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_第1页
陕西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_第2页
陕西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_第3页
陕西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_第4页
陕西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小明用照相机为同学拍照,在底片上得到的是( )A . 正立、缩小的虚像B . 正立、缩小的实像C . 倒立、缩小的虚像D . 倒立、缩小的实像2. (2分) 用照相机给全班同学拍集体像时,人都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则应( )A . 相机离人远些,拉长暗箱B . 相机离人近些,拉长暗箱C . 相机离人远些,缩短暗箱D . 相机离人近些,缩短暗箱3. (2分) 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 )A . 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

2、底片间的距离B . 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C . 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D . 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4. (2分) 用照相机拍照时,如果要使人的像再大些,则应( )A . 人向后退些,同时拉长暗箱B . 人向照相机靠近些,同时拉长暗箱C . 人向后退些,同时缩短暗箱D . 人向照相机靠近些,同时缩短暗箱5. (2分) 下列是小明同学对有关光学现象的解释,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B . “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 . 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D . 太阳光通过三梭镜色散后不可能有紫光6. (2

3、分) 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7.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测定某恒星特定元素发出光的频率,对比地球上该元素的发光频率,可以推算该恒星远离地球的速度B . 无线电波没有偏振现象C . 红外线比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 . 在一个确定的参考系中观测,运动物体上物理过程的时间进程跟物体运动速度无关8. (2分) 通过对多彩的光学习,以下物理现象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 . 当物体位于凸

4、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虚像B . 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C . 物体通过平面镜可以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 . 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9. (2分) 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B . 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 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D . 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10. (2分)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果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 蜡烛右移,光屏右移B . 蜡烛左移,光屏

5、左移C . 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 . 蜡烛左移,光屏右移11. (2分) 一凸透镜焦距为6cm 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B . 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正立、放大的实像D . 正立、放大的虚像12. (2分) 光学在生活中应用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全息照相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B . 立体电影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C . 医用无影灯应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D . 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光的折射现象13. (2分)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A . 成倒立放

6、大的实像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 . 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14. (2分) 小光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象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A . 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象,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 . 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 . 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 . 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15. (2分) “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

7、的正确方法是( )A .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 .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 .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 .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二、 填空题 (共5题;共9分)16. (1分) 数码相机与普通相机的镜头都利用了_成像的原理17. (1分) 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在白墙上出现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_。18. (3分) 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面,应该利用_透镜矫正19. (1分) 为减小光在照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_片20. (3分)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

8、(填“前”或“后”),这成像原理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三、 解答题 (共5题;共30分)21. (5分) 我国南朱时期程火昌所著演繁露中描述,雨后初晴,枝叶上雨露“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这种光学现象属于什么现象?22. (5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来了解遥远的太空,有这样一种说法,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月全食,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3. (5分) 小明与小华计划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他们找到了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A和一个长焦距的凸透镜B , 并把两凸透镜安置在圆纸筒

9、的两端,如图所示小华同学拿着做好的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后高兴地说到“成功了”!小明同学也拿过来观察一下,但他对着小物体观察时没有看到放大的现象,当他举起看远处的景物后惊呼到“怎么是个望远镜啊?”你能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24. (10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其实最早发现望远镜的人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兰眼镜商人,这个人在制造镜片的时候,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伽利略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进行了计算,研究用什么样的镜片,怎样组合在一起效果最好

10、,最后,伽利略做了两根管子,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凸透镜,另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凹透镜,其中一根稍细一点,正好可以套在另一根管子里面,自由滑动,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来回调节,选择合适的距离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他终于在160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1) 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 (2) 伽利略制造出来的望远镜与教材上所画的天文望远镜有什么不同? 25. (5分) 小呜在学习了近视眼的成因后,知道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其原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凹透镜和晶状体的折射,最后会聚在视网膜A点请称画出光线传播的大致光路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