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语文八模考试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林书豪,一个黄皮肤的亚裔小子,以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坐冷板凳的命运,在NBA的球场上,率领困境中的纽约尼克斯队创造了七连胜的杰出战绩,真可谓是银样蜡枪头。B . 滥觞于网络,孕育于时代,财富的诱惑与资本的推动如同万有引力,中国大众类型文学的规模,沿着市场逻辑的轨道,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C . (罗切斯特)“愿上帝保佑果真如此!简,这儿有个凉棚,坐下吧。”简爱竟自坐了下来,作为回答,简爱觉得拒绝是不明智的。D . 地上铺着南非奶牛
2、皮,墙上挂着当地人用的竹匾和鱼篓,房间里随处可见以非洲草原动物为题材的手工织物这都让人唏嘘不已 , 原来环保和奢侈,是可以兼得的。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 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B . 卫生部要求各级卫生部门要积极地扑灭、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止疫情 继续扩散蔓延。C . 6月1日14时,一架载有228人的法航空客A330起飞后不久与地面失去联系。事故 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客机上航速测量仪出现故障引起的。D .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
3、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 涨提供了可能。3. (2分) (2017高一下泰州开学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 , 。 , , , , 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 . B . C . D . 二、
4、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4. (6分) (2017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吉尔兹曾提出著名论断:“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试图从地理、宗教、民情、风俗中追寻法的精神。他们虽然都没有洞悉法最终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经济物质条件,但都从德与法的关系角度,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极大地影响到法的内容与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德与法相互交融,德乃人们心中之法。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
5、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然后如太极八卦一般,讲究两者的相互转化。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相对分离,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当然,在分析法律的相对独立性、看到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同时,充分认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一致性,对法治国家建设也有着重要
6、的现实意义。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命题,既解释了在社会稳定时期,法律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看待,又肯定了道德与法律的作用其实难以决然剥离。但是,当命题转向治国方略,亦即究竟是“依法治国”为主,抑或是“以德治国”为要,答案当然毫无疑问地指向前者。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主次有序,依法治国是主体,以德治国为辅助,这是由法律与道德自身属性所决定的。现代法律是高度建制化的制度性事实,具有确定性、可预测性和程序性特征,体现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形式理性化和科层化的实践要求。相较而言,道德治理则可能陷入混沌的非技术化、非建制化和非程序化状态。总体来说,在当代复杂社会形态下,道德治理难以独自构成一种“治式”,无法提升至治
7、国方略的层次。需要强调的是,“法主德辅”绝非否定道德的作用,而仅仅是指在治国方略的层面上,法治更适合作为主体,也更应该成为主体,而以德治国是建构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战略。换句话说,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是互为支撑的结合,也是主次有序的结合。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但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并不止步于此,而是为了最终获得更高层次的复归,形成良法善治的辩证统一体。(节选自道德与法律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光明日报2015年04月,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克利福德吉尔兹和孟德斯鸠看来,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会极大地影响法的内容与形式B .
