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D卷_第4页
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十几年前,人们对韩国文化还仅仅停留在对泡菜的了解。而现在,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中国观众痴迷 , 一首江南Style让全球乐界追捧,一辆现代汽车让世界车坛青睐,一部三星手机让科技大佬美国苹果甘拜下风。能让全球消费者趋之若鹜 , 当然少不了奇思妙想、精益求精乃至吹毛求疵的品牌工程师、设计师,同样离不开整个国家对创新环境的建设。A . 痴迷B . 甘拜下风C . 趋之若鹜D . 乃至2. (2分)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

2、一组是(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A . B . C . D . 3. (2分) (2016高一下唐山期中) 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古代诗歌有近体诗和古体诗之分,白居易的琵笆行是古体诗,李白的蜀

3、道难和杜甫的秋兴八首是近体诗。B . 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句中“合从”是指“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C . 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则遗其民于河东”一句中“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D . 中国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句读用来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师说中有“句读之不知”一句。4. (2分) 阅读下面的表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平均每天花在数字媒介阅读上的时间A . 学历越高,数字媒介阅读时间越长。B . 很少有学生成天通过数字媒介阅读。C . 高中生数字媒介阅读时间相对较短。D . 数字媒介已成为所有人的阅读方式。二

4、、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5. (14分) (2019高三上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

5、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

6、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 , 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注释】白下:南京的别称。风世:劝勉世人。(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余宰沭阳二年宰:治理B . 说当时决某狱决:打开C . 代为治筐箧治:备办D .

7、朅来旧邦朅:离去(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往往于旧治之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 . 与谈乃父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 . 身之老且衰彼且恶乎待哉D . 离而合襟三江而带五湖(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B . 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C . 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D . 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

8、再来了。(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主 人 仍 送 至 前 所 迎 处 代 为 治 筐 箧 束 缰 靷 毕 握 手 问 曰 何 时 再 见 先 生 余不 能 答 非 不 答 也 不 忍 答 也。(5)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6. (15分) (2019高一上榆树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陈宠字昭公,沛国洨人也。曾祖父咸,成、哀间以律令为尚书。及莽篡位,三子参、丰、钦皆在位,乃悉令解官,父子相与归乡里,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腊。建武初,钦子躬为廷尉左监,早卒。躬

9、生宠,明习家业,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尚交游,以不肯视事为高。宠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陈当世便宜。昱高其能,转为辞曹,掌天下狱讼。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时司徒辞讼,久者数十年,事类溷错,易为轻重,不良吏得生因缘。宠为昱撰辞讼比七卷,决事科条 , 皆以事类相从。昱奏上之,其后公府奉以为法。三迁,肃宗初,为尚书。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帝敬纳宠言,每事务于宽厚。其后遂诏有司,绝钻钻诸惨酷之科,解妖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余事定著于令是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宠性周密,常称人臣之义,苦不畏慎。自在枢机,谢遣门人,拒绝知友,惟

10、在公家而已。朝廷器之。皇后弟侍中窦宪,荐真定令张林为尚书,帝以问宠,宠对“林虽有才能,而素行贪浊”,宪以此深恨宠。林卒被用,而以臧污抵罪。及窦宪为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郴、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后和帝闻之,擢宠为大司农,郴太仆,顺左冯翊。永元六年,宠代郭躬为廷尉。性仁矜。及为理官,数议疑狱,常亲自为奏,每附经典 , 务从宽恕,帝辄从之,济活者甚众。其深文刻敝,于此少衰。宠历二郡三卿,所在有迹,见称当时。十六年,代徐防为司空。宠虽传法律,而兼通经书,奏议温粹,号为任职相。在位三年薨。(节选自后汉书郭陈列传)(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1、 ) A . 解妖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余事定著于令/是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B . 解妖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余事/定著于令是/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C . 解妖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余事/定著于令/是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D . 解妖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余事定著于令是/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祖腊”祭祀的名称。祖,祭祀路神;腊,年终大祭。B . “视事”就是“就职治事”。多指官员到任开始处理政事,也可理解为办公。C . “科条”一是指法令条文、法律条文;一是指项目,科目。文中用的是第二个意思。D . “经

