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_第1页
广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_第2页
广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_第3页
广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_第4页
广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今夏人们对于延禧攻略的持续关注,再次将国人对清宫剧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可否认,在纷繁庞杂的电视剧剧本当中,以大清宫廷为背景、帝王及其后宫女性为人物设定的清宫争斗剧,一直在电视荧屏、视频网站大放异彩。从80后、90后荧屏集体记忆的还珠格格,到越发注重描绘大清后宫女人真实情感的甄嬛传,大清后宫男男女女们的卿卿我我、尔虞我诈、血雨腥风可谓“玩转”当下影视圈,很多追剧的观众无时无刻不在为某位妃子或是小宫女的多舛命运而操碎了心,

2、或许这也是“泛娱乐化”给予国人的某种心理慰藉。为什么大清帝王及其后宫如此备受电视剧制片人、观众的青睐?尽管清宫剧尤其是大清后宫争斗剧发展至今,每每都会有新的“人设”出现,进而激发观众们的猎奇心理,虽不可避免地有些固有的情节套路,“一男多女”“一女多男”等情感模式,但始终无法动摇观众对于清宫剧的喜爱之情,这当然还有其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等原因。清朝是离当代中国最近的一个封建帝王时代,自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其统治后,至今也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大清王朝较完整地延续了中华文明的源流、文化传统与生存方式,与观众在心灵上的距离感并不算太大,容易产生亲近感。诚如学者林风云所言,“清朝与当代中国这种可感的

3、几乎可以碰触的承继性的内在理路和连贯逻辑,从时间性上保证了民族性延续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更进一步说,对清朝的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以及文化上的认同,同样彰显了国人对中华民族传统历史的一种回望与求知欲。然而相较于康熙王朝孝庄秘史等清宫剧,不论是“戏说”还是“历史正剧”,早年的清宫剧几乎都有共同的价值指向从宫廷斗争透视家国命运,更多体现的是对国家命运以及民族未来的一种思考和想象,借古鉴今的目的比较明显。而近些年的清宫剧逐渐趋向内在,特别是演变为“后宫女人”的争宠后,不仅失去了此前清宫戏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人文情怀,反而以架空历史的方式来讲一些小情小爱、钩心斗角,借此影射当下职场的那点“小九九”和是是非非,而

4、这也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种投射。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呼唤现实主义传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而这里所说的中国故事,既包括当下的社会现实,也包含了中国历史故事。需要指出的是,优秀古装剧即便不是严谨的历史再现,也需要通过虚构情节之下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蕴来昭彰历史,抵达一种虚拟外壳下的真实内核,从而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肯定。这中间,见章法、见功力,也见人心。(摘编自光明日报,张帆清宫剧热,历史感冷)(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大清宫廷为背景、帝王及其后宫女性为人物设定的清宫争斗剧一直深受观众喜爱。B . 不管是还珠格格、甄嬛传,还是延

5、禧攻略都能给予国人某种心理慰藉。C . 追剧的观众时刻都沉浸在大清后宫男男女女们的卿卿我我、尔虞我诈、血雨腥风的剧情中。D . 清宫剧主要以对国家命运以及民族未来的思考为主题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以获得收视率。(2) 下列各项不属于观众对清宫剧喜爱原因的一项是( ) A . 清宫剧虽有些固有的情节套路,但每每也会利用新的“人设”来激发观众们的猎奇心理。B . 清朝较完整地延续了中华文明的源流、文化传统与生存方式,观众心灵上容易产生亲近感。C . 清宫剧展现的是满族人的文化风俗,观众希望在清宫剧中学习到满人的服饰妆容打扮技巧。D . 早年的清宫剧大多有借古鉴今的作用,近年的清宫剧逐渐趋向内在,有影射

6、当下职场之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观众对清宫剧的喜爱之情不仅与剧本情节内容有关,还有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等原因。B . 清宫剧从时间性上保证了民族性延续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更便于观众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C . 不论“戏说”还是“历史正剧”,都应有现实主义传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才有生命力。D . 虚构情节下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蕴是优秀古装剧获得观众情感认同和价值肯定的关键。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48分)2. (22分) (2019高一上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第进士 , 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