8、法治成功的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让民众逐步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C . 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法律应与道德相对分离,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独立D . 现代法律具有的确定性、可预测性和程序性的特征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相关要求(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是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的具体表现B . 国人擅长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是造成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重要原因C . 建设法治国家既要看到法律的相对独立性,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一致性D . 道德治理的非技术化、非建制化和非程序化状态等特征
9、使它难以适应当代复杂的社会形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常常是浑然一体的;而现代法治国家却要求道德与法律相对分离B . 现代法治国家表现为:法律的相对独立、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同时,保持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一致性C . 道德与法律虽难以决然剥离,但两者自身的属性决定了现代社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主次之序D . 依法治国绝非否定道德的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形成良法善治,构建法治中国5. (10分) (2017高二下武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如果对苦难冷漠,你就不配当记者”王克勤访谈录南方周末:你可能是中国调查
10、记者中年龄最大、最有激情、干劲最足的一个。我看过你的一些言论,你做新闻不仅仅是为了职责,你是把新闻当做信仰。王克勤:有人问我,一个人掉进水里,你是先救人还是先拍照?我说我的选择很简单,先救人。他说,你不是记者吗?我说对不起,我娘生我时,首先是人,是这个社会的一名公民,之后才是记者。南方周末:你不是为了报道而报道。王克勤:对。说到为了报道而报道,我可以举出很多案例。吉林一家媒体报道农民工从楼上摔下,摔死了,它的标题叫“昨夜上演高空飞人”。江苏一家媒体报道农运车从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头部轧过去,轧死了,它的标题叫“骑车人中头彩:惨死”。可见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何其冷酷。所以,我经常跟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做新
11、闻到底是为了什么?初级目标是传递信息,中级目标是报道真相。但新闻还有一个终极目标,那是什么?就是守护个人权利。作为一个人,我看到别人痛苦我也会跟着痛苦,想要自己不痛苦就要去行动。而如果别人受难时你反而有快感,说明你的人性已经异化了。南方周末:这就超出报道的技术范畴了,而属于道的层面。王克勤:相对于“新闻之术”来说,这可以称为“新闻之道”。技术层面,任何人经过训练都可以做到,并且都可以做得很专业。但是要做到遵循“新闻之道”,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在采访的时候,见到老大爷向我们求助。当然出于职业规范你要保持跟他的距离,包括对他陈述的情况要质疑、警惕,但同时要对他保持应有的尊重,这并不矛盾。南方周末:这
12、既是做人,职业素养也在其中。王克勤:对。概括起来无非六个字:说人话,做人事。南方周末:你作揭黑报道差不多20年了,你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王克勤:我觉得要有基本的判断:只要我们努力了,社会将有所改变。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努力了不一定会改变,但不努力就永远不会改变”。说实在话,我一直苦苦坚持,主要是因为我的内心太柔软,我看到别人求助的眼神,会很痛苦。要减少自己的痛苦,我就得行动,在职业范围内给他们一些帮助,换得内心的宁静和宽慰。从职业层面讲,作为记者更需要有激情,应该容易被那些事情打动。如果你对苦难冷漠,你就不配当记者。记者应以激情之心关注,用冷静之笔记录。就拿我这近20年的职业生涯来讲,我当年作了
13、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的报道,马上引来甘肃全省范围的回收市场的整治。我后期的很多调查,包括艾滋病调查,山西疫苗黑幕调查,就公共舆论的影响力来讲,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山西疫苗报道已经对全中国的公共卫生工作者起到了警示作用。我掌握的大量信息显示,他们对疫苗管理的态度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最重要的还是对全民的启蒙作用,它已经提醒了全中国所有的家长,要冷静地看待现阶段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盲从和盲信。南方周末:你认为舆论监督社会到底有多大的作用?王克勤:十年前,我对舆论监督能起的作用就有一些思考,现在的思考和当时的思考变化不大。我认为舆论监督有以下三个层面的作用:第一,从微观上讲,舆论监督往往都是捍卫具体的公民
14、权利,对特定的受害者直接起到救助作用。第二,从中观上讲,我们的努力可能影响某地乃至中央的公共政策,不仅使报道中的当事人受益,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国家的制度建构起到点滴的改变作用。第三,从宏观上讲,我们每天的报道大多是真相的呈现,只要不断把真相公之于众,就有累加效应。这个作用是渐进的,常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这个作用往往是最大的。南方周末:但是记者的能量、媒体的能量不能高估。媒体不是救世主,不可能包打天下。王克勤:是的。不过只要一直坚持那样去做,那样尽职尽责,就能够有所成就。(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1) 下列对访谈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王克勤认为新闻工作者不能为了报
15、道而报道,应该尊重生命,应该维护人的权利,这是他的信仰。B . 王克勤心中的新闻之道超出了职业规范要与采访人保持距离的要求,表明新闻的“术”和“道”本身是矛盾的。C . 新闻工作者听到社会灾难发生的时候,因为有了报道的素材,自然会产生激动的感觉,王克勤否定了这种职业快感。D . 王克勤作揭黑报道近二十年,其坚持的原因一者来自于自己的善良,二者相信努力可以改变社会,所以他记录社会的笔端饱含激情。E . 新闻报道可以引发社会和政府对问题的关注,作为舆论监督的一部分,虽然新闻报道作用不能高估,但是坚持下去,会有成就。(2) 下列对本次访谈目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了解被采访对象的精神世
