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1. (2分) (2017高一下北仑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挫(cu)折蹿(cun)升混(hn)凝土号呼靡及(m)B . 叨(to)扰水泵(bn)角斗士(ju)掎(j)角之势C . 筵(yn)席鼻涕(t)压轴(zhu)戏强(qin)颜欢笑D . 逮(di)捕付梓(z)刽(kui)子手咬文嚼(jio)字2. (2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斑驳朗照弥望没精打彩B . 风致点缀掂记疏疏落落C . 平仄潇索

2、驯鸽涸辙之鲋D . 工巧陆离绳墨夙兴夜寐3. (2分) (2017高一上天水月考) 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无能为也已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素善留侯张良共其乏困卒起不意距关,勿内诸侯失其所与,不知若属皆且为所虏刑人如恐不胜A . B . C . D . 4. (2分) 下列加线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五祖夜至三更B . 自古传法,气如悬丝C . 未知根本事由D . 因此便立南北5. (2分) 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 .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C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

3、中闺D . 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6. (2分) 对下列加线字从用法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云青青兮欲雨忧劳可以兴国而刀刃者无厚不耻下问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项王乃复引兵而东栗深林兮惊层颠六王毕,四海一A . /B . /C . /D . /7. (2分) (2019高二下天津期中) 下列特殊句式类型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因之以饥馑毋吾以也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异乎三子者之撰得不焚罚依金谷酒数开琼筵以坐花A . /B . /C . /D . /8. (6分) (2019高二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露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_,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_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

5、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 )。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灾害地质遗迹,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_。浩劫与创伤、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世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_的传说消费。我的目光与之相撞,仿佛碰到了时光凌厉的刀锋上,那刀刃伤着了我的心,好疼。(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B . 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C . 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如果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

6、最后一天D . 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振聋发聩千钧一发唾手可得穿凿附会B . 醍醐灌顶千钧一发触手可及牵强附会C . 醍醐灌顶危在旦夕唾手可得牵强附会D . 振聋发聩危在旦夕触手可及穿凿附会(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脚下便是滔滔流水,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B . 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滔滔流水便在脚下C . 滔滔流水便在脚下,桥侧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万丈深渊D . 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

7、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9. (6分) (2017高一下安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列小题。提到“工匠精神”,也许我们会首先想到德国、瑞士、日本这些国家。其实,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诗经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玉器等一样,切了还要磋,琢了还得磨。这里体现的对工艺精细程度精益求精的追求,与西方工业精神中从 99%到9999%的追求不谋而合。这说明,不论区域和文化有着怎样的差别,在追求精美、卓越、典雅等这些能充分反映人类文化审美创造力的艺术特征方面,东西方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追求

8、极致和完美的美学理想。基于文化的属性和发展的形态不同,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在具体表现样式上又存在着一定差异。西方侧重于对刚性要素的重视,要求必须确保每个部件质量上乘,无论是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以最高标准要求,并对最终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对产品质量提出了统一的严格标准,以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如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于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航海钟,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的问题。相比较而言,中国则侧重于对柔性要素的重视,在设计和制造上,为追求完美和极致,多强调不惜花费时间精力

9、,反复揣摩,孜孜不倦。中国工匠“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把对自然的敬畏和观察体验、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让中国制造既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功能特点,也展现出典雅优美的审美特点。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中既追求实用功能,也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功效。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似玉非玉而胜玉”,让人顿生“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感慨。中国的“工匠精神”附着于精美绝伦的作品,世代相传。天工开物,随物赋形,是中华民族对制造业的价值取向共识。如果我们承继这种东方智慧,并学习西方对产品刚性要素的重视,应该会带来东方诗意和西方精准的美妙融合,成就中国制造业的独特风韵。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心浮气

10、躁,制造业普遍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工匠精神少有用武之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也正在由“生存消费”转向“品质消费”,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工匠精神”。周礼考工记有言:“知者创物,巧者速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对应于现代语境,“知(智)者”可以理解为产品的设计者、科技的创新者,而“巧者”便是将设计与创新转化为优质产品的工匠。对于我国正在开疆拓土、万马奔腾的制造业和文化产业而言,这二者缺一不可。(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在追求“精益求精”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因为文

