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银川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比拉彗星自1826年被命名后,一直在预计回归的年份准时出现。1846年比拉彗星,形成了两颗小彗星_,并各自逐渐产生彗尾。这是人类第一次真切地观测到彗星分裂的现象。然而,1852年比拉彗星如期回归后,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无论天文学家如何地_计算,无论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和爱好者们如何地_寻找,全世界再没有人观测到比拉彗星。直至1872年11月27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场意外
2、又异常壮丽的流星雨造访地球,从黄昏到黎明,天空中流星_,如焰火般盛放。据估计,这一夜可见的流星总数约16万颗,是一场真正的“流星暴雨”。而这天正是地球穿过原比拉彗星轨道的日期。天文学家醒悟过来:分裂后的彗星已经碎解为颗粒尘埃,( )人们终于发现了流星雨真正的成因。确实,大多数流星雨都与彗星瓦解或喷发的产物密切相关,至今天文学界已经证实有十多个颗粒尘埃流星群与彗星的轨道相合。(1)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距离却从此失踪了。B . 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两颗
3、彗星却从此失踪了。C . 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D . 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B . 正是由于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C . 这场流星雨正是因为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而出现D . 这场流星雨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4、 分道扬镳 殚精竭虑 苦心经营 络绎不绝B . 一分为二 精益求精 煞费苦心 川流不息C . 一分为二 殚精竭虑 苦心经营 川流不息D . 分道扬镳 精益求精 煞费苦心 络绎不绝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一下庄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体贴”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张再林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体贴”,这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按明代学者杨复的解释:“恕者,如心之谓,人己之心一如也。”故“恕”即将心比心,以心度心,也即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然而,在这里,我却宁愿使用“体贴”这个词。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
5、真正交流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我们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辅以诸如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视病人为“看的对象”,而是贴入对方的身体,即所谓的“望、闻、问、切”,调动自己身体的一切感觉器官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以期使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并在这种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说明了为什么医生自身的“麻木不仁”成为医家之大忌,说明了中医为什么可以运用气功进行生命互植的“
6、介入疗法”,因为在这里,医患双方业已形成为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医患关系是如此,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也不例外。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礼”就其原初义而言,与其说是今人所理解一种专制社会中旨在强化一种统治的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共同体中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它同样是古人的“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故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体现了年少者对年老者的体贴,“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则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体贴。在这里,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身体的一个姿态,脸部的一个表情,已不再是纯粹做作客套的东西,而
7、是以一种既亲切可感又沉默无声的动作语言,传达着人们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他人的体贴与关爱,并使社会借以形成为一个温情脉脉、相濡以沫的爱的共同体。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古人不仅用“体贴”这一方式把握人际关系,而且从“天人合一”之道出发,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因此,古人对自然事物的把握,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把其看作是异己于人的“自在之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之,剖析之,用工业的机器征服之,利用之,而是把其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
8、与共的生命伴侣。故在古人的心目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有生老病死,乃至人有两性,自然有阴阳,人有四体,自然有四时,人有五伦,自然有五行,乃至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被视为所谓的“天的震怒”,所谓的“天象示儆”,乃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的生命的每一次感动,都会同体感通地在自然现象中引起微妙的连锁反应。因此,“体贴”是洞开中国文化神秘大门的一把钥匙,舍此我们就不能理解中国的“人我不二”的伦理观、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乃至中国的“神美同义”的宗教观。舍此我们也就不能理解古人的“无之不体”的人生境界和追求。乃至于可以用“手足”喻兄弟,用“
9、腹心”喻朋友,用“同胞”喻众生,用“父母”喻天地,乃至其使无论我们人类还是整个宇宙都成为我自身生命机体的生动的隐喻和象征。当然,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孔子的“恕”、孟子的“恻隐”、王阳明的“良知”这些概念同等的重要性。它仅仅是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一切其他概念将失去了其解释的生命学依据,并有流于“唯心主义”的嫌疑,因为真正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近取诸身”、“反求诸身”的文化,一旦舍弃了这种“身体”,中国文化中的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因为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莫明
10、其真正的内涵。(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是指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B . 因为中国的医患双方构成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所以,中医疗法能在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C . “礼”也可以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一种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是中国古人“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D . 中国古人把“体贴”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2) 下列选项与文中“体贴”的概念不一致的一项的是( )
