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调研试卷D卷_第1页
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调研试卷D卷_第2页
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调研试卷D卷_第3页
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调研试卷D卷_第4页
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调研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昌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调研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7高二上邯郸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各位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请大家出钱出物,为灾区尽绵薄之力。B . 刘教授的一席话如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提出有意义的见解。C . 黄老师,掌受您多年教诲,我感到受益颇多,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D . 我写了一篇文章,想投稿又怕有疏漏,还是请你将大作斧正一下吧。2. (2分) 给下列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

2、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场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A . B . C . D .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5分)3. (15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在韩愈的师说中“_,_,_”三句形象地描述了同样的现象。 (2) 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胜

3、过学生”的原因是“_,_”。 (3)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相似的句子是“_,_”。 (4)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行舟轻快的两句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5)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表示作者要顺遂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的句子是“_,_”。 (6)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秋月之景”的两句是“_,_”。 (7)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两句融合了“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句中的

4、意境。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4. (10分) (2018郴州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陆孝彭1958年初秋,中央军委决定,我国要自己研究制造一种新型的喷气式强击机,强击机既有超音速的飞行速度,又有高效能的空战、陆战、海战的战斗力,这对于年轻的中国空军来讲,无疑是至关紧要的。为此,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亲自到沈阳参加了相关会议,最后确定把这个任务交给陆孝彭。带着共和国的期望,陆孝彭从沈阳来到了南昌,担任了“强-5”飞机的总设计师。陆孝彭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后来赴美国留学,曾在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工作,参与过舰载喷气机的设计。之后,他又在英国格罗斯特飞机公司

5、担任过一种亚音速战斗机的总体设计。1949年,陆孝彭得知新中国诞生的消息,巧妙地躲过特务的尾随,辗转新加坡、南朝鲜等地,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以后,陆孝彭将自己的才智都贡献给了年轻的中国航空事业。1952年,他曾在沈阳112厂第一飞机设计室担任“歼教-1”飞机的主管设计师,在同行们的通力协作下,成功制造了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要设计强击机,一无图纸,二缺资料,陆孝彭虽感困难重重,但多年来的科研实践使他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抗难力”。陆孝彭夜以继日地翻阅着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他认为,随着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强击机应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够从敌方的雷达盲区钻过,迅速地接近攻击目标出其不

6、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强击机!为了完善他的设计雏型,陆孝彭把设计室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他们从解剖“米格-19”喷气式飞机入手,了解和熟悉喷气式飞机的结构、性能。在这设计过程中,谁也无法说出陆孝彭究竟有多少个彻夜未眠。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他都要亲自过目,亲自核算。几万张图纸,几万个数据都浸透了陆孝彭的汗水。有时为了核算一个数据,他经常通宵达旦,助手们见他太辛苦,主动提出分担他的工作。但他深情地回答:“我自己不校阅一下,总是放心不下呀!”4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陆孝彭熬红了双眼,熬瘦了身体,但他身边的图纸却像一座座小山一样日益增高,15000多幅飞机设计图终于完成了,那锥形的机

7、头,加大的后掠机翼,流线形的蜂腰机身,美观的机尾翼,活像一只腾空的银燕,跃然在纸上。和许多事物一样,“强-5”的设计既有一般喷气式战斗机的性能,又有自己的特色。在设计过程中,陆孝彭注意吸收各国战斗机的优点,又勇于大胆创新。为了提高“强-5”的飞行速度,他大胆地采用了跨音速面积律理论。1961年8月,随着国内局势动荡、经济条件恶化,为确保“两弹一星”等重点计划顺利进行,“强-5”飞机的试制工作被责令停止。100多人的车间,仅剩下14人搞“强-5”机研制。可陆孝彭仍痴心不改:“强-5飞机我搞定了,14个人也要把强-5飞机拿下来。”陆孝彭坚持和工人、技术人员在一起,边设计、边劳动,加班划线,克服了数

8、不清的艰难困苦。1962年秋,陆孝彭和他的同伴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试制出第一架“强-5”样机。喜讯传到北京,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空军司令部等立即发来了贺电贺信。1966年6月10日,“强-5”的飞行实验开始了。随着叶剑英元帅的一声令下,机场上的“强-5”战斗机,像一只矫健的银燕,在强大气流的推动下,昂首挺胸冲向蓝天。陆孝彭在从事飞机设计研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编写的飞机总体设计(讲义),为南昌洪都工学院培养总体、气动设计技术人员提供了教材。1983年,在庐山召开的全国跨音速学术讨论会上,陆孝彭发表了论激波和极限线的关系以及二元翼剖面表面激波生成的条件一文,为应用查普

