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1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2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3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4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6高三上台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精减机构是指改变组织机构臃肿重叠、层次过多、职责不清、缺乏效率的状况,做到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灵活高效。B . 仪仗兵的一点一滴都事关民族尊严、国家形象。为确保万无一失,出国前,大到执行任务用的国旗、旗竿和指挥刀,小到一个佩饰、一条腰带,他们都作了精心准备。C . 微信、支付宝正展开通过扫瞄二维码争抢“红包大战”,网友抢得不亦乐乎。但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块大蛋糕,手机木马伪装成“红包”现身了。D . 纷

2、纷玉蝶飞舞的时刻,落下又旋起的曼妙舞姿,看绯红的晚霞斜斜地挂在天际,瞬间变成了流光溢彩的时刻,翘盼着这个季末过去后又会是怎样姹紫嫣红的世界。2. (2分) (2017高一上仙游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些新入伍的战士,面对红旗,一个个都信誓旦旦 , 表示要在部队的熔炉中百炼成钢,为祖国的边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B . 他知道自己不聪明,所以素来夙兴夜寐 , 想要以勤补拙。C . 著名歌唱家某某演唱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 , 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D . 中美关系从对立、对抗的蓊蓊郁郁的暗夜中走出,是中美两国前辈领导人的胆识和智慧。3. (2分) 下列各

3、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这几年,随着社会对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的关注以及城管执法中一些事情的发生,促使大家思考和转变执法理念:城管队伍形象不仅仅代表了政府形象,其实也代表单位。B . “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C . 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D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人居。”60多年来,吴良镛先生上下求索、学以致用,践行着“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4. (2分) 在下面两种情境中,用

4、语最得体的一组是(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A . 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B . 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C . 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D . 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5. (2分)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的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范增数目项王A .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 . 晋军函陵C . 乃遂收盛樊樊於期之首,函封之D . 朝济而夕设版焉6. (2分)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

5、奚疑(归去来兮辞)B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C .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祭十二郎文)D . 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桃花园序)7. (2分) (2017高二下东台月考) 下列各句中,对相关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中,“羊公碑尚在”的“尚”字既表现了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主题,又暗示了对古人的敬仰和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B . 杜甫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以汉武帝影射唐玄宗,运用夸张的修辞,揭示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及其社会根源。C . 李白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表达了对朋

6、友依依惜别的情怀。D .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选取了山区早行所见最具特征性的景物,纯用名词组成诗句,意象丰富,画面感极强。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8. (15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日知录是一部“资治”之书,是他学术和思想的结晶。“日知”,出自“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至于成书过程,顾炎武说:“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复改定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日知录初刻本完成后,他仍不断新写札记,充实内容,纠正讹误。他说著书当如“采铜于山”,而不可“废铜铸钱”,急于求成。他看到了

7、明朝末年社会弊病丛生,风气日益衰败,民生凋敝的景象,于是将自己的“经世”见解“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寄于书中。他引古人言论,必加“立言之人”,还说“古人又述古人之言,则两引之,不可袭以为己说也”。他在日知录中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论点。他认为改朝换代、权力更替,属于“亡国”,肉食者谋之,与百姓没有大的干系;而败义伤教、无君无父、道德沦丧则会使整个民族陷于衰败,属于“亡天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里提出的“天下兴亡”其实已不再是针对反清复明,而是在于捍卫社会的道德、公平与正义,事关民族的命运。他认为以天下之大,仅靠君主一人是管理不好的,而应该扩大民间

8、百姓的权力,重视民众的力量,突出民众的地位,民心向背是治乱根本。他以“封建”和“郡县”制度为例,说封建制变为郡县制,这是历史的必然,当郡县制的弊端又到了极点,就必须顺应时势进行变革,否则,危机将一天比一天严重。“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阔矣。”这是他历史盛衰思想的又一基本观点。他还说:“国家之所以长治而不乱者,人才也。”缺乏人才,就预示着国家的衰亡。(节选自钟岳文日知录:一部讲求经世之学的“资治之书”,有删改)(1) 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文中的意思。 (2) 简要概括顾炎武的治学态度。 (3) 结合材料,分析日知录中“资治”的意义。

