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_第1页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_第2页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_第3页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_第4页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了解仓颉造字的过程,懂得甲骨文的发现对研究汉字演变历史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汉字谐音和字谜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努力认真地学习汉字,正确掌握和使用汉字,欣赏和学习汉字的书法,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2、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到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3、通过活动,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美。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1收集有趣的字谜。2、收集有趣的谐音。3、收集仓颉造字的历史资料。4、了解“册”“典”“删”等字的来历。5、收集一些通俗易懂的甲骨文。6、寻找

2、错别字、不规范字做好“啄木鸟”头饰。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要求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学生1:汉字数量很大,汉语大字典选收了约56000字。学生2:笔画最多的字是“齉”,共36笔。学生3:9笔的字数量最多。学生4:“的”字用得最多,大约每25个字就要遇到一个。学生5:最常用的字有6OOO个左右。学生6:汉字很有趣,可以猜字谜。(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设计意图:求知离不开文字基础,此环节意为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差异,补缺补漏。扎实基

3、础知识。展示顺序的确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调动了全体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关键为每位学生都要动起来,投入学习。(二)学文悟情展示: 生1:仓颉,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生2: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

4、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生3: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展示对课文的个性理解,然后通过自己不同的感情朗读方式,加深对课文的体会,力求每位学生善倾听,能质疑,能展示,善解疑。(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

5、式全班展示)展示:生1:一点一横,一撇到西门! 生2:“广”字。 生3:一口小铁锅,中间两颗小豆豆。 生4:“心”字 生5:一只羊,四条腿,可惜没有尾。 生6:“羔”字展示: 生1: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生2: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生3: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生4: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生5:和尚的房子 - 妙(庙)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设计意图:所有的学习目的,就是运用和再创造,此环节为学

6、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生1:那么怎样才能纠正错别字呢?生2:大家学习生字时要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字义,做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并且要反复进行练习、巩固。生3:读书时要认真、细心,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清楚,并且一边读一边想,弄清楚每个字的意思。生4:写字时要一笔一画地认真把字写对、写工整,不要“龙飞凤舞”,潦潦草草。写完后要认真检查。生5:多读多写,增多跟字见面的机会和使用的次数,在理解和运用中加强记忆,牢固掌握。生6:学好汉语拼音,学好普通话,克服方言土语的影响,决不仿写社会上流行的不规范的字。生7:同学之间如果发现谁

7、读错写错了字,就马上指出来,帮助改正。设计意图:没有矛盾就没有创新,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知识冲突才能促进对文本知识和自己内在的知识的冲突,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才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生1:在黑板上写了甲骨文,让同学闷猜一猜是什么字。生2:在黑板上写了甲骨文,让同学闷猜一猜是什么字。设计意图:能否触动学生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学习,是一位教师真正的魅力所在,是一节精彩课堂的催化剂,因为,学生喜欢你这位教师,你的课,学生不由自主地为今后自己课堂的再次展示作准备。 猜字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体会猜字谜带来的乐趣。2、 通过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

8、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4、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教学重难点了解字谜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魅力。教学准备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搜集字谜。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导入。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2、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1)学习书上的那些字谜,体会汉字文化的魅力。(2)认识汉字的字谜现象,探究猜字谜的方法。(3)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字谜。(4)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个性创

9、作。二、展示学习成果(一)基础知识展示1、我会读这些字谜的谜面。2、小组内相互猜字谜。2、这节课,我知道了谜面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谜、画谜、协作谜等。3、我节课,我知道了猜字谜主要有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 组合法,如:一口咬掉牛尾巴。象形法,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意会法,如:客满。(二)活动展示。设置字谜擂台,进行猜字谜接力赛。(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1、游历了字谜王国,说说对汉字有什么新的认识。2、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字谜。3、根据汉字的特点,小组为单位创作谜面,全班交流。三、知识拓展延伸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 有趣的谐音教学设计教

10、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2、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教学重难点 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教学准备 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搜集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A、出示故事开会。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同志们,

11、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 使 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 B、自由读,说说哪里好笑。 C、小结:这个笑话,是因为汉语方言的谐音引起的。谐音就是指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板书:谐音、一音多字)同学们,谐音现象是汉语特别的地方,它在别的语言中是不多见的。今天就让咱们一起遨游 “谐音趣味王国”吧?2、引出课题。 3、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1)学习书上的那些歇

