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与意识无事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为人的一时反应,他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意识与客观存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物质和意识边章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主观反映,意识对物质只有能动作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变世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固有稳定的规律,在尊重客观规

2、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法,联系具有客观多样普遍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死亡,事物的发展过程,送形式上看,是事物在实践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光言行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关系上的更新。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世事无缘由的状态,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质变量变 二、在实践中认识的物质世界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要素:实践的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的客体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

3、事物实践的手段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连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运行机制:实践就是一个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手段而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的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形式:生产的实践、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分化: 1、实践首先造成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分化 劳动形成了人与自然界不同的本质实践又把人和社会同自然界联系起来 2、实践进一步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3、实践还造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 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1)、地理环境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

4、、人口因素 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3)、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构成社会特殊运动形式的基础。 第二、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三、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的涵义: 联系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二、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5、 第三、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 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条件: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种要素的总和。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一、要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完整地把握事物。 第二、要注意

6、联系的特殊性,特别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第三、必须摈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运动、发展联系统一性、共性破 活 力条件秩 序 (联系意义图) 发展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 运动包含了发展,发展只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发展代表了运动的一般趋势和方向,揭示着运动的本质。发展的三层含义: 第一、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 第二、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 第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二、对立统一

7、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内部矛盾也叫内因,外部矛盾也叫外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事物发展的条件是该事物是一个较稳定的统一体,而稳定的统一体得以形

8、成的条件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可以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事物发展。 相互转化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或基本方向。 斗争性的作用:斗争性能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 斗争性的作用在于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或旧质事物的破裂、瓦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或新质事物的产生,从而使事物发生质变,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使事物得以发展。 同一性的相对性:同一性是条件的 同一性是暂时的 斗争性的绝对性: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时空之中,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坚持辩证法的前提)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所

9、包含的矛盾与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以及矛盾解决的形式有其不同的特点。(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矛盾双方的并存形式。矛盾一方克服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矛盾的对立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具有绝对性,特殊性是个性,具有相对性;矛盾的普遍性比特殊性深刻,特别性比普遍性丰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面,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10、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属性,就是一事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质。属性是外在的能感觉得到的东西。质是内在的感觉不到的东西。 认识质的意义: (1)认识事物的质判断事物运动、发展的标准。 (2)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量是事物固有的规定性,它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的特点是一定程度的外在性,和事物存在的不直接同一性。 认识量的意义: (1)认识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质的认识的深化。 (2)认识事物的量能将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3)定性分析要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

11、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限界。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度的原理的意义:(1)度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在于为量变引起质变原理提供了基础。(2)度的原理要求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反对“过”和“不及”。 (3)度的原理是法学、政治学上强调的“正义”价值的哲学基础。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量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主次两方面地位的转化所导致的旧事物的灭亡和新质事物的产生。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就是看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 量变和质量的辩证统一:(1)量变

12、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形式的多样性: (1)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 (2)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结构形式、比例关系的变化。 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1)爆发式飞跃。 (2)非爆发式飞跃。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2)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所谓肯定,也叫肯定方面,是指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所谓否定,也叫否定方面,是指事物内部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统一体现在两方面: 肯定中包含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13、。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在一定条件下否定就是肯定。 辩证否定,是指事物在自身矛盾的推动下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并通过这种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辩证否定的特点: (1)自我否定。 (2)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3)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缺陷: (1)在否定的动力问题上,认为否定不是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否定。 (2)在否定与肯定的关系问题上,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对立起来,否认二者的统一。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既然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那么 (1)应该在自我内部寻找否定、发展和完善的根源。 (2)否定就是限制,因而人应自限、自律、自克、节制,即自我否定,在自我否定中实现自我肯定,

14、把自己肯定于否定之中。 (3)自我的对立面是他物,客观对象,非我,因而自我否定就是把自己的内在本质对象化为自己的对立面。既然在辩证否定中否定和肯定是辩证统一的,那么 (1)在认识和实践中就既不要肯定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而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坚持具体分析的态度。 (2)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应坚持批判和继承相结合的态度。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完整过程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完成一个周期而实现的。 1、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基本方向是事物的自我完善 (1)自我完善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必然结果。 (2)自我完善是通过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实现的。 2、否定之否定过程是事物螺旋式上升

