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综合测试试卷C卷_第1页
福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综合测试试卷C卷_第2页
福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综合测试试卷C卷_第3页
福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综合测试试卷C卷_第4页
福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综合测试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综合测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盐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

2、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

3、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B . 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C . 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 . 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B .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 .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D .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不仅

4、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 .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 .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 .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5高二上祁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

5、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

6、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7、。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买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物品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

8、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B . 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C . 在宋代,

9、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D . 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B . 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C .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期发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D

10、 . 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放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B . 在宋代,出典人交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C . 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贷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D .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3. (12分) (2

11、018张掖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对于控制噪声污染都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不可否认,控制嗓声污染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难题。相关报告显示,仅2015年国家、地方就颁布了9部环境噪声相关标准规范,各省(区、市)制定印发了29部噪声污染防治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开展了功能区划调整、新生产机动车噪声检验、绿色护考、达标区创建等工作。还有一些地方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模式,诸如北京采取了加强噪声污染源的日常监控、完善地方标准等手段治理噪声污染;上海建立了约70平方公里的外环区域城市噪声地图和数据库等,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摘编自2016年9月6日经济

12、日报)材料二:(选自2017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材料三:噪音不只是扰民,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在各类环境噪音的投诉中,建筑施工投诉高居榜首,占501%;排在其次的则是社会生活噪音,也就是酒吧、KTV、商业、邻里等,占366%。对建筑施工产生的夜间噪音,有明确的施工规定,只要足够重视,严格执法,监督起来并不困难。更难的反而是社会生活噪音。一是城市音源复杂,噪音取证难。二是管理多头,投诉无门。噪音污染种类繁杂,其监督管理涉及环保、工商、城管、公安机关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对于噪音的管理权限分工并不明确。还有的噪音问题,涉及邻里纠纷,公众既是噪音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噪音制造者,就更难厘清其中

13、的责任。洽理噪音污染,相关部门和公众都应该行动起来,尽快解决取证难、多头交叉管理等问题,明确监督执法的主体和责任。无论如何,噪音污染不该成为城市环保的短板。(摘编自2017年6月12日广州日报)材料四:德国对于交通噪声实行“一气呵成”式治理,从控制噪声源,到切断传播途径,再到保护受影响人群。相关部门首先规定公路交通噪声极限值,将车辆噪声监测列入每年车检,以此促使汽车厂家改进嗓声设计;之后,对道路进行现代化改造,铺设低噪音路面,在道路两旁竖起噪声防护屏,削弱噪声传播能力。在保护受影响人群方面,政府坚持将“保护公众远离噪音”作为城市建设的义务,规定禁止在噪音超过75分贝的地区建造房屋。此外,人们可

14、根据“噪声地图”一张可反映城市各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地图,来选址安家落户。日本对于噪声的防治可谓“从根源解决问题”。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保护了居民区的宁静环境,有效地减少了居民遭受噪声困扰的几率。日本环境基本法针对不同区域分别作出噪音限制的明文规定,各区域因互不干扰,落实和执行相关规定也相对容易。此外,装配式建筑在日本的普及也达到了控制建筑施工噪声的良好效果。在美国,不断升级的噪声污染已成为环境治理的重大挑战。其中,生活噪声是最让美国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人口集中生活的社区,邻里间噪声纠纷事件近年来有增无减。作为法制较完善的国家,美国对人们生活中遭遇的小麻烦也有相应的“皮毛法律”管制。上世纪60

15、至70年代,政府开始着力控制噪音污染,设立了统一噪音标准,并对恶性制造噪声的行为定性,认为企图扰乱安宁的一切喧闹声都是违法行为。(摘编自2017年6月16日中国网)(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控制噪声污染都不够重视,因此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B . 虽然噪音类别有很多种,但建筑工地的噪音最为厉害,它不仅扰民,并且在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方面还远超其他噪音。C . 根据材料二中城市六大功能区的环境噪音监测对比图示,我们可以了解到

