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1页
北京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2页
北京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3页
北京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4页
北京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三上平阴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试题。冬天随着一场寒凉的朔风隐遁无形,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春,渴望在一个漫漫长夜后的清晨,能有一树树(色彩斑驳/色彩斑斓)的春花降临人间,遮蔽大地的荒芜与突兀。但随着冬日渐远,花开的惊喜依旧未能(如愿/如意),而我对春花的期待初忠不改 , 就像等待一位从天堂出走的仙子,挥袂之间为广袤的人间降临一场福址 , 唯美而又持久。春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镶嵌在季节的轮回里,而春花便是这轮回里的精灵,缀饰着春之明媚。花开的

2、时候,村庄就像_ , 风姿绰约地(站/立)于大地之上;_ , 辽阔的褴褛倏忽消隐在旷野深处。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沧穹 , 旗帜一般引领着春天不断前行。(1) 文中划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隐遁初忠不改B . 遮蔽安谧静美C . 福址春之明媚D . 旷野广袤沧穹(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色彩斑驳如愿站B . 色彩斑斓如意站C . 色彩斑斓如愿 立D . 色彩斑驳如意 立(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位着了绣花长裙的女子春花瞬间把黛赭色的山峦覆盖B . 一位着了绣花长裙的女子黛赭色的

3、山峦瞬间被春花覆盖C . 一位女子着了绣花长裙春花瞬间把黛赭色的山峦覆盖D . 一位女子着了绣花长裙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春花覆盖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关于书法中的匠气“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看不到灵动之处,过于死板。一幅书作给人产生了匠气的观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临写的方法不得当,太过单一。匠气十足的书法作品,往往给人程序化的机械感。点画、结体、章法无法给人出人意料、眼前一亮的快感,让人觉得乏善可陈。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中规中矩、缺乏个性,在偌大篇幅下的文字抄写中,墨色光润,没有干湿浓淡

4、之别,结体板正,起收笔千篇一律。清代洪亮吉在北江书画里谈道:“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其发展的极致就是“千人一面”,全然没有书法艺术所需要的辨识度、独特性,后期成为了僵化的工匠式劳动。以其为范本临写,久而久之也将陷入一个死循环。若一个人经年累月地积攒了习书的坏习惯,日复一日地养成了匠气,将是十分危险的。另外,一些当代书家,虽然在技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个人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这也很容易使得笔下的作品流于俗气。书法是一门除了技艺,还需要不断养修为、内涵的艺术。古时书法只是作为文人士大夫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门技能,文人雅士以书法为日常书写,同时兼具直抒胸臆、休

5、闲娱乐的意趣,他们不以书法为谋生工具,书法并没有与金钱利益挂钩,因而他们笔下的书法作品显露出书卷气,有丰厚的学养意味。可以说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而今人少养学问,埋头写字,不少人以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书家的个人精神风貌通过形质、线条落于笔端,立见高下。弘一法师的书法为后世所称道,就是因为通过观其书作,觉其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他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所积淀的学养,自然不同于那些只懂埋头练字而忽视读书养精神的字匠。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却应有匠心,即工匠精神。文艺评论家陈履生说:“工匠精神即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

6、成部分,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板。”孙虔礼也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我们临习楷体,就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楷书最讲究精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欧体楷书以结体严谨、点线到位著称,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即使是如行书、草书这样的快写书体,仍然需要慢临,需要推敲。米芾曾言:“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次好,信书亦一难事。”可见即使是率性而为的米芾,对创作的态度也仍然是严谨的,不是随意而就的。总之,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不仅应在锤炼技法之时应避免过度熟练,还需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此才可避除匠

7、气。(摘编自2016年第10期艺术科技)(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写书法时技艺过于精熟,就会千篇一律,表现出一种“匠气”。B . 今人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导致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C . 楷书临习如缺乏工匠精神,韵致就会受损,因而准确性大打折扣。D . 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草书,都需要讲究精准,仔细慢临和推敲。(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按什么是“匠气”,为什么会产生“匠气”,如何避免“匠气”的结构论证。B . 文章论证方式多样,主要有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C . 文章第二段以“馆阁体”为

8、了论证临写方法不得当,太过单一导致“匠气”。D . 文章的第三段通过古今对比论述“个人自身修养”匮乏会使书法产生“匠气”。(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弘一法师的书法让人心生平静、安宁,是因其积淀的丰富学养。B . 工匠精神不仅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民族文化传统。C . 孙虔礼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强调书法临习的工匠精神。D . 书法艺术在锤炼技法时避免千篇一律,就可以避除“匠气”。3. (9分) (2019高二下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如今,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连续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同时,

9、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向高端产品、人工智能领域迈进,中国正从机器人应用大国转变为创新大国。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曾公开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铁速发展态势,但不少机器人企业小、散、弱,处在中低端;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一些关键零部件创新能力薄弱,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存隐忧,亟待集中力量解决。这一瓶颈在市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部分企业坦言,尽管我们已连缕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销售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安川电机、日本发那科等“T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60%以上的份额;至于六轴以上的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甚至更大,超过

