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_第1页
济南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_第2页
济南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_第3页
济南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_第4页
济南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8分)1. (6分) (2019高二下蓟州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傍 , 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_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_陡坡,一些士兵在帮着_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_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海明威桥边的老人节选)(1) 文中划线字的字形和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戴(di)眼镜路傍(png)一座(zu)B .

2、浮(f)桥蹒(pn)跚踯(zh)躅C . 轮辐(f)嘎(g)嘎骡(lo)车D . 抛(pu)在脚踝(hui)斜(xi)坡(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涌过挪上推动却B . 挤过爬上挪动还C . 涌过爬上推动却D . 挤过挪上挪动还(3) 对上面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个场面描写,由路边歇脚的老人、浮桥上嘈杂拥挤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以及踯躅的农夫等构成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B . 本段文字,首尾运用两个特写镜头,鲜明地勾画出一个满身尘土、疲惫不堪、孤独无助、病入膏肓的老人的形象。C . 本段文字几乎一笔一景,惟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

3、首尾,体现了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的特点。D . 本段文字,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2. (2分) (2019高二上三明期中)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尉,中国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宋徽宗时是武官的高级官阶,如高俅,他是殿帅府太尉。B . 古人常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如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C . 古人无论男女的,名一般是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取

4、字,表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 ”。D . 古代每个季节的三个月分别叫做“孟”“仲”“季”;每个月的月初月中月末称为朔”(农历每月初一)“望”(农历每月十五)“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3. (6分) (2018高二下蒙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词的意境意境是我国抒情文学在创作过程中锤炼出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审美概念。在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曲赋都蕴涵着较美的意境,它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富有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审美氛围和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意境分为两种类型,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王国维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5、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王国维又补充道:“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这是王国维的关于作家个性、风格和表现方法上的差异而导致的意与境关系不同的著名论述。他对诗词意境的这种划分,对于我们鉴赏古典诗词是很有启发和帮助的,但其不妥之处也非常明显。对于如何划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没有提出具体的标准。而主要

6、是看作者的主观情感是如何体现的,如果说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还好理解的话,那么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则未必妥帖。因为“采”菊和“见”南山显然有“我”存在,分明是作者本人。其实在文学创作中,大凡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在各自进步的审美观照下,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能动地反映生活的产物,是艺术家的情感和心灵的外化。比如“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怎会是以物观物,分明是诗人所观之“物”,也是诗人所“化”之物。他的“人惟于静中得之”说出了“无我”的基本特点,就是诗人在冷静之中回味出来的妙境。这样,诗人的情感不在诗中直接显现出来,因而造成了一种仿佛无我的意象。

7、这样说来,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非“有”与“无”的区别,而是“显”与“隐”的区别。二者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是“有我之境”仿佛是一种人工妙合,“无我之境”仿佛是一种自然浑成。后者更高一层。前者多用拟人化的手法,直接显现诗人的情怀;后者通过对景物的巧妙点染,使之淡然辉映。看似与己无关的景物的直觉诉诸笔端,实则是作家比较客观地描绘景物渲染点化出特定的氛围和境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这是诗中更不容易创造的。(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国维的“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是优美的;“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是宏壮的。B . “有我之境”

8、多用拟人化的手法,直接显现诗人的情怀;“无我之境”通过对景物的巧妙点染,使之淡然辉映。C . 王国维认为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有我之境”。D . “无我之境”仿佛人工妙合,“有我之境”仿佛自然浑成,两者有“隐”和“显”的区别。(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国维的“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是优美的;“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是宏壮的。B . “有我之境”多用拟人化的手法,直接显现诗人的情怀;“无我之境”通过对景物的巧妙点染,使之淡然辉映。C . 王国维认为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

9、物。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有我之境”。D . “无我之境”仿佛人工妙合,“有我之境”仿佛自然浑成,两者有“隐”和“显”的区别。(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通过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分析,说明王国维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观点有不妥之处。B .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无论是“有”与“无”的区别,还是“显”与“隐”的区别,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C .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不是以物观物,分明是诗人所观之“物”,也是诗人所“化”之物。D . “无我之境”就是把于己无关的景物的直觉诉诸笔端,这

10、在诗中更不容易创造。(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通过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分析,说明王国维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观点有不妥之处。B .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无论是“有”与“无”的区别,还是“显”与“隐”的区别,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C .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不是以物观物,分明是诗人所观之“物”,也是诗人所“化”之物。D . “无我之境”就是把于己无关的景物的直觉诉诸笔端,这在诗中更不容易创造。(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并不认同王国维对诗词意境的划分,

11、作者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实际是诗人情感不在诗中直接体现,因而造成了无我的意象。B . 文中一会儿说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还好理解,一会儿又说这句诗怎能是以物观物,但作者的观点并不矛盾。C . 本文通过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分析,说明王国维的观点是不妥的,这对于我们鉴赏古典诗词很有启发和帮助。D . 对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理解,虽然作者与王国维不尽相同,但还是受到了王国维的启发。(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并不认同王国维对诗词意境的划分,作者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实际是诗人情感不在诗中直

