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成都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成都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成都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成都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9高三下韩城月考)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 _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_ ,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_ ,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A . 物换星移固执己见白驹过隙B . 物换星移抱残守缺昙花一现C . 时过境迁固执己见白驹过隙D . 时过境

2、迁抱残守缺昙花一现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地王大厦是中国当时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可以堪称先进。B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临港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C . 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D . 周克华被击毙处已经成为旅游景点,2012年9月,搜狐网报道:游客模仿周克华被击毙。3. (2分) (2018高一上牟定月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您送给我的这张非

3、常珍贵的照片,唤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我将好好惠存!B . 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C . 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给他回个电话。D . 犬子将于国庆结婚,婚宴地点在朝阳街友谊大酒店,恭请老同学届时光临!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4分)4. (6分) (2017高二上遂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大到人类文明的宏大背景,寻求文明发展的轨迹,就会发现青花瓷展开的契机和过程,与16世纪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时空巨变有着紧密联系。16世纪,明代一边是白银货币

4、化,货币经济需求日益增长,引发了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另一边是市场经济加速萌发,使得瓷业生产达到一个高峰,青花瓷由此得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长机遇。嘉靖朝以后,伴随晚明社会变迁急剧发展,人们的主流审美取向发生了由单色釉向彩色釉主体转化的趋向。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大量生产和流行,逐步取代了单色釉瓷市场的份额,占据了瓷器的主流地位。而至万历时大批量生产,由海外市场所激发,东南沿海新的青花瓷窑址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形成了青花瓷遍及全国的实态。青花瓷的空间发展轨迹说明,在文明成长过程中,青花瓷完成了从地方向大一统国家的扩展,其成长不仅是自身的纵向繁衍,还在对域外的横向传播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得到了域

5、外的认识和交融发展。在内外市场环境的互动作用下,青花瓷的展开,见证了世界进入到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从传播范围来说吧,青花瓷达于亚、非、欧、美各地;就从事贸易的商船而言,包括中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船只。若从时间上看,16世纪是中西开始直接交往的世纪。随中西直接交往发生的是西传欧洲的享誉世界的瓷器交流。迄今为止,学者普遍熟知青花瓷在日本、安南的大量仿制活动,也了解青花瓷传入欧洲后,促使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区大量仿造青花陶器的历程,更清楚的知道欧洲直至1710年德国迈森成功研制出瓷器。但是,对于率先将青花瓷传入欧洲,开启了中国风的葡萄牙于17世纪初已产生了青花彩陶规模生产的事实,却

6、鲜为了解青花瓷出现在欧洲和美洲乃至世界各地人们的家庭与餐桌上,替代了以往的银器、陶器和木器,这种事实本身就是史无前例的文明交流的革命。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与技术的传递与融通汇聚于其中。梳理青花瓷的时空巨变轨迹,无疑可清晰的看出,青花瓷在当时代表了一种全球化语境下的文明流播,不仅向全球展现了中国辉煌的制瓷技术,还展示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明。更重要的是独步世界的中国青花瓷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文明是怎样成长的,中西文明的相遇不只具有血与火的洗礼和文明的冲突,也有着文明的融通与交织成长,从而构成了一部新的全球史。(万明明代青花瓷的展开:以时空为视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7、) A . 使青花瓷生产达到一个高峰的两条原因:白银货币化和市场经济加速萌发。B . 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及主流审美取向的改变,直接促使青花瓷占据主流。C . 17世纪,率先将青花瓷传入欧洲的葡萄牙已形成青花彩陶规模的生产。D . 青花瓷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西文明的融通与交织,成为文明流播的方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二段通过阐述青花瓷的发展历程,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更新的关系。B . 文章从窑址兴起、商业化和域外传播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文明交流的媒介。C . 文章论述青花瓷时空巨变的轨迹,为中华文明在域外的交融、发展提供了例证。D . 文章

8、提出观点后,接着分析青花瓷发展的原因,并指出了它的发展带来的影响。(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不是把目光放大到人类文明的宏大背景,可能发现不了青花瓷的巨大作用。B . 青花瓷远销海外,促进中西文化交融,可见明代市场经济和制瓷技术远超世界。C . 青花瓷传入欧洲,开启了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巨大的作用。D . 独步世界的青花瓷带来的启示是,中西文明的相遇不只是血与火的洗礼和冲突。5. (18分) (2016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二十年以后欧亨利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

