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原创模拟调研试卷(I)卷_第1页
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原创模拟调研试卷(I)卷_第2页
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原创模拟调研试卷(I)卷_第3页
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原创模拟调研试卷(I)卷_第4页
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原创模拟调研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原创模拟调研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 (5分) (2019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目前我国要真正_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超级太阳风暴及其引发的灾害,除了技术准备外,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一个空间天气或空间气象发展战略。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走在前面,2017年再次更新了空间天气国家战略,将空间天气灾害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由美国各部门多机构联合协作,各领域行业专家共同编写预案,在灾难爆发之前制定对策。其次还需要一颗在L1点上“为地球站岗”的卫星。在这第一个烽火台上,美欧的SOHO和ACE卫星为人类立下了_ , 而这

2、两颗卫星已经老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号召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高度认可。目前距上一次超级太阳风暴已经159年了,而造成加拿大魁北克省大停电的太阳风暴也是近30年前的事了,按照目前科学家们关于“超级太阳风暴百年一遇”的说法来粗略计算,_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各界需要对太阳风暴、空间天气灾害有足够的认知。空间天气灾害是“难防御可减缓”的,以当前人类的预警水平,( )。反之,如果我们不知道相关知识,在灾害来临之时就会_。评估表明,对空间天气灾害的认知不足,将是未来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空间天气知识普及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技术、空间天气

3、灾害减缓措施同等重要。(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行之有效丰功伟绩有备无患措手不及B . 卓有成效汗马功劳未雨绸缪措手不及C . 行之有效汗马功劳未雨绸缪手足无措D . 卓有成效丰功伟绩有备无患手足无措(2)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的类似卫星。B .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这种呼声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C . 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D . 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

4、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它被国际学界高度认可。(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只有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才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B . 除非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否则就难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C . 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所以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D . 只要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就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二、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1分)2.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5、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渚:水中沙洲。B .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旋:掉转。C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莫:没有。D .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子:这里指海神若。(2) 对下列各句中的“于”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至于北海,东面而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A . 相同,不同B . 不同,相同C . 相同,相同D

6、. 不同,不同(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写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小股水流无以计数,灌入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B . “河伯欣然自喜”诵读时重音要放在“自喜”二字之上。“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诵读时要将重音放在“尽”字上,因为一个“尽”字,将河伯的踌躇满志、飘飘然描写得淋漓尽致。C .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D . 秋水一文可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在限定的环境中,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

7、的,就如河伯,他面对黄河,觉得天下美景全在自己这里,见到大海后,他才由衷地自叹不如。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3. (15分) (2019高三上海淀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何以知其然?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人众兵强,而不以其国造难生患。天下有大事,而好以其国后。如此者,制人者也。德不盛,义不尊,而好加名于人;人不众,兵不强,而好以其国造难生患;恃与国,幸名利

8、。如此者,人之所制也。人进亦进,人退亦退;人劳亦劳,人佚亦佚,进退劳佚,与人相胥 , 如此者,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也。爱人甚而不能利也,憎人甚而不能害也。故先王贵当,贵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故先王不以一过二,先王不独举,不擅功。先王不约束,不结纽。约束则解,结纽则绝。故亲不在约束、结纽。先王不货交,不列地,以为天下。天下不可改也,而可以鞭箠使也。时也,利也,士为之也。余目不明,余耳不聪,是以能继天子之容。官职亦然。时者得天,义者得人。既时且义,故能得天与人。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边竟安则邻国亲,邻国亲则举当矣。(取材于管子)【注释】胥:从。结纽:与别国结

9、成同党、缔结联盟。士:事。容:指天子圣德。(二)随以汉东诸侯叛楚。冬,楚斗榖於菟帅师伐随,取成而还。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幸而后败。”秋,诸侯会宋公于盂。子鱼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公以伐宋。冬,会于薄以释之。子鱼曰:“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取材于左传)【注释】随:国名。斗榖於菟:人名。(1) 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

10、的一项是( ) A . 恃与国,幸名利与:结交B . 人佚亦佚佚:安逸C . 故先王贵当,贵周周:周密D . 以为天下以为:认为(2) 下列各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则边竟安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 . 随之见伐哀吾生之须臾C . 宋其亡乎其皆出于此乎D . 会于薄以释之而君幸于赵王(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 有的国家德义尊盛,却不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国B . 如此者,人之所制也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人制造出来的灾难C . 故先王不以一过二,先王不独举,不擅功 所以先王不夸大其词把一说成超过二,不独自蛮