11、A . 借助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对病人进行诊断。B . 中医的“望、闻、问、切”。C . 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D . 用“手足”喻兄弟,用“父母”喻天地。(3) 下面选项中对作者解读的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 中国文化的特质更多强调的是认知,当然也有身体践履,但是一种生命体验。B . 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C . 中国古人还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
12、象。D . 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3. (9分) (2017高三上宝鸡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几个月前,一批外籍在华留学生选出了他们眼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期待有朝一日能将这些“带回”自己的国家。过去的历史无法重演,未来的奇迹可以创造。“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发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全球组网,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国产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首艘国产航母下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成功党的十八大后,一件件“中国重器”让世界刮目
13、相看。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仅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擘画出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路线图。“中国的崛起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大的事件。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实现复兴,其影响是深远的,使全球重心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评价。华彩中国梦,漫漫复兴途。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正以越来越多的发展奇迹,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史诗。“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胸
14、有成竹地向世界发出“邀请函”。时间与空间的审视中,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不朽奇迹清晰地展现出来,一个政党无与伦比的伟大丰碑巍峨矗立。(摘编自人民网有一个奇迹叫中国2017年第19期)材料二:五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变了世界看中国的目光全球各国开始探究一个个中国奇迹背后蕴含的奥秘。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参观者络绎不绝,繁华的商业区“新天地”尽在咫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奇迹最鲜明的标志,市创造中国奇迹最核心的密码。中国领导人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如何将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外界普遍的答案是,这与中国共产党正确且富有远见的执政理念和治国
15、方略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凝集了中国最优秀的智囊团。从地方到中央,每个层面的领导者都充满了智慧和远见,可以说,习近平主席打造了一个敢于实践的团队、一个敢于改革的团队。”俄罗斯远东所所长卢佳宁认为,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表示,过去五年,中国各级官员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中都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其工作宗旨,努力为建设富强国家和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努力。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国富民强作为执政目标。(摘编自人民周刊中国奇迹背后的奥秘2017年第19期)(1) 下面关于两则材
16、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中国“新四大发明”问世,中国人对此引以为豪,外籍在华留学生也对这一说法高度认可。B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创造出很多奇迹,也制定出了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创新计划。C . 五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世界刮目相看,并让各国开始探究中国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D . 中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国富民强作为执政目标。(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 材料一展示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引用外媒评价表现其影响;材料二则侧重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在于党的领导。
17、B . 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中国取得的成就,宣传党的领导,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凝聚人民的斗志。C . 中国共产党正确且富有远见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包括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D . 俄罗斯卢佳宁认为,中国共产党凝集了中国最优秀的智囊团,因此,这团队敢于实践,敢于改革。E . 习近平总书记胸有成竹地向世界发出“邀请函”,表现出当代中国的自信担当,也是在邀请世界各国来见证中国的发展。(3) “中国奇迹”的经验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12分) (2017高三上怀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时间龙应台2007年最末一个晚上,十八
18、岁的华飞去和朋友午夜狂欢。我坐在旅店的窗边,泰北冬季的天空洁净,尤其当城市的灯火因贫穷而黯淡,星星就大胆放肆了,一颗一颗堂堂出现。但是星星虽亮,却极度沉默,下面的街头人声鼎沸,乐鼓翻腾。刚从街上的人流里撤回,我知道,像河水涌动的是情绪激越的观光客,但是暗巷里骑楼下,疲惫的女人开始收摊,她们赤脚的幼儿蜷在一旁,用破毯子裹着,早睡着了。然后烟火,冲向天空轰然炸开,瞬间的璀璨,极致的炫美,人们雀跃欢呼。这是跨年之夜。可是,这不是神明的生日,不是英雄的诞辰,不是神话中某一个伟大的时刻,不是民族史里某一个壮丽的发生,那么,人们庆祝的究竟是什么呢?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一只漏沙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