7、石。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隆下不尽察也。河朔被水,河南、齐、晋早,淮、渐飞蝗,江南疫疠,陛下不尽知也。”帝即命廉体量振济东道,除司农丞。还报合旨,擢利州路转运判官,复丞司农。为监察御史里行,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字属并言中正任使太熏常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日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河决曹村。受诏安抚京东,发廪振饥,远不能至者,分遗吏移给,择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过所毋征算,转行者赋粮,质私牛而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

8、二十五万。相州狱起,邓温伯、上官均论其冤,得谴去,诏廉诘之,竟不能正。未几狱成,始悔之。加集质校理,提点河东刑狱。辽人求代北地,廉言:“分水画境,失中国险園,启豺狼心。”其后契丹果包取两不耕地,下临雁门,父老以为恨。王中正发西兵,用一而调二,转运使又附益之,廉曰:“民股剥至骨,斟酌不乏兴,足矣!忍自竭根本邪?”即奏云:“师必无功,盍有以善其后?”既,大军潰归,中正嫁罪于转饷。廉诣上党对理,坐貶秩。元祐元年,召为户部郎中。明年,进为左司郎中,迁起居郎、集贤殿修撰、枢密都承旨。上官均论其往附蔡确为狱,改陕西都转运使。拜给事中,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黄廉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9、的一项是( ) A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B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C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幸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D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

10、然臣虑/渐不可长也/B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C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幸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D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3)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唐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B . 熙宁是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

11、的标志。C . 中国,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D . 文中的“除”“擢”“进”“迁”都与官职变动有关,且这里都指官职升迁。(4)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唐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B . 熙宁是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C . 中国,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D . 文中的“除”“擢”“进”“迁”都与官职变动有关

12、,且这里都指官职升迁。(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廉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他被王安石问及免役的事,用旧法对答。并上报神宗说新法不是不好,只是地方推行走样,让百姓深受其害。B . 黄廉恪尽职守,为官坚持原则。他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评论王中正任职的事,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C . 黄廉办事灵活,生性宽厚仁慈。他在黄河曹村决口受灾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并能根据灾民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使大量灾民存活下来。D . 黄廉认识精辟,理案效果欠佳。他对辽国人要求得到代北地区分析到位,因没能纠正相州的冤案,加之王中正将失败的罪名转嫁他而获罪贬官

13、。(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廉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他被王安石问及免役的事,用旧法对答。并上报神宗说新法不是不好,只是地方推行走样,让百姓深受其害。B . 黄廉恪尽职守,为官坚持原则。他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评论王中正任职的事,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C . 黄廉办事灵活,生性宽厚仁慈。他在黄河曹村决口受灾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并能根据灾民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使大量灾民存活下来。D . 黄廉认识精辟,理案效果欠佳。他对辽国人要求得到代北地区分析到位,因没能纠正相州的冤案,加之王中正将失败的罪名转嫁他而获罪贬官。(7) 把文中画横

14、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质私牛面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质私牛面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 (20分) (2019高二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双调沉醉东风村居曹 德茅舍宽如钓舟,老夫闲似沙鸥。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江糯吹香满穂秋,又打够重阳酿酒。【注释】江糯:江南地区特产的糯谷,又叫江米。(1) 请简析前两句中“宽”和“闲”所蕴含的意思。 (2) 请简析前两句中“宽”和“闲”

15、所蕴含的意思。 (3) “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6分) (2019高一上桂林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在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_;,_。 (2) 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送别氛围,表现荆轲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_;,_。 (3) 屈原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2题;共30分)5. (12分) (2019陕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