16、界,发现其精神的价值意义,给人以启发。B . 呼吁新闻工作者能够从尊重生命、关注人的角度报道新闻,而不能人性异化。C . 启发新闻工作者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功能,坚守良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D . 表明新闻具有启蒙作用,提醒大家冷静地看待现阶段的社会问题,不要盲从、盲信。(3) 这篇访谈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请你就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加以简要概括。6. (20分) (2018高一下湖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空村农人屈指算来,离开生我养我的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已经有整整二十五年了。与以往不同,这几年每次返乡,总有一种情感使我无法释然,我知道这种感觉叫做“孤独”,孤独的主人不是我,而是我的小村。
17、为了表示对村邻们的尊重,或是为了更多地感受一下久违了的乡音乡情,每次回老家,我总是把车停在村口,步行回到在村子尽头的家。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走在我从小就模爬滚打、嬉戏玩耍,熟悉到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的小村的当街上,却渐渐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陌生感。这就是,已经很少看到路上匆匆行走着的或三或两的荷锄下田的农人;也很难再看到街边路口或交头接耳或手舞足蹈地扎堆拉呱的村妇;更看不到滚得浑身是土的“泥猴子”突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针刺里冲出来,蹭着你一闪而过,眨眼间便没了踪影的孩子们。就连邻居家养的狗,也无精打采地趴在自家大门口,当你从它面前经过,只是百无聊赖、散漫地瞥你一眼而已,再没有了往日的暴躁和骄狂。
18、显然,小村已全然是一副落寞的了无生机的模样。有时回家,也偶尔会住上一夜,过去那种吃过晚饭同老人兴致勃勃地拉上一通,然后就着浓浓的乡情倒头便睡的感觉再也找不到了,悄然而生的是夹杂着丝丝忧虑的长夜难眠。忧虑是什么呢?这村还是当年的村,这夜还是那样的夜,这夜静的还是像过去那样谁家的大人突然间打了个喷嚏,邻人们也会吓一跳的昔日熙熙攘攘的水井周边空了,随之消失的不仅是村人们担着水挑子匆匆行走的声影,还有水桶碰磕井沿的叮当声和村姑们的棒槌敲打在井台边儿衣服上的空旷悠远声,最可惜的当属随着水担行走而顺着水桶的漏缝儿画在村路上那些蜿蜿蜒蜒的曲线,也早已湮没无迹了;过去塞满了欢声笑语的碾道子空了,再不见了石磙的
19、两侧通常一大一小的两个人推着碾棍周而往复和旁边端着盛满粮食的簸箕候碾的人们,更不见了散在碾道里探头探脑啄食粮屑的鸟儿,剩下的只是碾道两侧石缝里冒出的小草,摇晃在风中,瘦弱又凄惶;过去时光里充满了苦也充满了乐的农家院落也空了,这不是过去农人们的篱笆柴库被高墙深宅朱门铜锁替代的缘故,实则是因了那些在过去,时刻飘荡着的人畜喧闹连同那些缥缥缈缈的炊烟样,都被一风吹散,再无了踪影。过去的那个早晨起来每家每户都会升起袅袅炊烟的小村,那个白天充斥着农具叮当声、大人吆喝声、小孩喊叫声并伴杂着狗叫鸡咬声的小村,那个晚上在各家的母亲们或高或低的唤儿声中逐渐沉入梦乡的小村,只是我记忆甚或是梦中的故乡了。如今,小村真
20、的成了老弱病幼的天下,稍微有点力气称得上劳力的人都走向了外面的世界。偶尔再在街上碰到一两个儿童,他们脸上呈现的不再是过去孩子脸上那种单纯的天真和活泼,取而代之的是让你感到隐隐不安的与其年齡极不相称的静默和成熟。此时我的心情竟像极了现在的小村,空落落的。海子是同我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玩伴,初中毕业后,就成了村里打工队伍中的一员。去年在这个城市里碰巧见到了急匆匆赶路的海子,刚过不惑之年的他,由于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昔日满口白白的牙齿已经掉了一半。海子同我说,要到城市的另一头去跟在人家家里当保姆的媳妇见一面。海子说,现在都不知道哪里是家了,一家四口分在三个地方,只有在农忙和春节的时候才能回老家同两个
21、孩子一起住上几天有时候我常想,海子们的家究竟是在哪里呢?他们也已经成了村庄的客人了吗?或许当他们回家的时候,孩子们也会“笑问客从何处来”吗?(选自散文选刊)(1) 简要概括文章标题“空村”中“空”的内涵。 (2)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 文章倒数第二段为什么写海子的遭遇? (4) 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范祖禹,字淳甫。幼孤,叔祖镇抚育如己子。祖禹自以既孤,每岁时亲宾庆集,惨怛若无所容,闭门读书,未尝预人事。既至京师,所与交游,皆一时闻人。镇器之曰:“此儿,天下士也。”进士甲科。从司马光
22、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书成,光荐为秘书省正字。时王安石当国,尤爱重之。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 , 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吴中大水,诏出米百万斛、缗钱二十万振救。谏官谓诉灾者为妄,乞加验考。祖禹封还其章,云:“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初,苏轼约俱上章论列,谏草已具,见祖禹疏,遂附名同奏,曰
23、:“公之文,经世之文也。”竟不复出其稿。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言者论祖禹修实录诋诬,贬安置贺州,卒,年五十八。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至遇事,则别白是非,不少借隐。在迩英守经据正,献纳尤多。尝讲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六语,拱手再诵,却立云:“愿陛下留听。”帝首肯再三,乃退。每当讲前夕,必正衣冠,俨如在上侧,命子弟侍。开列古义,参之时事,无一长语。苏轼称为讲官第一。(宋书列传第四十二有删节)(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