19、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有时候,我们用眼睛看得见的“坏”去衡量时间。一栋每天路过的熟悉的房子,从围墙的斑驳剥落到门柱的腐蚀倾倒,然后看着它的屋顶一寸寸扩大垮陷,有一天野树爬藤从屋中昂然窜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时间?有时候,我们用非常细微的“动”去量时间。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涨落、日影的长短,不都是时间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滨,我看每天金星出现在海平线上的点,冬天和夏天不同。在台北的阳明山上,我看夕阳下沉时碰到观音山的那一刹那,春天和秋天不同。你是否也用过别的量法?孩子小时,我在他们卧房的门沿上挂一个一米半高的木板量尺。每一年孩子的
20、生日,让他们站在门沿背对着尺,把他们的高度用小刀刻下。于是刻度一节一节高升,时间也就一节一节在走。南美洲有一家人,夫妻俩加五个孩子,每一年的同一天,一家七口一人拍一张大头照,三十年不曾间断。三十年中,红颜夫妻变成老夫老媪,可爱纯真的婴儿变成心事重重的中年人。还有那疯狂的艺术家,突然决定写数字。醒来一开眼就写连续累积数字,吃饭、坐车、走路、如厕、洗头时不断地写;搭飞机出国时,在飞机的座位上写;到医院看病打针时,在病床上写;到教堂做礼拜时,在教堂的长板凳上写。每分每刻每时写,每天每月每年写,数字愈来愈大,字串愈来愈长,艺术家这个人,是的,愈来愈老。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时候,杜甫不
21、是在记录时间吗?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人,不是在记录时间吗?伦勃朗一年一年画自画像,从少年轻狂画到满目苍凉他不是在记录时间吗?农业社会的人们认真地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难道不也是在一个看不见的门沿上,秘密地,一刀一刀刻下时间的印记?所以跨年的狂欢,聚集、倒数,恐怕也是一种时间的集体仪式吧?都市里的人,灯火太亮,已经不再习惯看星星的移动和潮汐的涨落,他们只能抓住一个日期,在那一个晚上,用美酒、音乐和烟火,借着人群的吆喝彼此壮胆,在那看不见的门沿量尺上,刻下一刀。凌晨四时,整个清迈小城在宁静的沉睡中,新年悄悄开始。我们行装齐整,离开了旅店,在黑夜中上路,往泰寮边界出发。五个小时的蜿蜒山道,两天
22、的慢船河路,冷冽的空气使人清醒。我在想,在古老的湄公河上啊,时间用什么测量。(有删减)(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时间”为题,以时间为序,首尾照应,内涵丰富。B . 作者善于观察生活,通过描写不同的人和事来抒发人生感想,文章充满哲理。C . 作者的文字清新细腻,读此文犹如听邻家阿姨讲故事一般,舒缓而沉静。D . 结尾处再次设置“时间用什么测量”的疑问,引人深思。(2) 文章第九自然段举了艺术家的例子有何作用? (3) 作者为什么认为时间需要测量?请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5. (15分) (2019高
23、二上金台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商,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会罢副使,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
24、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雠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兵部侍郎。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赠
25、工部尚书。(节选自宋史许骧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B .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C .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D .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B .
26、 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C . 配流,是古代自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D . 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B . 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C . 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分寸得当。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得到了从轻处罚
27、;对流配犯人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中肯意见。D . 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4)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7高二上汪清期末)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白日行
28、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掉阖间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抖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注】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阖间城,苏州城。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1) 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送张舍人之江东记叙了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一雁”和“孤帆”借代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作者的不舍。B . 送张舍人之江东诗人善用婉曲,表面写日暮,实际写心寒;表面写江水,实际写相思。两者皆为双关意。C . 从送严士元首句中的“倚掉”二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与朋友是偶然相遇。“倚”字,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可以让我们想象二人在岸上携手谈笑之景。D . 送严士元中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既从视觉,又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E . 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江水”“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人诗人深清厚谊。(2)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与管理规范考核试卷
- 太阳能建筑与城市景观融合设计考核试卷
- 舞台搭建施工材料检验标准考核试卷
- 劳务派遣企业劳动派遣协议审查与优化考核试卷
- 中等教育创业教育案例研究考核试卷
- 国际经济法国际仲裁案例解析考核试卷
- 居住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新和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待岗薪酬管理办法
- 应付利息管理办法
- 用电办理授权委托书(新)
- 电气值班员技师实操题
- 2022年广西百色干部学院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
- 教学案例 长方形的面积“黄冈赛”一等奖
- GB/T 35694-2017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
- GB/T 19418-2003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 GA/T 992-2012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
- GA/T 828-2009电子物证软件功能检验技术规范
-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教学讲义课件
- 安全手册(中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