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_第1页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_第2页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_第3页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_第4页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适用主体】××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核定床位1200张,日门急诊量6500人次,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抗菌药物监测网核心成员单位)【具体事件类型】医院内药品不良反应(ADR)聚集性事件——以静脉滴注某批号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后30分钟内出现≥3例速发型过敏性休克为触发场景,演练脚本覆盖从“第一例患者主诉”到“事件终止评估”全链条实战操作。———正文———一、风险评估1.诱因矩阵A.药品因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本身3%–7%过敏发生率;该批号原料药杂质谱升高(聚合物增加0.32%);贮存运输冷链断链2h以上。B.患者因素:既往青霉素/头孢过敏史漏询(门诊电子病历勾选率仅78%);急诊抢救室老年共病患者比例高(≥65岁占42%)。C.系统因素:PIVAS集中调配高峰时段人员疲劳(09:00–11:00连续调配380袋/小时);新入职护士独立上岗<3个月占比18%;ADR直报系统与HIS未做实时接口。2.发生等级(院内自定义)Ⅳ级(蓝):1例一般ADR,24h内上报即可;Ⅲ级(黄):2例或1例严重ADR,需科室当班启动科内评估;Ⅱ级(橙):≥3例或1例死亡,启动医院橙色预警,药学部、医务部、护理部同步介入;Ⅰ级(红):≥5例或≥2例死亡,或媒体介入/群体性恐慌,启动红色预警并报告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本次演练锁定Ⅱ级(橙)事件,向Ⅰ级(红)升级边缘推演。二、职责分工(到人到岗)1.总指挥:院长(王××)——事件最高决策、对外信息发布、资源统筹。2.副总指挥:分管医疗副院长(李××)——院内医疗救治红线、床位腾空、专家会诊。3.现场指挥:急诊科主任(张××)——红区救治、抢救室区域封控、患者分流。4.医疗救治组A.组长:急诊科主任(张××)B.过敏性休克抢救岗:急诊一线医师A(赵××)、二线医师B(钱××)C.气道管理岗:麻醉科值班医师(孙××)D.重症过渡岗:ICU值班医师(周××)5.药学处置组A.组长:药学部主任(吴××)B.药品封存岗:药库组长(郑××)——封存同批号库存3126瓶,打印封存条、双人双锁。C.溯源抽样岗:临床药师(王××)——扫码追溯至经销商、生产厂家、运输温控记录。D.替代用药评估岗:抗感染临床药师(李××)——30分钟内提供同类替代方案(头孢唑林、莫西沙星)并附经济学比较。6.护理协调组A.组长:护理部副主任(陈××)B.抢救室护士长(何××)——护理人力紧急调配、抢救车单元检查。C.病区巡查岗:内科科护士长(林××)——统计在院患者使用同批号药品清单,下达暂停指令。7.信息上报组A.组长:质控科科长(黄××)B.国家ADR直报岗:不良反应监测员(沈××)——2小时内完成严重报告表,上传省中心。C.市卫健委值班电话岗:应急办副主任(蒋××)——事件发生后30分钟内电话报告、1小时内书面初报。8.后勤保障组A.组长:总务科科长(韩××)B.应急药械补给岗:设备科(朱××)——15分钟内追加肾上腺素50支、甲强龙100支、一次性喉镜叶片20套。C.环境消杀岗:院感科(高××)——对PIVAS、急诊输液区500m²物表核酸级消毒。9.安保维稳组A.组长:保卫科科长(马××)B.现场封控岗:保安队长(石××)——抢救室出入口拉警戒线,保留监控硬盘。C.舆情监测岗:党委办(宋××)——30分钟内完成微博、抖音、本地论坛关键词抓取。10.家属接待组A.组长:医患沟通办主任(冯××)B.法律援助岗:医院法律顾问(刘××)——同步到场,解释《药品管理法》第82条“药品不良反应免责”条款。三、分阶段处置流程阶段0:日常监测(T∞至T0)资源清单:①HIS嵌入“头孢类用药”自动弹窗提醒;②门诊药房发药终端高亮“既往过敏”标识;③PIVAS扫码系统与冷链探头IoT实时对接,超温8℃即刻短信推送药学部主任。责任人:信息中心主任(每日巡检)、临床药师(每周复核)。阶段1:触发与初判(T009:05)操作步骤:1.抢救室护士(T009:05)发现3床患者输注头孢曲松5分钟后突发面色苍白、血压70/40mmHg,立即关闭调节器,呼叫一线医师A。2.一线医师A评估为速发型休克,同时5床、7床出现类似表现,初步判断“聚集性ADR”,口头指令:“启动橙色预警,呼叫科主任、药房、护理部”。3.护士长按下“ADR一键报警”红色按钮(位置:抢救室北墙),中控室自动广播:“药学部、医务部、护理部、应急办立即到急诊抢救室”。资源清单:一键报警系统、广播功放、应急代码(ADRORANGE)。阶段2:现场控制(T0+5min)操作步骤:1.科主任张××到场,宣布:“抢救室即刻封控,所有人员戴蓝帽、穿隔离衣,非必要不进出”。2.保安队长石××拉警戒线,保留通道仅1入口,登记进出8人名单。3.