16、完成小题。藕荷色刘心武她被老同学们动员很久,才加入了同窗微信群,但她基本上只是浏览别人的微信,自己极少回应发言,表情包不会用,音频对话罕有响应,视频通话更不愿意。但若干同窗并不因她孤僻而疏离她。前几天就有人问她:重阳节登高了吗?她心里回答:又读红楼梦里“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节呢,仿佛和薛宝琴及其丫头小螺同立在那琉璃世界的山坡上,共览美景啦;还有人问她:赏菊了吗?她当然把红楼梦里的菊花诗再诵读了一遍。但有人问她:今年重阳节晚辈孝敬的是什么呀?还是菊花糕吗?她心里就不大淡定了。老伴去世五年了。她独居。儿子儿媳孙女儿住得远。儿子在外企,儿媳妇在国企,孙女儿大学刚毕业跟几个同窗联袂创业。晚辈们自打中秋

17、节以后就再没来看她,这倒还罢了,却也基本上没来电话聊天。算起来一人来过一次电话问候吧,问忙吗?回答是“忙倒不忙”“还行吧”“瞎忙”,话比以往少。不免有些挂念。今年重阳节不在双休日,晚辈们没来看望很正常,但现在年轻人多能网购,前面几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如她的生日,端午节,也都不在双休日,人没来,却总有快递小哥按响门铃,送来晚辈们网购的应景应节礼物,虽说隔些天晚辈人来了,嗔怪他们多事,“人来时带东西就好,何必非咬定正日子”,心里却暖暖的,这不,晚辈人没来电话没来东西也没来,心里就有点子空落落的了。其实,今年的重阳节过去两天就是双休日。星期日下午,门铃脆响,开门一迎,三张笑脸。“妈”“奶奶”的热乎呼

18、唤重叠一起。原来,儿子儿媳妇孙女儿,一上午转了三个商场,为的是给她孝敬一件羊绒衫。她不免嗔怪:“现在不是什么都能从网上买到吗?怎么非得到实体店买?又怎么要转悠三个商场?什么精怪的羊绒衫?齁贵的吧?奢侈品我可不要!”儿媳妇就把那精挑细选买来的羊绒衫从包装匣里取出来,抖开,举起给她看:“妈,怎么样?这颜色,绝了吧?”儿子、孙女儿站在儿媳妇两边,都笑吟吟地等待她作出反应。“天呀!藕荷色的!”她激动得不行。立刻理解了:藕荷色的羊绒衫,网购未必有货,就是有货,根据图片买来恐怕打开一看也难理想,而且实体店里也未必都备有这种颜色的货,难怪转到第三家商场才终于心想事成。立刻试穿,立刻照镜,舍身,雅丽,镜子里绽

19、放出四张如花的笑脸。大家围坐到沙发茶话。她满脸放光,说:“原来你们记住了我以前说过的话。红楼梦里写到颜色的地方多了。贾母说那种软烟罗的纺织品,几种颜色呀?一种雨过天青,一种秋香色,一种松绿色,一种银红色。宝玉跟宝钗的丫头莺儿有关于颜色搭配的对话,怎么说的呀?大红要配黑色,松花色要配桃红色,葱绿要配柳黄书里还常提到玉色,有人以为玉色等同白色,不对,玉色比白色略暗却又润泽当然啦,你们记住了,我最喜欢的,是藕荷色。书里起码三次写到藕荷色。林黛玉的床帐是藕荷色的,宝玉一次穿着簇新的藕荷色纱衫,鸳鸯抗婚,穿的也是藕荷色绫袄有人说藕荷色属于暖色,说的不准,藕荷色是中国画颜料里头的花青色和胭脂色调出来的,如

