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客车轮胎胎压监测安全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客车轮胎胎压监测安全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客车轮胎胎压监测安全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客车轮胎胎压监测安全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客车轮胎胎压监测安全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客车轮胎胎压监测安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合计60分)1.2025年新版《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规定,车长≥6米的营运客车必须安装的轮胎胎压监测系统(TPMS)应具备的基础功能不包括:A.实时显示各轮胎胎压数值(精度±0.1bar)B.胎压异常(过高/过低)声光报警C.轮胎温度监测(精度±2℃)D.胎压数据远程上传至交通管理平台答案:D(注:2025版标准要求TPMS需具备实时显示、异常报警、温度监测功能,远程上传为可选扩展功能)2.直接式TPMS传感器安装于轮胎内部,其核心部件不包括:A.压力传感器芯片B.加速度传感器C.蓝牙模块D.锂电池答案:C(直接式TPMS通常采用2.4GHz或315/433MHz无线传输,蓝牙模块非核心部件)3.某三轴12米营运客车配置TPMS,其传感器数量应为:A.6个(每轴2个)B.8个(每轴2个+备用胎1个)C.10个(每轴2个+双转向轴4个)D.12个(每轴4个,含双胎并装)答案:D(三轴客车若为双前桥+双后桥结构,每桥4个轮胎需独立监测,共12个传感器)4.当环境温度从25℃降至-15℃时,某轮胎标准冷态胎压2.5bar的实际胎压会:A.升高约0.3bar(热胀冷缩反向)B.降低约0.4bar(每10℃变化约0.1bar)C.基本不变(TPMS自动补偿温度影响)D.波动超过0.6bar(低温导致气体收缩率增加)答案:B(根据理想气体定律,胎压与绝对温度成正比,温差40℃时胎压变化约0.4bar)5.TPMS报警阈值设定中,低压报警值应不高于标准胎压的:A.80%B.85%C.90%D.95%答案:A(2025版《客车轮胎安全使用规范》规定低压报警阈值为标准值的80%)6.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TPMS误报警?A.轮胎花纹深度低于3mmB.传感器电池电量低于20%C.车辆通过高频电磁干扰区域(如变电站)D.轮胎充入氮气(纯度95%)答案:C(电磁干扰可能导致信号传输中断或误码,引发误报警)7.某客车TPMS显示左前轮胎压2.8bar(标准2.5bar),温度65℃(环境30℃),最可能的原因是:A.传感器故障(压力值偏高)B.轮胎长期超载导致生热C.充气时未冷却至常温(热胎充气)D.轮胎内部有慢漏气答案:C(热胎充气后,冷却后胎压会下降,但显示值偏高可能因充气时胎温未降至标准冷态)8.2025年强制实施的TPMS数据存储要求中,单次行程数据至少保存:A.72小时B.30天C.6个月D.1年答案:B(《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要求》规定需存储30天内的胎压/温度数据)9.间接式TPMS的工作原理是:A.通过轮速传感器计算轮胎滚动半径差异B.利用超声波探测轮胎形变C.测量轮胎与轮辋的接触压力D.分析悬架系统的振动频率答案:A(间接式TPMS通过ABS轮速传感器监测各轮转速差,推算胎压变化)10.更换TPMS传感器后,必须进行的操作是:A.重新校准轮胎动平衡B.执行传感器与ECU的匹配学习C.检查轮胎气压是否一致D.