护士长何××指挥护士C(黄××)把同批号输液袋全部摘下,贴“疑似ADR”红签,拍照QR码后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4℃封存冰箱。4.药学部吴××到场,与郑××双人清点库存,打印《药品封存单》一式三份,一份交医院档案室,一份交市场监管局,一份随货封存。阶段3:医疗救治(T0+5min至T0+60min)资源清单:①抢救车4辆,每辆标配肾上腺素1mg×10支、0.9%NS500ml×6袋、甲强龙40mg×10支;②困难气道车1辆,含视频喉镜、3号4号叶片各2、7.08.0气管导管;③床旁超声机1台(SonositeEdgeⅡ);④血浆置换机1台(Prismaflex)备用。操作步骤:1.一线医师A对3床执行ADR休克标准流程:a.平卧、氧流量10L/min;b.肾上腺素0.3mg肌注(右侧大腿前外侧);c.建立双静脉通路,快速0.9%NS20ml/kg;d.甲强龙80mg静推;e.血压仍65/38mmHg,二次肾上腺素0.3mg肌注,并启动0.1μg/kg/min静脉泵。2.麻醉科医师孙××到场,评估5床气道水肿,决定气管插管,一次成功,接呼吸机VCV模式。3.ICU医师周××与急诊交接,3床、5床转入ICU继续血流动力学监测,7床症状轻,留观6h。4.护理协调组陈××启动“紧急人力库”,从内科抽调4名N3级护士增援,抢救室护士:患者比由1:8调至1:3。阶段4:信息上报与溯源(T0+30min至T0+120min)操作步骤:1.沈××登录国家ADR监测平台,勾选“严重—过敏性休克”,上传电子病历截图、检验值(IgE458IU/ml)、药品批号(C2024031207)。2.蒋××向市卫健委应急值班室传真《药品安全事件初报表》,同步短信推送院长、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3.吴××与经销商视频连线,调取冷链GPS记录,发现3月8日02:0004:00车厢温度11.2℃,超出28℃要求,截屏保存。4.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临时召开线上会议,主任委员王××宣布:暂停全院该批号头孢曲松,替换为头孢唑林,并修订《β内酰胺类用药告知书》,增加“如30分钟内出现皮疹、气促请立即呼叫护士”粗体提示。阶段5:扩大排查(T0+120min至T0+240min)操作步骤:1.护理部通过HIS导出72小时内使用过批号C2024031207的患者清单,共47人,护理部林××分组电话随访,询问是否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2.发现2例出院患者(骨科12床、神经内科38床)分别于回家后6h、10h出现荨麻疹,指导其立即返院,由皮肤科免费接诊,给予氯雷他定10mg口服,留观2h后离院。3.对仍在院11名患者,更换输液管路、改用替代批号,并在床尾贴“ADR二级监测”蓝色标识,每2h评估生命体征。阶段6:风险沟通(T0+240min至T0+480min)操作步骤:1.16:00召开院内新闻发布会,院长王××、药学部主任吴××、急诊科主任张××出席,市卫健委宣传处到场监督。2.发布通稿:事件概况、已采取措施、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人数、下一步计划,同步上传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3.家属接待组冯××设立“一对一”接待室,对3名重症患者家属每日17:00更新病情,签署《病情告知书》留存。阶段7:事件评估与终止(D+3天)操作步骤:1.质控科组织多学科讨论,采用ICU预后、皮疹消退时间、血清类胰蛋白酶峰值等指标,判定“无新增病例、无死亡、无伤残”,符合终止条件。2.填写《药品安全事件总结报告》,提出5项改进:a.PIVAS增加AI视觉识别,自动比对批号与冷链记录;b.门诊药房发药窗口增设“头孢类过敏史”语音提醒;c.抢救室一键报警按钮由1个增至3个(南墙、护士站、治疗车);d.新入职护士独立上岗前须完成ADR情景模拟考核;e.每季度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一次冷链突击演练。3.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改进措施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书,完成时限6个月,质控科每月追踪。四、资源清单(演练当日实物盘点)1.药品:肾上腺素1mg/支×150支、甲强龙40mg/支×120支、0.9%NS500ml×80袋、氯雷他定10mg×100片、多巴胺20mg/支×50支、异丙嗪50mg/支×50支。2.器械:气管导管6.08.0各10根、视频喉镜2套、中心静脉包10套、输液泵20台、注射泵15台、除颤仪3台、便携式超声2台、血浆置换机1台。3.防护:N95口罩500只、医用防护服200件、隔离衣300件、乳胶手套1000副、护目镜100个。4.车辆:120负压救护车1辆、应急药械冷链转运车1辆(28℃)。5.文档:药品封存单、ADR报告表、病情告知书、家属接待登记表、新闻发布会通稿模板、改进追踪表。五、演练计划与动态更新机制1.演练频次:每季度一次实战盲演(不预先通知科室),每半年一次跨部门联合演练,每年一次红级全员推演。2.演练评估:采用“时间轴任务轴”双轴评价,设定27个KPI,如“第一剂肾上腺素给药时间≤5min”“信息上报时间≤30min”等,达标线90%。3.动态更新: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