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课件模板-004(共24)_第1页
本草经集注课件模板-004(共24)_第2页
本草经集注课件模板-004(共24)_第3页
本草经集注课件模板-004(共24)_第4页
本草经集注课件模板-004(共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草经集注 课件模板-4,本草经集注:虫兽下品,虫兽下品:,麋脂 畏大黄。 蛇蜕 畏磁石及酒,火熬之良。 蜣螂 畏羊角、石膏。 地胆 恶甘草。 马刀 得水良。 天鼠屎 恶白蔹、白薇。 斑蝥 马刀为之使,畏巴豆、丹参、空青,恶肤青,通草。 果上 大枣 杀乌头毒。 果下 杏核 得火良,恶黄 、黄芩、葛根、胡粉,畏 草,解锡毒。 菜上 冬葵子,黄芩为之使。,本草经集注:虫兽下品,虫兽下品:,葵根 解蜀椒毒。 米食上 麻 麻子 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米食中 大豆黄卷 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杀乌头毒。 大麦 食蜜为之使。 豉 杀六畜胎子毒。 上一百四十一种,有相制使,其余皆无。 立

2、冬之日,菊、卷柏先生时,为阳起石、桑螵蛸,凡十物使。主二百草为之长。,本草经集注:虫兽下品,虫兽下品:,立春之日,木兰、夜干先生,为茈胡、半夏使。主头痛四十五节。 立夏之日,蜚蠊先生,为人参、茯苓使。主腹中七节,保神守中。 立至之日,豕首、茱萸先生,为牡蛎、乌喙使。主四肢三十二节。 立秋之日,白芷、防风先生,为细辛、蜀椒使。主胸背廿四节。 上此五条,出药对中,义旨渊深,非世所究,虽莫可遵用,而是主统领之本,故亦载之也。,本草经集注:玉屑,玉屑:,味甘,平,无毒。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生蓝田,采无时。(恶鹿角。) 此云玉屑,亦是以玉为屑,非应别一种物也。仙经服

3、珏玉,有捣如米粒,乃以苦酒辈,消令如泥,亦有合为浆者。凡服玉,皆不得用已成器物,及冢中玉璞也。好玉出蓝田,及南阳徐善亭部界中,日南、卢容水中,外国于阗、疏勒诸处皆善。,本草经集注:玉屑,玉屑:,仙方名玉为玄真,洁白如猪膏,叩之鸣者,是真也。其比类甚多相似,宜精别之。所以燕石入笥,卞氏长号也。 (新修三页,大观卷三,政和八一页)。,本草经集注:玉泉,玉泉:,味甘,平,无毒。主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利血脉,治妇人带下十二病,除气癃,明耳目。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轻身长年。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札,生蓝田山谷,采无时。(畏款冬花。) 蓝田在长安东南,旧出美玉

4、,此当是玉之精华,白者质色明澈,可消之为水,故名玉泉。,本草经集注:玉泉,玉泉:,今人无复的识者,惟通呼为玉尔。张华又云服玉用蓝田珏玉白色者,此物平常服之,则应神仙。有人临死服五斤,死经三年,其色不变。古来发冢见尸如生者,其身腹内外,无不大有金玉。汉制,王公葬,皆用珠襦玉匣,是使不朽故也。炼服之法,亦应依仙经服玉法,水屑随宜,虽曰性平,而服玉者亦多乃发热,如寒食散状。,本草经集注:玉泉,玉泉:,金玉既天地重宝,不比余石,若未深解节度,勿轻用之。(新修三页,大观卷三,政和八二页)。,本草经集注:丹砂,丹砂:,味甘,微寒,无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

5、精神,悦泽人面,杀精魅邪恶鬼,除中恶、腹痛、毒瓦斯、疥 、诸疮。久服通神明不老,轻身神仙,能化为汞,作末名真朱,光色如云母,可析者良。生涪陵山谷,采无时。(恶磁石,畏咸水。) 案此化为汞及名真朱者,即是今朱砂也。,本草经集注:丹砂,丹砂:,世医皆别取武都仇池雄黄夹雌黄者,名为丹砂。 方家亦往往俱用,此为谬矣。涪陵是涪州,接巴郡南,今无复采者。乃出武陵,西川诸蛮夷中,皆通属巴地,故谓之巴沙。仙经亦用越沙,即出广州临漳者,此二处并好,惟须光明莹澈为佳。如云母片者,谓云母沙。如樗蒲子、紫石英形者,谓马齿沙,亦好。如大小豆及大块圆滑者,谓豆沙。,本草经集注:丹砂,丹砂:,细末碎者,谓末沙。此二种粗,不