12、接体现,因而造成了无我的意象。B . 文中一会儿说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还好理解,一会儿又说这句诗怎能是以物观物,但作者的观点并不矛盾。C . 本文通过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分析,说明王国维的观点是不妥的,这对于我们鉴赏古典诗词很有启发和帮助。D . 对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理解,虽然作者与王国维不尽相同,但还是受到了王国维的启发。4. (20分) (2019高三上贵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冯骥才民国二十八年,龙王爷闯进天津卫。街上行船,窗户当门,买卖停业,车辆不通,小杨月楼和他的一班人马

13、,被困在南市的庆云戏院。那时候,人都泡在水里,哪有心思看戏?龙王爷赖在天津一连几个月,戏班照样人吃马喂,把钱使净,便将十多箱行头道具押在河北大街的“万成当”。等到水退了,火车通车,小杨月楼急着返回上海,凑钱买了车票,就没钱赎当了,急得他闹牙疼,腮帮子肿得老高。戏院一位热心肠的小伙计对他说:“您不如去求李金鏊帮忙,那人仗义,拿义气当命。凭您的名气,有求必应。”李金鏊是天津卫出名的一位大锅伙 , 混混头儿。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绝不含糊,死千一个。虽然黑白道上,也讲规矩讲脸面讲义气,拔刀相助的事,李金鏊干过不少,小杨月楼却从来不沾这号人。可是今儿事情逼到这地步,不去也得去了。他跟随这小伙计到了西

14、头,过街穿巷,抬眼一瞧,怔住了。篱笆墙,栅栏门,几间爬爬屋,大名鼎鼎的李金鏊就住在这破瓦寒窑里?小伙计却截门一声呼:“李二爷!”应声打屋里猫腰走出一个人来,出屋直起身,吓了小杨月楼一跳。这人足有六尺高,肩膀赛门宽,老脸老皮,胡子拉碴;那件灰布大褂,足够改成个大床单,上边还油了几块。小杨月楼以为找错了人家,没想到这人说话嘴上赛扣个罐子,翁声翁气问道:“找我干吗?”口气挺硬,眼神极横,错不了,李金鏊!进了屋,屋里赛破庙,地上是土,条案上也是土,东西全是东倒西歪;迎面那八仙桌子,四条腿缺了一条,拿砖顶上;桌上的茶壶,破嘴缺把,磕底裂肚,盖上没疙瘩。小杨月楼心想,李金鏊是真穷还是装穷?若是真穷,拿嘛帮

15、助自己?于是心里不抱什么希望了。李金鏊打量来客,一身春绸裤褂,白丝袜子,黑礼服呢鞋,头戴一顶细辫巴拿马草帽,手拿一柄有字有画的斑竹折扇。他瞄着小杨月楼说:“我在哪儿见过你?”眼神还挺横,不赛对客人,赛对仇人。戏院小伙计忙做一番介绍,表明来意。李金鏊立即起身,拱拱手说:“我眼拙,杨老板可别在意。您到天津卫来唱戏,是咱天津有耳朵人的福气!哪能叫您受治、委屈!您明儿晌后就去万成当拉东西去吧!”说得真爽快,好赛天津卫是他家的。这更叫小杨月楼满腹狐疑,以为到这儿来做戏玩。转天一早,李金鏊来到河北大街上的“万成当”,进门朝着高高的柜台仰头叫道:“告你们老板去,说我李金鏊拜访他来了!”老板慌张出来,请李金鏊

16、到楼上喝茶,李金鏊也不理,只说:“我朋友杨老板有几个戏箱押在你这里,没钱赎当,你先叫他搬走,交情记着,咱们往后再说。”说完拨头便走。当日晌后,小杨月楼带着几个人碰运气赛的来到“万成当”,进门却见自己的十几个戏箱,早已摆在柜台外边。小杨月楼大喜过望,便取了戏箱,高高兴兴返回上海。小杨月楼走后,天津卫的锅伙们听说这件事,佩服李金鏊的义气,纷纷来到“万成当”,要把小杨月楼欠下的赎当钱补上。老板不肯收,锅伙们把钱截着柜台扔进去就走。多少亦不论,反正多得多。这事又传到李金鏊耳朵里。李金鏊在北大关的天庆馆摆了几桌,将这些代自己还情的弟兄们着实宴请一顿。谁想到小杨月楼回到上海,不出三个月,寄张银票到天津“万

17、成当”,补还那笔欠款。“万成当”收过锅伙们的钱,哪敢再收双份,老板亲自捧着钱给李金鏊送来了。李金鏊嘛人?不单分文不取,看也没看,叫人把这笔钱分别还给那帮代他付钱的弟兄。至此,钱上边的事清楚了,谁也不欠谁的了。这事本该了结,可是情没结,怎么结?转年冬天,上海奇冷,黄浦江冰冻三尺,大河盖上盖儿。这就断了码头上脚侠们的生路,尤其打天津去扛活的弟兄们,肚子里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少,快只剩下凉气了。恰巧李金鏊到上海办事,见这情景,正愁没辙,抬眼瞅见小杨月楼主演芸娘的海报,拔腿便去找小杨月楼。赶到大舞台时,小杨月楼正是闭幕卸装时候,听说天津的李金鏊在大门外等候,脸上带着油彩就跑出来。只见台阶下大雪里站着一条高