9、,街上的人已寥寥无几了。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

10、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

11、”“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

12、不错吧?”“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鲍勃

13、: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1)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 . 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B . 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C . 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D . 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E . 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2) 小说两次写

14、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3) 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4) 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6. (10分) (2017高三上周口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国药大师金世元“博学”是所有和金世元接触过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只要是涉及中药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践经验,他都能一一解答,因此许多人都尊称他为“国药泰斗”。金世元,1926年12月出生于北京市一个

15、普通农民家庭,7岁时,父亲送他去了一家私塾读了七年的国学经典。1940年2月,14岁的金世元到北京药庄当学徒。做学徒的当年,金世元便开始学“炒药”。一口大铁锅放到灶上,底下柴火一烧,烟熏得眼睛不停地流泪,手上烫起泡是常有的事。“炒药”中最苦最累的莫过于炒姜炭了。炒姜炭既要忍受火烤,还要忍受呛嗓子的强烈刺激。干姜块刚加热的时候会冒很多黄烟,并带着一股强烈的姜辣的刺激味道,让人涕泪俱下,就连流的汗都是黄色的;等到姜炒成黑炭冒黑烟时,脸上、身上流的汗水全都是黑的。学徒三年,每天至少要工作12个小时,晚上还要看药书,背汤头歌、四百味。三年学徒,金世元脏活累活抢着干,且虚心求教、认真观察、处处留意,不仅

16、了解了诸如饮片炮制、成药制作等中药制药的全过程,而且掌握了一些中药制药的特殊技巧和方法。当然他也记住了老师傅常对他说的一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还是做学徒的当年,他被选送到北京市中药讲习所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知识。白天在药庄干活,晚上徒步往返20多里到讲习所,师从中医名宿汪逢春、赵树屏等。两年时间他风雨无阻,准时到讲习所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做笔记,并刻苦攻读中医典籍,这为他从事中药事业、钻研中药学术奠定了理论基础。1957年金世元以优异成绩通过中医师资格考试,获得了中医师营业执照。他不顾个人利益得失,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自己的中药事业。1961年金世元调入北京卫生学校,创建中药专业。他亲

17、自选编教材,主讲中药课程,注重实践教学。“文革”期间,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他白天干农活,晚上写书,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29万字的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为指导临床中医正确辨证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金世元,1990年被遴选为全国唯一的中药学指导老师,2012年与王水炎院士合作担任“医药圆融”导师,2013年被遴选为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技术之前,他首先要求学生树医德,守药德,并让学生将此作为从事中药工作的基础。他还注重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认识中医药文化。从教50余年,金世元桃李满天下,硕果结四方。1985至1990年间,金世元根据自己多

18、年临床应用的有效处方成功研发出“射麻口服液”,不久又与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合作,将著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以新工艺研制成口服液剂型,两种药均被卫生部审核批准投产供应市场。1995年至1998年,金世元被聘为中药鉴定专家,参与全国中药材市场整顿工作。他以精湛的鉴别技能和丰富的炮制经验对制售伪劣药材和违反炮制规程的行为予以当面揭穿,为净化、规范中药市场,保障百姓用药安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金世元几乎走遍了全国主要的中药材基地,在考察中还对各地中药材栽培进行技术指导。为了提高药商的药材鉴别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伪劣药材对人体的危害,金世元还为各地的药商们讲授药材的鉴别知识。为了把自己的学术

19、经验和技术专长毫不保留地传给后人,金世元先后主编了专业著作30余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到2017年,金世元已经从事中药工作77年了。在这77年的风风雨雨中,金世元为中药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全部心血,也获得了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回眸自己的一生,金世元感触良多:中药是大自然的精华,人也必须依赖大自然才能生存;人与中药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关系;药如人生,中药不仅能治病,制药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教人、育人。(选自三户町的国药大师金世元,有删改)【相关链接】我现在呢,主要就是带学生。带

20、学生,有四句话的嘱言:“热爱中药事业,恪守职业道德,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优秀精华。”我们中药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特殊在什么地方?我们面对的顾客是病人,病人吃药并不只是解决痛苦,更是抢救生命。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说做这项工作,必须得有德。工作七十七年,我没有过念头要改行,选择了这项工作,我就志笃意坚。(摘编自金世元在开讲啦第216期的励志演讲)(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制药过程没人看得见,但制药人动机的好坏和所做的一切上天是知晓的。B . 在北京药庄艰辛而充实的三年学徒生活,磨练了金世元坚韧的意志

