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甲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映态度也不一致。乙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

2、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丙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选自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1) 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假如B . 心习C . 反映D . 东想西想(2)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B . 乙C . 丙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6高二上邹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晒客杨暄晒客,源自英文“Share(分享)”,无

3、疑是2007年网络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8月份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里,就包括了“晒客”。现在,这个群体正异常活跃于晒客专业网站和各种各样的BBS之中。最初的晒客是那群将自己的工资条拿出来展示的网友,他们往往会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工资有多少、奖金是多少、年贴是多少、福利有多少等信息,引来众多应和者。一份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上海的一位热能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单,一长串的数字详实地罗列出了他8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其中最有名的“晒工资”,当属北京大学副教授阿忆在博客上公布自己月收入4786元的工资条,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老师收入的争论。除了工资,晒客还热衷于“晒”衣服、“晒”孩子、“晒”感情、“晒”美食,甚至

4、“晒”基金、“晒”股票2006年才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晒客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顺利地从一小群人的词汇变成公认的新群体?一些网民认为,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晒”隐私不仅让自己压抑的情绪得到了舒缓和宣泄,有时候还能得到许多网友的真诚安慰,这种方式很好。专家认为,这就是“晒”的魅力。现代社会中,网络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一个平台。其自由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表达渠道,晒客说出了现实中可能需要遮掩的内容,将个人的情感、经历统统拿出来分享,“晒”出来的真实故事更容易引起旁观者共鸣,实现了网络和现实的融合。最近,晒客中的“晒黑”族异军突起,成为目前晒客中发展最快的人群之一。“晒黑”族的

5、一个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记者在一些“晒黑”论坛上发现,“晒黑”的内容各式各样。比如,一名叫“微笑女王”的网友“晒”出了饭店后厨的一组照片。照片中,这家饭店的露天后厨西边是一个垃圾堆,东边是一个停车场,厨师们就在尘土飞场中洗菜、切菜。此外,哪家超市服务态度不好,哪家商场不给发票、哪家银行办事效率低等,“晒黑”族都会将它们拎出来“晒晒太阳”。针对“晒黑”,有人热烈支持,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就应该拿出来晒晒,揭露丑恶,促进社会进步,也有人持否定态度,担心网络言论缺乏监督,“晒黑”言辞会有偏颇,夸大事实以偏概全,甚至无中生有,不利于社会和谐。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晒黑”应当秉承实事

6、求是的原则,坚守道德和法律两条底线。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分析,网络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有利于把力量单薄的个体汇聚起来,形成更大的集群力量对抗侵权行为。不过,也有一些专家对“晒黑”族的做法表示担忧,认为“晒黑”最后容易演变成一场愤怒情绪的集体宣泄,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选自人民日报2007年9月25日第11版)(1) 从原文看,下列对“晒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B . “晒”可以成为网民之间传递情感的渠道,许多在生活中不便与同事朋友交流的话题可以

7、贴到网上和陌生人交流。C . 从工资到股票,参“晒”内容繁多,说明互联网应用的日益丰富,单一的网民群体开始分化,出现了新“网客”。D . 晒客中的“晒黑”族,就是将社会中的“黑色现象”详细披露在网络上,以警醒网民或政府部门,推动问题的解决。(2)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晒客借助网络“晒”出来的隐私内容和真实故事,容易引起网友共鸣,实现网络和现实的融合。B . 人们对“晒黑”族褒贬不一,这说明“晒客”作为新兴的网络群体,应具备最基本的自律意识。C . “晒客”内容丰富多彩,但要坚守道德和法律两条底线,同时,告诫网民就事论事,不意气用事。D . “晒黑”族把力量单薄的

8、个体汇聚成集群力量对抗侵权行为,这反映了“晒黑”族团结的力量。(3) 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晒客晒“公”,只要自担责任,也可以依法包容;但“晒”过头了,会扰乱社会秩序,引发法律纠纷。B . 晒客晒“私”,只要自己愿意,不去伤害别人,并且不违背法律,要“晒”什么,当然自己可以做主。C . 晒客晒“黑”,须慎重对待,因为这既涉及法律责任,也涉及隐私、机构形象和社会和谐等问题。D . 晒客不能什么都“晒”,须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负责,网民们应理智地对所“晒”信息进行客观分析。3. (9分) (2015高一上金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云端深处有“菩萨”在海拔52

