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兰州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兰州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兰州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A卷_第4页
兰州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兰州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句子中,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A . 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B .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C . 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D . 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2.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要讲词的欣赏,不能不提到“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 他

2、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他认为,词有境界为佳,否则为不佳。究其实际,仍然是中华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传神”的要求。“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所创,但专用它来讲词学的,自以他为代表。这乍看像“炼字”之说,细析时,“闹”字写春花怒放时的景色。后来他又以“意境”一词与之互用。A . B . C . D .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3. (3分) (2019高一下慈溪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指南录,文天祥诗集。作者取诗集中渡扬子江一诗中的“_,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为“指南录”。(文天祥渡扬子江) (2)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

3、体通史,鲁迅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_”。 (3)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所宜深慎。(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4) _,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5) 吾所以为此者,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6) 嗟乎!大阉之乱,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7) 亦以明死生之大,_。(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4. (18分) (2016高二下桂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葛兆光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

4、,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

5、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沟通天地人神的权

6、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

7、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

8、、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本文有删改)(1) 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B . 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C . 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D . “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

9、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B . 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C . 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D . 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

10、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B . 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C . 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D . 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宜5. (20分) (2018高一下温州

11、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牺牲(法国)罗尼斯路易拉米埃尔的脸色阴沉着,前额上有一道深深的皱纹。他的母亲胆怯又自豪地望着她漂亮的儿子。她一直为了他而操心,也为了他去吃苦,可是她比以前更爱他。她已经是第三次问他了 , 他回答:“我刚才见到埃莱娜的父亲了。他当然知道我爱他的女儿,他知道埃莱娜也爱我。于是非常坦率地同我谈了,如果我能够拿出25万法郎,他就把埃莱娜嫁给我。这25万法郎将作为我在雨果朗贝尔商店的一份股份。”拉米埃尔太太激动地胡思乱想着:这倒是彻底解决一生生活的好办法。雨果朗贝尔商店就像法兰西银行一样可靠。可是他们曾经有过这么多钱,甚至比这些钱还要多。路易把它们都挥霍掉了,他过了

12、7年浪荡生活。当他明白破产已经临近时,他们除了拉米埃尔太太死后才能转让的终身年金外,已经什么也没有了。拉米埃尔太太叹了口气:“真的,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她用温和的眼光看了看儿子,又说:“如果我能把我的终身年金让出来的话”路易的眼睛闪现出光芒,脸上出现了残暴的、贪婪的样子,他粗野地叫着:“可是你不能办到,还说这些做什么?!”夜深了,附近教堂的钟声已经响过12下,拉米埃尔太太一直想着这件事。当路易晚上回家时,她迎着儿子走过去,轻轻地吻了儿子,低声说:“孩子,我有个想法,会有办法的,我们会有希望好好地拥抱一下你年老的母亲吧!”儿子望着她,先是惊讶,随后,他想到了可能他会得到一笔财产,他便温顺地拥抱了

13、母亲。突然,母亲绝望地一边叫着:“明天,孩子,明天我就会告诉你的!”一边跑进了自己的房间。她跑进房间,赶紧关上了门,她不愿意失去儿子在她的脸上留下的亲吻的微温 , 打开了小药箱,从里面抓起了阿片酊药瓶,把药片一口吞了下去,扫除了阻挡路易拉米埃尔幸福生活的障碍。(1) 划线句“她已经是第三次问他了”,请根据前后文,推断她问了他什么问题。 (2) 第一段“他的母亲胆怯又自豪地望着她漂亮的儿子”,划线词“胆怯”在文中有何深层含义? (3) 分析“她不愿意失去儿子在她的脸上留下的亲吻的微温”一句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有何作用? (4) 第四段插叙路易曾经有钱而又挥霍的过去,有什么作用? (5) 结合主旨,

14、谈谈你对拉米埃尔太太以“牺牲”来成全儿子“幸福生活”的看法。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6. (9分) (2017高三下成都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登平嵩阁右嵩亭作文彦博不较平嵩与右嵩 , 大都亭阁画穹崇。太行太室当前后,俱是家山入望中。【注】文彦博(公元1006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进士。历官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出将入相五十余年,为北宋名臣。谥忠烈。平嵩阁、右嵩亭,均为嵩山上的建筑物。太行:山名,绵延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界的大山脉。太室:即五岳之一的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东称太室,西称少室。(1) 下列对

15、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诗的前两句是说,无需将“平嵩阁”与“右嵩亭”做什么比较,因为二者都是高高耸立、几近苍穹的亭阁。B . 三四句即言诗人登亭阁之所见。在这高亭之上远望,视野为之开阔;自然风景与人文建筑浑然一体,可谓壮丽。C . 诗人站在如此险峻的亭阁上观望,传达出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样充满豪迈气概的哲理韵味。D . 此诗想象丰富,“画”字使亭阁与苍穹融为一体,“俱是家山入望中”则是“登山则情满于山”的具体写照。E . 本诗以生动的语言咏嵩山亭阁,大笔挥洒,气象雄阔,将诗人所思、所感尽寓其中,带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2) 本诗表达了诗人

16、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 (19分) (2019高三上东海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赠张别驾序归有光张侯自尚书秋官郎,出判苏州。会其属县昆山之令阙,来署其事。未逾月,新令且至,吾党之士,为会于玉山之阳,邀侯为一日之欢,盖莫不戚然于侯之去者。噫!人之相与,历岁月之久未必相爱也。岂徒不能相爱,有厌其岁月之久,而去之唯恐其不亟也。若侯之不鄙夷吾人,与吾人之所以爱侯者,可谓有情矣。吏之来,皆四海九州之人,无亲知之素。一旦以天子之命,卒然而相临如是者,岂法度威力之所能为哉?夫亦恃其有情以相爱而已。今或自谓其能制百里之死生,法度威力之可以为,视其人漠