12、典”古代大多认为“经”指的是四书五经,而“典”则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3) 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陈宠勤于政务。在他任州郡小吏的时候,眼看着三府掾吏不务正业时,他却勤于政事,多次进献有利于时政之言。B . 陈宠宽厚仁慈。肃宗即位之初,吏事崇尚严酷,陈宠上疏奏请处理事务应当以宽厚仁慈为本,深得皇上赞许。C . 陈宠秉公直言。皇上因任命张林担任尚书的事征询陈宠的意见,陈宠直言张林虽然有才,但向来贪污。D . 陈宠很有气节。在窦宪任大将军征讨匈奴时,他不趋炎附势,而是和张郴、应顺一起守正不阿。(4) 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子参、丰、钦皆

13、在位,乃悉令解官,父子相与归乡里。昱高其能,转为辞曹,掌天下狱讼。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 (2019高一下临海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各题 清平乐(宋)冯延巳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物地春寒。(1) 上阕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 品赏“黄昏独倚朱阑”中“独倚”二字的妙处。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8. (8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荀子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两句诗既是全诗的主旨,

14、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的名句是“_,_。”五、 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45分)9. (12分) (2019高二上承德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路遗刘怀远黄连婶平日不出门,但一出门,准是去借钱。本村几乎都借遍了,不好再向谁开口。即使有人主动借钱给她,她也摇摇头,坚决地说:“不要,以前借的还没还上呢,已经拖累你们不少了。”黄连婶出了村,在路上走,后面有自行车的声音在响动,骑车人和黄连婶说话:“又要去王权村啊?”黄连婶出了村,苍白的脸红了红,朝那人点点头。王权村是黄连婶娘家的村,娘家哥多。不过去娘家多了,嫂子们也没好脸

15、色。但毕竟是自己娘家,比借别人的心里踏实。骑自行车的人叫玉亮,下了车跟黄连婶说:“我带你一段路吧。”黄连婶说:“算了吧,你自己骑还这么大动静,哗啦哗啦直响。”玉亮看看自己的破自行车,嘿嘿地笑,手往怀里掏,说:“婶,我这里有几十块钱,你先拿去用吧。”黄连婶忙拦着说:“你帮我的还少吗?我自己命苦,不能总拖累你们。”“婶,我知道您性格倔强,可我是外人吗?自家的远房侄子!这几年,黄连叔有病,您也够操心的了。”黄连婶说:“你惦记着婶,婶感激不尽,你家也不宽裕,我现在日子还能挺过去。”“好吧!”玉亮知道拗不过她,就说:“那我先走了。”玉亮骑上哗啦哗啦直响的自行车,骑得很慢,比黄连婶走得快不了多少。拐过一个

16、弯,玉亮不见了。黄连婶走过拐弯处,见路中央有一叠钞票。黄连婶捡起来,数了数,不到100元钱。天呐,这是谁这么马虎,100元足可以买七八袋化肥,足可以给黄连买一个月的中药,足够在县中学读书的女儿两个月的生活费啊她往前后看,见不到一个人影。丢钱也太马虎了,玉亮也马虎,他在前面,愣没看到。黄连婶站在那里等了好一阵子,也没见有人来找。她摇摇头,把钱装进衣兜,心想,会和找钱的人碰上的,就继续往前走。迎面开来一辆农用三轮车,在黄连婶面前停下来,开车的是屠户柳三。“嫂,你要去哪里啊?”“我去走个亲戚。”“哦,俺哥一个人在家呢?”“咋,你还怕他跑了?”柳三笑了,黄连终年躺在床上搂着药罐子,既不会跑,也不会怕谁

17、偷。柳三说:“嫂,咱一起回家吧,有啥困难我帮你解决。”黄连婶说:“你也没开印票子的机器,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的,天天杀猪再赶集卖肉,生意做得也挺辛苦的。”柳三说:“嫂啊,你不是困难到揭不开锅了,不会又回娘家的。好,你去吧。”柳三挠挠头,朝农用车上看看说:“我东西丢在集上了,得赶快回去拿。”说完,农用车冒了一溜黑烟,掉转车头跑远了。黄连婶笑着摇摇头,心里说:“慌张鬼,掉转车头往回走也不带我一段路!”走出不远,黄连婶再次财运高照,又捡到一叠钱。拿在手上,油渍渍的,上面还沾有一星暗红的肉渣。回到村,黄连婶找到玉亮和柳三。不想二人矢口否认,都说没有丢钱。黄连婶说:“你们不是丢,是故意放在路上让我捡。”俩人

