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武汉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武汉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武汉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武汉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9高一下鹤岗月考) 补全下列句子的空缺内容。 (1) 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 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高、壁险的句子是:“_,_。” (3)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两句来表现琵琶女内心的怨愤,即使在演奏间歇仍然能让听者感受至深。 (4) 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琵琶女一曲终了人们久久沉浸的美妙的乐曲声中的句子是:“_,_。” (5) 杜甫在登高中用“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

2、把久客最易悲秋的复杂感情融入诗句中。 (6) 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_?_。” 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2. (4分) (2020高三下汉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幼儿园“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园阶段提前教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这种现象近年来非常普遍, , 甚至传导至幼前阶段,也就是还没上幼儿园就开始教这些知识了。更有甚者,小孩还在幼儿园阶段就在上奥数班,至于学拼音、英语,更是。上海的家长们为了给孩子报某个毫无賣质的学前班,挤破了头不说,排队报名的黄牛号都涨到5000元,这事情也一度闹得。这

3、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填鸭式的教育剩夺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和儿童的想象力,破坏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个道理很浅显,家长不可能不懂。既然如此,为何家长们依然 呢?原因就在于,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到时候就能轻松对付课内学习,也就可以比其他同学抢先一步。更重要的是,许多民办小学在招生时,也会明里暗里考察小孩掌握的知识,而那些提前学的孩子更有被录取的优势。只有加快各级招生体制改革,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逐渐减轻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幼儿园“小学化”这一乱象才可能从根本上被遏制。这样也才能避免专项治理工作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死循环。(1) 依次填入文

4、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靡然成风层见迭出沸沸扬扬蜂拥而至B . 蔚然成风层见迭出沸反盈天趋之若鹜C . 靡然成风司空见惯沸沸扬扬趋之若鹜D . 蔚然成风司空见惯沸反盈天蜂拥而至(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剥夺了儿童的想象力,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锢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破坏了教育的客观规律。B . 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剥夺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锢儿童的想象力,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C . 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剥夺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锢了儿童的想象力,破坏了教

5、育的客观规律。D . 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剥夺了儿童的想象力,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锢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3) 下面的对联,内容不符合高考考场情景的一联是( ) A . 十载寒窗天道酬勤九州唯斯多才俊百万学子壮志凌云社稷于此皆栋梁B . 盛世重英才问谁可展卷挥毫抒壮志岭南多俊彦看我能扬鞭策马上征程C . 谆谆儒雅授业解惑学海无涯倾心血孜孜聪敏焚膏继晷书山有路攀高峰D . 多年蕴蓄志远功深日日攻坚期获益一卷推开神驰笔畅科科游刃庆有余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3. (15分) (2015高二上济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

6、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

7、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

8、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

9、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自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 . 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C . 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

10、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D . 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B .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C .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D . 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

11、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B . 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C . 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D .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才有了解释字源的理论,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4. (20分) (2015高二上菏泽期中) 阅读下面的

12、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风筝王安忆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1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1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1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只能跳脚了。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

13、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时候,我已年过二十,大局已定,身无所长,半路出家学的大提琴终不成器。妈妈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之

14、后,我闲来无事,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让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然后,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

15、我去了。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一头栽了下来,不过,风筝自己也无须有什么怨言了。长大以后,说话行事,人家总夸:“你爸爸妈妈教养得好。”有所不满,总说:“给你爸爸妈妈宠坏了。”似乎,对于我们,自己是一点功绩也没有的。或许也对。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老师总说:“和你姐姐一点不像。”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每周上3次英语课。只能敷衍应付。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做着搏斗,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

16、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倒是这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写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选自新星出版社空间在时间里流淌,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在母亲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需要照顾,作者由此赞美天下的母亲,揭示了她们最爱操心、最疼爱子女的共性。B . 母亲就像牵着风筝一样,将子女牢牢地牵在手中。作者和姐姐远到农村插队,仍觉得没有离开母亲温暖的视线。C . 作者走上创作之路源于“我”身无所长,无所事事,而母亲的耳濡目染促成了一篇

17、散文,开始有了当作家的梦想。D . 母亲对“我”的教育和管理,促使“我”转向了创作,作者由此生发出“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的感悟,再次扣题。E . 文章选取了一系列普通的生活素材,写得一波三折,富有戏剧性,鲜明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支持。(2) 结合文本,概括作者成为作家的缘由。(3) 作者为自己的文章取名“风筝”,结合全文,说说“风筝”在文中有何作用。(4) 王安忆是知名的当代文学作家,这篇文章发自真情,感人至深。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母爱的认识。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5. (9分) (2018安庆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林逋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