18、高汉子。他口呼:“二哥!”三步并两步跑下台阶。脚底板给冰雪一滑,一屁股坐在地上,仰脸对李金鏊还满是欢笑。小杨月楼在锦江饭店盛宴款待这位心中敬佩的津门恩人。李金鏊说:“杨老板,您喂得饱我一个脑袋,喂不饱我黄浦江边的上千个扛活的弟兄。如今大河盖盖儿,弟兄们没饭辙,眼瞅着小命不长。”小杨月楼慨然说:“我去想办法!”李金整说:“那倒不用。您只要把上海所有名角约到一块儿,义演三天就成!戏票全给我,我叫弟兄们自个儿找主去卖。这么做难为您吗?”小杨月楼说:“二哥真行。这点事还不好办吗?”第二天就把大上海所有名角,全都约齐,在黄金戏院举行义演。戏票由天津这帮弟兄拿到平日扛活的主家那里去卖。这些主家花钱买几张票

19、,又看戏,又帮忙,落人情,过戏瘾,谁不肯?何况这么多名角同台献技,还是龙凤呈祥、红鬃烈马一些热闹好看的大戏,更是千载难逢。一连三天过去,便把冻成冰棍的上千个弟兄全救活了。李金鏊完事要回天津,临行前,小杨月楼又是设宴送行。酒足饭饱时,小杨月楼叫人拿出一大包银子,送给李金鏊。既是盘缠,也有对去年那事谢恩之意。李金鏊见钱,面孔马上板起来,沉下来的嗓门更显得翁声瓮气。他说道:“杨老板,我这人,向例只交朋友,不交钱。想想看,您我这段交情,有来有往,打谁手里过过钱?谁又看见过钱?折腾来折腾去,不都是那些情义吗?钱再多也经不住花,可咱们的交情使不完!”说完起身告辞。(选自冯骥才著俗世奇人贰,文字有删节)【注

20、释】锅伙:此处指在简陋食宿处住着的单身工人、小贩。死千:担当出生入死的差事。这是天津土语,也是混混儿的行话。赛:天津方言,有“像”或“似”之意。(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擅长写人。不仅对主角李金鏊、小杨月楼刻画细腻,也于廖寥数语中将热心肠的小伙计、诚实本分的当铺老板、仗义的锅伙刻画得活灵活现。B . 小说善于叙事。李金鏊助小杨月楼脱困,小杨月楼助力李金鏊,两件事情都办得爽快,可作者总能尺水生波,以人物心理活动和言行来制造波澜。C . 小说语言精妙。文中“嘛”“赛”“锅伙”“爬爬屋”等诸多天津方言词汇都透着一股子天津话的生动和幽默,富有生活

21、气息,增添了地方特色。D . 小说多用对比。李金鏊家境贫困却能济危扶困,这是人物自身的对比;小杨月楼称李金鏊“二哥”,对方却唤其“老板”,这是人物之间的对比。(2) 初见时,小杨月楼眼前的李金鏊与传闻中的李金鏊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这篇小说中不同人物身上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义”的普遍认同和追求,结合文本对此简要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上海模拟)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柳宗元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因高丘之阻以面势,无欂栌节棁之华。不斫椽,不剪茨,不列墙,以白云为藩篱,

22、碧山为屏风,昭其俭也。是山崒然起于莽苍之中,驰奔云矗,亘数十百里,尾蟠荒陬,首注大溪,诸山来朝,势若星拱,苍翠诡状,绮绾绣错。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然以壤接荒服 , 俗参夷徼 , 周王之马迹不至,谢公之屐齿不及,岩径萧条,登探者以为叹。岁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试于是邦。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尝徘徊此山,以寄胜概。乃壁乃涂,作我攸宇 , 于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每风止雨收,烟霞澄鲜,辄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于是手挥丝桐,目送还云,西山爽气,在我襟袖,以极万类,揽不盈掌。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_。是亭也

23、,僻介闽岭,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迹郁湮,是贻林间之愧。故志之。【注】柳宗元被贬广西任柳州刺史时,其二兄柳宽亦任职邕州(现今南宁)。欂(b)栌节棁(tu):欂栌,斗拱。棁,梁上的短柱。崒(z):险峻。裔:边远的地方。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离京畿二千五百里的地区,为五服中最远之地。徼(jio):边界。攸宇:安适的房屋。(1) 概括第段的内容。 (2) 赏析第段画线句。 (3) 可填入第段横线上的虚词是( ) A . 也B . 耳C . 矣D . 者(4) 对第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柳宗元的二兄因为实施了德治,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B . 本段写景简练传神,可与第段的“以为叹”相呼应

24、。C . 本段文字体现了山川之美与士子俊逸相得益彰的情趣。D . 本段文字看出柳宗元的二兄不留恋官场而纵情于山水。(5) 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6. (4分) (2019高一上汕头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 . 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 . 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 . 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 . 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