20、果胭脂成分多些,那当然比较暖,如果花青色成分多了,就往紫色靠,那就又偏冷了,依我看,你们买的这件,属于最得宜的藕荷色,既不偏暖也不偏冷,很温馨,极雅致”但她低头抚摸那羊绒衫下摆时,不禁问:“啊呀,很昂贵吧?从实招来,究竟多少钱买的?”儿子报出价格,确实不菲,但安慰母亲:“我们三个人集体孝敬您的,一分摊,也就不算奢侈了。”她眼光轮流扫视三个晚辈:“你们都顺遂吗?”三个人都笑了。儿子说:“妈,您就继续沉浸在您所喜爱的红楼梦世界里,安度晚年吧!”儿媳妇说:“您别为我们操心啦!”孙女儿依偎到她怀里,她搂住孙女儿,心里汪着蜜水儿。(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10月30日)(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21、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两次写“她”读红楼梦,表现了“她”喜爱红楼梦并沉浸其中,突出“她”老有所乐,并为下面情节做铺垫。B . 小说中“她”连用五个问句“嗔怪”晚辈,不必去实体店费时劳神,也不该买精贵的羊绒衫,带有强烈的不满和责怪的语气。C . “立刻试穿,立刻照镜,合身,雅丽,镜子里绽放出四张如花的笑脸”一段多用短句,表现了“她”一改失落的心境,先是急切进而开心的心情。D . 小说主要叙述了儿子儿媳孙女尊重“她”的爱好,买衣服精心选择“她”喜欢的颜色藕荷色,突出表现了晚辈的贴心和孝心。(2) 小说主人公“她”的晚年处于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简要分析。 (3) 结合小说结

22、尾一段,探究作品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6. (18分) (2016高一上普宁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沈祖棻:有斜阳处有春愁一提到沈祖棻,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要在她的名字前冠以“当代李清照”的称号。吴宓曾盛赞沈祖棻:“棻词殊佳,宓所识女中第一。”沈祖棻1909年生于苏州一个保留着浓厚的文化传统但已衰落的地主家庭。家庭的文化熏陶使她自幼就对文学显露出强烈的爱好和天赋。1932年,这个年仅23岁的大学生,愤然执笔,以一阕浣溪纱,将“九一八”事变后国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患,传递得浓密婉转,令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汪东拍案叫绝,更令沈祖棻由此赢得“沈斜阳”别号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

23、。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1934年,沈祖棻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1937年与小她四岁的金陵大学同学程千帆在安徽屯溪结婚,那是南京被日机疯狂轰炸后他们的匆忙避难之地。抗战期间,他俩辗转在成都、乐山等地的几所大学任教。1942年,沈祖棻在金陵大学授课时,物色了一些有造诣的学生成立正声诗词社,她还将四位学生的诗词结集成风雨同声集出版。正是“月里山河连夜缺”的动荡岁月,这群师生用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挚爱,坚守了对中华文化的深情。沈祖棻是著名词人和评论家,然而,无论创作还是研究,她的一生都备受干扰:年轻时便遭逢战乱,飘摇动荡的岁月里,读书人的三尺书桌岂能安宁?38岁时剖腹产女

24、,庸医将一块手术巾遗留在她腹内,此后几年备受折磨;她与程千帆夫妻情深,却聚少离多。1956年,沈祖棻从南京来到武汉,与任中文系主任的丈夫共同执教于武汉大学,孰料时隔不久,程千帆就被打成右派。他蒙冤和被遣送乡下劳动的近20年中,一家三代的生活多靠沈祖棻操持、负担。除了“八口曾为巧妇炊”的繁琐艰难,作为“右派家属”,更要吞咽无尽的冷眼、歧视;夫妻俩城乡两隔,惟有书信往还,她那首读来辛酸的七律,题为千帆沙洋来书,有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未能共度晚年之叹,感赋。好容易盼得到“文革”结束,沈祖棻却于1977年不幸死于车祸。那个悲伤欲绝的苦夏,程千帆挥泪、挥汗整理亡妻遗稿。这是一对患难夫妻与文字知音最后

25、的对话,也是他对沈祖棻最体贴、周全的纪念吧。词在而人亡,让她的作品存世并传扬,成为程千帆最大的心愿。他整理、出版了她的大量遗作,包括她最负盛名、滋养了无数读者的古诗词鉴赏文字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沈祖棻填词的方向不是吟风弄月或仅诉一己悲欢,而是侧重于寄托国家兴亡之感,所谓“乱世死生何足道,汉家兴废总难忘”。如果说,李清照早年还有众多词作,记录了优裕日子里的闲情雅趣,沈祖棻则是从年轻起就不得不直面悲惨了:日寇肆虐,苍生蒙难,将士喋血那些人间愁苦或壮怀激烈,不能不涌入她的笔端。从1932年到1949年,她填词500多首,其中400多首创作于抗战时,好些词让人读来愁入肝肠或热泪盈眶。1944年8月