清除历史报警记录答案:B(不同传感器有唯一ID,需通过专用工具完成ID匹配,否则ECU无法识别)11.某客车行驶中TPMS同时报警4个后轮胎压异常,最可能的故障点是:A.所有后轮传感器同时失效B.中央接收模块电源故障C.轮胎同时被扎(概率极低)D.车辆ECU软件程序错误答案:B(多传感器同时报警更可能是接收模块供电或通信总线故障)12.冬季低温环境下,TPMS常见的异常现象是:A.胎压显示值持续偏高B.传感器电池供电不稳定C.温度显示值低于实际值D.报警延迟(超过5分钟)答案:B(低温会导致锂电池容量下降,可能引发传感器间歇性工作)13.客车TPMS与车队管理系统对接时,需符合的通信协议是:A.CAN2.0BB.LTE-V2XC.GB/T32960(车载终端通信协议)D.ISO15765-4(诊断协议)答案:C(2025年交通行业要求车载终端数据上传需符合GB/T32960标准)14.轮胎温度超过多少℃时,TPMS应触发高温报警?A.70℃B.85℃C.100℃D.120℃答案:B(《客车轮胎使用安全规范》规定,连续行驶中胎温超过85℃需报警)15.以下关于TPMS维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6个月检查传感器电池电量B.轮胎换位时需重新匹配传感器位置C.清洗车辆时可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轮辋内侧D.更换轮辋时需确认与传感器安装孔位匹配答案:C(高压水枪可能损坏传感器密封件,应避免直接冲洗)16.某客车TPMS显示右后轮胎压2.2bar(标准2.5bar),检查发现轮胎无漏气,可能的原因是:A.传感器压力芯片漂移(误差+0.3bar)B.轮胎温度比标准测量时低15℃C.轮辋轻微变形导致密封不良D.传感器与接收模块通信延迟答案:B(温度每降低10℃,胎压约降0.1bar,15℃温差可导致0.15bar下降)17.直接式TPMS传感器的典型使用寿命是:A.2-3年B.5-7年C.10-12年D.15年以上答案:B(锂电池容量衰减周期约5-7年,需定期更换)18.客车在山区连续下坡时,TPMS最应关注的参数是:A.胎压变化速率(bar/min)B.轮胎温度上升速率(℃/min)C.各轮胎胎压差值D.传感器信号强度答案:B(连续制动会导致胎温急剧升高,需监测升温速率预防爆胎)19.以下哪种轮胎状态会影响TPMS测量准确性?A.轮胎花纹磨损至安全线(1.6mm)B.轮胎补胎后使用贴片式修补C.轮辋安装有平衡块(≤50g)D.轮胎充入混合气体(空气+氮气)答案:B(贴片式补胎可能覆盖传感器安装位置,导致信号干扰或接触不良)20.2025年新规要求TPMS必须具备的“失效报警”功能是指:A.传感器电池电量低于10%时报警B.系统无法获取至少1个轮胎数据时报警C.胎压显示值与实际值误差超过±0.2bar时报警D.温度传感器故障时切换至胎压单一监测答案:B(系统失效指无法获取至少一个轮胎数据,需立即报警提示检修)21.间接式TPMS的主要局限性是:A.无法监测温度B.不能识别具体故障轮胎C.受车辆负载影响大D.以上都是答案:D(间接式TPMS依赖轮速差,负载变化、路面状况均会影响判断,且无温度监测功能)22.某客车TPMS在静止状态下显示所有轮胎胎压正常,但行驶10分钟后多个轮胎报警,最可能的原因是:A.传感器在运动中才激活(静止时休眠)B.行驶中轮胎生热导致胎压超过报警阈值C.接收模块在车辆启动后才开始工作D.轮胎存在慢漏气(静止时压力未降,行驶中漏气加速)答案:D(慢漏气在静止时可能因胎温低、气压未明显下降,行驶中胎温升高加速漏气,导致气压快速下降)23.更换TPMS传感器时,应使用的工具不包括:A.轮胎拆装机(带防传感器损伤夹具)B.扭矩扳手(标定值25N·m)C.红外测温仪D.专用匹配仪(支持最新协议)答案:C(红外测温仪用于检测胎温,非更换传感器必需工具)24.以下关于TPMS报警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压报警时应立即紧急制动停车B.高温报警时可继续行驶但需降低车速C.单个轮胎报警时可继续行驶至最近维修点D.