10、了80%。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看来,“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的两条发展之路,但是有一些技术是引进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 从市场角度而言,中国市场会非常巨大,有很多新的应用行业和应用场景,国外制造商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如果我们自身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整个产业的发展将没有可持续性。”宋晓刚说。他同时坦言,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并非易事,以市场上常见的RV减速器为例,其加工工艺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和严格的生产环境要求,即使是“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也并非都是自主生产。(摘编自王萌中国工业机器人大步争先,人民日报2018年4月20日)材料二当前,世界正处

11、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谁能摘取这颗“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谁就能在新-轮的竞争中占得先机。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喊出“工业4.0”、日本推出机器人战略、韩国制定机器人未来战略2022一场以机器人产业领衔的智能制造争霸赛悄然开始,在这场事关未来的战略竞争中,没有谁愿意落后。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摘取“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注定是一场艰苦的较景。自2013年开始,中国就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5 年,全球每售出3台工

12、业机器人,就有一台落户中国。庞大且仍在快速扩容的市场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痛点同样明显。如何实现行业创新向东方的转移,在经济全局下如何构建产业新体系,后发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决定着机器人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也是这次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核心议题。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以创新引领,从全局调适,未来就在我们手中。(摘编自莫洁以机器人发展撬动新一轮创新,光明日报2017 年8月24日)材料三(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快速发展

13、的态势,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迈进高端产品、人工智能领域。B .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从2012年到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虽然增幅高低不一,但是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7 年前九个月已超9万台。C . 从材料三可知,20072017 年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并非一直增长,2009 年就出现了负增长;20122016 年,我国机器人的销量一直超过产量。D . 机器人作为衡景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很多注重智能制造国家的追求对象,它决定着谁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得先机。(2) 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12分) (2015高二上贵州期中) 阅读下

14、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暗记聂鑫森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

15、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

16、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

17、,可在寻那暗记?”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

18、“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19、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看就是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B .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对世间小人之多的愤怒。C . “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以及“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等文句都是为下文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埋下的伏笔。D . 石丁“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他这样做是为了警醒自己,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信任的呼唤。E .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此描写表

20、现了胡笛的傲慢以及不满。(2) 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胡笛具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结合文本加以概括。(4) 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高二上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绍圣初,御史论轼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

21、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徽宗立,移廉州,改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置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峤。遂崇赠太师,谥文忠。论曰:苏轼自为童子时,士有传石介庆历圣德诗至蜀中者,轼历举诗中所言韩、富、杜、范诸贤以问其师。师怪而语之,则曰:“正欲识是诸人耳。”盖已有颉颃当世贤哲之

22、意。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既而登上第,擢词科,入掌书命,出典方州。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轼,而轼卒不得大用。一欧阳修先识之,其名遂与之齐,岂非轼之所长不可掩抑者,天下之至公也,相不相有命焉。呜呼!轼不得相,又岂非幸欤?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颉颃(xihng):原指鸟上下翻飞,泛指不相上下,互相抗衡,引申为不相上下。韬戢(toj):收藏;敛藏。(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3、( ) A . 自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B .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C .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D .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御史”是古代官名,商周时为史官,自秦开始,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B . “太师”自西周始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后来大

24、多是重臣的加衔,既示恩宠,又予实权。C . “文忠”是古代官方封给大臣的,被认为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欧阳修也获此谥号。D . “词科”为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淡泊名利,心系百姓。他被贬后,在儋耳三年期间,能淡然处之毫不计较,并且热心对待百姓,和他们交往非常密切,也得到了他们的爱戴。B . 苏轼才气不凡,文采过人。神宗、高宗都非常喜欢他的文章,神宗读起来常常忘了吃饭,高宗常把他的文章放在身边,读起来经常就忘了疲倦。C . 苏轼少有大志,追求不俗。童子时读了庆历圣德诗后,就拿

25、诗中所说的韩琦、范仲淹等贤人去问老师,这时他就有和当代贤人相并列的想法。D . 苏轼才高难酬,仕途坎坷。神宗、高宗两位皇帝都能够了解他的品行,喜欢、欣赏他的才能,可是苏轼却多次被贬黜,终究没能被重用为宰相。(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 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7高二上宜昌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小题。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向子諲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

26、安,几时鸾辂还?【注】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失,至今已近十年。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同:通“彤”。(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上片前两句写景,有实有虚,前一句写大江南北风雪迷漫,这是词人路上所见眼前之景,是实写;“易水寒”为词人想象北方之景,是虚写。B . 上片后两句写远望中原的情形。词人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遥望“三关”,只见群山连绵不断,可是见不到国都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肠寸断。C . 下片前三句运用反衬的手法。“消除此恨难”的“难”字,与前面的“可”字“能”字对应,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

27、可能。D . “鸾辂”本指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借喻被金人掳到异域的徽、钦二帝,词人多次听说朝廷派遣使者问候他们,只是不知二帝何时归来。E . 这首词在写法上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景物深入细致地刻画,委婉地传达出了词人心中不便明言的情感,情景交融,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6高二上青海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 , 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的“_ , _。”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

28、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用“_ , 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但丁的名言。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这种类似境界的文句是_ , _。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孤苦无依,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的句子是:_ , _。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8. (1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地球“指纹”中包含了甲烷和臭氧成分,这被称为生物标志。对此,陈果解释道:“臭氧和甲烷这两种分子在自然条件下会产生化学反应,_。所以,除非有外力干预,否则我们不会看到臭氧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