15、或波浪式发展的过程五、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的发展 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演绎是以一般概念、原则为前提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即依据某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来推断该类事物中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关系的推理方法。 普通思维的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并认识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维过程。普通思维的综合,就是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成整体,认识对象整体性质的思维过程。 辩证思维的分析,是指分析事物的矛盾,也就是对事物的各个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侧面分别加以深刻的考察,以找出对象的各方面的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辩证思维的综合,就是把

16、对象的各种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侧面,把对象的各个本质方面,按其内在联系结合成对立统一体的思维过程。思维成果的抽象,指的是思维经过分析所抽取出来的规定,它是客观对象某方面属性、因素在思维中的反映。思维方法的抽象,通常是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个属性、因素抽取出来而暂时舍弃其它属性、因素的一种逻辑方法。 感性具体是人们通过感官,对事物整体所形成的一种“混沌的表象”。思维具体就是关于某一对象的各种抽象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统一起来的有机整体,是这一对象在思维中的完整再现。 历史这一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是客观事物即认识对象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 2、是人类对特定对象的认识发展过程。逻辑是指关于这一对象的认

17、识成果或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和范畴演化序列。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规律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三种基本类型。一般规律就是普遍适用于客观世界的共同规律。 特殊规律就是普遍适用于客观世界某一领域、某一层次的规律,它是一般规律在特定领域、特定层次的体现。 个别规律就是仅仅只适用于个别领域和个别层次的具体规律,它是特

18、殊规律向微观方面的进一步拓展,相对于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它又可以叫微观规律。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 现象与本质的的辩证关系:首先,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1、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3、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 4、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 其次,现象与本质又是相互联系和辩证

19、统一的。 1、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2、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现象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现象与本质的的辩证关系的意义: 1、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质与现象相互区别,现象不等于本质,本质不等于现象,由此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2、它说明了科学认识的任务和途径。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而科学认识的途径和方法则是从事物的现象入手,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本质的联系。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

20、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所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开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原理的意义:第一,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有力武器。 第二,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可靠基础之上。 第三,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

21、的作用。 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社会规律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规律。离开人类的活动就没有社会规律;由此决定了社会规律只能是宏观层次上的统计性规律;是长期发展过程中显示的趋势性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第一,社会发展规律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之别,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包括两条最普遍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科学概括,它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既有适应

22、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因此二者会发生矛盾;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科学概括,它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既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因此二者会发生矛盾。第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比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更为基本的规律,这两条规律通过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这个中介环节内在的联系在一起。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 主观能动性依赖于客观规律性。客观规律可以被人们的意识所、所利

23、用。 二、意识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意识产生的几个发展阶段: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1)它具有自主性 (2)它具有选择性 (3)它具有趋利避害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社会或劳动对意识产生作用表现的三个方面:第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1.劳动不同于动物的特征是“改造世界”。 2.劳动作为“改造世界”的活动为“理性”(意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 3.劳动使“自我意识”和“理性”的产生具有了可能性。 第二、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作为思维(理性)的形式推动了思

24、维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劳动和语言促进了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的形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人脑的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本质: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正确的、科学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唐的意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的结构:从意识的主体分,可以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从意识的内容(对象)分,可以区分为客体(对象)意识和主体(自我)意识。 从意识的水平分,可以区分为潜意识(无意识)和显意识、日常意识和意识形式。 从意识的性质分,可以区分为“知”、“情”、“意”三种形式。 意识的功能: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本身是一

25、个能动创造性过程。 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意识通过自身和实践活动对人本身的改造作用。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一方面,意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另一方面,意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 一方面,意识具有主观差异性,另一方面,主观差异具有客观根源。 一方面,意识具有主观特征,另一方面,意识的主观特征有意识基础。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意识同物质具有质上的差异性、对立性,意识不能等同于物质。 2.意识具有主观性。 3.意识具有超越性、自主性、自由性、创造性、批判性、理想性等特征。 4.意识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5.意识的内容基础可以还原为物质,但不能把全部意识都还原为物质。

