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高二下绍兴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语言,需要吐故纳新的气魄,也需要严谨规范的操作。和谐的生活应由和谐的语言来承载,既兼顾主体性与多样性,又兼顾沟通和保护。B . 手机市场玩家们的座次风云突变。今年一季度,虽然华为手机排名登顶毫无悬念,但小米手机出现断涯式下跌却令人大跌眼镜,反而是OPPO和vivo的排名芝麻开花节节高。C . 一个小小的治安案件,竟然会不可思异地演变成举国震惊的大事件,不得不说是基于依法治国的重
2、要性和民众越来越强的人身安全保障意识。D . 欢乐颂截取了五个女孩从成长到成熟的阶段,让五个不同出身的女孩在生活、职场和爱情中陈出不穷地犯着错,遭遇着迷茫和困惑,激发着冲突,又在冲突中思考前行。2. (2分) 对下列各句中两个加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荳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瓜葛:这里比喻辗转相连的社会关系。头绪:指众多事件中排在第一位的。B . 台左右插着二十八宿旗号,顶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有一个香炉,炉中香烟霭霭。两边有两只烛台,台上风烛煌煌。霭霭:这
3、里形容香烟密集的样子。煌煌:光辉鲜明的样子。C . 李玉亭看着赵伯韬的面孔,估量着他每一句话的斤两 , 同时就感到目前的交涉非常棘手。斤两:指谈话中的每一细微处。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D . 翻开卷帙浩繁的古代诗歌,浓浓的乡思便扑面而来。中国士人历来视乡土为生息之地,因此乡愁便成为他们心底一抹挥之不去的情愫。卷帙:指书籍的数量。情愫:这里指真情实意,即本心。3. (2分) 加线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璧有瑕,请指示王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决负约不偿城未尝有坚明约束者明年复攻赵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A . B . C . D . 4. (2分)
4、 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 . “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 . “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D . “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5. (2分) (2019南开模拟) 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英国小说巴尔扎克密考伯主义债多不愁、乐天知命B雷雨话剧曹禺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C包身工短篇小说夏衍芦柴棒饲养小姑娘营利D孔雀东南飞中
5、国古代汉族最长的叙事诗玉台新咏刘兰芝总角之宴,言笑晏晏A . AB . BC . CD . D6. (2分) (2019高一下白城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戏剧语言是表达戏剧冲突的重要手段。戏剧语言指的就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和舞台说明,其中人物语言即通常所说的“台词”。B . 杂剧和传奇的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曲词即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C . 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其中,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其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D . 曹禺,我国著名剧作家,原名万
6、家宝,其戏剧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其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7. (2分) (2018高一上兰州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居住在两岸的是骨肉同胞。“同胞”这个理念在中华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所谓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 同胞之间有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B . 在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上,韩国演员安圣基和中国演员汤唯相濡以沫 , 一同担任主持人成为电影节期间的一大热门话题。C . 伊拉克政府曾几次计划减少巴格达市区检查站和隔离墙的数量,但是各种各样的恐怖袭击总
7、是如期而至 , 该项计划被迫取消。D . 领导干部工作应该做到一言九鼎 , 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出成绩来,对造福百姓的事业来不得半点马虎,更容不得“忽悠”。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8. (6分) (2017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九旬叶嘉莹: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叶嘉莹,192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取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虽然准许她去学校读书,但生活上对她约束极严。她被关在四合院里长大,甚少与外界接触。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圣贤之书让
