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 (共11题;共29分)1. (2分) (2017深圳模拟)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绮丽(q)缄默(jin)拮据(j)如坐针毡(zhn)B . 胆怯(qi)追溯(shu)倒坍(tn)断壁残垣(yun)C . 馈赠(ku)酷肖(xio)陨落(yn)引颈受戮(l)D . 迁徙(x)诘责(ji) 咫尺(zh)合辙押韵(zh)2.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雕梁画栋 金璧辉煌 绿呢大轿 达官显贵B . 商贾名流
2、 赫赫扬扬 名噪京师当当正正C . 咬牙跺脚狗仗人势吃喝嫖赌骂骂咧咧D . 另请高明披红挂绿 吃香喝辣爱答不理3. (2分)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组讨论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夸夸其谈 , 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B . 春游途中,不少同学筋疲力尽,老师几番劝说,他们仍然不愿开小差。C . 王玲同学的基础固然不好,再加上生病请假,困难自然就更大了。D . 指挥员如果在战场上优柔寡断 , 那就会贻误战机,造成严重的损失。4. (2分) (2017九上临泽期末)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市两
3、个家庭入选。B . 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C .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D .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5. (2分)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体裁是小说。B . 本文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在内容上着重写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深深的爱。C . 文章按照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逐层展开,而主人公却是韩麦尔先生。D . 韩麦尔先生服饰的不同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6.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4、) A . “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B .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C .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D .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7. (2分) (2018九上丽水月考)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敬辞“令”表示敬重,如“令郎”是对别人女婿的尊称,“令爱”是对别人妻子的尊称。B . 阅读对方的文章称“拜读”,别人对自己的重视为“垂青”,请对方批评指正自己的字画为“雅正”。C . 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5、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等。D . 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8. (2分) 对大自然的语言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学。B .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起着承上启下作用。C . 第二段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D .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方
6、法,把大自然中的物候为农民操心的心情写得生动形象。9. (2分) 对大自然的语言第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下定义、举例子,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及有关知识。B . 下定义、列数字,用数字说话,增强说服力,突出说明语言的准确。C . 作比较、举例子,把物候与物候学进行比较,突出了物候学由古代演变而来的历史。D . 列数字、作比较,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严谨趵工作作风。10. (2分) 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都是不解之谜。A . 举例子B . 排比C . 打比方 D . 作诠
7、释11. (9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1) 这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这段话分几层?层意是什么?(3)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是巧妙地交代这则新闻的_,揭示了敌军溃退的_,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2分)12. (12分) 假如你的班级在毕业前夕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
8、参与并解决下列问题。 (1) 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写完整,每空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 上联:一支粉笔,_袖清风,启迪_秋智慧;下联:_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横批:_年树人(2) 班会举行前夕,退休的李老师找到了小明同学的电话,请你根据李老师的回答补写出小明所说的话语。 小明:李老师,您好!我是小明。李老师:是小明啊,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小明:_李老师:哦,好啊。我一定去参加你们的活动。小明:_李老师:好的,我会在明天上午十点钟赶到学校,到时见。(3) 同学们在毕业纪念册上给各科老师写下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请你参考下面两则留言,给
9、语文老师也写上一句。 致数学老师:无论我们怎样加减乘除,都算不完您的无私奉献。致历史老师:感谢您以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纵览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致语文老师:_。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13. (25分) (2019辽阳)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你不了解的钼元素某一年,新西兰的一个牧场遭遇了千早,大量牧草枯萎而死,但有一条矿工经常踩踏的小路边上,生长着茂密的绿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的矿场是钼矿,矿工们走路时不经意间将矿渣撒落在小路上,给路边的小草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那么,钼是怎样的一种元素呢?对钼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781年,瑞典化学家彼得海基尔姆用封闭的坩埚对由碳粉、亚麻籽油
10、和钼酸混在一起搅拌成糊状的“浆糊”加热,他用这种“碳还原法”将一种新的金属从辉钼矿中分离出来,并将该金属命名为“钼”。至此,钼元素的真面目浮出水面。一经面世,便以坚韧、耐腐蚀、耐高温的优势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一战中,英国人最初给坦克安装了75毫米厚的锰钢板,但这种坦克过于笨重,表现得并不理想。后来,英国人将锰钢板换成钼钢板,使坦克的厚度减少了50毫米,这不但没削弱防御力,还使坦克更加机动灵活,在战争中大显神威,这也让钼名扬天下。钼元素还被应用于医疗实践。比如,锝99是应用最广泛的放射性造影剂,它由钼99衰变而来。钼99是钼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为275天,半衰期过后,钼99表变
11、为锝99。钼99的半衰期非常理想,这个时间既保证了钼原子在原料地到医疗场所的运输过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又保证了锝99的放射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激活。在现代核医学中,80%的医疗都用到了锝99,而在当今的美国,每天使用锝99的诊断就达55000多起,所以,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生长离不开氮,然而,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它们需要在固氮菌的帮助下,将氮元素吸收并存储。固氮菌为植物固氮的过程需要一种催化剂固氮酶,钼正是固氮酶的重要成分,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重要元素。科学已经证明,对农作物施加钼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抗早能力,提高产量。比如,每亩农
12、田施加钼肥20克,可使小麦增产35%,而大豆则可增产47%蚕豆增产8%,绿豆增产328%,番茄增产75%。不仅植物需要钼,我们人体内也需要钼,只不过需量极少。虽然如此,我们对于铜还是非常敏感的。比如,我们的情绪容易受钼的影响,有它,我们会精力充沛;缺少或无它,我们会感到浑身乏力。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原因在于,钼是两种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酶的组成成分,一是黄嘌呤氧化酶,一是亚硫酸盐氧化酶。这两种酶有钼存在时才具有活力,起到催化作用。由此看来,钼这种罕见的元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真息息相关呢。(选文有改动)(1) 简要分析选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 具体分析选文段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13、 (3) 选文段画线句除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它们有什么作用? (4) 选文段划线词语“重要”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5) 下列说法不合文章的一项是( ) A . 彼得海基尔姆用“碳还原法”从辉钼矿中分离出钼,使人们开始了解钼元素。B . 钼99的半衰期为275天,这很理想,能保证锝99的放射性在短时间被激活。C . 固氨酶在固氨菌为植物固氮过程中作为催化剂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得益于金属钼。D . 虽然人体对钼需量极少,但它对人体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控制着我们的情绪。14. (1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杨先碧“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
14、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
15、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一一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16、。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成,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文章有删改)(1)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2)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段有什么作用。 (3)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育老师健康知识培训
- 项目工程应急演练课件
- 《平面设计》课件-第6章 设计符号学基础
- 音乐信息技术课件
- 市政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设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运营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xx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范文参考)
- 2025年氯铂酸合作协议书
- 基于风险指标的低压设备退役优化及其在新加坡电网中的应用
- 2025年专用小麦新品种项目合作计划书
- LS/T 3240-2012汤圆用水磨白糯米粉
- GB/T 15298-1994电子设备用电位器第一部分:总规范
- 泥水平衡盾构简介课件
-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4-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案
- 2023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自然指数NatureIndex(NI)收录的68种自然科学类期刊
- 手术报告审批单
- 《专业导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教学大纲
- 广东省湛江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 少儿美术国画- 少儿希望 《紫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