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植物的光周期现象主要与哪种生态因子的周期性变化相关?A.温度B.光照长度C.降水D.风答案:B2.某种植物只能在pH5.5-6.5的土壤中生长,这体现了生态因子的:A.综合作用B.主导因子作用C.阶段性作用D.生态幅限制答案:D3.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四肢、尾巴和耳朵有变短变小的趋势,这符合:A.贝格曼规律B.阿伦规律C.乔丹规律D.葛洛格规律答案:B4.某昆虫种群的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基部宽、顶部窄,该种群属于: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D.波动型答案:A5.下列群落中,属于气候顶级群落的是:A.火烧后恢复的马尾松林B.干旱区的盐生草甸C.热带雨林D.水库淹没后的水生群落答案:C6.两个物种在资源利用上完全重叠时,最终会导致其中一个物种被排除,这一现象支持:A.竞争排斥原理B.生态位重叠假说C.协同进化理论D.中度干扰假说答案:A7.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A.单向流动、逐级递增B.循环流动、逐级递减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循环流动、逐级递增答案:C8.下列气体中,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是:A.二氧化碳B.甲烷C.一氧化二氮D.臭氧答案:A9.小丑鱼与海葵的共生关系属于:A.偏利共生B.互利共生C.原始合作D.寄生答案:B10.林德曼效率(十分之一定律)描述的是相邻营养级之间的:A.能量传递效率B.物质循环速率C.信息传递强度D.种群增长率答案:A11.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属于:A.地质大循环B.生物小循环C.气相型循环D.沉积型循环答案:C1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认为,岛屿上物种数目由哪两个过程决定?A.迁入与灭绝B.出生与死亡C.竞争与共生D.演替与进化答案:A13.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快速演替D.长期演替答案:B14.下列属于r对策者特征的是:A.个体大B.寿命长C.繁殖力强D.亲代抚育投入高答案:C15.某森林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为1200gC·m⁻²·a⁻¹,呼吸消耗量为500gC·m⁻²·a⁻¹,其净初级生产量为:A.500gC·m⁻²·a⁻¹B.700gC·m⁻²·a⁻¹C.1200gC·m⁻²·a⁻¹D.1700gC·m⁻²·a⁻¹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6.下列属于限制因子特点的有:A.当某因子接近或超过生物耐受极限时起限制作用B.限制因子会随时间、空间和生物发育阶段变化C.所有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D.限制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不可替代答案:ABC17.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包括: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正态分布答案:ABC18.群落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A.物种组成B.垂直结构C.水平结构D.时间结构答案:ABCD19.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群落演替答案:ABC20.生物对低温的适应方式包括:A.增加体内糖类、脂肪等抗冻物质B.休眠或迁移C.减少表面积与体积比D.提高代谢速率产热答案:ABC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答案)21.李比希提出的“最小因子定律”指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__________的营养元素。答案:最少量22.有效积温公式K=N(T-T₀)中,T₀代表__________。答案:生物学零度23.一种植物通过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答案:他感作用(化感作用)24.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活力强,对群落结构和环境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称为__________。答案:优势种25.生态系统中分解死亡有机物的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和__________。答案:腐食性动物(或分解者)26.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__________浓度的持续上升。答案:二氧化碳(CO₂)27.测定初级生产量的常用方法有收获量测定法、__________和同位素标记法等。答案:氧气测定法(或CO₂吸收法)28.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总和称为__________。答案:生态位29.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气相型循环和__________循环两大类。答案:沉积型30.认为群落演替最终会达到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群落的学说是__________。答案:气候顶极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31.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答案:(1)综合作用:生态因子不是孤立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主导因子作用:某一因子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其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变化;(3)阶段性作用:同一因子在生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同;(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因子作用不可替代,但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其他因子补偿;(5)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如地形通过影响温度、降水间接作用于生物。32.简述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型(S型增长)的假设条件及生物学意义。答案:假设条件:(1)环境资源有限,种群增长受环境容纳量(K)限制;(2)种群增长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呈线性下降;(3)种群个体间竞争均等,无年龄结构差异。生物学意义:揭示了自然种群增长的普遍规律,为资源管理(如渔业捕捞、森林采伐)提供理论依据,说明种群数量会趋于环境容纳量,体现了种内竞争对种群的调节作用。33.简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答案:测度方法:(1)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的物种数目;(2)物种均匀度:物种个体数量的分配均匀程度;(3)综合指数(如辛普森指数、香农-威纳指数):结合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影响因素:(1)环境稳定性:稳定环境利于更多物种共存;(2)空间异质性:复杂生境提供更多生态位;(3)干扰程度:中度干扰假说认为中等强度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4)生产力水平:适度生产力促进多样性,过高或过低可能降低;(5)生物因素:竞争、捕食等种间关系影响物种共存。34.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意义。答案:特点:(1)单向流动: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不能逆向循环;(2)逐级递减:传递效率约10%(林德曼效率),导致食物链长度有限;(3)能量流动的动力是太阳能,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研究意义:(1)揭示生态系统的功能机制,为生态平衡维持提供依据;(2)指导农业生产(如合理设计食物链,提高能量利用效率);(3)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支持可持续发展。35.简述生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策略。答案:(1)形态适应:植物叶片变小、退化成刺(如仙人掌),表皮增厚、被蜡质;根系发达(如骆驼刺主根长达20米)。动物具有厚角质层(如爬行动物)、减少体表蒸发。(2)生理适应:植物细胞液浓度高(提高吸水能力),CAM途径(夜间固定CO₂减少蒸腾);动物浓缩尿液(如沙漠狐)、减少呼吸失水。(3)行为适应:植物种子休眠(等待雨季萌发);动物昼伏夜出(避开高温)、迁徙(如角马寻找水源)。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6.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答案:影响:(1)温度升高:导致物候期改变(如植物提前开花)、物种分布区北移或向高海拔迁移,部分物种因无法适应而灭绝;(2)降水格局变化:干旱区扩大,湿润区洪涝频发,影响植被类型(如森林退化为草原);(3)极端气候事件增加:高温热浪、寒潮、暴雨等破坏生态系统结构,降低生产力;(4)生态系统功能紊乱:碳循环失衡(冻土融化释放CO₂)、生物多样性下降(依赖特定气候的物种消失);(5)农业生态系统受损:作物产量波动,病虫害范围扩大。应对策略:(1)减缓气候变化: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碳汇(大规模植树造林、保护湿地);(2)适应气候变化:培育抗逆作物品种,建立生态廊道(帮助物种迁移),优化水资源管理(修建水库、推广节水技术);(3)加强监测与研究:建立全球气候-生态监测网络,预测未来变化趋势;(4)国际合作:通过《巴黎协定》等框架协调各国行动,共同承担减排责任;(5)公众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如减少浪费、绿色出行)。37.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层次,论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答案:(1)个体层次:生物通过形态、生理和行为适应环境(如仙人掌的刺减少蒸腾),同时个体活动也影响局部环境(如蚯蚓松土改善土壤结构)。(2)种群层次:环境通过资源限制(如食物、空间)和天敌、疾病等生物因子影响种群数量(如K值决定种群大小);种群通过竞争、合作等种内关系改变环境(如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3)群落层次:环境决定群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