12、后语,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3)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4)根据汉字的谐音用法,进行个性创作。二、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这些歇后语。 2、这节课,我知道了歇后语是一种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带有谜语性质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利用谐音,是创制歇后语重要方式。 3、我还知道了这些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

13、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二)趣识谐音1、谐音歇后语。 狐狸吵架( ) 老九的兄弟( ) 和尚的房子( ) 和尚打伞( )2、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缺一少十。指名学生讲郑板桥妙解对联的故事。 对联: 莲子心中苦 , 梨儿腹内酸 。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指导读出节奏和韵味。感受谐音用法的妙处:对联字面上的意思是明显的,而作者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3、商品的广告词随心所浴(欲) 咳不容缓(刻) 默默无“蚊”(闻) 洗出望外(喜) 酒负胜名 ( 久) “骑”乐无穷(其) 一明惊人(鸣) 别无锁求( 所) 首屈一纸

14、(指)4、 古诗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1、游历了谐音王国,说说对汉字的谐音有什么新的认识。2、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3、根据汉字的谐音用法,自主创造一些歇后语、古诗和对联等。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三、知识拓展延伸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然后和同学交流。 仓颉造字与”册”“典“删”的来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生会讲结绳记事和物语的故事。2、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

15、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4、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 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教学重点寻找资料,了解一些汉字的来历。课前准备课前搜集关于一些汉字的来历的资料等。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汉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汉字到底是是怎么来的呢? 2、提出学习目标(1)读通读顺仓颉造字一文,讲讲“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与问题。(2)读“册”“典”“删”的来历一文,了解“册

16、”“典”“删”的本义。(3)课外资料搜集展示。(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二、展示学习成果(一)、关于仓颉造字1、我会读通、读顺这个故事,并能准确地读准生字词。2、“结绳记事”方法帮助记忆和表达。3、“物语”方法帮助记忆和表达。4、仓颉是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的,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二)关于“册”“典”“删”的来历1、我知道这三个字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竹子和本头上写字有关。2、我还知道了“象形”和“会意”是汉字产生初期三分重要的造字方法。(三)资料搜集展示:1、汉字之最。(1)汉字中笔画最多的字是齉(nng),共36画。(2)汉字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的”

17、字,平均25个字中就能遇到一个。(3)汉字中形声字占82。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占汉字总数的67。(4)汉字中读音最多的是“那”字,有:,i,u,i,u2、汉字起源的传说: 契刻记事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清楚的说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帮助记忆数目。因为人们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这就是古时的“契”。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数目,主要用来作债务的凭证。右图

18、是在甘肃省西宁县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遗址的骨契图形。3、一些汉字的来历。(1)最早海上的交通工具就只有:“舟”一种;但演化到现在,细分成“舨、舟、艇、船、舰”等不同小大规模与形制的“舟”。(2)一开始金属只有“金”一种,但随著冶金技术的发展,对于金属的知识更加丰富,“金”被细化成“金”、“银”、“铜”、“铁”等等。(3)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4)五代刘龑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字。(5)在近代,由于大量西方知识的涌入,也造了许多字。例如随著“Beer”传入中国,如何用汉字表达是一个问题,最初译为皮酒,后觉不妥,

19、于1910年左右创造了“啤”字译为“啤酒”。(四)创作性展示想象“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和问题。三、知识的拓展延伸课外再搜集更多关于汉字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它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演变与甲骨文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2、了解甲骨文的历史,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3、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 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关于汉字演变的资料等。教学过程一、提出

20、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吧。我们知道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先来感受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 2、提出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从古到今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2)仔细发现,从表格中你发现汉字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3)读通读顺甲骨文的发现一文,讲讲这个故事,谈谈感受。(4)课外资料搜集展示;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二、展示学习成果(一)关于汉字的演变 1、从表格中,我们了解到了汉字从古到今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甲骨文

21、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个阶段。 2、我还发现了汉字的演变趋势: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的,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二)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1、我会读通、读顺这个故事,并能准确地读准生字词。 2、我了解到了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故事。 3、读了这个故事,我了解到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甲骨文是现存的最早的文字系统。 4、我发现,在生活中只有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可能就会有新的发现。(三)资料搜集展示:1、采用编汉字小报的方式介绍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最初模样,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的字体还有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后来到了秦代,秦代就