21、,也为他的药学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 . 金世元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他不仅研发出“射麻口服液”,还用新工艺将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研制成口服液剂型。D . 为保障百姓用药安全和保证药品质量,金世元参与了全国中药材市场的整顿工作,还为各地的药商讲授药材的鉴别知识。(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少年时代七年的私塾学习,为金世元打下了一定的国学基础,也为他今后攻读中医典籍、从事中药行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B . 金世元14岁便到药庄当学徒,一生没有接受正规、系统的中医药教育,他最终成为国药大师,主要得益于自己的执著和勤学不辍。C . “文革”期间,金世元在下放到农

22、村进行劳动改造的情况下,仍能写出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说明他是一个不受环境影响的人。D . 因为金世元教授学生时能够要求他的学生热爱中药事业,树医德,守药德,所以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中药人才。E . 纵观金世元的人生经历,他一直都在从事中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使身处逆境也毫不懈怠,一生都在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3) 金世元认为“药如人生,中药不仅能治病,制药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教人、育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中药事业与金世元人格精神之间的关系。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7. (6分) (2017高二上岳阳期末)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各题。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

23、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

24、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1) 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愿为诸君快战快速B . 项王自度不得脱估计C . 田父绐曰“左”告诉D . 辟易数里躲避容易(2) 下面各组划线虚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汉军围之数重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B .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以故汉追及之C . 然今卒困于此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D . 左,乃陷大泽中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3

25、)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段对项羽逃亡路线叙述得十分清楚:淮水阴陵大泽东城。项羽军事力量的变化也交代得十分清楚:八百余人百余人二十八骑。由此看出,楚军的节节惨败。B . 选文第段中,项羽的一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他的极端自负。C . 选文第段对项羽快战的三次突围描写得十分精彩:斩将叱退复斩都尉,突现了项羽威武善战的英雄形象。D . 选文只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项羽的人物形象,如:他在三次快战后,谓其骑曰:“何如?”则再次体现了他自负的特点。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 (8分) (2017高二上蚌埠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屈

26、原庙梁辰鱼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旛。龙舆已逐峰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注】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臣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杜:指杜蘅,香草名。(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首联用“寒云”来渲染凄清的氛围,人们祭献白蒿来表达对屈原的哀思之情。B . 颔联展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日夜陪伴屈原,使屈原的灵魂得到慰藉,表达作者深深缅怀屈原之情。C .

27、颈联写楚怀王“巫山云雨”之事和屈原投水而死的事件,表达作者对楚怀王的荒淫无道的辛辣讽刺,也暗含对屈原大业未尽的惋惜之情。D . 尾联写屈原庙中的景色,斑竹泣杜衡,鹧鸪啼黄昏,渲染一种凄凉哀婉的气氛。E . 全诗以情感为线,情随境转,步步深入,言近旨远,可见诗人用笔之娴熟。(2) 本诗的尾联是怎样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9. (6分) (2016高一上鹤岗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_,_。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观刈麦中直接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句子是“_,_。

28、”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 (3分) (2017邯郸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西递古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内,东南距黟县县城8公里。西递村奠基于北宋时期,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宅第120余座、祠堂3座、牌坊1座,_。2000年,西递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递村四面环山,_。由于地势自东向西略倾斜,前边溪、后边溪于双溪口交汇后向西流,又在村口与金溪汇合为西溪,再西流出村后过长演岭注入漳水。西递古名西川,取水势西流,“不之东而之西”之意。长演岭北麓的宁池古道上曾有一古代邮驿机构递铺所,因在徽州府以西、西溪之滨,故称“西递铺”。西递胡氏家族迁居此处后,以铺名村,_。11. (5分) (2017珠海模拟)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十二金钗柱上的人物栩栩如生,曹雪芹铜像古朴生动,松茨园重现了曹氏先祖的生活,宝黛岛续写着红楼梦的浪漫一处处彰显红学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在近日开园的河北唐山市丰润区“曹雪芹文化园”展现。唐山丰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红学专家公认为是“曹雪芹故里”。近年来,丰润围绕红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了一系列有益的积极探索。注册并生产出了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