11、干,不独自占有功绩D . 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 成败是由自己,难道是由别人吗(4)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时者得天,义者得人。既时且义,故能得天与人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5) 依据短文(一)管子关于“三制”的论说,推断短文(二)“楚人许之”的意图。 (6) 请结合短文(一)解释孔子这么说的理由。 孔子在论语中称赞管仲:“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注释】如其仁:就是仁。4. (11分) (2017高一上钦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

12、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

13、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一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节选自史记鸿门宴)(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 A .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B .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C

14、.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D .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季父,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年龄最小的叔父称季父。B . 婚姻,亲家。在古代,亲家之间,男方的父亲叫“婚”,女方的父亲叫“姻”。C . 籍吏民,对官吏、百姓进行登记,就是造官吏名册和户籍册。D . 关中,古代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后文“入关”“距关”中的“关”也都指函谷关。(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15、项是( ) A . 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而欲救张良,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被张良蒙骗,被刘邦拉拢。B . 刘邦与项羽的为人处世相反,在这段文字中,刘邦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C . 从项伯连夜骑马去会张良,张良引见他与刘邦相见一事可以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邦阵营的总导演,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大智者。D . 本段文字中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可以看出,项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6、三、 诗歌鉴赏 (共4题;共28分)5. (7分) (2019高一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雪夜吴秋山孤馆的灯是青的,窗外,垂下雪的珠帘。炉火伸出了蛇舌,舐着室中的冷味。又是残夜梦回,枕畔的书瘦损了。远处掷来一片狗吠,击破沉寂的夜网。(1)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写旅人投宿的诗,诗人借助青灯、雪、炉火、狗吠等意象,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氛围,寒意逼人。B . 第一小节,泛着青光的灯、纷扬的雪花和串缀的珠帘,共同构成了一幅冬夜降雪图,饱含着诗人的惆怅。C . 第二小节,诗人用“蛇舌”比喻火焰,描写炉火在雪夜中跳跃的摇曳之态,形象地衬托出“室中的

17、冷味”。D . 诗歌整体短小凝练,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一个寒冷孤寂的夜晚,诗中有画,富有立体感。(2) 诗句中的“瘦损”一词很有表现力,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6. (7分) (2018高一上苏州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兴(北宋)谢薖k雨隔千山暮,风惊一叶秋。朱颜伤露槿,青眼赖沙鸥。畏酒游扬梦,因诗点染愁。有怀谁与语,多病独登楼。(注)谢薖:字幼槃,号竹友,抚州临川人。科试不第,以诗酒自娱,终身未仕。露槿:即木槿。其花朝开暮落,如朝露易干,故称。(1) 首联中,“惊”字传神,请加以赏析。 (2) 结合全诗,概述诗人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7. (7分) (2019

18、高三上南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陆游樵风溪上弄扁舟,濯锦江边忆旧游。豪竹哀丝真昨梦,爽砧繁杵又惊秋。坠枝橘熟初堪翦,浮瓮酪香恰受篘。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注】豪竹哀丝:指管弦乐。篘:滤(酒)。(1)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自己在樵风溪上和濯锦江边乘船游玩,忆起往日之事,为下面“兴”作铺垫。B . 颔联写听觉,既有管弦乐声,又有杵击砧石声,“惊”字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C . 颈联选取熟橘和适合过滤的酒两种意象,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勾勒,生动形象。D . “坠枝橘熟初堪翦”一句紧扣秋的特点,描摹秋的典型景象,语言清新典雅。

19、(2) 请简要赏析尾联。 8. (7分) (2018高一下惠阳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登九峰楼寄张祜杜牧百感衷来不自由 , 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注】据云溪友议载:白居易长庆(821-824)年间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寄赠张祜。不自由:情不自禁。(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首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以寂静旷

20、漠处的号角声渲染凄凉黯然的意境,衬托诗人岑寂凄恻的心境,引发下文复杂的情感。B . 颔联承上碧山芳草之景物,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了。C . 颈联议论,目不见睫,喻人之无识,“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之高,转为安慰对方。这是富有理趣的画龙点睛,点明写作目的,成了本诗的“诗眼”。D . 尾联中“千首诗轻万户侯”一句,采用对比手法。将“千首诗”补足“万户侯”做对比,突出前者轻,而后者重,从而巧妙地劝说朋友应该走科举封侯之路。E . 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描写碧山芳草,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无尽的离思别恨;全

21、诗格调苍凉,感情沉痛,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兴寄深远,情韵悠长。(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9. (6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饭疏食,饮水,_,乐亦在其中矣。_,于我如浮云。(论语) (2) 鼎铛玉石,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 多情自古伤离别,_!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5) _,_。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五、 小作文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