11、化属性和发展形态不同,两者在具体的表现样式上又有差异。B . 中国工匠“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取法于自然的思想,使中国的传统建筑既讲究实用,又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功效。C . 西方的工匠精神比较重视影响产品质量的刚性要素,其产品在设计、用材、生产流程、质量检测等各方面始终都有统一的严格标准。D . 在当下重提“工匠精神”,一方面要吸纳我国古代工匠“天工开物,随物赋形”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要学习西方工匠追求精准的精神,如此才能成就中国制造业的独特风韵。(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诗经中的“切”“磋”“琢”“磨”四字描述了当时人们对玉石等

12、的精细加工,而周礼考工记“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则高度评价了我国古代工匠们创造的作品。B . 东西方在区域和文化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追求工艺设计和制造上的精美、卓越和典雅,这样做是为了共同提高人类文化的审美创造力。C . 改革开放以来,“工匠精神”在我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和停留在满足生存需要层面的消费理念等有一定的关系。D . 对我国的制造业和文化产业而言,要想让巧妙设计和科技创新转化为具有现实价值的优质产品,还必须依赖工匠的锤炼琢磨和精工细作。(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工匠为追求完美和极致,常常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揣摩,虽

13、说是慢工出细活,但也可能造成生产效率的底下,这与现代工业追求效率的价值取向是不太一致的。B . 在德国、瑞士、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工匠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发扬,这应该是他们的工业产品质量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C . “哈氏4号”航海钟以精准度高而著称,北宋徽宗时的汝瓷则以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著称,两者的差异正是西方和东方对工匠精神的不同理解造成的。D . 工匠精神在一些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缺失,但只要人类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美学理想不破灭,它就不会消失。10. (12分) (2017高二上太仆寺旗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爱心如同韭菜余显斌娘打来电话,

14、问他现在在哪儿。他轻声说:“在医院。”娘说:“知道,听你爹说的。”娘接着哽咽着说,“儿啊,你怎么能那样,怎么能捐献骨髓啊?”显然,娘不理解什么是骨髓,说到这儿,明显地顿了一下。他忙说:“娘,没啥。”娘威胁说:“你不听娘的,娘就死去。”他急了,忙告诉娘,自己不是捐献骨髓,爹听错了,自己是想找人给自己捐献骨髓,自己有病。娘一听更急了,问清了他所在的医院,和爹当天就打了车,匆匆赶去,在医院看见了他。他坐在病床上,护士在给他量着血压。娘一见吓了一跳,问道:“儿呀,你怎么啦?”他说:“白血病。”娘不懂什么是白血病,望着他。他告诉娘,患白血病很难治的。看娘身子一颤,他忙说,不过,有骨髓配型成功的人愿捐骨髓

15、,自己就有救了。娘忙说:“配啊,砸锅卖铁也配啊。”他叹口气,说:“哪有那么容易的?两万多人中才有一对配型成功的。”娘坐在那儿,眼睛直了。他忙摇着手道,不过,自己很幸运,和一个女孩配型成功。娘眼睛一亮:“真的?”他再次垂下头,告诉娘,可是对方不愿捐献骨髓。娘一脸灰白,许久,点点头道:“是啊,身上的东西,哪一件不是跟眼睛鼻子一样,哪有多余的啊?多余的也不会长啊,谁又愿捐啊?”爹在旁边嘀咕一声:“听说,捐骨髓没事的啊!”他沮丧地摇摇头,告诉他们,那个女孩就是不愿捐。娘试探着问:“真没事吗?”他说:“可能是吧,不过,这得问问医生。”正说着,一个医生从旁边匆匆经过,娘忙一把拉住,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可怜

