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1月段考语文试卷_第1页
高三11月段考语文试卷_第2页
高三11月段考语文试卷_第3页
高三11月段考语文试卷_第4页
高三11月段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11月段考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二上桂林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身着旗袍和中式外套,面对中外记者侃侃而谈 , 强调要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不走样、不变形。美国实施空中打击以来,叙利亚伤亡人数不断增加,不少平民一到夜晚就胆战心惊,目不见睫 , 往往在恐惧中度过一夜。字雄安新区宣布设立后,来自全国的购房客蜂拥而至,“到雄安去”建房、买房的热潮扣人心弦 , 但国家早就有了积极的应对预案。近日,我国第一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标志

2、着我国通信技术再上新台阶,真是大快人心。苦难出佳,蚌病成珠这样的规律在古代诗人身上屡见不鲜,不得志的李商隐、亡国之君的李煜他们的文章均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广州地铁的乘客确实存在着一些有待改正的行为,比如不少乘客习惯拥堵在站台的车厢出口处,将出口堵得水泄不通,令下车的乘客举步维艰。A . B . C . D . 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7月8日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央的名义召开的第一次水利工作会议,是继今年中央1号文件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对水利工作作出部署的重要会议。B . 8月4日晚,体育总局冬运管理中心公布了对短道速滑队内部严重冲突事件的

3、处理,冬奥会四金得主王濛被撤销队长职务、开除出队,并取消其参加国际、国内比赛的资格。C . 7月1日起,我省新农合住院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将在全省县级以上医院全面启动,由新农合基金对试点病种实行“打包付费”,参合病人按定额标准承担固定自付比例。D . 6月13日,安徽省气象局局长于波签发了重大气象信息专报,要求针对江南持续集中的强降水导致城市内涝、山区次生灾害和中小水库防汛等情况展开服务。3. (2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批评起部下来,_一位家长训斥一个淘气的孩子。送科技下乡,_是帮助那里的人们致富,其意义极其深远。三星堆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史学界_整个学术

4、界的极大关注。A . 居然无非乃至B . 居然无疑竟至C . 俨然无疑乃至D . 俨然无非竟至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4. (6分) (2017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冯骥才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文明的意义和必不可少。然而,对于知识界来说,只有自觉还不够,还要有先觉,即文化的先觉。知识分子的性质之一就是前瞻性和先觉性。在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中,最先自觉的应是知识分子。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文化先觉是指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关切整个文化的现状、问题与走向,敏锐地觉察到社会进程中崭露出来的富于积极和进步意义的文化潮头,或是负面的倾向。当然

5、,不只是发现它、提出它、判定它,还要推动它或纠正它,一句话承担它,主动而积极地去引领文化的走向。文化先觉首先来自于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一个时代如果没有一批富于文化良心、淡薄功利的知识分子,没有他们的瞠目明察、苦苦思辨与敢于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化就会陷入混沌与迷茫之中。就像“五四”时期那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给那个困扰纠结的时代注入了进步与光明的力量。知识分子要首先成为这种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自己、判定自己和验证自己,而不是坐而论道,指点江山,与现实风马牛不相及。任何有价值的思想都是大地里开出的花,而真正美丽的花除去美丽,还要结成种子,回落在大地里,开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来。先觉者都应是先行

6、者。文化先觉不是一种觉察,而是一种思想。它由广泛的形而下的文化观察与体验中,发现到时代性的新走向新问题,通过形而上的思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思想意义的新认识。这种先觉不一定都在国家民族文化层面上,也有生活、城市、习俗乃至审美等不同的文化层面与方面。关键是要对它保持锲而不舍地守望与关切。先觉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状态;这种境界和状态产生于具有高度文化责任和知识精神的知识界。当然,文化的先觉还要来自广阔的文化视野。没有对文化的博知与深究,对文化史的学养,对当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文化的广泛关照,敏锐、深刻和富于真知的文化先觉缘何产生?在精神领域里,高度不会凭空而起,深度加上广度才会产生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先觉有

7、所不同。文化自觉的要求具有普遍性,而文化先觉由于它具有发现性、进取性、引领性,它的要求似乎在更高一层;但它又是知识分子所要具备的。它不是某个人一定具备的,却是知识界必需具备的。或者说,知识分子本来就应有这种先觉性。失去这种责任和性质就不再是知识分子,而只是“有知识的人”。对于转型期间的当代中国,文化上充满内在的冲突与活力,问题与希望,文化现象无比纷繁,有待我们去思辨与认知。因此说,文化先觉,它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 知识分子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自觉的意义,并成为文化先觉者,就是要求知识分子成为敏

