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语文卷(II)卷_第1页
兰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语文卷(II)卷_第2页
兰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语文卷(II)卷_第3页
兰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语文卷(II)卷_第4页
兰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语文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兰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语文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9高一下蒙山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脚镣(lio)棕榈(l)刽(kui)子手 繁文缛(r)节B . 篡(cun)夺戕(qing)害汗涔(chn)涔乍暖还(hun)寒C . 孱(cn)头埋(mi)怨恓(x)惶冠(gun)冕堂皇D . 蹩(bi)进罪愆(qin)狼居胥(x)古陌荒阡(qin)2.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2、B . 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 , 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C . 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D . 电视剧命运,以恢弘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深圳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风雨历程。3.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B . 在201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决赛中,中国女排直落三局完胜劲敌韩国,时隔4年再次重夺亚锦赛冠军,消息传

3、来,国人振奋。C . 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D . 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大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6分) (2016高二上柘荣期中)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后面题文体兴衰叹许多人会费解,为什么今天的长篇小说热度远胜于短篇?浮躁的时代不是更应该把文章写短吗,不是更符合“文化快餐”这个说辞吗?还有,为什么诗人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整体上不及小说家?这些都值得对文学文体的流变进行思考。文体的流变显然是有线索可循的

4、思想的复杂、感情的丰富,迫使文体不断被突破。最突出的例证是中国的诗歌流变,从诗经的四言到汉诗五言,再到唐朝的七言为多,直至宋词的出现,文体流变表现为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元代戏曲、明清小说,从外部进一步证明文体的“扩容”势不可当,而与此同时,绝句、律诗则逐渐退化到“闲笔”的境地。这说明了文体的流变和人类文明发展,和人们表达感情的丰沛程度是同时进步的。然而,一种文体的兴衰,受文人的追捧或淡化,被读者热衷或冷落,涉及更多因素,外部环境力量甚至更直接地影响、左右、决定着这种起落。社会需求迫使文化人必须去适应、去追随,这是跟写作的功利性密切相关的,潜藏着“务实”的、“非文学”的动力,也可以说是时代风潮影

5、响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文学火热,中短篇小说掀起热潮,很多小说家都热衷于此,那是个观念日新月异、不断突破的年代,中短篇表达思想、传递观念更迅速、更直接。长篇小说之类的“黄钟大吕”“扛鼎之作”何时能出现,成了很多文学人的担忧。时间过了不到30年,世情大变,长篇小说已经不再是需要呼吁的文体,它在各方面的待遇都远远超过了中短篇。长篇写作也已经不再是一个作家在长期的中短篇创作积淀后的尝试,而成了很多年轻作家的处女作。人们又开始担忧,最能体现作家艺术风格和特色的中短篇为什么寥落了?这显然和市场、发行量、改编机会有关。一部作品靠作者知名度销售,远不及靠题材、靠书名更能抓人眼球。市场这个冷冰冰的东西已经

6、推动起一股热潮,裹挟着文体的兴衰。近日重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找到了更为久远的证据文体的兴衰想来是一个很不文学的问题。谈到唐代传奇小说的兴盛,鲁迅认为,这其实与那时的“社会需求”,说彻底了是与士子、文人、“知识青年”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的。唐时,举子们进京赶考,需要将自己写的诗抄成卷子,拜名人鉴定,如果能得到“文化名人”的赞赏,则“声价十倍”,及第希望大增。但开元年后,诗歌被人厌倦,是名人们也看烦了吧,诗歌不招人待见,有人就抄小说呈上,结果反而暴得名声,于是鲁迅说:“所以从前不满意小说的,到此时也多做起小说来,因之传奇小说,就盛极一时了。”今天是市场,唐时是及第,它们都关乎生存和现实前程,对个体

7、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文学的健康发展并非靠作家、评论家呼吁就能实现。文体流变有规律,其推手却很复杂,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感,梳理其中的关系。然而面对许多难以左右的因素,总免不了一声叹息。但愿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文学依然能够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行。(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当今社会,长篇小说热度远胜于短篇,小说家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整体上超越诗人,这一问题是值得思考的。B .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们表达感情的丰沛程度带动文体的流变,使文体流变呈现为不断扩充的过程。C . 外部环境力量对一种文体的兴衰起着决定作用,文化人在适应、追随社会需

8、求的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写作功利性。D . 只靠作家、评论家呼吁不能实现文学的健康发展,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感,梳理其中的关系,让文学依然能够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行。(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观念日新月异、不断突破的年代,中短篇小说表达思想、传递观念更迅速、更直接,掀起热潮。B . 长篇小说不到30年的时间里,地位远远超过了中短篇,是因为长篇写作不再是作家长期积淀后的尝试,而成了很多年轻作家的处女作。C .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文体的兴衰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唐代传奇的兴盛,与士子、文人、“知识青年”的生存需要