16、这些区域白天与晚上的环境噪音的达标情况。D . 我国对于某些类别噪音的管理权限分工不明确,有些噪音问题难以厘清其中的责任,目前难以很好解决噪音扰民的问题E . 德国、美国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噪音污染,且执行情况也很到位,这些国家再也没有出现噪音扰民的情况。(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在防治城市噪音污染方面可以作哪些借鉴与改进。 4. (9分) (2017高三上宝鸡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几个月前,一批外籍在华留学生选出了他们眼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期待有朝一日能将这些“带回”自己的国家。过去的历史无法重演,未来的奇迹可以创造。

17、“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发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全球组网,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国产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首艘国产航母下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成功党的十八大后,一件件“中国重器”让世界刮目相看。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仅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擘画出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路线图。“中国的崛起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大的事件。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实现复兴,其影响是深远的,使全球重心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评价。华彩中

18、国梦,漫漫复兴途。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正以越来越多的发展奇迹,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史诗。“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胸有成竹地向世界发出“邀请函”。时间与空间的审视中,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不朽奇迹清晰地展现出来,一个政党无与伦比的伟大丰碑巍峨矗立。(摘编自人民网有一个奇迹叫中国2017年第19期)材料二:五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变了世界看中国的目光全球各国开始探究一个个中国奇迹背后蕴含的奥秘。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参观者络绎不绝

19、,繁华的商业区“新天地”尽在咫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奇迹最鲜明的标志,市创造中国奇迹最核心的密码。中国领导人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如何将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外界普遍的答案是,这与中国共产党正确且富有远见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凝集了中国最优秀的智囊团。从地方到中央,每个层面的领导者都充满了智慧和远见,可以说,习近平主席打造了一个敢于实践的团队、一个敢于改革的团队。”俄罗斯远东所所长卢佳宁认为,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表示,过去五年,中国各级官员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中都将

20、“为人民服务”作为其工作宗旨,努力为建设富强国家和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努力。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国富民强作为执政目标。(摘编自人民周刊中国奇迹背后的奥秘2017年第19期)(1) 下面关于两则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中国“新四大发明”问世,中国人对此引以为豪,外籍在华留学生也对这一说法高度认可。B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创造出很多奇迹,也制定出了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创新计划。C . 五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世界刮目相看,并让各国开始探究中国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D . 中国经济快速

21、稳定的发展,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国富民强作为执政目标。(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 材料一展示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引用外媒评价表现其影响;材料二则侧重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在于党的领导。B . 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中国取得的成就,宣传党的领导,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凝聚人民的斗志。C . 中国共产党正确且富有远见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包括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D . 俄罗斯卢佳宁认为,中国共产党凝集了中国最优秀的智囊团,因此,这团队敢于实践,敢于改革。E . 习近平总书记胸有成竹地

22、向世界发出“邀请函”,表现出当代中国的自信担当,也是在邀请世界各国来见证中国的发展。(3) “中国奇迹”的经验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7江苏模拟) 文言文阅读理解南宫生传高 启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赀。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陈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而归。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

23、,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知生非懦懦,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时藩府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家虽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

24、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 , 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秘,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赞曰:生之行凡三变,每变而益善。尚侠末矣!(选自明代高启高太史凫藻集,有删节)【注】风后: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人物。具区:太湖的古称。藩府:指元朝末年张士诚占据苏州,称吴王。隽蹶:胜败。(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生用周养宾客用:使用B . 乃谢酒徒

25、去谢:辞别C . 遂溯大江溯:逆流而上D . 故人皆多生多:称赞(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南宫生家中积蓄丰厚,他供养宾客,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喝酒赌钱,结果耗尽家中资财,于是离开酒肉朋友们,去学习兵法。B . 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而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他给一个军将讲古代优秀将帅的故事,令武官敬服。C . 当时藩府多次用兵打仗,南宫生私下推断藩府的胜败大多能猜中。D . 南宫生收藏了很多名家书法作品,用以自娱自乐,但因求索的人太多,他很少再拿笔写字。(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

26、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4) 成年之后南宫生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8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雪夜感旧陆游江月亭前桦烛香 , 龙门阁上驮声长。乱山古驿经三折 , 小市孤城宿两当。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注】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73岁,闲居江阴。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两当:今甘肃两

27、当县。(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B . 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C . 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D . 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金锁子甲,意在比喻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E . 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2) 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