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1_第1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1_第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1_第3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1_第4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作为高考语文的核心板块,既考查文言基础积累,又要求文本理解与逻辑思辨能力。2021年高考文言文命题延续“以史为鉴、立德树人”的导向,文本选材更注重文化内涵与现实关照,考点设置则在稳定中暗含创新。本文结合2021年考情,从考情剖析、考点突破、训练策略、题型示例、备考建议五维度,为考生构建系统化的专项训练体系。一、2021高考文言文考情深度剖析(一)文本选材特征2021年高考文言文文本以史传文为核心载体(如全国甲卷《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乙卷《史记·商君列传》、新高考Ⅰ卷《明史·汤显祖传》),兼顾诸子散文(如浙江卷《论语·阳货》选段)、笔记小品(如天津卷《阅微草堂笔记》)。文本主题聚焦“治国理政”“品德修养”“文化传承”,既考查文言能力,又渗透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二)考点分布规律考点类型考查重点命题趋势------------------------------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结合语境考查“陌生实词”的推断能力文言虚词18个常见虚词的语境辨析淡化单独辨析,侧重“用法+意义”的综合判断文言断句语法结构+标志性词语选项差异更细微,需结合文意与语法双重判断文言翻译关键实词、特殊句式采分点更隐蔽,强调“直译精准度+文意流畅度”文意理解信息筛选与概括分析陷阱设置更隐蔽(张冠李戴、时间错位、曲解文意)二、核心考点突破路径(一)文言实词:“四法”精准推断1.语境分析法:通过上下文逻辑关系推断词义。如2021全国乙卷“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中,“下”结合“尊贤”的并列结构,推断为“礼遇、尊重”。2.语法分析法:根据词性(主谓宾定状补)判断词义。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籍”作谓语,且带宾语“吏民”,故为“登记”(名作动)。3.联想迁移法:联系课本或成语中的实词含义。如“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善”,可联想“善始善终”的“善”(友善、交好)。4.通假推断法:识别通假字还原本义。如“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知”通“智”(明智)。(二)文言虚词:“归类+对比”辨析1.分类梳理:将18个常见虚词按“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归类,明确每类的核心用法。如“之”:助词:“的”(“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宾语前置标志(“句读之不知”);代词:“他/它”(“不如因善遇之”);动词:“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对比辨析:通过例句对比虚词的细微差异。如“其”的语气副词(表揣测“其皆出于此乎”、表反问“其孰能讥之乎”)与代词(“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易误判为代词)。(三)文言断句:“标志+语法+对比”三重突破1.标志性词语:句首发语词(夫、盖、若夫)、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疑问词(何、胡、安)。如“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夫”后断开。2.语法结构:主谓宾完整断开,定状补与中心语不宜断开。如“沛公/军霸上”(主语“沛公”+谓语“军”+宾语“霸上”)。3.对比排除法:分析选项差异处,结合文意判断。如2021新高考Ⅰ卷断句题:原句:“显祖亦自谓当以礼乐致太平当路者不善也岁戊戌试春官报罢归益攻苦负才名蹭蹬二十年”选项差异:“当以礼乐致太平/当路者不善也”vs“当以礼乐致太平当路者/不善也”解析:“当路者”是“不善也”的主语,故应在“太平”后断开。(四)文言翻译:“踩点+直译+意译”三位一体1.踩点得分:锁定“实词(多义、活用)、虚词(语气、用法)、特殊句式(判断、被动、倒装)”。如2021全国甲卷翻译题:“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采分点:“患”(担心)、“赇”(贿赂)、“左右”(身边的人)、“赂”(赠送财物)。2.直译为主:保留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官名),如“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直接保留。3.意译为辅:文化常识需解释,如“太牢”(祭祀用的牛、羊、豕三牲)、“乞骸骨”(请求退休)。(五)文意理解:“细节+逻辑”规避陷阱1.张冠李戴:如选项“某大臣进谏”实际是另一人所为,需关注人物与事件的对应关系。2.时间错位:事件顺序颠倒,如“先平叛后上书”误为“先上书后平叛”,需梳理时间线。3.曲解文意:对关键词理解错误,如“谢”译为“感谢”实际是“道歉”,需结合语境判断。三、科学训练实施策略(一)文本选择梯度化基础层:课本经典篇目(《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巩固实词虚词。提高层:近五年高考真题(2021各卷),熟悉命题风格。拓展层:《史记》《资治通鉴》选段(如《项羽本纪》《谏太宗十思疏》),提升语感与文化素养。(二)训练流程精细化1.初读感知:圈画人名、地名、官名,把握事件主线。如读《左光斗传》,先理清“左光斗与魏忠贤的斗争”“提拔史可法”等核心事件。2.精读突破:逐句分析语法结构,标注实词虚词,尝试翻译。如“光斗既死,赃犹未竟”中,“竟”结合语境推断为“完结”。3.复盘总结:整理错题,分析错因(实词误解、断句失误、翻译漏点),建立“个人错题本”。(三)限时训练常态化单篇训练:控制在15-20分钟,模拟考场节奏。综合训练:每周2-3次,包含断句、翻译、文意理解,提升速度与准确率。四、2021经典题型示例与解析(以2021新高考Ⅰ卷《明史·汤显祖传》为例)(一)断句题原句:显祖亦自谓当以礼乐致太平当路者不善也岁戊戌试春官报罢归益攻苦负才名蹭蹬二十年选项:A.显祖亦自谓当以礼乐致太平/当路者不善也/岁戊戌/试春官/报罢/归益攻苦/负才名/蹭蹬二十年解析:“当路者”是“不善也”的主语,故“太平”后断开;“岁戊戌”表时间,独立成句;“归益攻苦”中“归”是谓语,前后断开。答案为A。(二)翻译题原句:时相蒲州、苏州辈急令李贽贽书走塞上,赍予之。解析:采分点:“时相”(当时的宰相)、“赍予”(赠送)、“走塞上”(到塞上,状语后置)。译文:当时的宰相蒲州、苏州等人急忙让李贽送书信到塞上,把(财物)赠给他。(三)文意理解题选项:汤显祖认为应当以礼乐治国,反对因循守旧,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后来被贬谪。解析:原文“当路者不善也”是说当权者不认同他的观点,并非“被贬谪”;“报罢”意为“考试未中”,选项“被贬谪”属于无中生有。五、备考冲刺建议(一)积累体系化实词:整理120个高频实词,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分类,每日记忆5个,结合例句(如“属”: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虚词:制作“虚词用法表”,标注课本例句与高考真题例句(如“以”:以刀劈狼首(用)/以其无礼于晋(因为))。文化常识:整理古代官职(如“太守”“御史”)、礼仪(如“冠礼”“丧礼”)、历法(如“干支纪年”“年号纪年”)。(二)语感培养日常化晨读经典:每天15分钟朗读《论语》《史记》选段,培养文言语感(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仿写训练:模仿文言句式写作,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仿写“吾尝____,不如____”(示例:吾尝闭门而苦读,不如名师之点拨)。(三)错题利用最大化归类分析:将错题按考点(实词、虚词、断句、翻译、文意)分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