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史学家严文明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将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各有特色的六个区,五个文化区围绕着中原文化区,像一个巨大的花朵。其中江浙文化区发掘出的考古遗址是A.红山文化遗址B.龙山文化遗址C.仰韶文化遗址D.良渚文化遗址2.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载:“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此处的“中国”指代A.汉文化统治区B.黄河中游王畿之地C.华夏诸侯联盟D.分封制下的疆域3.《史记·商君列传》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商鞅推行户籍登记制度,要求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互相监督。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奖励农耕以富国B.削弱贵族世袭特权C.强化基层社会控制D.推广土地私有制度4.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竞相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劲的时代风潮:思想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热闹非凡,异彩纷呈。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王室衰微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5.《史记·陈涉世家》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戍卒遂揭竿而起。据此,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诱因是A.赋税徭役繁重B.土地兼并严重C.六国贵族复辟D.秦朝法律严酷6.文学是一定历史的反映。下列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选官制分别是①“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A.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C.世官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D.科举制、世官制、察举制7.《汉书·西域传》载:“自敦煌西至盐泽(罗布泊),往往起亭(驿站),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汉武帝此举对西域的主要影响是A.开通海上丝绸之路B.推广中原犁耕技术C.促成佛教东传中国D.确立汉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8、《晋书·职官志》:“魏文帝改秘书为中书,尚书台掌出纳王命······至晋,尚书台总领百官。”尚书台职能的变化说明A.丞相权力不断加强B.中枢决策权向皇帝近臣转移C、地方割据现象加剧D.九品中正制被废除9、隋炀帝诏令:“朕······开凿河渠,通漕运于天下······自东都至江都,两千余里,树荫相交。”大运河修建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南北文化交流B.方便皇帝巡游江南C.巩固国家统一与经济控制D.抵御北方突厥入侵10.《旧唐书》载两税法原则:“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两税法的征税标准突出A.按人丁数量征收B.强化徭役征发C.以财产和实际居住地为准D.恢复实物地租11.梦回千年大宋,万千气象更新。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下列现象中可以反映宋朝社会新气象的是①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②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③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④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某元代农学家在著作中首创“农器图谱”,绘制306幅农具插图,并记载“造活字印书法”,设计转轮排字盘提高印刷效率。材料描述的科技著作是A.贾思勰《齐民要术》B.徐光启《农政全书》C.王祯《农书》D.宋应星《天工开物》13.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楹联(明代复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体现的理学精神是A.心外无物,致良知B.格物致知,经世致用C.无为而治,道法自然D.兼爱非攻,节用尚贤14.明清时期,戏曲在江南地区兴盛。秦淮河畔开设众多观戏的茶楼酒馆,甚至有人刊刻戏曲剧作,“以娱民众”。这些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是A.娱乐活动丰富多彩B.政府抑商政策松弛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D.民主色彩思想兴起15、1843年英国水手在广州打死中国农民林维喜,英领事以领事裁判权为由自行审理,仅判处轻罚并拒绝交人。清政府抗议无果。此类案例说明《南京条约》附件使中国丧失了A.关税自主权B.司法独立权C.领土管辖权D.内河航行权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题,共计55分。1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政府才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材料三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3分)(2)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从经济上巩固国家大一统的措施。(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初期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各自的职能(3分),并分析三省六部制的作用(2分)。17.(16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持续治理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时期,岭南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统治的版图。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按照中原地区所推行的郡县制度,在岭南设置郡县,并派遣官吏进行统治,将岭南直接置于秦王朝的行政管辖之下······秦朝统一岭南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移民实边。汉承秦制,也实行将罪犯迁徙岭南的政策。汉武帝征服南越国后,也组织了一次移民实边。-黎明《汉族迁入少数民族型融合-以秦汉时期岭南汉越融合为例》材料二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在唐宋设置羁縻府州的民族地区设置了与内地相同的路、府、州、县等行政统治机构,并在这些地区驻军、屯田、征收赋税,从而加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材料三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中央政府在我国岭南地区采取的民族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汉面对边疆匈奴问题的解决措施(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的政策性因素(3分),列举元朝在管理或经略吐蕃、西域、琉球等地的措施(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边疆治理遇到的新问题(1分),并概括其边疆治理的特点。