26、人工智能: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人工智能同人的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思维的心理素质。 第二、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 第三、人工智能不具人类意识的所特有的创造性。 第四、人工智能不具有主体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第四、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控制作用。 怎样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要对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个恰当的估计。 其次,必须明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 再次,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关键是遵循客观规律。 最后,还要明确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要

27、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范畴 主观(认识,理想) 实践(中介)客观(人化自然)实践,就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现实性。实践要遵循现实经验世界的客观规律。 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人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 2、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活动。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认识主体必须以实践

28、主体为基础。 第二、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是认识主体的本质规定。 第三、信息联系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能力,是认识主体社会性的突出体现。 认识的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客体按照它自身的性质不同,可区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认识客体有三个特点:第一、认识客体以实践客体为基础。 第二、在认识活动中接受主体的观念改造,是认识客体的本质特点。 第三、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是认识客体历史性的客观依据。 认识工具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认识工具分为三种类型: 一、物质工具 二、观念工具 三、语言工具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29、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着认识的产生、发展,是认识的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同时,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本质的科学规定:首先,就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位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它以主客体的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和其他关系。 其次,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说,它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为基础,以人所

30、特有的精神活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 最后,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大多是指伦理之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行”,大都指个人道德行为。 人类世界的形成及其与自在世界的关系: 实践首先造成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分化。实践进一步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 实践还造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

31、的分化。人类世界的特点:人类世界具有“人为性”。 人类世界具有较高的“组织性”。 人类世界具有“为人性”。 二、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一切科学的定义、定理、定律、理论、观点等都属于理性认识。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推理三

32、种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之上,经过头脑分析和综合,抽象概括出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并用词或词组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判断是对物有所肯定和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判断是从概念发展而来的,它总是表现为概念之间的一定联系,并以句子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判断组成推理,已有判断叫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结论,推理就是由前提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创造性的体现。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需要深化,有待发展为理性认识。第二

3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2、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思考。三、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从认识方面看,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本身的要求。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第一、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 第二、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第三、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的意义: 1、这一原理说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这一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

34、、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范畴。 真理是用思想形式组织起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在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对它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 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的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

35、反映。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1.真理和谬误相互对立2.真理和谬误辩证统一 (1)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 (2)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3)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4)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也叫绝对真理,是指真理作为主客观的统一,其内容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其发展具有无限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主客观的统一,在其所适应的范围内是不可否定,不可推翻的,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主观向客观的接近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人类认识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真理的相对性也叫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

36、局限性的、近似的、不完全的。 1.从范围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整体中某一部分,片断的正确反映。 2.从程度上看,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正确认识都是近似的。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的。 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受相对真理的制约。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 2.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 人们不断地发现相对中的绝对和绝对中的相对,使真理的绝对性不断拓展和深化。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或转化为绝对真理。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2.从实践的

37、特点来看,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特点,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特点,特别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使实践有资格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性的辩证统一: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唯一性和最终性。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是指实践标准的过程性和具体实践的局限性。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往往不能一、两次完成而要经历一个多次进行的过程。 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从理论上来论证另一种概念和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 逻辑证明能够把特殊的实践结论提高到普遍。 逻辑证明可以论证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认识。 逻辑证明能在实践检验前初步判定认识的正确性,为实践提供

38、理论依据。 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标准。 四、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价值性的根本和基础,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价值性。 另一方面,真理的价值性又构成了真理客观性的主体条件,对真理的客观性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首先,真理的价值性构成了人们对真理的客观性追求的内在动因。 其次,真理的价值性制约着真理客观性的实现程度。 最后,真理的价值性制约着真理的客观化即真理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是经济结构的物质基础 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

39、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的东西。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过程中,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人们的生产关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由谁支配的问题。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40、这就是人们在生产中互相交换其活动的关系。 第三、产品的分配关系,可以分为总产品的分配、收入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三个层次。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标准只能是经济标准,由于人们在特定的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结成不同的关系所决定的。 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社会的政治结构就其内容来