22、统一了文字小篆。甲骨文是19世纪末发现于河南小屯村的,甲骨文从殷墟出土,故又称“殷墟文字”,它的特点是图画文字;金文产生于商代后期,通行于西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它的特点是象形程度降低;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使用的文字。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化统一,字体定型,笔画整齐,标志着汉字的统一 2、解说式: 甲骨文大都是商王朝占卜吉凶时,刻的卜辞和有关的记事文字,是殷代到纣亡273年间的遗物,日前成为研究商周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4500个左右,可认识的约1700字 金文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 篆书

23、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小篆笔画更加匀称整齐,线条粗细一致,更加圆转,符号性增强了,图画意味大大削弱了。因为小篆在大篆基础上简化而成,一般说小篆是大篆的简体 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粗细有致地笔画,风格也变为横扁舒展,“隶变”成了古今汉字的分界 3、谈感受:从看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四)创作性展示 1、个性感受:通过搜集关于汉字的资料,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有趣,感受到了它的悠久历史,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让我们更加地热爱了祖国的文字 2、我想说:通过活动,让我们初

24、步认识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并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我还懂得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三、知识的拓展延伸 课外再搜集更多关于汉字的相关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 认识错别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增强规范用字意识。2.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准备1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2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3整理出作文本和作业本中错别字。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2、提出学习目标(1)了解错别字的类型及原因,认识错别

25、字产生的危害。(2)探求纠正、不写错别字的方法。二、展示学习成果生1:读了一字值万金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工作中一定要严谨细致,否则将带来巨大的损失。生2:是啊,错别字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会毁了一支军队,请听我搜集的小故事一字毁千军。生3:我在街头搜集了这些错别字:独“衣”无二、挂“扬”头卖狗肉、“即”打折又送礼生4:通过调查,我发现写错别字有以下这些原因:1同音混淆:如再和在,以和已等;2形近混淆:如已和巳,摘和滴等;3多笔少画:如洒和酒,候和侯,式、柳等;生5:我从作文本和作业中整理出这些常写错的字生6:预防错别字,我有巧办法。1每人准备一本错别字更正本,登记错别字,并订正3遍

26、。2把自己易混易错的字进行归类,常复习。3结对子,互相帮助、互相督促。生7:我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记易错的字:亡口月贝凡(赢)、横戌点戊中空、全封巳半封已不封是自己。三、激发知识冲突(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四、知识的拓展延伸把活动的收获用笔记录下来,形式不拘。可记叙活动的过程,也可以抒写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 欣赏汉字书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增进对汉字的了解。2、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感受汉字的美。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欣赏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

27、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教学重难点欣赏汉字书法,感受汉字的美.教学准备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搜集优秀的书法作品。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载体,从古至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书法作品。2、引出课题。3、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1)学习书上的两幅作品作出评价,感受汉字的美。(2)读读赞汉字一诗中的词语来赞美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3)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优秀的书法作品。(4)结合课文所得,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二、展

28、示学习成果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1、我会欣赏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并对作品作出评价,我感受到了汉字字体的多样性,认识到书法是一种艺术。2、我会读赞汉字。3、我会用赞汉字一诗中的词语来赞美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4、我还知道了一些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二)如何赏析书法作品1、是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把握,又要细微的观察。2、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体现的意趣和哲理。3、是布白包括字、行气、章法。4、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三、创造性展示

29、(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1、游历了欣赏汉字书,说说对汉字书法的新认识。2、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优秀书法作品。3、自主创造书法作品(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四、知识拓展延伸动笔写一张自己最满意的书法作品,然后和同学交流。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并学会运用。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齐读课题,你读出什么含义来了?从课题上分析,作者会紧紧围绕哪方面来

30、描写?2、提出学习目标。把课文读通读顺。学会本课8个生字,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说一说你喜欢作者对中国汉字哪方面的描写?(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二、展示学习成果(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1、这节课,我学会了风韵、浩瀚如海等词语,明白了拘束、僵硬、驰骋、魅力的意思。2、我会用拘束等词语说一句话。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4、我会解答(每课一练的题目)。(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二)学文悟情展示1、抓住文字,赏析内容说说你喜欢作者对中国汉字哪方面的描写?师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说中国汉字“不是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