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卷(模拟)_第1页
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卷(模拟)_第2页
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卷(模拟)_第3页
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卷(模拟)_第4页
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44分)1. (2分) 目前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 A . 总星系B . 银河系C . 太阳系D . 地月系2. (2分)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质量与体积适中地月系的存在地球运动周期适中A . B . C . D . 3. (2分)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A . 北方地形平坦B . 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C . 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短D . 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4. (4分) 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

2、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下面甲、乙两幅图示意世界某辐合带季节分布位置差异。读图,完成小题。(1) 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东热带太平洋北美地区东南亚热带印度洋A . B . C . D . (2) 图示辐合带控制地区( ) A . 海洋狂风巨浪B . 遏制台风等系统产生C . 天气稳定少变D . 形成绵延千里的云带5. (2分) (2016高三下日照模拟) 下面为某地冬季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及乙市20122014年六大支柱产业工业企业数量统计图,图中所示天气系统以120干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甲地在未来30小时内天气变化是 A . 东北风转西北风B . 风力逐

3、渐减弱C . 气温略有上升D . 天气由阴转晴6. (2分) (2013高一上东至期中) 每年6月1日至7月1日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的规律是( )A . 先向北移,后向南移B . 一直向北移C . 先向南移,后向北移D . 一直向南移7. (2分) 该图为某地全年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读图回答问题。该地7月的月均温最接近( )A . 10B . 15C . 20D . 258. (2分)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和地幔B . 大气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 . 水圈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9. (2

4、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太阳的能量来源是( ) A . 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B .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 .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D .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10. (2分) (2013高一上台州期中) 读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乙处为侵入岩甲可能是火成岩乙可能是沉积岩A . B . C . D . 11. (2分) (2017高一上桂林期中) 有关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因此地壳又称岩石圈B .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合称为岩石圈C . 岩石圈即地壳的表层由岩石组成的部

5、分D . 软流层是地壳和岩石圈这两个圈层的分界线12. (4分) (2013高一上天台月考) 当如图为西半球,且为昼半球时,回答下题(1) 北京时间是( )A . 3:20B . 12:40C . 3:40D . 12:20(2)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可能是( )A . 在北半球,向北移B . 在赤道,向北移C . 在南半球,向北移D . 在赤道,向南移13. (2分) 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关于图示设施的叙述,正确的是合理利用了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合理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环节比较适用于城市区域比较适用于农村区域A . B . C . D . 14. (4分) (2016高三上邢

6、台月考) 下图为某大陆沿某一线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自然带依次是( )A .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 丁地为多雨季节时( )A .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 . 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C .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D .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15. (4分) 读“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7)。据图回答问题。(1) 符合地地形特征

7、的是( )A . 喀斯特地貌广布B . 平原广布C . 海拔较高,起伏不大D .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2) 关于地形区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B .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C .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D . 主要是褶皱凹陷形成16. (2分) (2016高三上盘山期中)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暖流寒流A . B . C . D . 17. (2分) (2018高一上黄

8、陵期末) 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A . 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 . 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C . 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D . 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18. (2分) 下列叙述中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A . 地球的岩石圈是一块整体B .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C . 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和海沟D . 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形成的二、 综合题 (共4题;共48分)19. (12分) (2018

9、浙江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第32次南极科考于2016年11月7日启程,右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澳大利亚大陆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 093 m)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1) 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主要原因是_,_;该地在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2) 上海季风的成因是_。 (3) 若仅考虑洋流的影响,科考船返航时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至M段,航行速度较_。 (4) 图中沿MN一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的是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 (5)

10、说出P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有利的气候条件。 20. (14分)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处的地形属_山地。(2) 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3) 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双项选择)( )A . 渭河谷地B . 长江三峡C .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D . 汾河谷地(4) 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

11、21. (7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反映的是北半球_(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其中风带甲的名称是_。 (2) 图中气候形成原因是_,该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是_。 (3) 下面四幅图中,与、三地相对应的分别是_;_。 (4) 从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 22. (15分) (2013高一上江苏期中) 如图甲为南半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乙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 图甲为北半球_(节气)日的太阳光照图(2) 图甲中A点的地理坐标为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3) 图甲所示的日期,地球位于图乙中四点的_位置,该位置接近地球公转的_点(远日点、近日点)附近,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平均速度_(快、慢)(4) 当地球运行在图乙中四点中的_点至_点期间,扬大附中昼短夜长,且昼渐长;_点,扬大附中昼最长;当地球运行到点时,A、B、D三地的昼夜长短关系_(5) 请在图中绘出此时的太阳光和自转方向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44分)1-1、2-1、3-1、4-1、4-2、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