8、锐的觉察者。B . 知识分子要以文化无觉作为自己的责任,主要是著书立说,用自己的先进学说去分辨当今社会的文化迷茫。C . 知识分子要有文化先觉的责任,并成为文化先觉的实践者,能够在国家民族的发展过程起到引领作用。D . 知识分子要具有文化先觉的精神,要锲而不舍地守望与关切,觉察是实现知识分子文化先觉的要求。(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知识分子应走在全社会文化自觉的前列,自觉地承担起自身的文化责任,主动积极地引领文化的走向。B . “五四”时期的各类知识分子,都为那个时代注入了进步与光明的力量,今天的知识分子要以他们为榜样。C . 文化先觉者都应是先行者,知识分子

9、要首先成为文化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判定和验证自己。D . 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化上既充满活力和希望,也存在冲突和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思辨与认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属于“文化先觉”的一项是( )A . 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加痛斥,他同情弱小国民的疾苦,怀有怜悯心,追求平等等,这样人道主义对当世和后代的思想都有重大影响。B . 鲁迅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而他不单单是批判当时的社会,也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解剖,促使人们不断地觉醒。C . 龙应台担任台湾文化部长时,看到山区孩子的文化环境不佳,提出文化“泥土化”的政策,让台湾山区的孩子也得到优质的文化

10、待遇。D . 梁思成为保护北京的古城墙四处奔走,在无力阻止古城墙被破坏时,他痛心地对当时北京市市长彭真说:“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5. (30分) (2018高一上苏州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又见边关芦花翩翩飞闭剑东伴着习习江风,迎着冉冉秋阳,伫立于巍峨的中越红河大桥,静观,桥之下,红河畔,融融芦花正飞舞。飘逸又洒脱,甚是壮阔。芦花是秋天的精灵,这话不假。历经风雨和酷暑、洪涝或干旱的考验,平日里貌不惊人的芦苇们也迎来了生命中最为期待的时光,一团团的芦絮争相抽出,一枚枚细腻的芦花随风摇曳,誓要将丰收的秋天变成芦苇的盛大节日。芦苇不是农作物,断然不可能带来五谷丰登的丰收美景。但却能

11、给人清爽怡人的美妙感受;芦苇不是人类种植的花草树木,注定不会轻易屈服于人类的招呼使唤,哪怕刀砍火焚乃至挖根,芦苇依旧是以倔强到了极点的姿态来回敬人类。又是一年深秋时,边关芦花漫天飞。飘飘的芦絮,摇弋着动感的舞姿,放飞憋了一年的心事,在飒飒秋风中,去追逐那注定要让它们亢奋一生的梦想,去寻觅另外的生命芳草地。也许,待到明年开春时,一棵棵柔弱的芦草就顽强地生长开来了,慢慢地,经受大自然的残酷考验;迅速地,汲取大地精华,不出几年,它们也会成长为独霸一方的野草。从宽敞的中越红河大桥沿着红河东流的方向一路远眺,眼帘中,总是会跳跃着红河芦花的英姿,总是荡漾着芦苇的轻浪。又是一年深秋时,芦花正开得如痴如醉。开

12、得如痴如醉的芦花集结了很多羡慕的目光和亮丽的闪光灯。在蜗居的边关小城,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小小的边城河口也变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再加上直达昆明的高速公路的通车,每年来河口或经河口前往越南观光旅游的旅客不下八十万人次,这对于一个常住人口不足十万的边关小城来说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深秋时,正是河口一年当中最凉爽怡人的时候,当北方已经寒风嗖嗖白雪皑皑时,深秋的河口正是养人的时候,太阳暖烘烘地照着,照着游人的心也暖烘烘的。于是,沿着红河及南溪河两岸依次开放的芦花也就成了河口的一大美景,虽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却也是气势逼人的,决不轻易服输。河口的芦苇因为是沿着界河一线生长,所以就成了事

13、实上的边关芦苇,边关自古以来就从不缺乏流血和牺牲,更不会缺乏刚强和傲骨,所以这里的芦苇也就多了军人般的刚强和傲骨,每每看到芦苇骄傲无比地开花了,我总会给予它们最热烈的歌颂。为心中那汩汩而萌的感动。我心中关于芦苇的感动是源远流长的。很小很小的时候,太调皮的我总是难免挨上父亲的芦鞭抽打,那鞭子就是一根光滑的芦苇,打在身上那是揪心的疼啊。稍大,就喜欢折腾芦苇了,有一种报复的意味,喜欢折断它们、腰斩它们乃至是焚烧它们。只是后来听说芦苇对农民来说是有大用处的,我才慢慢停止了对芦苇的“暴行”,慢慢地我也在萌发对芦苇的爱好之情。不用说,芦苇丛中的鸟窝就够自己乐的了,更何况是春天时那鲜嫩的芦笋呢。再后来,读懂