6、入药用,但可画用尔。采沙皆凿坎入数丈许。虽同出一郡县,亦有好恶。地有水井,胜火井也。炼饵之法,备载仙方,最为长生之宝。(新修四页,大观卷三,政和七九页)。,本草经集注:水银,水银:,味辛,寒,有毒。主治疥瘙,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虫虱,堕胎,除热。以敷男子阴,阴消无气。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一名汞。生涪陵平土,出于丹砂。(畏磁石。) 今水银有生熟。此云生涪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别出沙地,皆青白色,最胜。出于丹砂者,是今烧粗末朱砂所得,色小白浊,不及生者。,本草经集注:水银,水银:,甚能消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还复为丹,事出仙经。酒和日曝,服之长生。烧时飞着

7、釜上灰,名汞粉,世呼为水银灰,最能去虱。(新修四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七页)。,本草经集注:空青,空青:,味甘、酸,寒、大寒,无毒。主治青盲、耳聋,明目,利九窍,通血脉,养精神,益肝气,治目赤痛,去肤翳,止泪出,利水道,下乳汁,通关节,破坚积。久服轻身,延年不老,令人不忘,志高、神仙。能化铜、铁、铅、锡作金。生益州山谷及越西山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三月中旬采,亦无时。 越西属益州。,本草经集注:空青,空青:,今出铜官者,色最鲜深,出始兴者弗如,益州诸郡无复有,恐久不采之故也。凉州西平郡有空青山,亦甚多。今空青俱圆实如铁珠,无空复者,皆凿土石中取之。又以合丹成,则化铅为金矣。诸石药中,

8、惟此最贵。医方乃稀用之,而多充画也,殊为可惜。 (?。,本草经集注:曾青,曾青:,味酸,小寒,无毒。主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症坚、积聚,养胆,除寒热,杀白虫,治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久服轻身不老。能化金、铜。生蜀中山谷及越西,采无时。(畏菟丝子。) 此说与空青同山,疗体亦相似。今铜官更无曾青,惟出始兴。形累累如黄连相缀,色理小?卷三,政和九一页)。,本草经集注:白青,白青:,味甘、酸、咸,平,无毒。主明目,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 久服通神明,轻身,延年不老。可消为铜剑,辟五兵。生豫章山谷。采无时。 此医方不复用,市人亦无卖者,惟仙经三十

9、六水方中时有须处。铜剑之法,具在九元?。,本草经集注:扁青,扁青:,味甘,平,无毒。主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创不瘳,破积聚,解毒瓦斯,利精神,去寒热风痹,及丈夫茎中百病,益精。久服轻身,不老。生朱崖山谷武都、朱提,采无时。仙经世方都无用者。朱崖郡先属交州,在南海中,晋代省之,朱提郡今属宁州。(新修十页,大观卷三,政和九六页)。,本草经集注:石胆,石胆:,味酸、辛,寒,有毒。主明目,目痛,金创,诸痫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瓦斯,令人有子,散症积,咳逆上气,及鼠 恶疮。炼饵服之不老,久服增寿神仙。能化铁为铜,成金银。一名毕石,一名黑石,一名棋石,一名铜勒。生羌道山谷羌里句青

10、山。二月庚子、辛丑日采。(水英为之使,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薇)仙经有用此处,世方甚少,此药殆绝。,本草经集注:石胆,石胆:,今人时有采者,其色青绿,状如琉璃而有白纹,易破折。梁州、信都无复有,世用乃以青色矾石当之,殊无仿佛。仙经一名立制石。(新修一一页,大观卷三,政和八九页)。,本草经集注:云母,云母:,味甘,平,无毒。主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久服轻身,延年,悦泽不老,耐寒暑,志高神仙。一名云珠,色多赤。一名云华,五色具。一名云英,色多青。一名云液,色多白。一名云砂,色青黄。一名磷石,色正白。