多个轮胎同时报警时应靠边安全停车检查答案:D(多个轮胎报警可能是系统故障或严重隐患,需立即安全停车)25.2025年TPMS新增的“预测性维护”功能是指:A.基于历史数据预测轮胎寿命B.提前3天提示传感器电池更换C.分析胎压波动规律预警慢漏气D.以上都是答案:D(预测性维护包括寿命预测、电池预警、慢漏气质检等智能功能)26.某客车TPMS显示左前轮温度95℃,胎压3.0bar(标准2.5bar),最可能的危险是:A.轮胎脱层(高温导致橡胶老化)B.轮辋变形(高压导致应力集中)C.爆胎(高温高压叠加)D.制动失效(温度影响刹车片)答案:C(高温会使胎压进一步升高,超过轮胎承受极限易引发爆胎)27.间接式TPMS无法正常工作的场景是:A.冰雪路面(轮胎打滑)B.高速公路匀速行驶C.空载状态下长距离行驶D.新轮胎(初始胎压一致)答案:A(冰雪路面轮胎易打滑,轮速传感器无法准确测量滚动半径差异)28.TPMS传感器安装时,正确的操作是:A.传感器直接接触轮辋内壁(无需密封)B.安装前清洁轮辋安装面(无油污、锈迹)C.拧紧固定螺母时使用冲击扳手(快速安装)D.传感器天线指向轮辋外侧(增强信号)答案:B(安装面不清洁会导致传感器固定不牢或密封失效)29.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TPMS的“有效报警”?A.车辆静止时胎压低于80%标准值报警B.行驶中单个轮胎温度100℃报警C.传感器电池电量5%时报警D.车辆时速低于20km/h时胎压异常报警答案:D(2025版标准规定,时速低于20km/h时TPMS可关闭报警功能,避免误报)30.客车TPMS与制动系统的联动功能是指:A.胎压过低时自动施加制动B.高温报警时限制发动机输出功率C.爆胎预警时触发ESP稳定控制D.以上均不正确答案:C(最新技术中,TPMS可与ESP联动,在检测到爆胎迹象时自动介入稳定控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合计20分)1.直接式TPMS的测量精度高于间接式,因此所有营运客车必须安装直接式系统。()答案:×(2025版标准允许间接式TPMS用于部分轻型客车,但车长≥6米的营运客车需安装直接式)2.轮胎充入氮气后,TPMS的胎压显示值会比充空气时更高。()答案:×(胎压与气体种类无关,仅与温度、体积、质量有关)3.TPMS报警后,驾驶员应立即查看仪表显示的具体轮胎位置和数值,判断是否需要停车。()答案:√(正确操作流程要求先确认具体信息再决策)4.传感器电池耗尽后,只需更换电池即可继续使用,无需更换整个传感器。()答案:×(传感器多为一体化设计,电池不可更换,需整体更换)5.冬季低温下,TPMS可能因传感器休眠导致数据更新延迟。()答案:√(低温会触发传感器节能模式,降低数据传输频率)6.间接式TPMS可以同时监测胎压和胎温。()答案:×(间接式仅通过轮速差监测胎压,无胎温监测功能)7.轮胎换位后,TPMS会自动识别新的位置,无需人工匹配。()答案:×(传感器位置与轮位绑定,换位后需重新匹配)8.TPMS显示的胎压值是轮胎内部的绝对压力。()答案:×(显示值为相对压力,即绝对压力减去大气压)9.车辆长时间停放后,TPMS可能因传感器休眠无法实时显示胎压。()答案:√(为节能,静止时传感器会进入低功耗模式,启动后需3-5分钟激活)10.轮胎气压过高会导致胎冠中间磨损加剧,气压过低会导致胎肩磨损加剧。()答案:√(胎压与轮胎接地面积直接相关,影响磨损模式)11.TPMS的接收模块通常安装在驾驶室内,靠近仪表台位置。()答案:√(便于信号接收和与仪表通信)12.更换非原厂轮辋时,只要尺寸匹配,无需考虑TPMS传感器的安装兼容性。()答案:×(不同轮辋的安装孔位、厚度可能影响传感器固定和密封)13.某轮胎实际胎压2.5bar,但TPMS显示2.3bar,属于正常误差范围(±0.1bar)。()答案:×(标准要求精度±0.1bar,2.3bar与实际值差0.2bar,超出误差范围)14.高温报警时,驾驶员应立即向轮胎喷水降温,防止爆胎。()答案:×(突然降温会导致轮胎内部应力不均,加剧损伤)15.TPMS数据可以作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证据之一。