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春市语文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 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 , 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H2H3B . H1H3C . H1+H3=H2D . H1+H2H32. (2分) 把06 mol X气体和06 mol Y气体混合于2L的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
2、X(g)Y(g) nI(g)2W(g),5 min 末生成02 mol W,若测得以I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 , 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为( ) A . 4B . 3C . 2D . 13. (2分) (2018高二上惠来期末) 下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 + Y(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 升高温度B . 加大X的投入量C . 加催化剂D . 增大体积4.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eO、ClO2、SO2都属于氧
3、化物B . 液氯、铁单质、液态氯化氢都属于电解质C . 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NaCl溶液、水、蛋白质溶液等D . 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Na+和Cl可用过滤的方法5.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 常温下,pH=5的盐酸和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则混合液的pH为( ) A . 7.2B . 8C . 6D . 无法计算6. (2分) (2016高二下东至月考)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 pH=7的溶液B . c(H+)=c(OH)的溶液C . 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D . 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7. (2分) 如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
4、合是( ) 类别组合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电解质强电解质高分子物质ACO2CuO氨气NH3H2O葡萄糖BSO3Na2O稀硫酸NaOH果糖CSO2CaO冰醋酸KOH纤维素DN2O5Na2O2丙氨酸Cu(OH)2聚乙烯A . AB . BC . CD . D8. (2分) (2016高二上通化期中) 关于浓度均为0.1molL1 的三种溶液:氨水 盐酸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溶液的pH:B . 水电离出的(H+):C . 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D . 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呈碱性:c(NH4+)c(Cl)c(OH)c(H+)9. (2分)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再滴加CCl4 , 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紫红色,说明氧化性:Br2Fe3+I2B .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 , 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 kJ的热量C . 常温下,0.1 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 =11012 ,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A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均增大D .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不能说明Na2O2是否变质10. (3分) 为探究Na2
6、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 溶液,再分别滴加用如图所示的试剂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a中溶液褪色还原性:SO32IBb中加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SO32和S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c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SO32+H2OHSO3+OH , 所以滴入酚酞变红;Ba2+SO32BaSO3(白),使水解平衡左移,红色褪去Dd中产生白色沉淀Na2SO3溶液已被氧化变质A . AB . BC . CD . D11. (2分) (2015高二下枣强期中) 我国科学家不久前成功合成了3
7、mm长的管状定向碳纳米管,长度居世界之首,这种碳纤维具有强度高、硬度(抵抗变形能力)高、密度小(只有钢的 )、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因而被称为“超级纤维”对碳纤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它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B . 它是一种新的碳单质C . 它的结构与石墨相似D . 碳纤维复合材料不易导电12. (2分) (2018高二上江苏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2CH2B .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淀粉的化学式(C6H10O5)nD . 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Fe2(SO4)3=Fe23+3SO42-13. (2分) (2016高二下惠州
8、开学考)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B . 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C .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D . 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14. (2分) 比较MnO2和CuO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能力大小的实验中,若催化剂的质量均控制在0.1 g,6%的H2O2溶液(密度按1 gcm3计算)均取2 mL,可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A . AB . BC . CD . D15. (2分)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铝
9、和稀盐酸反应:Al+2H+=Al3+H2B . 稀硝酸和碳酸钙反应:2H+CO32-=CO2+H2OC .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42-=BaSO4D .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Cl2:Cl2+2OH=Cl+ClO+H2二、 解答题 (共9题;共61分)16. (8分) (2016高三上成都期中) 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SO2和H2S)的转化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SO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潮湿条件下,写出大气中SO2转化为HSO3的方程式_ (2)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H2S经两步反应氧化成SO42,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1如下: 1
10、mol H2S(g)全部氧化成SO42(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 SO2是工业制硫酸的原料气体之一,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 时间/minn(SO2)/moln(O2)/mol00.100.05040.0500.02550.04080.020反应在04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2)=_;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8min时,维持温度不变,往反应容器中再通入0.020mol SO2(g),0.010mol O2(g),重新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SO2的百分含量将_(