8、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着,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酸酸臭臭的,很干很粗糙的渣滓,老舍四世同堂里,祁老先生的曾孙女宁愿饿死也不吃。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另一个对她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人,是她在辅仁大学的恩师顾随先生。读书时,她对顾先生的
9、一字一句都舍不得错过,记下了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叶嘉莹还保存着老师当年写给她的信。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信是用漂亮的繁体行草书写,叶嘉莹保存至今。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让念书,也就念了。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叶嘉莹的丈夫是国民党海军教官,婚后不久,她就跟着丈夫去了南方,1948年又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1949年年末,他们的大女儿才4个月,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开来,丈夫因被怀疑是“匪谍”抓了起来。3年后丈夫出狱,却性情大变,经常不可理喻地暴怒,妻子成了他首当
10、其冲的发泄对象。本来,生活的重担已把叶嘉莹压得透不过气,丈夫又加重了她的身心负担。她经常噩梦连连,近乎窒息,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后来,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一抹精神的灵光。诗是这样写的: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她的小女儿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1966年,叶嘉莹受邀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及哈佛大学讲学,后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在温哥华定居下来
11、。在拿到学校的终身聘书后,叶嘉莹以为自此就能安稳度日了,不料却再生变故。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亡故。她强忍着悲痛为女儿女婿料理完后事,把自己关在家里,拒绝接触外面的一切。在这期间,她写下了10首哭女诗。诗词不仅帮助叶嘉莹排解悲痛,更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1977年,她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大陆。在火车上看到有年轻人捧读唐诗三百首,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经劫难,但诗歌的灵魂未死。叶嘉莹重新燃起了内心的激情,决心回国。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授诗词。当时文革刚结束,传统文化断层严重,学生们内心对于学习古典诗歌有着极大的渴求。很多教授还在用
12、陈旧的阶级分析法解释诗歌,而叶嘉莹却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叶嘉莹用讲学把生命填得满满的,她记着老师顾随先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也有学生问过叶嘉莹:“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她这样回答:“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对叶嘉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讲课时,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对她
13、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她看来,“人生总有一天会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将这有限的生命之火点燃其它木柴而使之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流传下去,所以古人常说薪尽火传。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这难题,她早已解开。【相关链接】叶嘉莹接受采访时说:古典诗词里蕴含的,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是当年古人的修养、学问和品格。现在的青年一般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因为它的
14、语言是古典的,里面又有很多典故,有很多历史背景,他们自己看是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的,难免对它们冷淡隔膜,这是很大的损失。所以我要把这些好处讲出来,希望能够传达给他们,让他们能够理解,只要有人愿意听,只要我的能力还可以讲,我都愿意一直讲下去。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诗词给叶嘉莹力量,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借它度过忧患,获得疗愈。在诗词这样一种古老而含蓄的文学形式中,叶嘉莹有所躲藏又有所释放。(1) 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叶嘉莹从小接受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她认为对于圣贤之书,必