9、雷金特殊解求解复杂的气动力问题开辟了道路。(摘编自崔玉亭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相关链接:1983年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空军基地举行飞机表演。在与世界第一流的美国“F-16”战斗机、法国的“幻影-5”战斗机等的比赛中,我国的“强-5”赢得了低空、超低空飞行和打地靶三个项目的第一名。(崔玉亭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百度百科)洪都航空集团公司在编印的洪都报纪念陆孝彭的专刊中,用通栏对联赞扬他:“科学报国百折不挠,无愧航空功臣巨擘;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堪为世人一代楷模。”(百度百科)(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喷气式强击机对于提升中国空军在空战、陆战、海战中的战斗力至关紧要

10、,中央军委把研制的设计任务交给陆孝彭,体现了中央军委对他的高度信任。B . 新中国诞生后,陆孝彭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加入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建设,这反映了他热爱祖国、报效新中国建设的情怀。C . 陆孝彭通过查阅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认为强击机能够在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情况下出其不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从而确定了“强-5”的研制目标。D . 陆孝彭带领他的团队克服无图纸、缺资料等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敢于创新,三四年的时间就成功试制出第一架“强-5”样机。(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陆孝彭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在国外经历过

11、相关机型的设计工作,回国后曾担任“歼教-l”的主管设计师,设计经验丰富,说明他有能力担任“强-5”总设计师的工作。B . 在“强-5”飞机设计的过程中,陆孝彭对他的助手们不太放心,因而不辞辛劳,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他都要亲自过目,亲自核算。C . 从飞机设计负责人的选定到最后的飞行实验,叶剑英元帅都亲临现场,这体现了中央军委对陆孝彭的关心和对“强-5”飞机研制工作的重视。D . 陆孝彭他们在吸收各国战斗机的优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所研制的“强-5”飞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E . 陆孝彭有时放下飞机设计研制工作,去专门进行理论研究,因此他编写的教材和发表的学术论文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3) 陆

12、孝彭“科学报国百折不挠”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5. (20分) (2019高二上北仑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缙云的古风鲍尔吉原野在缙云,我喜欢仰面看天空的云。这里多山,朵朵白云围绕山峰,缠绵不走。虽然我知道缙云的地名不关云的事,它是轩辕黄帝的号。史记记载,黄帝又曰缙云氏。当年黄帝氏族从西北高原迁移到古越族聚集的浙江中部,建立了以缙云为名的方国。唐武周时代,即公元696年,县名改为缙云。但是地名有云,来客难免要往天空张望。这几天雨歇,天上一派好云。白云似城垣,如马队,浩浩荡荡地川流而过。它们在地上的随从则是迂回奔走的好溪。好溪也是一个好名字,在江河前面直接加一个好

13、字,恐怕只有缙云。水利万物而莫争,当然好。前面说黄帝在这里建立了缙云国,是传说。而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公元239年,缙云人在海拔1200多米的古方山上修建了一口方塘,即水库,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浙江最早的山区水利工程。你没法想象,在那么高的地方,人们穿过陡峭的山路去修一个水库。缙云人崇拜山,当地方言把山称作山娘,他们把崇山峻岭看做母亲。乡间秋收,农民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祭山娘。筑路造屋,开工之前也要祭山娘。缙云人认为,山上的鸟兽草木是山娘的子孙,土地是山娘的皮肉,不得随意毁伤。这真是可爱的传统,用现在的话说叫做环保,实为共生。在这里,哪家人屋里如果爬进了蛇,当地人不会把蛇打死,而要点上熏香把

14、它熏跑。缙云人上山垦田,人站高处,锄头放在下面,由下往上挖;而不能对着山头举起锄头,以兹表达对于山娘乃至大地的崇敬。说到缙云的山,自然要说鼎湖峰。传说轩辕黄帝当年来此地,相中的就是这座鼎湖峰,于是定居于此,并把这座山命名为缙云山,也就是黄帝山。黄帝在鼎湖峰顶上铸鼎炼丹,最后驾龙升天去也。之后,缙云成为古时江南祭祀轩辕黄帝的中心。鼎湖峰拔地而起,上下同圆。它固然是一座山,但把它叫做石柱更合宜。在苍翠的山峦之中,在好溪的喧哗声里,突兀而立的鼎湖峰引人遐想。我第一眼看到鼎湖峰,便觉人类的渺小,只能站在地面上仰之望之,如果环绕此峰观察一下该有多好。再一想,飞鸟幸福啊,它们可以围着鼎湖峰飞无数圈,累了在

15、上面栖息。期望环峰飞翔的人,不光我一个。宋代诗人柳绅初到缙云时,惊叹于鼎湖峰的雄奇,留下一首诗:“独出诸峰表,周围百丈圆。千寻雄镇地,万仞上摩天。湖浪动星际,莲花生日边。终当驾云鹤,绝顶会群仙。”他想象自己骑着云中的仙鹤,到达鼎湖峰绝顶,去拜会群仙。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也曾为鼎湖峰所倾倒。南朝宋永初三年,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他赴任路上经过缙云,改乘竹筏,走好溪水路。他在归途赋中叹曰:“漾百里之清潭,见千仞之孤石。历古今而常在,经盛衰而不易。”在游名山志中,谢灵运再度写到鼎湖峰“缙云山孤石干云,可高三百丈,黄帝炼丹于此”。好风景经过谢灵运的夸赞,传播士林,咏叹缙云的诗篇越来越多。李白在长诗送王

