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核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适配)一、机械运动(第一章)1.1核心概念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如汽车行驶、树叶飘落),是最基础的运动形式。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静止时选作标准的物体(注:参照物可任意选,但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通常默认选地面为参照物)。▶示例:“汽车在前进”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汽车静止”以汽车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选不同参照物,运动状态可能不同(如坐在行驶火车上的人,以火车为参照物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1.2速度与计算速度(v):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为v=s/t(s=路程,t=时间)。单位:国际单位是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如5m/s=18km/h)。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如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化(如跑步起步时),计算时用“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表示平均快慢。1.3易错点提醒路程(s)是标量(只有大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初二阶段重点掌握路程计算。计算时需统一单位(如路程用米,时间用秒,速度才是m/s)。▶典型例题:小明骑自行车30分钟行驶6km,求速度。解:t=30分钟=0.5h,v=s/t=6km/0.5h=12km/h(或换算为3.33m/s)。二、声现象(第二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产生: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如敲鼓时鼓面振动,说话时声带振动;注意:振动停止后,已发出的声音会继续传播)。传播:声音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如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需无线电)。▶传播速度: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如在15℃空气中,声音速度约340m/s,在水中约1500m/s)。2.2声音的特性特性决定因素常见应用音调频率(物体振动快慢,单位Hz)女高音音调高,钢琴高音区频率高响度振幅(振动幅度)+距离大声说话振幅大,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音色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凭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不同乐器易错点:音调与响度无关(如“低声细语”是响度小,“女高音”是音调高)。2.3噪声与声的利用噪声:从物理角度是“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保角度是“妨碍人们正常生活的声音”。控制方法:①在声源处(如关静音);②在传播过程中(如装隔音板);③在人耳处(如戴耳塞)。声的利用:①传递信息(如B超、声呐探测海底);②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清洗眼镜、超声波碎石)。三、光现象(第三章)3.1光的传播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灯泡,月亮不是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实例:影子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光速:真空中光速c=3×10⁸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在空气中速度接近真空中,在水中约为3/4c,在玻璃中约为2/3c。3.2光的反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反射角=入射角(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反)。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如镜子反射,反射光线平行,迎着反射光看刺眼);漫反射(如墙面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两者都遵循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大小相等;②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③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④成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应用:穿衣镜(成等大虚像)、潜望镜(两次平面镜反射)。3.3光的折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如筷子在水中“折断”、池水变浅、海市蜃楼)。折射规律: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为例,①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②折射角<入射角;③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入射角=0°)。易错点: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如渔民叉鱼时,需瞄准鱼的下方,因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偏高)。四、透镜及其应用(第四章)4.1透镜分类与作用类型形状特点对光线作用应用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会聚光线(如太阳光会聚成亮斑)老花镜、放大镜、照相机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发散光线近视镜焦点(F):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凹透镜的焦点是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虚焦点)。焦距(f):焦点到光心(透镜中心)的距离,是透镜的重要参数(如焦距5cm的凸透镜,f=5cm)。4.2凸透镜成像规律(核心重点)物距(u)与焦距关系像距(v)与焦距关系像的性质(正倒/大小/虚实)应用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2fv=2f倒立、等大、实像测焦距f<u<2fv>2f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u=f不成像(光线平行)——手电筒光源u<fv>u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易错点:放大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需在u<f范围内)。4.3眼睛与眼镜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正常眼睛能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近视: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像成在视网膜后方,需戴凸透镜矫正。五、质量与密度(第六章)5.1质量(m)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改变,如冰块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把书从北京带到上海,质量不变)。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克(g)、毫克(mg)、吨(t),换算:1t=10³kg=10⁶g=10⁹mg。测量工具:天平(实验室常用)、台秤(生活中)。天平使用步骤:①调平衡(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②左物右码(用镊子夹砝码,不能用手);③读数(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5.2密度(ρ)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公式ρ=m/V(反映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如铁的密度大于木头)。单位:国际单位kg/m³,常用单位g/cm³,换算:1g/cm³=1×10³kg/m³(如水的密度ρ水=1g/cm³=1×10³kg/m³,含义是1cm³水的质量为1g)。密度的应用:①鉴别物质(测密度对比密度表);②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或体积(V=m/ρ)。5.3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重点)测固体密度(如石块):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用量筒测水的体积V₁;把石块放入量筒,测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₂;计算密度ρ=m/(V₂-V₁)。测液体密度(如水):用天平测空烧杯质量m₁;烧杯装部分水,测总质量m₂;把水倒入量筒,测体积V;计算密度ρ=(m₂-m₁)/V。易错点:测固体密度时,若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固体沾水会导致质量测量偏大,密度偏大。六、力学基础(第七章力)6.1力的概念与作用效果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脱离物体存在,如推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力,桌子也对手施力)。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捏橡皮泥、压弹簧);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如刹车使车减速、踢球使球改变方向)。单位:牛顿(N),1N约等于拿起两个鸡蛋的力。6.2力的三要素与示意图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者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如用不同方向的力推门,门的转动方向不同)。力的示意图: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①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作用点;②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③线段长度大致表示力的大小(需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如F=5N)。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如弹簧被拉长后产生的拉力、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条件:①发生弹性形变;②相互接触。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工具,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使用注意:①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②不能超过量程(否则会损坏弹簧);③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一致(避免摩擦)。6.4重力(G)概念: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政业务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专升本学前教育模拟测试试卷(含答案)
- 物业车位外租合同范本
- 2025年考研医学专业病理学重点梳理试卷(含答案)
- 物业专项外包合同范本
- 2025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现代文阅读卷
- 设备货物转让合同范本
- 行吊生产安装合同范本
- 社保委托协议解除合同
- 社保卡网上申请协议书
- 电气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 酒店点菜技巧培训
- 2025年心理b证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新乡市一中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翻书大赛课件
- 《海南历史文化》课件
-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版) 第三章 流动资产
- 主变防火墙脚手架搭设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三减三健课件
- 山西省晋中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无答案)
- 《霸王别姬》电影赏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