9、00米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上,除了两座代表现代文明的公共厕所外,再没有什么永久性建筑了。人们只能在一间间帐篷里找到茶馆、旅店、邮政所,甚至是一家藏在黄色帆布帐篷里的医院。这绝对是世界上最高的医院,没有之一。2002年,来自美国蒙大拿州的医生卢安娜弗瑞尔在此创办了喜马拉雅搜救协会附属诊所。此前,海拔4450米一个小村落里的坡努奇诊所是最高的,那里需要徒步5天才能到达。事实证明,走得太远太快的游客往往会在这个海拔高度出现高原病症状。珠峰急救室转移了相当一部分坡努奇诊所的病人。9年来,弗瑞尔和她的同事们已经救治过3000多名病人,其中包括30多名重病号。有人称他们是真正的“活菩萨”。大部分病人是来自尼

10、泊尔的夏尔巴人,他们是喜马拉雅山的原住民。据称,这群长年生活在海拔4700米左右的人,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远高于常人。据说,曾经有背着氧气筒的登山队员气喘吁吁地向上攀登,却看到一个夏尔巴男孩从山上急匆匆地跑下来。这个光着脚的男孩气急败坏地告诉登山队员,“我家的牛今天早上跑没了,上了山顶也没找着。”有西方记者甚至夸张地声称:“他们长着专门用于登山的第三片肺叶”。在珠峰探险队中,他们的角色可能是向导、助手或搬运工。在队员登顶前,这群登山界的奇才必须先被雇来“修路”: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他们随身携带路绳爬到高处,将绳端用冰锥固定进千年岩冰,架设全长达7000米至8000米的安全绳,起到导路、辅助攀

11、爬和一定程度上保障队员安全的作用。不过,即便是夏尔巴人也不能总是幸免于严酷的高山环境。一些牧民在海拔6000多米的高山上放牧牦牛,结果出现了带有剧烈头痛和呕吐感的急性高山症。居民们散居于高山各处,距离诊所太远。弗瑞尔就通过无线电话进行指导。她曾经借此指导村医对一名孕妇实施椎管内麻醉,并帮助一个婴儿健康地诞生。登山队员也是珠峰急救室的常客。4年前的5月,来自尼泊尔的尤莎参加了一个条件简陋、只拥有一些最基本登山设施的廉价探险队,结果,她在距峰顶仅有550米处突发严重高空病,陷入半昏迷状态,倒在一个陡峭的、不稳定的雪坡上,氧气也快被用光了,她的大半生命已经越过了死亡的边界线。也就在那时,两名已经登顶

12、的队员正在下山途中,在这个“死区”撞见了陌生的尤莎。他们将尤莎裹在一个睡袋中,绑到一架雪橇上,沿着珠峰陡峭的南坡,花了整整8个小时,才将尤莎一步步抬下险峻的山壁。12个小时后,抵达位于大本营的小诊所。尤莎获救了,但并非所有人都像她这样幸运。就在她获救的1年前,英国登山者夏普也被困珠峰附近,数十人曾从他身边经过,登顶后返回,但没有人施以援手。最终,夏普因缺氧身亡。弗瑞尔和她的同事们的重要工作,也包括处理那些遇难者的尸体,他们被封存在冰碛中,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后来者发现。当然,这只是最最糟糕的情况。大部分时候,弗瑞尔的病人们总是捂着“快要被咳断的肋骨”,或是敲打着疼得“像是被刀劈成两半”

13、的脑袋前来就诊。在这座孤寂、冰冷的冰山里,弗瑞尔甚至也会帮忙看看焦虑、烦躁的登山客的心理疾病。不过,在这个特殊的急救室里,各种各样的麻烦都会找上门来。有时,病人正在接受救治,但发电机却出了故障,不过几分钟的时间,高压氧舱的踏板断裂,正输着液的静脉输液管瞬间冻结,注射药物也成了冰块。对这名53岁的女医生来说,这里最重要的器材可不是氧气袋或止血钳,而是可以粘住各种各样被冻裂了的医疗器材的防水胶带。几乎没有一天,弗瑞尔面对的是相同的状况,见机行事成为了她的准则,“毕竟,没有哪本教科书说过,当你身处海拔5200米,遇到意外时,到底该怎么做”。(选自2011年7月20日中国青年报)(1) “云端深处有菩