16、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开篇写道“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神往鼎湖峰的大诗人还有白居易。唐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来缙云一游。他听说鼎湖峰顶有黄帝置鼎而塌陷形成的湖,湖上生莲。他想,倘若劲风吹过,峰顶的湖水会不会随风而落,形成高天散雨的奇观呢?白居易为此留下一首诗:“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我做不出这样的好诗,但比古贤幸运的是可以坐缆车观望鼎湖峰。缆车在山峰后方,一路攀升到山顶,可窥见鼎湖峰顶全貌。放眼望去,几近梦幻。鼎湖峰边上的苍龙峡口,东晋时即建有祭祀黄帝的缙云堂,它是有史记载以来江南最早祭祀黄帝的建筑。唐乾元间,经缙云县

17、第一任太守李阳冰奏准,缙云堂改名黄帝祠宇,李阳冰题写篆额。李阳冰的篆书与李斯并称“小篆二李”。这些年,逢清明节与重阳节,当地都要举办规模宏大的祭祀。重阳节由地方政府主持公祭,清明节则是民祭黄帝的节日。我喜欢考究方言,尽管并没有语言学的基础。我十分崇拜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他同时又是音乐家与作家。他写的自述,让人百读不厌。赵元任通33种汉语方言,可以用口技的方法,模仿一个人从北京出发,周游全国,从东北返回的经历,用各地方言表述那里的风土人情与特产。方言实为历史的活化石。我跟缙云人聊天,发现这里的方言遗存着明清之前的古语,或许还有古越国的语言。比如他们把“人”称之为“丁”,一如汉代的称

18、呼。小伙子,他们称“后生丁”。“大丁”指成年人,“老髯丁”是老人。称“女孩子”为“婉转尼”,过门的新媳妇叫“新妇”,与陌上桑的称谓一样。唐宋时期的词语也保留在当地农民的言谈中。“走过去”这句话,当地人发音“往过克”。“去”的读音为“克”,这是明代以前的发音。明清之后的汉语,名词后面爱加“子”字,比如桌子,椅子。而缙云只叫桌、椅,不加“子”,保留明代以前的读法。从他们语言的古朴,想到缙云的百姓把山称之为山娘,认为鼎湖峰是黄帝炼丹的道场;而他们的语言中又保留着好多古音,这就是文化,文化应该源远流长,有山水和人的血脉气息。(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7月06日第11版)(1) 全文为什么以缙云的地名

19、开头? (2) 简析文中第六段的写法。 (3) 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征。 (4) 分析标题中“古风”的具体内涵及作为标题的好处。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9高一上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草书屏风(唐)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注释】怀素,唐代书法家,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大师,以狂草著名。(1)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诗人询问对方是从哪里得到这个屏风的,因为他一眼就看出字是怀素写的,说明诗人对怀素的草书

20、风格很熟悉。B . 颔联上句的“尘色染”形象写出了屏风不被人重视的现实,表达出诗人看到屏风被灰尘沾染的伤感。C . 颔联下句中的“墨痕浓”的“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色,已经把整幅字的风格和意境初步传达给读者。D . 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在转折中步步顿宕,峰回路转,引人入胜,表达出诗人的惊喜之情。(2) 诗歌的后两联使用了哪些手法?描摹出怀素草书的什么特点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7. (11分) (2020高一上渭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

21、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 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22、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

23、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1) 下列对文中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B .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C .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D .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

24、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B . 在过秦论中,作者贾谊有“合从缔交,相举为一”的表述,“合从”指的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政策。C . 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说颛臾“是社稷之臣也”。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D .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国家在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后,就要“谨庠序之教”,庠序:是古代的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25、项是( ) A . 唐太宗一开始就对魏征礼遇有加,每次和魏征交谈都令太宗非常高兴。B . 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魏征的功劳最大。C . 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D . 太宗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来替魏征建造正堂。(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8. (13分) (2015高一上河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题。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

26、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 , 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

27、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节选自杨烈妇传(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盗:侵袭B . 众皆泣,许之。乃徇曰徇:发誓C . 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固:坚持D . 侃遂忍之,复登陴陴:城墙(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力不足,死焉 , 职也朝济而夕设版焉B . 众皆泣,许之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C . 率其徒将超城而下图穷而匕首见D . 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吾其还也(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 )力不足,死焉,职也。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贼失势,遂相与散走。A . B . C . D . (4) 下列对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