24、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B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C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D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2) 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的相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致仕本意是将享受的禄位交给君主,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B . 古代称诸侯
25、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为“薨”,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为“崩”,称大夫的死为“卒”。C . 斛,文中指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一斛。D . 实录,纪传体裁史书的一种,专门记录古代某一皇帝的言行,如文中范祖禹编修的就是神宗实录。(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祖禹幼年时父亲去世,每逢佳节,他悲伤痛苦,闭门读书,他到京城后结交的都是名人,他的叔祖称赞他为贤士。B . 范祖禹看淡官职,正字刚毅。他跟从司马光编修书籍,不求官职;他因司马光推荐而被王安石看重,后来他却将别人批评王安石的奏章上报。C . 范祖禹文才突出,受到苏轼称赞。宣仁太后去世,人
26、心不稳,他决定上奏,他的奏章被苏轼看到后,苏轼决定放弃自己的奏稿,并称赞范祖禹的文章。D . 范祖禹既谨慎又大胆。他平时谨慎小心,但遇到大是大非问题,往往坚持原则,他为皇帝讲书,有一次讲到关键处,直到皇帝“首肯再三”,才肯罢休。(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 (8分) (2017高三上大连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点绛唇 春闺【明】陈子龙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芳草王孙路。春无语,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注】选
27、自倡和诗馀中的湘真阁存稿。倡和诗馀收录了陈子龙等六人在顺治四年(l647年)暮春的唱和之词。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华亭(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清兵入关,他坚持抗清斗争,被俘后投水殉国。惯:照例。“杜鹃啼”二句:鹃啼凄厉,能动旅人归思。又传其啼至哀,能至血出。(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上片写风雨摧落满目春光,使人徒生“花难护”之慨,以百花凋零的衰败景象,奠定了凄凉惆怅的情感基调。B . 如果说上片紧扣题目中的“春”字来写的话,下片则重在落实其中的“闺”字,写出了闺中人的相思与幽怨。C . “王孙”在这里指纵
28、情声色、乐游忘归的贵族子弟,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D . “春无语”意味着春天将尽,也暗示闺中人青春不再;“杜鹃”“不如归去”的哀鸣,并没有唤回恋人的归来。E . 杜鹃悲鸣时流出血泪,洒在飘飏落花的朦胧烟雨之中,景象至悲。作者在这里用“胭脂”形容的是雨中落花。(2) 这首词字面上属闺怨之作,但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家国之思。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9. (10分) (2018高一下铜仁开学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2) 诗经氓中“_,_”两句写女主人公回忆当年恋爱时的情景,这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 (3) 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_,_”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喻自己的美德。 (4) 曹操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人生苦短的句子是:“_,_”。 (5)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办公空间办公室合租协议书
- 2025版IT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与维护合同规范文本
- 2025版财务咨询与风险管理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拆除工程安全培训与应急预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市政道路清扫保洁劳务承包协议
- 二零二五年食品加工企业原料采购合同
- 二零二五年UPS电源设备维修服务及备用电源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工厂土建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铁路安全承包合同范本
- 2025版新能源发电设备采购合同
- 高校资金运营管理办法
-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 药店药品培训知识课件下载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第八中学2025届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浙江省衢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
-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 外耳道肿物的护理查房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进阶 期末考试答案
- 2025年医生执业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 张掖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招商部安全生产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