15、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B . 现在的青年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叶嘉莹认为古典诗词里面有很多典故、很多历史背景,使得青年们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C . 叶嘉莹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可生活中却缺乏自主选择权,从未真正恋爱过,完全听从命运的安排。D . 在叶嘉莹的生活中,诗词不仅帮助她排解悲痛,而且给予她走出生死劫难的力量,更使她想到要将古典诗词推广给每一个青年。E . 叶嘉莹能够走向古典文学研究之路,与家庭的熏陶、伯父的引导、恩师的鼓励分不开。(2) 叶嘉莹借古典文学度过哪些忧患?请结合文本分析。 (3) 作为一位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9. (
16、12分) (2017高二下丹徒期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槐树下的战争老舍一号搬来了两家日本人,一共有两个男人,两个青年妇人,一个老太婆,和两个八九岁的男孩子。自从他们一搬来,冠晓荷俨然自居为太上巡长,他命令白巡长打扫胡同,通知邻居们不要教小孩子们在槐树下拉屎撒尿。他嘱咐倒水的“三哥”,无论天怎么旱,井里怎么没水,也得供给够了一号用的“日本人是要天天洗澡的,用的水多!别家的水可以不倒,可不能缺了一号的!”一号的两个男人都是三十多岁的小商人。他们每天一清早必定带着两个孩子都只穿着一件极小的裤衩儿在槐树下练早操。早操的号令是广播出来的,大概全城的日本人都要在这时候操练身体。七点钟左右,那两
17、个孩子,背着书包,像箭头似的往街上跑去,由人们的腿中拚命往电车上挤。他们不像是上车,而像两个木橛硬往车里钉。下学以后,他们赛跑,他们爬树,他们在地上滚,他们相打打得有时候头破血出。他们想怎么玩耍便怎么玩耍,好象他们生下来就是这一块槐荫的主人。他们愿意爬哪一家的墙,或是用小刀宰哪一家的狗,他们便马上去作,一点也不迟疑。他们家中的妇人永远向他们微笑,仿佛他们两个是一对小的上帝。就是在他们俩打得头破血出的时候,她们也只极客气的出来给他们抚摸伤痛,而不敢斥责他们。他们俩是日本的男孩子,而日本的男孩子必是将来的杀人不眨眼的“英雄”。全胡同中,只有冠晓荷和一号来往。晓荷三天两头的要拿着几个香瓜,或一束鲜花
18、,或二斤黄花鱼,去到一号“拜访”。他们可是没有给他送过礼。晓荷唯一的报酬是当由他们的门中出来的时候,他们必全家都送出他来,给他鞠极深的躬。他的躬鞠得比他们的更深。他的鞠躬差不多是一种享受。鞠躬已毕,他要极慢的往家中走,为是教邻居们看看他是刚由一号出来的,尽管是由一号出来,他还能沉得住气!即使不到一号去送礼,他也要约摸着在他们快要回来的时候,在槐树下徘徊,好等着给他们鞠躬。邻居们讨厌那两个日本孩子,因为那两个孩子喜欢用头猛撞冠先生,也同样的撞别人。他们最得意的是撞四大妈,和小孩子们。他们把四大妈撞倒已不止一次,而且把胡同中所有的孩子都作过他们的头力试验器。他们把小顺儿撞倒,而后骑在他的身上,抓住
19、他的头发当作缰绳。小顺儿,一个中国孩子,遇到危险只会喊妈!小顺儿的妈跑了出去。她的眼,一看到小顺儿变成了马,登时冒了火。在平日,她不是护犊子的妇人;当小顺儿与别家孩子开火的时候,她多半是把顺儿扯回家来,绝不把错过安在别人家孩子的头上。现在,她却想到了另一条路儿上去,她以为日本人灭了北平,所以日本孩子才敢这么欺侮人。她不甘心老老实实的把小孩儿扯回来。她跑了过去,伸手把“骑士”的脖领抓住,一抡,抡出去;骑士跌在了地上。又一伸手,她把小顺儿抓起来。拉着小顺儿的手,她等着,看两个小仇敌敢再反攻不敢。两个日本孩子看了看她,一声没出的开始往家中走。她以为他们必是去告诉大人,出来讲理。她等着他们。他们并没出
20、来。她松了点劲儿,开始骂小顺儿:“你没长着手吗?不会打他们吗?你个脓包!”小顺儿又哭了,哭得很伤心。“哭!哭!你就会哭!”她气哼哼的把他扯进家来。祁老人不甚满意韵梅惹日本人,但见孙媳妇真动了气,没敢再说什么,而把小顺儿拉到自己屋中,告诉他:“在院里玩还不行吗?干吗出去惹事呢?他们厉害呀,你别吃眼前亏呀,我的乖乖!”晚间,瑞宣刚一进门,祁老人便轻声的告诉他:“小顺儿的妈惹了祸喽!”瑞宣吓了一跳。他晓得韵梅不是随便惹祸的人,而不肯惹事的人若一旦惹出事来,才不好办。“怎么啦?”他急切的问。老人把槐树下的一场战争详细的说了一遍。瑞宣笑了笑:“放心吧,爷爷,没事,没事!教小顺儿练练打架也好!”韵梅也报告
21、了一遍,她的话与神气都比祖父的更有声有色。她的怒气还没完全消散,她的眼很亮,颧骨上红着两小块。瑞宣听罢,也笑一笑。他不愿把这件小事放在心里。可是,他不能不觉到一点高兴。他没想到韵梅会那么激愤,那么勇敢。他不止满意她的举动,而且觉得应当佩服她。由她这个小小的表现,他看出来:无论怎么老实的人,被逼得无可奈何的时候,也会反抗。在黑暗中,才更切迫的需要光明。正因为中国被侵略了,中国人才会睁开眼,点起自己心上的灯!(选自四世同堂,有删改)(1) 第段中冠晓荷鞠躬的细节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 (2) 请简要概括小说中小顺儿妈韵梅的形象特征。 (3) 请分析小说结尾处画线句的含意。 (4) 文中用大量笔墨叙写
22、两个日本小孩,请探究这样写的意图。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温峤,字太真。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风仪秀整,美于谈论。散骑常侍庾敳有重名,而颇聚敛,峤举奏之,京都振肃。后举秀才。属二都倾覆,社稷绝祀。元帝初镇江左,乃以为左长史,檄告华夷 , 奉表劝进。后迁太子中庶子。及在东宫,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明帝即位,帝亲而倚之,甚为王敦所忌,因请为左司马。敦阻兵不朝,多行陵纵。峤知其终不悟,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会丹杨尹缺,表补丹杨尹。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及敦构逆