18、都说:“俺俩是傻蛋啊?脑子有病啊?要是被别人捡去了咋办?”黄连婶的泪就要落下来了,说:“只要说钱是你们的,算我借的行了吧?”不管她怎么说,两人就是不承认,异口同声地说:“钱是你捡的,找不到失主就是你的。”黄连婶很无奈,两叠皱巴巴的钱像两块刚出炉的烤山芋,烫手。思来想去,黄连婶最后把钱交给村主任,让他给广播一下,找寻失主。大喇叭里还没有广播,人们都知道了黄连婶捡钱上交的事。第二天午后,玉亮和柳三找了来,说:“既然您铁了心不要,这钱我们只好领回了。”黄连婶叹一声:“我只有用这个法子,才会逼你们出来承认。走,一起去村委会领回。”到了村委会,柳主任脸色酣红地躺在椅子上打盹。听黄连婶说完,柳主任打着酒嗝

19、说:“你们都值得表扬,一边是慷慨助人,一边是拾金不昧。”黄连婶说:“场面话就不用说了,快把钱退给他俩吧。”柳主任不吭声,脸却更红了,反手把墙上的日历撕下一张,裁成两张寸宽的,把烟丝倒在印有“1989年”的一半上,在手上一扭一转,就成了一只大炮烟。点燃深吸几口,让自己隐藏在烟雾中才说:“上面总来人,村委会也没啥收入,今天李乡长领几个人又来了,你捡的钱真是雪中送炭啊,我用它还了饭店的招待费还不够呢。”三个人一下僵在那儿,瞪出的眼白如晒在河滩上的鱼。(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一段描写黄连婶在本村借钱几乎借遍了,即使有人主动借钱给她,她也摇摇头,

20、表示坚决不要,表现了虚荣爱面子的一面。B . “既然您铁了心不要,这钱我们只好领回了”,玉亮和柳三的这句话表现了他们对黄连婶的帮助并非真心。C . 柳主任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一基层干部的形象,他收到黄连婶送来的“路遗”后没有广播的根本原因,是村委会没啥收入,镇上的领导又经常来吃饭。D . 小说两次描写玉亮所骑自行车的响声,从侧面表现了玉亮家庭也不宽裕;柳三借口东西丢在了集上,表现了柳三头脑灵活的特点。(2) 作品是怎样叙述拾遗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 作品为什么以村主任把黄连婶捡到的钱支付了招待费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0. (9分) (2017高三上海

21、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中国画为什么要有“神”梅墨生中国文化有几个大的转折,秦汉是对先秦的转折,尤其是汉,汉代思想是总结先泰而开辟后世,汉代文艺思想的要点就是承先泰道家思想重本重神之实,注重探索神气形之关系。重神是汉朝的思想,到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传神写照,都是沿着这种思想而来的,并不是个人创造。西汉淮南子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神贵于形”,往后到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再到后来石涛的“不似之似”,到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都是这个命题的延续。在神与形的关系上,与这种思想一致的还有中国画,后者历来便强调神似。九方皋“相马”,虽然说不出马的雌雄,但能认定千里马,能

22、看出马的本质。所以说“神”是一个或隐或显的东西,“神藏于内”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神”在古代哲学中是一个认识论,到美学中则成为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宋朝佚名画家的出水芙蓉图在一平尺左右的团扇上,荷花的神韵是用比较工整的画法传达出来的。背景中并没有交代水,却仿佛带着水气,我们能感觉到这花是长在池塘里,不是死的枯萎的,而是鲜活的。荷花本身就是既淡野又鲜丽,而且是半开放的状态,左下的两辨和上面一团有多与少的对比,很美妙。还有一叶张开,一片半卷的荷叶,衬托着荷花,这就是用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味道,用有形的东西表达一种难言的美,这是中国绘画真正的精髓,属于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非常像现在摄影的特写镜头。