17、然,而独行其恣睢之意,则今世之俗吏类如此也。侯为人慈爱恺悌,可以望而知其情。故不逾月,而县之士民,无不爱且慕焉。嗟夫!吾县之人,力耕以供赋贡。曲事天子之命吏,盖亦无所不至。虽骈死敲扑之下,未尝敢有疾怨之心,独于是非之实有不能昧者,而见于里巷之歌谣也。盖孔子之删诗三百篇,美一而刺九焉,所以导民之情,使之言。若十月之交、雨无正,虽幽厉之虐,不能绝也。今大吏或相与比于上,不曰吏之无良,然且诟詈吾人,以为风俗之薄恶。夫二百年仁孝忠厚之俗,奚至于今而独恶耶?方侯之视事,即有倭寇之警。贼自滨海深入百里,络绎城下,侯以安静镇之。虽在倥偬之际,不肯因循旧弊,以扰于民。自前年贼至,而县常先时塞门,又严缒城之禁。

18、小民斗米束菜,悉为吏卒所苛取。近郊之人,扶老携幼,望门而呼,城上莫有应者,独坐视其宛转于锋刃之下。且日钩取疑似之人,以为贼谍而屠刳之。盖冤苦无诉之民,有不独死于贼手者矣。如前之为,今岁皆无之。则贤人君子之所至,岂必其岁月之久!如时雨之沾溉于物,岂有涯哉?夫然后知侯之所以非今之俗吏。而期月之间,吾人爱慕之深如此,则夫知吾县风俗之不薄者,亦莫如侯。余故乐为道之云。侯名牧,辛丑进士,山阴人。(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一,有删改)(1)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来 署其事署:代理B . 侯为人慈爱 恺悌恺:和顺C . 且日 钩取疑似之人钩:牵连D . 无亲知之 素素:旧交(2)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侯在昆山任上深得民心,离任之际,归有光和朋友们特地在玉山之南邀请他聚饮,席间所有人无不为张侯的离任而伤感。B . 昆山百姓耕种努力,认真完税,勤心侍奉皇帝派来的官员,对于官员的恶行也都隐忍且无任何发泄之举。C . 归有光认为,现在的有些无良官员动不动就说地方民风浮薄丑恶,对地方仁孝忠厚的民风积淀视而不见,实在令人气愤。D . 张侯治理昆山虽然时间很短,但百姓爱戴仰慕,归有光认为张侯深深了解昆山民风民俗并不浮薄。(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之相与,历岁月之久未必相爱也。岂徒不能相爱,有厌其岁月之久,而去之唯恐其不亟也。盖孔子之

20、删诗三百篇,美一而刺九焉,所以导民之情,使之言。(4) 文中张侯应对倭寇不肯因循“旧弊”?请简要概括“旧弊”有哪些。 8. (16分) (2019高三上丰县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子良传宋濂许子良,字肖说,东阳人,姿禀卓荦,幼诵书,一览通大义。及壮,驰骋经史,精文辞,尤长于科目之学,生徒欣欣从之,旬月间,辄知为文肯綮。嘉定丙子,以诗赋魁江东漕司, 试礼部不利,嘉熙戊戌,始登进士第,年已五十馀矣。调馀姚簿,未上。用宰相乔行简荐,监镇江西酒库。前此赢羡率自入,子良不纳一札以上归公家,官吏相顾骇叹。淮东转运司辟主管帐司。濒江有芦场三十里所,民资其利,守边吏议清野,欲悉削去,子良諌之

21、止。迁知晋陵县,版籍纷乱,官赋多放失。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子良为稽逃亡,考隠漏,催科定繇,条绪粲然。俄监安溪酒库,改宣教郎、知都昌县。库藏赤立,子良节缩浮冗,两年之间,供输遂有馀。豪右设诡名以欺租赋,莫敢何问。子良列其主名揭于市,复从而一之。豪右慙愤,阴图中子良,无隙可乗而止。未几,有旨俾阅滞狱八十余,子良为翻案,一一谳之。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复转朝散郎,改知台州。弊蠧相仍,负上供钱三百余万。子良节缩如都昌,凡典例所宜得者亦谢去。居半载,郡计裕如。子良听讼,据案与两造相尔汝,以察其情。情既得,即决遣之,吏袖手旁睨具文书而已。同僚与吏无所容其私,皆忌之。吏白每岁

22、以钱折米二万斛, 子良又不许。而禁卒有不便者,于是嗾其殴狱吏以撼之,且相与出危言。子良知堕其计,即委印出关去。事上,降两官。贾似道开阃荆湖,辟主管机宜文字,且为辨其非辜,叙朝散郎。事有难处,他人不能置笔者,经子良议定,人无异辞。景定庚申三月,卒于沔川,年七十五。(选自宋濂全集,有删节)(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诗赋魁江东漕司 魁:居首位B . 前此赢羡率自入 羡:多余的C . 子良为稽逃亡 稽:核查D . 且为辨其非辜辜:辜负(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许子良天资聪颖,精通经史,富有才华。他教授学生亦很得法,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领悟到文章的关键。B . 许昌豪门大族捏造假名来逃避租税,以前无人敢过问,而许子良上任以后厉行整治,将主使者的姓名公之于众并上报朝廷。C . 在台州时,许子良的同僚和下属因无法营私,都很忌恨他,然后设计陷害子良,子良只好弃官印逃离。D . 撰写文书时他人感到不好下笔的地方,一经与许子良商定,他人也就没有异议了,充分显示了许子良的才能与威望。(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4) 文中哪些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