9、密切相关。D . 唐时,诗歌颇受欢迎,举子们都想借诗得到文化名人的赞赏,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但后来也许人们看腻了诗歌,小说反而受到青睐。(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体的流变有线索可循,从诗经的四言到汉诗五言,再到唐朝的七言,再到宋词、元代戏曲、明清小说,都表现为文体的“扩容”。B . 一种文体受文人的追捧或忽视,被读者热衷或冷落,会受到时代风潮的影响,如当今社会,市场、发行量、改编机会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C . 在当今社会,市场已经推动起一股热潮,影响着文体的兴衰。一部作品要想抓人眼球,必须靠题材、书名,而不能靠作者知名度。D . 无论是今天的市场,还是

10、唐时的科考,都对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面对文体流变的复杂推手,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5. (12分) (2017高一下湄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与周瑜相遇迟子建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地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周瑜也注意

11、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个表情。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12、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

13、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我们相对着。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你不希望与我相遇?”“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我说:“我该回

14、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我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选自小作家选刊,

15、有删改)【注】与周瑜相遇是迟子建的一篇著名小小说,获得首届“小小说金麻雀奖”。(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梦境的清澈、素雅、荒凉、安静、开阔的特点,营造了一种战前暂时宁静、祥和的氛围,为下面的情节发展和刻画周瑜这一形象作了铺垫。B . “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应不惧怕失败,哪怕在战场倒下去了,仍是响当当的英雄。这是很典型的“本色英雄观”。C . “周瑜笑了起来”,“又一次笑了起来”,“不再发笑了”,体现了周瑜对我的态度由不以为然到深有触动。D . 文章通过描述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厌

16、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2) 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3) 有人认为与周瑜相遇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又是一个关于平凡的梦。请根据这两个方面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6. (2分)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诸侯国的国君如果危害到国家,那么就改立国君。)B .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C .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如果没有仁的志向,必将终身忧愁,以致于死亡。)D .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化更能够赢得

17、民心)7. (13分) (2017济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贞现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多斜,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矢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

18、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倘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治国之大害也。”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蔽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 , 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书云:可爱非君?可

19、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天下,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贞观十九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观古来帝王,骄矜而取败者,不可胜数。朕恐怀骄矜,恒自押折,日旰而食,坐以待晨。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如此,庶几于时康道秦尔。”(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遣:发射B . 病人觉愈

20、,弥须将护将:保养C . 既不见过 , 所以至于灭亡过:错误D . 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治:治理(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 . 皆为蔽其耳目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C . 莫以天下无事不赂者以赂者丧D . 骄矜而取败者,不可胜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B . 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C . 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

21、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D . 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太宗以自以为得“良弓”实际都不是“良材”设喻,由此领悟到自己虽然取得了天下,却并不全都明白天下事务。B . 太宗对机要部门逢迎苟且的现状很不满,要求臣下大胆指出朝廷政令中的疏漏,但不能在私下里妄议朝政。C . 太宗认为治理国家务必小心谨慎,尤其天下刚刚安定如大病初愈,一不小心必然败亡。故而即使有条件休养他也不去享受。D . 太宗总结历代兴替教训,深知君主闭塞视听则必将

22、因无道而遭百姓抛弃,他居安思危的做法得到了魏征的肯定。(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四、 默写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9高一下铜仁开学考)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内容。 (1) 鸿门宴中樊哙用“大丈夫不拘小节”劝刘邦赶紧离开的句子:“_,_”。 (2)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_,_”。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

23、12分)9. (12分) (2019天津)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 , 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B . 诗人冬季出行

24、,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 . 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 .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2)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 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六、 语言表达 (共3题;共9分)10. (2分) 曹操献刀一文中“贱降”是古人对自己生日的谦称,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不是谦称的一项是( )A . 老夫家无好酒B . 马谡曰:“某愿往。”C . 酒保道:

25、“小人怎敢教人啼哭,打搅官人吃酒?”D . (孙)权知其意,执(鲁)肃手曰“卿欲何言?”11. (2分) (2015高一上双鸭山期中) 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仍更被驱遣B . 汝是大家子C . 为仲卿母所遣D . 渐见愁煎迫12. (5分) 根据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5字) 央视网消息: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说,我国计划于2019年6月前后实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任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长征五号技术为基础,专门用来执行载人空间站的发射任务,于近期转入试样阶段。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是空间站工程,今年是第三步任务的关键之年,为空间站任务改进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于近期转入试样阶段,空间站核心舱将完成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