14、萨”这一标题蕴含了什么内容?这个标题有什么好处?(2) 这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诊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 联系全文,简析这则通讯的新闻价值。4. (12分) (2020高一上桂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故乡那座山,老家那个园谭谈早先,公路只能通到山那边。每次从外面回家,汽车只能开到山那边一个叫大塘的地方。然后,沿着那条挂山而上的石板山径拾级而上,拐一个弯,又一个弯;上一个坡,又一个坡。不知出过多少身热汗之后,山顶上一座古亭,才立在面前了。那穿亭而过、迎面而来的清风,把我这个远方归来的游子接到了亭。饮下守亭大娘免费提供的一杯凉茶,一种家的温馨就弥漫在全身于是又下山了。下了一个石坡

15、,又一个石坡,面前,就看见一个盖着黑色瓦片的屋顶了,那就是自己的家。那年那月,自己就是从这里拱到这个世界里来的。那时候,我心里总纳闷:这山上,满山遍地全是石头,树长不高,花开不多,水流不远,我们的先祖,为什么要为它取一个如此美丽动听的名字“花山岭”呢? 小时候,我经常在这儿的山上山下跑。春天,上山捡雷公屎(地皮菇)做菜;夏日,上山摘桐子树叶,回家包麦子粑粑;冬季,则到山上割茅草,给家里烧火做饭。这山间的每一块石板,都印下过我的脚印啊!那时候,心里时不时在想:什么时候,如果这山上真的有花常开不败,那该多的好呀!近些日子,一群花山岭上人,突发奇想,要把这山好好打扮一番,在这里建一个农民公园。平日里

16、那些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平平常常的石邦邦,突然间升华了,亮堂了。有些,如天狗咬月;有些,如卧佛赏山;有些,似蛟龙入海;有些,像山鹰展翅;有些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石头,顿时变得妙不可言了。这不就是千年不败的奇石之花吗?山的西南坡,前年建起了大型太阳能发电厂。整坡整坡的山,规规整整地覆盖着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它们面向蓝天,收集散落在宇宙间的光能,把它变成电流,来造福人类无疑,这也是我们花山岭上的花,现代科技之花,文明生活之花!千百年来,无花可赏的花山岭啊,在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你已华丽转身了!那么,接我来到人世间的、山脚下的那个家园呢,又是一番什么模样了呢?伟大的时代,织密了乡间公路的网络。我那老屋的人

17、们,追求生活的便利,纷纷搬出老屋,到老屋对面新修的公路边盖起了红砖新屋。一年一年,那栋老屋,就成了一片废墟。而老屋,对于我,它永远在心里,它是我心中一栋不倒的精神之屋!老屋建于何年已无从查考,听老辈人讲,它是我的高祖领着他的六个儿子,在一座荒山上建起来的。从屋的北头到屋的南头,十几个厅屋,两百多间房子,足有半里多路长。屋场有南北两个槽门。南槽门上,悬挂着一块雕刻有“进士”两个大字的木匾。不知是我们的先人里曾经出过一个进士、还是先祖们为了装门面而私自制作。 老屋里曾,先后接来了八代人,他们中或求学,或从军,或经商,走南闯北。有些,已定居于繁华都市;有些,已落户在异域他乡。但不管他们走到哪里,这老

18、屋,都深深地藏在他们的心里。这幢屋是有灵魂的,这是一个家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些年来,许多城里都建有老干活动中心,那是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关爱。这,引起了这老屋一个在省城工作的子孙的联想:自己的村里,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更值得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也应该有一个休闲、阅读、健身、娱乐的场所啊!于是,他和一群老屋的子孙,聚在一起合计后,一个美丽的设想产生了:在这老屋的废墟上建一个村里的老农活动中心。中心里,有供老人们阅读的晚晴书屋,有供孩子们学习的小天使阅览室,有健身广场,有棋牌娱乐室。想到就做。他首先在微信里向文友们发出呼吁,一下子,南南北北的作家朋友,就捐寄来了六千多册精美的图书