14、了诗经蒹葭篇,于是独自一人的时候,经常会那么吟诵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久而久之,一种盎然的美、一样曼妙的情思便悠然而萌了,穗絮飘曳,景色迷朦,心里则浮起一缕缕情思,柔美而又凄楚,令人无法抗拒。是啊!芦苇真的是一种让人着迷的植物,据十七世纪法国最卓越的数理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大自然数十万种植物,为什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偏偏要把人比喻成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呢,为什么不是其它的一种植物,而偏偏是大自然中极为平凡普通的芦苇,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也许以我之拙见,是难以真正悟透其中的涵义的,但是如果能从

15、这句话中悟出一些独特的人生见解,我想这样的思想之旅应该是值得称道的。是的,芦苇的确是一样令人费解并敬佩的植物。它们自尊、自爱、正直不阿、一尘不染、锲而不舍,它们给人展示的是众志成城、坚忍不拔、所向披靡。面对着这大自然中伟大的生命斗士,我不得不陷入了持久的感动(1) 在文章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芦花是秋天的精灵”? (2) 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的句子。 (3) 文章第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 文章第段中作者引述了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5) 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的句子。 (6

16、) 文章第段中作者引述了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6. (13分) (2019高二上江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刘重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吨位为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

17、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并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 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合并和收买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逐出了长江上游。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

18、始了,民生公司应当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 1938 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积压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完成。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 “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

19、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是一个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难得的平台,他与民国时期各地乡村建设实验不同,明确提出其乡村建设的目的是“要赶快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卢作孚也与姜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

20、为“民国乡建三杰”。(有删改)【相关链接】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卢作孚工作的报酬)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会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

21、须全力趋赴的积极目的。(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外国轮船分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B . 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C . 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

22、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D . 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E . 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力行,全力趋赴。(2) 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 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7. (14分) (2017高三上海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诚意伯刘公行状黄纪善公讳表,字伯温,处州青

23、田人,年十四,入郡庠,习学业,为文有奇气。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举进士,安公曼硕见公,谓人曰:“此魏徵之流,而英特过之,乃济时器也。”江西行省大臣雅轫公才略,辟为掾。后与幕官议事不合,遂投劾去。居青田山中,著郁离子。未几,总制官孙炎以上个遣使聘公,遂由间道诣金陵。会陈友谅入寇,或谋以城降;或以钟山有王气,欲奔据之。公独张目不言。上召公入,公奋曰:“先斩主降议及奔钟山者,乃可破贼尔!“上曰:“计将安出?”公曰:“如臣之计,莫若倾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然则取威制敌,王业成也。”上用公策,斩获千万。洪武元年正月,上幸凤阳,使公居守。公志在澄清天下,巧言于上曰:“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

24、振肃,而后恵政可施也。”乃令宪司纠察诸道,弹劾无所避。公案劾中书省都事李彬侮洼等事,罪当死。丞相李善长余爱彬,乃请缓其事。公不听,遣官贲奏诣行在。上从公议,处彬死刑。公承旨,即斩之,由是与李公大忤。比上回京,李公诉之,遂辞归。上召公赴京师,叙公勋伐。赉赐甚厚,累欲进公爵,公曰:“陛下乃天授,臣何敢贪天之功,圣恩甚厚,荣显先人足矣。”遂固辞。上知其至诚,不强也。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洪武八年正月,旧疾愈增,遣使驰驿送公还乡里。居家一月而薨。公生平刚毅,慷慨有大节。每论天下安危,则义形子色。然与人游,坦然无间阻。至于义所不直,无少假借,虽亲之者以此。公初与同郡叶公景渊、金华宋公景濂同出处,有通家

25、之好。至于居官任政,则各行其志,俱以功名显予世,而公与宋公又以文章为当代首称云。(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江西行省大臣雅知公才略雅:一向B . 遂由间道诣金陵间道:小路C . 遣官赍奏诣行在赍:抄写D . 由是与李公大忤忤:不和(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庠:古代的学校,也特指乡学。B . 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C . 驿: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也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D . 大节:指的是一个人通常表现出来美好的品质。(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然则取威

26、制敌,王业成也。至于义所不直,无少假借,虽亲之者以此。(4) 根据文章第三,四段,概括刘基在“居官任政”方面的特点。(不超过40个字)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4分)8. (14分) (2019高一上汕头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 . 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 . 参加

27、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 . 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 . 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 . 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 . 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3)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4)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五、 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杜甫登高中表明诗人心中郁积的凄苦之情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 (2) 离骚“_,_”两句中,屈原认为人们各有乐趣,而自己的乐趣在于“爱美”。 (3)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一句,从国力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3分)10. (3分) (2017清新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