11、,本草经集注:云母,云母:,生太山山谷齐、庐山,及琅琊北定山石间,二月采。(泽泻为之使,畏 甲,反流水,恶徐长卿。) 案仙经云母乃有八种向日视之,色青白多黑者名云母,色黄白多青名云英,色?六种并好服,而各有时月;其黯黯纯黑,有文斑斑如铁者,名云胆,色杂黑而强肥者名地涿,此二种并不可服。炼之有法,惟宜精细;不尔,入腹大害人。,本草经集注:云母,云母:,今虚劳家丸散用之,并只捣筛,殊为未允。琅琊在彭城东北,青州亦有。今江东惟用卢山者为胜,以沙土养之,岁月生长。 今炼之用矾石则柔烂,亦便是相畏之效。百草上露,乃胜东流水,亦用五月茅屋溜水。(新修。,本草经集注:朴硝,朴硝:,味苦、辛,寒、大寒,无毒。

12、主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胃中食饮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炼之白如银,能寒能热,能滑能涩,能辛,能苦,能咸能酸,入地千岁不变,色青白者佳,黄者伤人,赤者杀人。一名硝石朴。生益州山谷有咸水之阳,采无时。,本草经集注:朴硝,朴硝:,畏麦句姜。 今出益州北部汶山郡、西川、蚕陵二县界,生山崖上,色多青白,亦杂黑斑。世人择取白软者,以当硝石用之,当烧令汁沸出,状如矾石也。仙经惟云硝石能化他石。今此亦云能化石,疑必相似,可试之。(新修一六页,大观卷三,政和八七页)。,本草经集注:硝石,硝石:,味苦、辛,寒、大寒,无毒。主治五脏积热,

13、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治五脏十二经脉中百二十疾,暴伤寒,腹中大热,止烦满消渴,利小便及 蚀疮。炼之如膏。久服轻身。天地至神之物,能化成十二种石。一名芒硝,生益州山谷及武都、陇西、西羌,采无时。(萤火为之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菀。,本草经集注:硝石,硝石:,) 治病亦与朴硝相似,仙经多用此消化诸石,今无正识别此者。顷来寻访,犹云与朴硝同山,所以朴硝名硝石朴也,如此则非一种物。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 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此又云一名芒硝,今芒硝乃是练朴硝作之。与后皇甫说同,并未得核研其验,须试效,当更证记尔。,本草经

14、集注:硝石,硝石:,化硝石法,在三十六水方中。陇西属秦州,在长安西羌中。今宕昌以北诸山有咸土处皆有之。(新修一八页,大观卷三,政和八五页)。,本草经集注:矾石,矾石:,味酸,寒,无毒。主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除固热在骨髓,去鼻中息肉。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歧伯云久服伤人骨。能使铁为铜。一名羽今出益州北部西川,从河西来。色青白,生者名马齿矾。已练成绝白,蜀人又以当硝石名白矾。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本草经集注:矾石,矾石:,投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仙经单饵之,丹方亦用。世中合药,皆先火熬令沸燥,以治齿痛,多即坏齿,是伤骨之证,

15、而云坚骨齿,诚为疑也。(新修二二页,大观卷三,政和八?。,本草经集注:芒硝,芒硝:,味辛、苦,大寒。主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生于朴硝。(石苇为之使,畏麦句姜。) 案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硝石,名芒硝尔。后名医别载此说,其治与硝石正同,疑此色全白,粒细,而味不甚烈。此云生于朴硝,则作者亦好。,本草经集注:芒硝,芒硝:,又皇甫士安解散硝石大凡说云“无朴硝可用硝石,生山之阴,盐之胆也。取石脾与硝石,以水煮之,一斛得三斗,正白如雪,以水投中即消,故名硝石。其味苦,无毒。主消渴热中,止烦满,三月采于赤山。朴硝者,亦生山之阴,有盐咸苦之水,则朴硝生于其阳。其味苦无毒,其色黄白,主治热、腹中饱胀,养胃消谷,去邪气,亦得水而消,其疗与硝石小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