19、。接着,他又带头捐资、筹资百余万元,用于活动中心的建设。如今,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老屋子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美丽的梦想,正在落地,正在变为现实老屋新生了,在新时代用新的生命为后人服务了!于是,它被人们取名为:还童园。花山岭,我故乡的山。还童园,我老家的园。(擴编自十月,有删改)(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实过去花山岭并不美,但这留下了作者儿时的记忆。经过花山岭人的不断努力,如今的花山岭果真有了“常开不败”的花朵。B . 作者对花山岭和老屋的今昔变化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结尾处所写“花山岭,我故乡的山。还童园,我老家的园”,与题目相照应。C

20、. 本文语言平实、自然,如“那穿亭而过、迎面而来的清风,把我这个远方归来的游子接到了亭”,表现作者对故乡细腻真挚的情感。D . 作者笔下的故乡,古老而又鲜活,既富饶美丽又远离喧嚣,但这只是个美丽的梦想。(2) 本篇散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 作者选取了故乡的“山”和“园”作为描写对象,结合全文,简述它们和生活于此的人们的关系。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

21、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察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惠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初登所生庶贱徐去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敌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

22、:“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鹭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节选自三国志孙登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登所生/庶贱徐

23、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B .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C .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D . 初/登所生底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通常有五种爵位,依次为公、侯、伯、子、男。“万户侯”,指食邑万户以上,后泛指高爵显位,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24、”。B . “疏”,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臣僚上“疏”可以报告工作、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进谏等。C . “尊号”,“尊”为尊敬。“尊号”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还指即帝位,文中“权称尊号”指孙权称帝、从唐起,皇帝及朝廷官员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D . “谥”,古代君主、诸侯、大臣、著名文士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生前行迹,给予褒贬善恶的称号。分为官谥和私谥,如陶渊明私谥“靖节”。(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登体恤百姓,宽以待人。他出外狩猎时,常绕远路避开良田,不践踏百姓的庄稼。休息时,也

25、是选择空闲之处。对犯了错误的人,不忍处罚,还不许身边的人再提此事。B . 孙登孝顺养母,有感恩之心。徐氏对孙登有养育之恩,虽遭废,但徐氏派人送来的衣服,孙登必定沐浴后才穿上。而步氏赐予的东西则不敢接受而委婉拒绝。C . 孙登关心国事,忧国忧民。他临终上疏颇有见地,提出国家的政令应与时俱进,博采众议:认为有些地方应该宽缓刑法,减轻赋税,调整或停止一些劳役,顺应民心。D . 孙登身份高贵,懂得进退。魏王授予他东中郎将,赐封万户候,他没有接受。他是孙权的长子,孙权称帝之后自然立他为皇太子。(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登待接案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陆逊忠勤于时

26、,出身忧国,謇赛在公,有匪躬之节。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9高二上合肥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定风波苏轼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晩,帘卷,清阴微过酒樽凉。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窗。【注】当时苏轼谪居黄州。本词截取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白居易画竹歌并引、曹希墨竹中的部分诗句拼集而成。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1)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集用他人诗句作词,写自己眼中之竹,自然贴切,给

27、人耳目一新的感觉。B . 苏轼借笔下的“墨竹”,暗表自己虽处于人生低谷,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怀。C . 上阙中“秀”字照应“雨洗”,暗写雨后竹子的光泽;“乱”字则照应“风”。D . 下阕中“先生”指王文甫,他画的竹子很形象,比萧悦笔下“肥”竹更胜一筹。(2) 作者采用集句诗的方式将竹子描写得形神毕肖,这些诗句是怎样描写竹子的?请结合上阕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9高一上安徽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择其善者而从之,_。(论语) (2) _,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3) 曹操观沧海中“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4) 白居易诗歌观刈麦中表现天气虽热,白天又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的诗句是“_,_”。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8. (1分) (2017高二上太仆寺旗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