系建设。C.AI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但也引发了数据安全和隐私等伦理问题。D.“科技向善”是应对AI发展挑战的唯一途径,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众共同努力。9.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简要分析当前推动AI技术“科技向善”面临的主要困难。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且夫知止可以不殆,殆则莫知其所止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贷焉。故曰:‘道法自然’。”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依乎天理(3)技经肯綮之未尝(4)以有涯随无涯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奏刀騞然,莫不中音。(2)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2.文中庖丁认为他技艺精湛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13.文惠君从庖丁解牛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这段话对我们认识生命和知识有何启发?四、语言表达与运用14.补全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思而不学则殆。(2)寄蜉蝣于天地,。(3),用之不竭。(4)采菊东篱下,。15.学校文学社计划举办一次“经典重读”主题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撰写一则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富有感染力,不超过60字。16.下面是一段关于“雨”的描写文字,其中有五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夜雨淅沥,敲打着窗棂,也敲打着夜不能寐人的心房。路灯昏黄,映照着湿漉漉的街道,行人稀少,车辆也仿佛怕沾染了湿气而减少了出行。雨声时大时小,淅淅沥沥,连绵不绝,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雨雾之中,显得格外寂静,也格外清冷。这雨声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说,引人无限遐思。五、写作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个目标的达成,每一项成就的取得,往往都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积累。这个过程或许充满了挑战,甚至枯燥乏味,但正是这份坚持,最终铺就了成功的道路。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观察,以“坚持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试卷答案一、基础知识1.B2.A3.A4.B5.C二、现代文阅读6.C(解析:选项C曲解了材料一的主旨。“必然导致严重”的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一强调的是AI发展带来的挑战和伦理问题“日益凸显”,需要重视和解决,并非必然导致严重后果。)7.C(解析:选项C的表述过于绝对。“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材料二强调的是要“趋利避害”,采取措施“防范潜在风险”,降低负面影响,而不是完全消除所有风险。)8.B(解析:选项B最能概括两则材料的内容。材料一指出AI发展迅速但也带来挑战,材料二提出“科技向善”理念作为应对之道,强调伦理规范和多方合作。)9.(解析:当前推动AI技术“科技向善”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第一,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潜在的、未知的伦理风险难以完全预见和预估;第二,如何制定具有普遍适用性且灵活调整的AI伦理规范和治理框架,平衡创新与安全,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过程;第三,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对于AI伦理的价值观和优先事项存在差异,难以达成全球共识;第四,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未必总是愿意投入资源去遵循高昂的伦理标准。)三、文言文阅读10.(1)踩、踏、接触(2)自然规律、结构(3)棘刺、筋骨结合处(4)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的11.(1)刀刃落下发出声响,没有一处不合乎音律。(2)现在,我凭精神去接触(牛的内部结构),而不是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但精神在活动。12.(解析:庖丁认为技艺精湛的原因在于:他不再仅仅关注牛的形态,而是领悟到了其内在的“道”;他能凭精神去体会牛的结构,而非仅仅依赖视觉;他能顺应牛的自然结构,顺势而为,避开阻碍;他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巧,达到了与“道”相合的境界。)13.(解析:文惠君悟出的道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殆”)的。启发:要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不应过度沉溺于求知而忽略了生命的本身;要懂得适可而止,有所取舍,才能避免危险;要认识到“道”的统一性和普遍性,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实现养生。)四、语言表达与运用14.(1)学而不思则罔(2)渺沧海之一粟(3)取之无禁(4)悠然见南山15.(示例:经典常读,智慧常新。)(解析:此句紧扣“经典重读”主题,简洁明了地表达了重读经典的意义在于获得新的智慧和启发。)16.(1)“映照着”改为“映照”;(2)“也仿佛怕沾染了湿气而减少了出行”改为“也似乎害怕沾染湿气而减少了出行”;(3)“雨声时大时小,淅淅沥沥,连绵不绝”改为“雨声时而大时而小,淅淅沥沥,连绵不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