9、 9. (13分) (2016高三上龙泉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这几天,霍夫曼的心情就如同街道上空随风飘飞、不知方向的落叶一样纷乱复杂。霍夫曼名义上是驻某国大使馆的武官,实际上是一名双重间谍,不仅为自己国家工作,也给敌国提供情报。当然,他也获得了他人无法想象的利益。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他娶了一个驻在国的姑娘,这样才有借口每天回家。这天早上,霍夫曼刚进使馆,大使就要他去办公室。霍夫曼下意识地摸了摸腰边的手枪。他看到二秘伯朗正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他,顿时意识到失态了,连忙笑笑,问:“有什么事吗?”伯朗耸耸肩,说:“我怎么知道。”大使眯着眼睛吸烟斗,慢悠悠地问霍夫曼:“我亲爱的上校武

10、官,你知道吗,在我们中间出现了一个可恶的家伙,他享受着我国纳税人为他提供的金钱,却在为我们的敌人效劳!”说完,他用一双深邃的眼睛定定地看着霍夫曼。霍夫曼站得笔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心里却在紧张地琢磨:看来我已经暴露了,怎么办?是鱼死网破,还是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问,霍夫曼听到一声“坐”。他一个激灵。大使离开座位,朝霍夫曼走来。霍夫曼暗暗捏紧了拳头大使绕过霍夫曼,走到门边,将门轻轻关好,然后回过身,说:“有个重要的任务要你去执行,秘密押解这只狼回祖国,而且不能让他有所察觉,就像平常回国述职一样。当然,一回到祖国,我们就会对他进行正义的审判,让这个该死的家伙受到应有的惩罚!”霍夫曼这才轻轻地舒了一口

11、气。他挺了挺腰,问:“大使先生,能告诉我这个家伙是谁吗?”大使说:“我们的二等秘书伯朗。”“他?”霍夫曼做梦也没想到伯朗竟然也是双重间谍。他看到大使正用一种说不出的目光看着自己,突然浑身一颤,心中恨恨地骂道:“你这只老狐狸,我差点上了你的当。你这是用特殊的方法考验我呢。混蛋!”大使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两张机票,扬了扬,说:“喏,今天下午的。要记住,千万不能让伯朗有所发现,更不能让他溜掉。”大使拍拍霍夫曼的肩头。下午,霍夫曼和伯朗按时登上了飞机。今天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他还是摸不清。不过,看来自己暴露的可能性不大。退一步说,就算这伯朗是自己的战友,既然已经暴露,为了长远的利益,也只能让他做出牺牲来保

12、全自己了。霍夫曼看看伯朗,伯朗一路上嘴巴闭得紧紧的,什么也不说。在法兰克福转机要等待三个小时。两人无所事事,就在候机大厅里到处转。突然,伯朗对霍夫曼说:“上校,你替我看会儿包,我去趟卫生问。”说罢,也不等霍夫曼答应,就匆匆向卫生间走去。事情发生得太突然,霍夫曼的大脑竟一片空白,好一会儿没有反应过来。难道他发觉了,准备脱身?想到这儿,霍夫曼不由冒出冷汗。霍夫曼一个箭步冲到卫生间里,没人。他喊道:“伯朗先生!伯朗先生!”没人应声。霍夫曼真的慌了,他抬头看看天花板,有一块似乎有点松动,于是他一个打挺蹿上竖着的隔板,准备钻进天棚里。就这时,下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霍夫曼上校,您在干什么呢?”伯朗像变

13、魔术般地又出现在霍夫曼的面前,以至于霍夫曼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问:“你刚才”“噢,一个女士摔倒了,我帮了她一下。”伯朗若无其事地说,“你进来干什么,也解手?”“噢,是的。”霍夫曼忙跳了下来。霍夫曼再不敢有一丝的大意了,19个小时的旅程他强打精神,不敢合眼。那伯朗好像也正在等机会,所以整个旅程中虽是哈欠连天,却一刻也不睡。终于到了,两辆高级轿车将他们分别接到了外交部和国防部。霍夫曼对国防部长一个敬礼,然后报告:“上校霍夫曼执行完毕祖国交给我的任务。”部长点点头,然后冲门外一挥手,立时进来两个全副武装的军人,一下子将霍夫曼按倒在地上,给他戴上了手铐。霍夫曼高声抗议:“部长先生,您误会了。我是