16、巴巴地问:“医生,捐献骨髓对捐献的人有伤害吗?”医生望望娘,摇了摇头。看娘有些不懂,医生打比方说:“骨髓就像韭菜,捐了又会长出来的。”农村里,韭菜不少,剪后生的更快更肥更多。娘懂了,娘脸上的灰白颜色没了,她想了想,仍拉着医生的手不放:娘有一个请求,希望医生能帮自己给那个女孩说说。医生一笑,点头答应了。四人去了另一间病房,见到了那个女孩。娘走过去,一把拉住女孩的手。娘说:“娃啊,大婶求你了。”娘指着他说:“我就这一个儿,请你救救他啊。”见女孩不说话,娘猛地想起什么似的,指着医生说:“医生说了,对你没损害。如果有损害,这个要求大婶也说不出口啊。”女孩雪白的脸上流下两行泪,望望他,仍没有说话。娘急了

17、,说:“娃啊,大婶跪下了。”娘说着,准备跪下来。女孩忙一把拉住,流着泪说:“大婶,我才是病人,这位大哥是捐献者啊。”说着,女孩指指他,对娘说,“求大婶了,救救我。”娘站在那儿,愣住了。不过,娘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娘拉住女孩的手,打量着女孩毫无血色的脸,许久许久,眼眶红了,对他说:“去吧,娘不拦你。”娘说:“出来了,娘煮鸡蛋给你补补身子。”他哎了一声,笑着望了医生和女孩一眼,忙向手术室走去。他知道,他的方法成功了,善良的娘,一旦知道捐献骨髓是怎么回事,一定不会拦他的。他猜对了。六个小时后,他捐献了骨髓,走了出来。爹娘迎上来,仔细打量着他,见他没事,爹一笑,得意地道:“小子,你答应了爹的,我劝你

18、娘来,你回去可得陪爹喝几盅的。”他一笑,手指一弹,嗒地一响。娘这才知道,自己被骗来,是他和老头子商量好的,回头瞪了老伴一眼道:“啥出息?几盅酒,就让儿子收买了。”说完,拍着他的手笑笑,得意地道,“我儿捐了骨髓,救了一条人命,救了一个家,娘受一回骗,值啊!”他望着爹娘笑了。他想,有时,爱心也像韭菜,付出越多,播撒越快越广,不但能传及家人,甚至能传及世界,让每一个人心都一片碧绿一片阳光。(摘编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虽只用较少的笔墨来写爹,但爹对情节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爹支持儿子捐献骨髓,为了和儿子喝几盅,还与儿子一起隐瞒

19、真相,骗了娘一回。B . 小说以医生的话“爱心如同韭菜”为题目,不仅形象贴切,通俗易懂,可以让娘理解“捐献骨髓是怎么回事”,也彰显了本文播撒爱心的主题。C . 文章在写娘和女孩时都写到了脸色,写娘脸色由“灰白”到“灰白颜色没了”是为了表现娘由失望到希望的心理变化,写女孩脸色主要是表现白血病病症。D . 开头写他在医院,说明他是用装病来让母亲理解他的做法,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事由,表明他已决定为患白血病的女孩捐献骨髓。(2) 小说中的娘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 作为儿子的“他”为捐献骨髓对娘采用了欺骗的方式。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

20、题;共11分)11. (11分) (2020高三下汉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乃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武

21、阳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蠃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藉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

22、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曰:“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B .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C .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

23、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D .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2) 下列各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 . 屯田二十四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 . 受材瓦于官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 . 上言为丹立祠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

24、卖出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由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B . 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C . 韦丹认为法令废弛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认为并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D . 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记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

25、丹治状愈明。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2. (7分) (2020高一上芜湖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多处嵌入诗经中的名句,在诗境和情感上达到了浑成自然的效果。B . 诗人感叹人生苦短,继而畅想与友欢聚的情景,含有及时行乐的思想。C . 诗中用明月比喻贤才,期待摘取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延揽贤才的渴望。D . 本诗综合运用赋、比、兴等表现手法,是对诗经抒情传统的继承发展。(2) 诗中多次提到“忧”,请结合全诗概括“忧”的具体内容。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