26、的衡阳之战,守城战士喊着“来生见”的豪言,与日寇殊死拼搏。沈祖棻闻讯,写下悲歌慷慨的一萼红,被词坛称为“千古一叹”。抗战结束后的时局凋敝,民生多艰,沈祖棻在词里也多有反映并痛加针砭。最为难得的是,无论写乱世儿女的流亡之痛、相思之苦,还是伤心“无限斜阳,有限江山”,她都绝无标语口号式的直露浅白,或辞胜于情的矫揉造作。那些急管繁弦,被调度得细密婉丽,既情动于衷,又有深湛的学养支撑,发声吐字遂珠圆玉润、余韵悠长。沈祖棻1976年6月的日记写道:“与早早(外孙女)折夹竹桃二小枝,野花草三茎,松枝二小枝,插瓶。灯光下美好有致。”不要忘了,那正是“文革”末期,大地还笼罩着瘴气,她也行至晚年,又饱经摧折,而

27、情致依然细腻婉约。读来不由得心生感叹:虽然沈祖棻绝无寻常闺阁诗人的小女儿口吻,但那几茎野草、闲花、树枝多么能透露信息,对女诗人来说,最理想、最相宜的场景,真应该是携一卷诗书,寻芳归来,再从容把玩案上清供。人人都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这言之凿凿的公理,不知是由多少代诗人的悲剧性人生堆砌和淬炼而成。假如李清照、沈祖棻们有幸一直安享太平安闲岁月,比如,早上慵懒醒来,闲看帘外绿肥红瘦;或行舟至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那么,诗词写得清浅、纤柔些又何妨呢?所谓的诗家之幸,不要也罢。相关链接:沈祖棻,字子苾,笔名绛燕、苏珂。我国现当代最优秀的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著名教授。曾任教于华南多所高等学府中文系

28、。有“当代李清照”美誉。与夫著名文学教授程千帆合称“程沈”,曾被师友赞为“昔时赵李今程沈”。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23岁时,沈祖棻以一阕浣溪沙一鸣惊人,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汪东对词作浓密婉转的忧患之情拍案叫绝,并由此送她别号“沈斜阳”。B . 沈祖棻没有李清照早年那种优裕时光,她的词作不在吟咏风月,而多表达国家兴亡之感,关心国政,针砭时弊。C . 沈祖棻一生饱经坎坷,尤其

29、是1956年丈夫被打成右派后,夫妻二人经历了近20年的分离,期间,她饱尝生活的艰辛和无尽的深重的磨难。D . 沈祖棻晚年那篇有关插瓶的日记,不但情致细腻婉约,诗人气质展露无遗,更重要的是其中隐隐寄托了她心中对安宁生活的渴望。E . “国家不幸诗家幸”,假如沈祖棻一生安享太平安闲的岁月,那么,这种缺少悲剧经历淬炼的人生一定只会孕育出清浅、纤柔之作。(2) 沈祖棻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 作为“我国现当代最优秀的词人”,沈祖棻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沈祖棻有“当代李清照”的美誉,你认为沈、李二人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四、 语言

30、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7.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贪官胡自华痛哭流涕地写下了我的忏悔,他说自己对吃喝玩乐等不良风气和社会不正之风,由反感、厌恶,逐渐发展到自己从中迎合,感到习以为常 , 慢慢深陷其中。B . 为了孕育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学社的成员们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文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C .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更要加强高中生礼仪教育,让讲文明、懂礼貌在校园里蔚然成风。D . 女子网球2012 WTA年终总决赛,金花李娜连赢六局击败科贝尔。赛后,她虚怀若谷 , 热情地

31、与这个曾经对她冷嘲热讽的对手握手。8.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B . 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C . 奥运火炬手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D . 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9. (2分)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