(2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指出历代王朝边疆治理的共同作用。(2分)18.(12分)自汉唐至两宋,单一农业经济逐步转型为农业和工商业并重的经济结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初,北方作物的大规模南移和占城稻的引进推广,在耕作制度上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在同一块地上不同作物可以接续栽种。不少茶农、桑农、果农等不再是为自身的直接消费而生产,而是把产品投入市场,转换成货币,再购入粮食、布帛等生活必需品。-摘编自张其凡《中国大通史》材料二战国秦汉以来,投入流通的大宗商品以奢侈品和土特产为主,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和豪富集团,除盐、铁等少数特种商品外,基本与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联。两宋市场上的商品分为三个大类,一是金银细工,乳香犀玉等高档奢侈品,二是农具、手工业用具等生产资料,三是日用瓷器、布帛和城郭镇市居民的粮食、茶盐等生活必需品,其中第三类所占比重最大。-摘编自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研析》材料三城市格局和城郭限制的打破,深刻地揭示了宋代都市商业的发展。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中,城市较前代集中了更多的人口,尤以大城市为甚。-漆侠《宋代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农业发展的新气象(3分)并分析其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代商业中商品构成(3分)和服务对象发生的变化(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宋时期城市商业兴盛的表现。(2分)19.(12分)思想史研究领域有“一代有一代之学术”的说法,即强调学术研究应结合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朱熹发展了程颢、程颐、张载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他建立的理学体系,以“理在气先”为前提,在“人性本明”的基础上提出“人只有天理、人欲两途”,要用天理战胜人欲。强调格物致知、躬行穷践,穷理以致其知。从宋理宗淳祐元年开始,朱熹等得以配享孔庙。到了元代,科举考试明文规定使用朱熹的注释,程朱理学上升到官方学术的地位。各地兴办书院,整修学堂,作为弘扬理学的平台。在道德理性和内部秩序的重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材料二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也”。材料三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视为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朱熹对理学内容的新发展(3分),并分析程朱理学产生的积极意义(3分)。(2)概括材料二中李贽对“理”的认识(1分),并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一认识的因素(2分)。(3)概括材料三中王夫之对“理”的认识(1分)。请用两例同时代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三中“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提供佐证(2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5.DBCDD6-10.ADBCC11-15.ACBCB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题,共计55分。16.(15分)(1)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分)(2)政治表现: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设中朝,削相权:实行察举制;设刺史:任用酷吏,打击豪强。(任4点4分)经济措施: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商。(任3点3分)(3)职能: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3分)作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2分)17.(16分)(1)民族政策:设立郡县,派官员治理;移民实边。(2分)措施: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张骞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任3点3分)(2)政策性因素:设置行省、驻军、屯田、驿传制度;(任3点3分)措施:吐蕃:宣政院;西域:北庭都元帅府或宣慰司;琉球:澎湖巡检司。(3分)(3)新问题:沙俄等列强威胁(1分)。特点:因俗而治;设置专门行政机构。(2分)(4)共同作用:拓展了疆域;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边疆地区的开放和发展。(任2点2分)18.(12分)(1)新气象:新作物得到推广;耕作制度进步;经济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3分)影响: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业发展;缓和人地矛盾;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任2点2分)(2)构成:奢侈品、生产资料、日用必需品。(3分)服务对象:从主要服务社会上层到主要满足市民百姓需要。(2分)(3)表现:城市格局发生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豆油脂提取技术改进方案
- 2025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天津普林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煤矿风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5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招聘23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地下管网改造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混凝土搅拌站物流与运输优化方案
- 方城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无机酸制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赤壁市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合同模板个人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范本
- 信息科消防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水土流失科普宣传课件
- 头皮抗衰课件
- 乡医村医培训课件:《死因监测》
- 气体深冷分离安全培训课件
- 创意美术培训课件下载
- 玉林市水务国企笔试题
- 环境治理设施管理办法
- 2025年百香果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电力业务技能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