()答案:√(法规规定营运车辆主动安全数据可作为事故分析依据)16.间接式TPMS在车辆所有轮胎同时缺气时无法报警(因轮速差不明显)。()答案:√(所有轮胎同时缺气时,轮速差无变化,间接式无法识别)17.传感器安装时,应确保其与轮辋固定牢固,避免行驶中因振动脱落。()答案:√(松动会导致信号中断或测量不准)18.客车TPMS的报警声音应高于车内环境噪音10dB以上,确保驾驶员感知。()答案:√(《客舱声学环境要求》规定报警声需清晰可辨)19.轮胎温度升高时,胎压会随之升高,因此高温报警和高压报警可能同时触发。()答案:√(温度与胎压正相关,高温会导致胎压升高)20.2025年新规要求TPMS必须具备OTA升级功能,支持远程更新系统程序。()答案:√(智能网联要求下,OTA升级为强制功能)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8题,合计40分)1.简述直接式TPMS的工作流程。答案:直接式TPMS工作流程如下:(1)传感器实时监测轮胎内的压力和温度(频率通常为1-4次/分钟,行驶时加速至10次/分钟);(2)将压力、温度、传感器ID等数据通过无线信号(315/433MHz或2.4GHz)发送至中央接收模块;(3)接收模块解析数据,与标准值对比;(4)若数据异常(超压/欠压/高温),向仪表发送报警信号;(5)仪表通过数字显示或声光报警提示驾驶员;(6)同时将数据存储至车载终端,并按协议上传至车队管理平台。2.列举5种导致TPMS误报警的常见原因。答案:(1)电磁干扰(如通过变电站、高压线路);(2)传感器电池电量不足(信号不稳定);(3)轮胎刚充气后未冷却至标准温度(热胎数据导致误判);(4)接收模块天线松动或信号屏蔽(如轮辋金属遮挡);(5)传感器安装不当(如未完全密封导致压力测量偏差);(6)软件程序错误(需升级修复)。3.当客车行驶中TPMS发出“左后轮低压报警(1.8bar,标准2.5bar)”时,驾驶员应如何正确处理?答案:处理步骤:(1)保持冷静,轻踩制动减速,避免急转向;(2)观察后视镜确认后方路况,开启右转向灯,逐步向右侧安全区域靠边;(3)停至应急车道后,开启双闪灯,放置三角警示牌(车后150米以上);(4)使用胎压表手动测量左后轮实际胎压,确认是否真实缺气;(5)若确认为慢漏气,检查轮胎是否有扎钉、割伤;(6)若无法自行修复,联系救援,禁止继续行驶(低压行驶会导致轮胎发热脱层);(7)记录报警时间、数值,向车队汇报。4.简述TPMS日常维护的主要内容。答案:(1)每周检查仪表显示是否正常(所有轮胎数据更新及时,无“信号丢失”提示);(2)每月使用专用工具检测传感器电池电量(低于30%时标记待更换);(3)每次轮胎换位或修补后,重新匹配传感器位置(使用匹配仪写入新的轮位信息);(4)每6个月清洁传感器安装面(去除轮辋内侧的锈迹、油污,确保密封良好);(5)每年校准TPMS系统(使用标准压力源验证各传感器测量精度);(6)关注异常数据(如某轮胎胎压日波动超过0.3bar,可能存在慢漏气)。5.对比直接式与间接式TPMS在客车应用中的优缺点。答案:直接式优点:(1)测量精度高(±0.1bar);(2)可监测胎温;(3)能准确定位故障轮胎;(4)不受负载、路面影响。缺点:(1)成本高(需安装多个传感器);(2)传感器需定期更换(电池寿命5-7年);(3)维修复杂(需专业工具匹配)。间接式优点:(1)成本低(利用现有轮速传感器);(2)无硬件损耗(无需更换传感器)。缺点:(1)精度低(误差±0.3bar);(2)无法监测胎温;(3)不能定位具体轮胎;(4)受负载、路面、轮胎磨损影响大(如冰雪路面易误报)。6.2025年新规对客车TPMS的数据存储与上传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答案:(1)存储要求:单条数据需包含时间、车辆VIN码、轮胎位置、胎压(0.1bar精度)、胎温(1℃精度)、车速;存储周期不少于30天,采用加密格式防止篡改;(2)上传要求:实时上传(间隔≤1分钟)至省级交通监管平台和企业自有管理平台;异常数据(报警前后5分钟数据)需立即上传;(3)接口要求:符合GB/T32960-202X《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支持4G/5G通信;(4)备份要求:车载终端需具备本地存储(≥32GB),防止通信中断时数据丢失。