14、奉命将伯朗押解回国的功臣!”部长微笑着说:“不错,伯朗是你押回来的。但你不知道,伯朗的任务就是秘密押解你回国。我们早已调查清了,你一直在为德意轴心国效劳,将我们的大量情报出卖给敌国!为了避免引起你的疑心,我们才给了你一项假任务。谢谢你的全力配合。”霍夫曼听罢,目瞪口呆。虽然霍夫曼没有供出什么,但军事法庭还是判处了他死刑。当行刑车停下来后,霍夫曼看到刑场上还停有一辆行刑车,一个人被推下车来。霍夫曼看到他,顿时惊讶得张大嘴巴,因为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伯朗。伯朗看到了霍夫曼,同样也露出惊讶的神情。行刑官将二人推到一起,冷笑了一声,说:“互相认识一下吧,这位是012号霍夫曼,这位是009号伯朗。你们这对

15、人民的败类。”霍夫曼不由仰头长叹。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1)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开篇对落叶的描写和结尾对天空的描写都对人物有烘托作用,前者烘托出人物烦乱不安的心理,后者烘托出人物惊讶恐惧的心理。B . 小说擅长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写伯朗“异样的眼光”“嘴巴闭得紧紧的”“一刻也不睡”等细节就透露出人物的谨慎警觉。C . 当大使说出霍夫曼要押解的对象是伯朗时,霍夫曼看到了大使那“说不出的目光”,说明霍夫曼已经察觉大使在怀疑自己了。D . 小说以二战时的西方战场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充满悬念的谍战故事,看起来是在写两个间谍,暗中却是在写正义力

16、量的谋划,构思巧妙。E . 小说在语言上不追求华丽辞藻,以近乎白描的手法来写情节;在人物描写上注重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不使用修辞手法,文笔简洁明快。(2) 小说在刻画霍夫曼的人物形象时,重点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3)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题目是“秘密押解”,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题目是“谍影重重”,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请结合文本分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 (2016高一下金山期中) (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

17、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18、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注】莱:古国名。夷维:莱国城邑。越石父:春秋时晋国人,有贤名。时因冻饿为人奴。诎:同“屈”。(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食不重肉重:分量大B . 摄衣冠谢曰摄:整理C . 而信于知己者信:通“伸”,伸展D . 身相齐国相:担任相职(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吾闻君子诎

19、于不知己B . 遭之涂然子之意自以为足C . 知己而无礼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D . 其后夫自抑损至其谏说(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言晏子节俭力行,严于律己;“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言其以道为准绳,谨慎行事。B . 晏子以左骖赎回越石父,越石父不予道谢,晏子却依然虚怀若谷,礼贤下士,可见他不仅识才,而且发自内心地爱才。C . 本文写晏子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见晏子和自己丈夫的情况,通过晏子和车夫的行动与态度的对比,更好地衬托出晏子的谦恭性格。D .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一句以自卑口气,饱含对

20、晏子的仰慕之情,亦含有体会世事辛酸、渴望识人之贤人而不可得的无限悲痛。(4) 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 (2019高三上毕节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悲吴王城杜牧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注)吴王城:三国时期都城遗址。吴王孙权迁都鄂县,改名武昌。这首诗是会昌二年杜牧任黄州刺史游览武昌时所作。当时,晚唐江河日下。苏小:南齐时钱塘著名歌妓。姹女:美貌的女

21、子。(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表面在写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实际上蕴含了对历史兴废的感慨。B . 颔联通过想象,虚写柳枝含翠,住所花开,意在感慨物是人非、盛景不再。C . 颈联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达对那些花枝招展、能歌善舞的漂亮女子的赞美之情。D . 尾联既抒发了对吴王城衰败的悲叹之情,又表达了对晚唐国势江河日下的忧虑。(2) 这首诗歌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五、 默写 (共1题;共8分)12. (8分) (2017高二下江苏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_,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浣溪沙)(2) 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22、)(3)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庄子逍遥游)(4) _,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 _,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6) 博学而笃志,_,仁在其中矣。(论语)(7) 箫鼓追随春社近,_。(陆游游山西村)(8) 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3. (3分) (2016高一上望江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 ,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