41、说就是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是人们政治生活、政治交往的产物 。政治结构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给予经济结构巨大的反作用。 政治结构的要素: 社会的政治结构由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构成。政治结构的特征: 不同阶级或不同集团、阶层的经济利益是通过政治结构来体现的。政党则是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的代表。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 政治结构的基本功能是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和交往活动。 政治结构建立在一定经济结构之上,并随着经济结构发展而演变。 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国家的起源同阶级对立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在社会分裂为敌对阶级的情况下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产生的,将来也必将随着阶级的彻

42、底消灭而失去其历史作用。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中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必然产物和表现,这是国家产生的阶级根源。 国家的本质: 是一个阶级范畴、政治范畴,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国家的对外职能是以国家为特定的社会主体,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 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方式。军队是国家政权的柱石 军队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当有了阶级,有了阶级斗争有了战争便有了军队。军队是战争的主体力量,是执行特殊政治任务的

43、有组织的武装集团,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国家政权的重要成分和柱石。 军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 社会意识的基本类型: 一类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大部分社会科学。 一类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某些管理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从社会意识的产生看,其根源在于社会存在的需要。 从社会意识的内容看,社会意识是社会存

44、在的反映。 从社会意识的发展看,社会存在不是凝固不变的,而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由此推动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艺术是通过塑造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现作者审美评价的一种意识形态。 艺术所反映的直接对象是人类的社会生活。 艺术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总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

45、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的人们行为体现的情感、风格、情操等。 道德的特点在于它依靠社会舆论和人内心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作用。 宗教观念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颠倒的虚幻的反映。 政治、法律思想是社会经济基础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又反过来直接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因而也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得最快、最明显的社会意识形态。 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之间关系等问题的理论和观点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法的关系是人们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而结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政治

46、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也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相比,是离经济基础最远的一种意识形式,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哲学作用的发挥,只能借助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包括科学作为中介才能得以实现。 二、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结构类型,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同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结合而成的社会总体结构。 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的社会形态被称为“经济社会形态”。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作为标准的社会形态被称为“技术社会形态”。 五大社会经

47、济形态人类社会生产关系或社会经济结构大体经历: 原始公有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所有制 共产主义公有制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三大经济社会形态 社会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人的结合方式 :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性的自由联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自然的共同体(资源劳动密集型)经济的结合体(资本技术密集型)自由人的联合体 (知识信息密型)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 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

48、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旧生产关系的灭亡和新生产关系的产生,都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所决定的。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一种生产关系该不该变革、何时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

49、等,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就叫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中不包括生产力。 经济基础是指现实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的结构: 经济基础由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但在经济基础中各种生产关系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并不相同,其中必有一种生产关系占居统治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正是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经济基础的性质。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由两部分构成,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

50、层建筑的内容包括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套组织。 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容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各种观念体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运用政治力量、法律手段和思想影响,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又采取一切办法对那些有害于自己的经济基础的社会势力和思想展开斗争,改造旧的经济基础,从

51、而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开辟道路。 其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这种方式来实现的。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 再次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效果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思想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社会形式 生产方式 生产力劳动(的两个条件) 人口因素 社会存在自然前提 地理环境 :表示决定作用 :表示反作用五、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处于同一

52、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53、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 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它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社会改革包括两种形式: 一种是革命性的改革,即在坚持根本制度不变的前进下,对具体的

54、社会体制进行全面、彻底的变革,这是社会发展中的部分质变; 另一种是改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是对社会制度或体制的某些环节、方面进行局部调整,是一种量变。 四、科学技术革命与生产方式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广义的技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狭义的技术专指生产技术,表现为生产过程中活动方式的控制操作手段、程序与方法。 科学技术的三大特征:创造性 、探索性 、连续性。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关键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又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与生产日趋结合、统一的历史进程,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关系及生产结构的变革: 科学技术不仅是改造自然的手段,而且是改造社会的革命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