7.分析轮胎温度与胎压的关系,并说明高温报警的重要性。答案:(1)关系:根据理想气体定律(P1/T1=P2/T2),胎压(P)与绝对温度(T,单位K)成正比。假设标准冷态(25℃=298K)胎压2.5bar,当胎温升至85℃(358K)时,胎压约为2.5×(358/298)=3.0bar(忽略体积变化)。(2)重要性:胎温过高(>85℃)会导致:①橡胶老化加速(每升高10℃,寿命减半);②轮胎内部帘线强度下降(可能断裂);③胎压持续升高,超过轮胎承受极限(通常为标准值的1.3倍)引发爆胎;④高温可能传递至轮辋,影响制动系统性能(如刹车盘变形)。因此,高温报警能提前预警轮胎异常生热,避免严重事故。8.列举TPMS故障排查的5个步骤(从驾驶员发现异常到维修技师确认故障)。答案:(1)驾驶员上报:记录报警时间、轮胎位置、数值(如“右前轮胎压1.9bar,温度75℃”);(2)初步检查:维修技师使用胎压表手动测量对应轮胎实际胎压,确认是否真实异常;(3)信号检测:用TPMS诊断仪扫描传感器,检查是否能接收到信号(正常应为“ID:XXXX,压力2.5bar,温度30℃”);(4)模块测试:断开接收模块电源,用万用表检测供电(12V±0.5V)、接地是否正常;用示波器检测信号接收端是否有脉冲信号;(5)替换验证:更换可疑传感器或接收模块,重新匹配后路试,确认故障是否消除;(6)数据追溯:调取车载终端存储的历史数据,分析故障是否为持续性(如传感器漂移)或偶发性(如干扰)。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3题,合计30分)案例1:某省际长途客车(12米,三轴双胎)行驶至高速路段(时速90km/h)时,仪表显示“右后外轮胎压1.6bar(标准2.5bar),温度82℃”报警,同时“右后内轮信号丢失”。驾驶员立即靠边停车,手动测量右后外轮实际胎压1.5bar,右后内轮无法测量(轮胎被遮挡)。问题:(1)分析可能导致右后外轮低压的原因;(2)说明右后内轮“信号丢失”的可能故障点;(3)驾驶员后续应采取的正确措施。答案:(1)右后外轮低压原因:①轮胎被扎(如钉子、碎片)导致慢漏气;②轮辋与轮胎密封不良(如气门嘴老化、轮辋变形);③传感器测量误差(但手动测量确认低压,排除此因);④长时间超载导致轮胎生热后冷却,胎压自然下降(但标准胎压为冷态值,此情况可能性低)。(2)右后内轮信号丢失故障点:①传感器电池耗尽(无法发送信号);②传感器天线损坏(信号无法传输);③接收模块故障(无法接收该位置信号);④轮辋金属遮挡(双胎结构导致内轮信号被外轮屏蔽);⑤线路故障(接收模块至天线的连接线断路)。(3)驾驶员后续措施:①联系就近维修点,请求专业人员拆卸外轮检查内轮(双胎结构需先拆外轮);②若内轮无漏气,重点检查传感器是否脱落或损坏;③若内轮也存在漏气,需同时修补或更换双胎;④记录故障详情(时间、位置、处理过程),上报车队;⑤修复后,使用匹配仪重新激活内轮传感器,路试确认信号正常;⑥严禁在“信号丢失”状态下继续行驶(无法监测内轮风险)。案例2:冬季凌晨,某城市公交客车(8米,双轴)启动后TPMS显示所有轮胎胎压2.1bar(标准2.5bar),温度-10℃(环境温度-15℃)。行驶30分钟后(时速40km/h),胎压逐渐升至2.4bar,温度显示25℃,无报警。问题:(1)解释启动时胎压偏低的原因;(2)分析行驶后胎压回升的原理;(3)判断是否需要对胎压进行调整,说明理由。答案:(1)启动时胎压偏低原因:轮胎在低温环境下静止过夜,胎内气体收缩(根据理想气体定律,温度降低导致胎压下降)。环境温度-15℃,胎温-10℃(略高于环境),标准冷态胎压2.5bar(对应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