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5 19.3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训练(I)卷_第1页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5 19.3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训练(I)卷_第2页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5 19.3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训练(I)卷_第3页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5 19.3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训练(I)卷_第4页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5 19.3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训练(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5 19.3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训练(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以下哪些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 )A . 粒子散射实验B . 光电效应C . 天然放射现象D . 原子发光2. (2分) 关于不同射线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阴极射线是原子核发生衰变形成的电子流,它是一种电磁波B . x射线是电磁波,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C . 射线是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放射出的氦核流,它的电离作用非常弱D . 射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3. (2分) (2017高二

2、下江津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B . 可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来设计防伪措施C . 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D . 观察者与波源互相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同4. (2分)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下列关于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反应时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B . 核电站利用海洋的潮汐能发电C .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 . 核泄漏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对人体是有危害的5. (2分) 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波长为1的电磁波后

3、,会释放出多种波长的电磁波,其中有一种电磁波的波长为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一定不小于2B . 1一定不大于2C . 1一定不会等于2D . 1一定等于26. (2分) 同位素是指( ) A . 核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B . 核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C . 质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D . 中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7. (2分) (2017高二下河北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与温度有关B . 核电站采用了重核裂变,用中子轰击 U,产生的新核的比结合能比 U小C .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 . 氢原子发光时只能发出

4、一种频率的光8.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阴极射线和射线本质上都是电子流,都来自于原子的核外电子B . 温度越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小的方向移动C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让人们知道原子核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 . 公安机关对2014年5月初南京丢失铱192放射源的4名责任人采取强制措施是因为该放射源放出大剂量的射线会污染环境和危害生命9. (2分)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B . 氡半衰期为3.8天,若取40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0个氡原子核了C . 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

5、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衰变D . 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射线10. (2分) (2017高二下射洪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射线的贯穿本领比射线强B . 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 . 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 . 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11. (2分) (2017高二下通化期末) 如图甲是、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则图乙中的检查利用的射线是( )A . 射线B . 射线C . 射线D .

6、 、 射线12. (2分) 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利用射线使空气电离,消除静电B . 利用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使产量显著增加C . 利用射线来治肺癌、食道癌D .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它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可以作为示踪原子13. (2分) (2017高二下庆城期末) 如图甲是、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利用的是( )A . 射线B . 射线C . 射线D . 三种射线都可以14. (2分) 在核反应堆中,为了使快中子的速度减慢,可选用作为中子减速剂的物质是( ) A . 水B

7、. 镉C . 氧D . 氢15. (2分) (2017延边模拟) 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次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B . 发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C . 、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D .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不可能同时放出、和三种射线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16. (2分) 示波管应用了_(填“电场”或“磁场”)使电子束偏转的原理;纯电阻电路中,电动势为E , 内电阻为r的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_17. (1分) 如图所示,把一电子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当电子由“”,极射向“+”极时,将向_方偏转(填“上”或“下”)18

8、. (3分)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_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_粒子,B为_气19. (3分) 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 的原子来说x=_、y=_、z=_20. (3分) 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 的原子来说X=_、y=_、z=_三、 解答题 (共5题;共43分)21. (5分)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什么?图中银箔的作用是?

9、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22. (9分)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成功在实现了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F是铝箔氮气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1) 完成该人工核转变的方程式?(2) (单选题)在观察由新粒子引起的闪烁之前需进行必要的调整的是( )A . 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有粒子引起的闪烁B . 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新粒子引起的闪烁C . 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能见到新粒子引起的闪烁D . 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粒子引起的闪烁(3) (单选题)在容器充入氮气后,屏S上出现闪光,该闪光是( )A .

10、 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B . 粒子从F处打出的新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C . 粒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D . 放射性物质的射线射到屏上产生的23. (15分) 汤姆孙测定电子比荷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从阴极K发出的电子束经加速后,以相同速度沿水平中轴线射入极板D1、D2区域,射出后打在光屏上形成光点在极板D1、D2区域内,若不加电场和磁场,电子将打在P1点;若只加偏转电压U , 电子将打在P2点;若同时加上偏转电压U和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电子又将打在P1点已知极板长度为L , 极板间距为d 忽略电子的重力及电子间的相互作用(1) 求电子射

11、人极板D1、D2区域时的速度大小;(2) 打在P2点的电子,相当于从D1、D2中轴线的中点O射出,如图乙中的OP2所示,已知P2OP1=试推导出电子比荷 的表达式;(3) 若两极板间只加题中所述的匀强磁场,电子在极板间的轨迹为一段圆弧,射出后打在P3点测得圆弧半径为2L、P3与P1间距也为2L,求图乙中P1与P2点的间距a24. (5分) 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质量为m , 求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L的电子束内电子个数是多少?25. (9分)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

12、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成功在实现了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F是铝箔氮气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1) 完成该人工核转变的方程式?(2) (单选题)在观察由新粒子引起的闪烁之前需进行必要的调整的是( )A . 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有粒子引起的闪烁B . 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新粒子引起的闪烁C . 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能见到新粒子引起的闪烁D . 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粒子引起的闪烁(3) (单选题)在容器充入氮气后,屏S上出现闪光,该闪光是( )A . 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B . 粒子从F处打出的新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C . 粒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D . 放射性物质的射线射到屏上产生的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