23、,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表至,若贼豕突,危及社稷 , 陛下何惜一桥?”贼果不得渡。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帝疾笃,峤与王导、郗鉴、庾亮等同受顾命。时历阳太守苏峻藏匿亡命,朝廷疑之。峤闻苏峻之征也,虑必有变,求还朝以备不虞,不听。未几而苏峻果反,遣督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岳、鄱阳内史纪瞻等率舟师赴难。及京师倾覆,峤闻之号恸。人有候之者,悲哭相对。俄而庾亮来奔,宣太后诏,进峤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峤曰:“今日之急,殄寇为先,未效勋庸而逆受荣宠,非所闻也。何以示天下乎!”固辞不受。时亮
24、虽奔败,峤每推崇之,分兵给亮。遣王愆期等要陶侃同赴国难,侃恨不受顾命,不许。峤初从之,后复固请侃行。侃许之,遣督护龚登率兵诣峤。及贼灭,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节选自晋书温峤传)【注释】二都:指晋朝的洛阳、长安二都。(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B . 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C . 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
25、号前将军D . 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合称。古代君主每年要祭土神和谷神,后来“社稷”就借指国家。B . 华夷,原指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与其周边的少数民族,后来也借指中国和外国C . 顾命,指新帝登基后托以辅政重任的大臣,他们手握大权,甚至可以决定新帝的废立。D . 三司,在唐代之前,指太尉、司徒、司空三公,是当时朝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温峤为人刚正,无惧权势。面对声
26、名威重的权贵,他虽身无功名,却毅然检举上报以匡正清明,此举使得京都之人大受震动B . 温矫机智聪慧,颇有军事才能,无论是王敦构逆还是苏峻谋反,他都提出要提前防备,都能身先士卒,巧用计策,大败叛军。C . 温峤忠心为国,不重名利。苏峻反叛,他马上派部驰援;京师沦陷,他恸哭;太后嘉赏他,他以大敌当前,功业未建为由推辞。D . 温峤顾全大局,颇有识量。庾亮兵败而来,温峤仍敬重他,并分派兵卒给他;陶侃因己私推却责任,温峤劝说他承担救国大任。(4)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在东宫,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 译文:等到他到了东宫,深受太子宠信重用,太子和他建立了
27、平民一般不分尊卑的友情。B . 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 译文:于是伪装对他敬重,综理他府中的事务,进言献计献策,来附和他的想法C . 峤闻苏峻之征也,虑必有变,求还朝以备不虞,不听。 译文:温峤听到了苏峻出兵了,担心会有变故,请求回朝以防不测,不能听任事态发展。D . 今日之急,殄寇为先,未效勋庸而逆受荣宠,非所闻也。 译文:今日这样危急,应以消灭贼寇为先,我未能呈献功勋而蒙受荣宠,这是从未听闻过的。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归雁(其一)唐杜甫万里衡阳雁 , 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云里相呼疾,沙边自
28、宿稀。系书元浪语 , 愁寂故山薇。【注释】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瞻:往上看,往前看。浪语:妄说;乱说。故山:喻家乡。(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第一句用“万里”和“衡阳雁”写向南漂泊路途之远,为大雁的北归作了铺垫。B . 颔联中的“瞻”“背”前后呼应,更写出大雁北归时整齐的队形和浩大的阵势。C . 五六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动静结合地表现出大雁北归途中急切的心情。D . 诗人系在大雁脚上的书信里没有什么妄说乱言,字里行间都是自己一片衷情。E . 最后一句诗人将自己的万种愁绪遥寄于想象中故乡的山薇,这是作者的虚笔。(2) 全诗塑造了大雁怎样的形象?有何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规范项目制管理暂行办法
- 证监会举报投诉管理办法
- 贞丰县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局议事决议管理办法
- 进口食品边境管理办法
- 违禁物品陈列室管理办法
- 郑州发改委资金管理办法
- 鄠邑区办公用房管理办法
- 铁道部房屋租金管理办法
- 2025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大连保税区)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享
- 污泥( 废水)运输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2023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旅游接待业 习题及答案汇总 重大 第1-10章 题库
- 隋唐人的日常生活
- 你比划我猜搞笑题目500题
- 如何进行高效沟通课件
- 宁夏西吉县公开招考10名城市社区工作者高频考点题库模拟预测试卷(共1000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亚科科技(安庆)有限公司高端生物缓冲剂及配套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 防灾科技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 病人欠费催缴通知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