11、填“减小”,“增大”或“不变”)(4)将H2S 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2所示:在温度一定和不补加溶液的条件下,缓慢通入混合气体,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CuS,可采取的措施有_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05,通常认为反应进行得较完全;相反,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105,则认为这个反应很难进行已知常温下各物质的溶度积及电离平衡常数:CuS:Ksp=6.31036;H2S:K a1=1.3107,K a2=7.11015,通过计算说明反应CuS(s)+2H+ (aq)=Cu2+(aq)+H2S(aq)进行
12、的程度_17. (6分) (2018房山模拟) 某课题组以硫铁矿烧渣(含 Fe2O3、 Fe3O4、 Al2O3、 CaO、 SiO2 等)为原料制取软磁用 Fe2O3(要求纯度99.2%, CaO 含量0.01%)。其工艺流程如下(所加入试剂均稍过量):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的 pH 如下表所示(1) 滤渣 A 的主要成分是_。 (2) 在过程中可观察到产生少量气泡,溶液颜色慢慢变浅。能解释该实验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有_。 (3) 在过程中,课题组对滤液 A 稀释不同倍数后,加入等质量的过量铁粉,得出 Fe3+浓度、还原率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课题组选择稀释后c(Fe3+
13、)为 1.60mol/L 左右的理由是_。 (4) 在过程中,课题组在相同条件下,先选用了不同沉钙剂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滤液 B 中钙的含量以 CaO 计为 290310mg/L) 沉钙剂 Na2SO3H2C2O4(NH4)2CO3Na2CO3NH4F用量/g 2 2 2 5 2剩余CaO/mg/L) 290 297 290 190 42根据实验结果, 选择适宜的沉钙剂,得到滤渣 C 的主要成分有_。(5) 在过程中,反应温度需要控制在 35以下,不宜过高,其可能的原因是_。 (6) 在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18. (8分) (2016高二上上海期中) 下列物质的分离提
14、纯中除杂剂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混合物成分除杂试剂 化学方程式(i)铜粉中混有铁粉_(ii)铁粉中混有铝粉_(iii)Al2O3中混有Al(OH)3_(iv)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_19. (7分) (2018静安模拟) 下图的实验装置可用于研究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A处为SO2气体发生装置,C处为SO2与O2反应的装置。 完成下列填空:(1) A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仪器F的名称为_。 (2) 根据实验需要,应该在D、E处连接合适的装置。请从下图中选择,将所选装置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D:_,E:_。 (3) 用amolNa2
15、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A处反应结束时,再继续通入一段时间O2,最后测得E处装置增重bg,则此时SO2的转化率为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4) 若Na2SO3变质,会影响到SO2的转化。现欲检验某Na2SO3样品是否变质,你的方法是_。 (5) 实验结束后,如果将收集了SO3的装置敞口露置于空气中,可看到装置出口处产生大量白雾,其原因是_。 20. (5分) (NH4)2SO4是常用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NH4)2SO4在260和400时分解产物不同【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实验1:连接
16、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 0mol/L盐酸70.00 mL)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260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 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B,加入指示剂,用0.200 0mol/L 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O42 (1) 仪器X的名称是_ (2) 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mol (3) 实验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
17、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 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4) 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_ (5) (NH4)2SO4在40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 21. (5分) (2016高三下信阳月考) 现有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100mL,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请计算出FeCl3、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 22. (9分) (2018辽宁模拟)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X、Y、Z、W、R五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原
18、子序数依次增大,X、Y、Z、W为同周期元素且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1:2:3:2,R和Z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Z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 (2) Z、W、R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 (3) W的常见氢化物的氢键的键能小于HF氢键的键能,但W的常见氢化物常温下为液态而HF常温下为气态的原因是_。 (4) 某种分子式为Y4Z4W8的物质(该物质中同种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不含碳碳双键)是一种威力极强的炸药,则可推知其结构简式为_。 (5) XR是一种耐磨材料,可由X的三溴化物和R的三溴化物于高温下在氧气的氛围中合成。X的三溴化物分子中X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R的三溴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名称为_。合成XR的化学方程式为_。(6) Y与W形成的某种常见化合物的晶胞如图, 该晶体中分子的配位数为_,若晶胞的棱长为a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体的密度为_g/cm3。 23. (6分) (2017高二下惠阳期中) 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请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并写出A和E的水解方程式 (1) 结构简式A_B_C_D_; (2) A水解方程式_;E水解方程式_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化学(第4版)课件 第7章 脂质代谢
- 超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 儿童健康检查培训
- 卢桑斯的权变管理理论
- 黄疸的问诊要点与护理诊断
- 颈部疾病病人护理课件
- 我的健康早餐分享
- 幼儿春游欣赏活动方案设计
- 健康素养大讲堂
- 预防网络诈骗班会课件
- 美国技术服务合同英文翻译
- 企业数字化生存指南
- 医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资料备案清单
- YDT 5206-2023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
- 新疆警察学院面试问题及答案
- 小学三到六年级全册单词默写(素材)-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小学英语
- 铁岭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笔试真题2022
- 天然气泄漏事故演练方案及评估
-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设置与服务规范》
- 妇科炎症健康教育课件
- 儿科护理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