23、中国文化现在而不功利,在现实中又超越现实,有“出”和“入”之分。在庙堂总想江湖,在江湖总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国文化总是在出世和入世上痛苦徘徊。中国画也是如比,既画现实中的物,又赋予其美好的情操,超越现实又不脱离现实。所以神韵就是入世又超脱,享受又不能陷入享乐的极致。“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中国人始终带着诗意的浪漫、直觉的眼光,同时也一直带着哲思,却又不背负西方基督十字架那种沉重的责任感。画家背后一定有自己的人与文,而人文合起来就是他的世界观,就是他对生命的态度,也是他生活的方式,他追求的理想、审美的境界都与此息息相关。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他背后的文化趣味,看出他背后的人文支撑,看出他表

24、达的民族精神和知识阶层的文化趣味。如杲通过作品看不到这些,作品背后是一片苍白,作品则没有深厚的内容,不值得我们品玩,因为中国画最强调的就是内在神韵。出水芙蓉图也许不是纯粹的文人画家的作品,然而背后有一种既深又淡的生命情怀,它可以作为中国画的范型,作为中国画代表作来被理解,进而通过它来体悟中国文化的精神,这也是一种享受。(有删改)(1) 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2) 文章第五段中的出水芙蓉图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3) 请结合文章,简析中国画为什么要有“神”。 11. (9分) (2017高二下石家庄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世纪末,散文创作空前繁荣。其中最

25、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即所谓“大散文”,如文化散文、思想随笔等;一方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小散文”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消解了文学的审美性,而呈现出一种所谓“散文的消费性格”: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也有人把它归纳成一种模式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倾谈的小情调。加上模糊不清的小感悟,给那些在快节奏、重功利、轻人情的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一种廉价的抚慰。同样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所谓“明星写作”。

26、它因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而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不过,就整个发展趋势看,“小散文”也好,“明星写作”也好,轰动的热潮都不会维持很久。相反的,那些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的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倒是有着长久的文学生命力。它们或者采用平实、自然的语体风格,抒写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使人感受到冬天炉边闲话、夏日豆棚啜茗的艺术氛围;或者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流露着一种浓酽的文化乡愁;或以理性视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话题。文化散文的兴起,有其现实的、社会的根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全球化

27、的浪潮,加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的主体意识、探索意识、批判意识、超越意识大大增强,审美趣味发生变化,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学艺术的含义与功能随之也发生了转换。文学观念趋向多样与宽容,各种文学话语、理论话语逐步呈现出表现自我的自觉性,放弃以往散文创作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摆脱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对文学的扭曲,致力于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终于使散文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由于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也好,读者也好,存在着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重视生命体验

28、,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品质的审美期待,这构成了今日散文繁荣兴盛的基础。(节选自王充闾文学创作与生命体验,有删改)(1) 下列关于“小散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散文”具有情感化、软化、细化的趋向,其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B . “小散文”虽然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它同时也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和文学的审美性。C . “小散文”的“消费性格”表现为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其共有模式是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倾谈的小情调,加模糊不清的小感悟。D . “小散文”能给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带来廉价的抚慰,但从整

29、个发展趋势来看,它和“明星写作”一样,所引起的轰动热潮不会维持太久。(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尽管具有思辨化、大型化特点的“大散文”是20世纪末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之一,但它却不像“小散文”和“明星写作”那样能引起轰动的热潮。B . “明星写作”能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既是因为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又是因为它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C . “大散文”选材多样,可以抒写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可以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也可以以理性视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话题。D . 因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和读

30、者中都存在着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重视生命体验,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品质的审美期待。(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之所以具有长久的文学生命力,是因为它们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能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B .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球化的浪潮、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们审美趣味、文化观念、生活观念的变化等都对文化散文的兴起产生了影响。C . 以往的散文创作追求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受到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的扭曲,而今日的散文创作已摆脱了这些影响。D . 对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的探索,

31、使散文能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12. (15分) (2016高二上城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

32、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里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

33、将它看成史书了。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份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先生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份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

34、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摘编自周振鹏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

35、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B . 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C . 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D . 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B . 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

36、,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C . 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D . 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B . 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C . 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D . 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