18、色酒舍归。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却忆清豀谢太傅 , 当时未解惜蓑衣。【注】谢太傅,东晋时隐居刻溪的谢安。(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第一句写秋天湖水水位回落时节蟹大膏肥,巧妙交代了拜访黄公酒舍的原因。B . 第二句“归”字前承“过”字,后启二三两联归舟所见湖西黄昏美景的描写。C . 第三句写鱼儿察觉行船沉入水草,表达对鱼儿拒人千里之外行为的僧恶之情。D . 第五,六句写苍山半带着厚里寒云,红叶暗淡了夕阳余晖,渲染了凄凉气氛。E . 第七,八句用典,通过自己当年不解东晋谢安隐居来表现而今隐居山水之乐。(2) 诗歌第四句“犬闻

19、人语出柴扉”着似平淡,实则有趣味,请简要赏析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16分) (2020高三上渭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姜曰广,字居之,新建人。万历末,举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天启六年,奉使朝鲜,不携中国一物往,不取朝鲜一钱归,朝鲜人为立怀洁之碑。明年夏,魏忠贤党以曰广东林,削其籍。崇祯初,起右中允。九年,积官至吏部右侍郎。坐事左迁南京太常卿遂引疾去十五年起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庄烈帝尝言曰广在讲筵言词激切朕知其人每优容之。北都变闻,诸大臣议所立。曰广、吕大器用周镳、雷縯祚言,主立潞王,而诸帅奉福藩至江上。于是文武官并集内官宅,韩赞周令各署名籍。曰广曰:

20、“无匆遽,请祭告奉先殿而后行。”明日至奉先殿 , 诸勋臣语侵史可法,曰广呵之,于是群小咸目摄曰广。廷推阁臣,以曰广异议不用,用史可法、高弘图、马士英。及再推词臣,以王铎、陈子壮、黄道周名上,而首曰广。乃改曰广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铎并命。铎未至,可法督师扬州,曰广与弘图协心辅政。而士英挟拥戴功,谋擅朝权,深忌曰广。曰广尝与士英交诋王前。宗室朱统鎖者,素无行,士英啖以官,使击曰广。泽清又假诸镇疏攻刘宗周及曰广,以三案旧事及迎立异议为言,请执下法司,正谋危君父之罪。顷之,统鎖复劾曰广五大罪。曰广既连遭诬蔑,屡疏乞休 , 其年九月始得请。入辞,诸大臣在列。曰广曰:“微臣触忤权奸,自分万死,上恩宽大

21、,犹许归田。臣归后,愿陛下以国事为重。”士英熟视曰广,詈曰:“我权奸,汝且老而贼也。”既出,复于朝堂相诟詈而罢。曰广骨鲠,扼于憸邪,不竟其用,遂归。(选自明史姜曰广列传,有删改)(注)朱统鎖:明宗室。憸,xin,奸邪(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坐事左迁南京太常卿/遂引疾去/十五年/起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庄烈帝尝言曰/广在讲筵/言词激切/朕知其人/每优容之B . 坐事左迁南京太常卿/遂引疾去/十五年/起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庄烈帝尝言/曰广在讲筵/言词激切/朕知其人/每优容之C . 坐事左迁南京太常卿/遂引疾去十五年/起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庄烈帝尝言曰/广在讲筵/

22、言词激切/朕知其人/每优容之D . 坐事左迁南京太常卿/遂引疾去十五年/起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庄烈帝尝言/曰广在讲筵/言词激切/朕知/其人每优容之(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万历,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明朝以后常以年号作为某一皇帝的代称。B . 奉先殿,明初,明太祖在南京明皇宫建造的祭祀皇帝祖先的家庙,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仿南京建制,在紫禁城也设立了奉先殿,后来成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C . 乞休,古代官员自请辞去官职,多因身体或年龄原因,文中是因受到诬蔑而辞官退休。D .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除“陛下”外常见的对帝王的尊称,还有“万岁”“圣上

23、”“殿下”等。(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姜曰广品行廉洁。他曾在天启六年被朝廷派遣出使朝鲜,回国时不接受朝鲜一点的钱财馈赠,朝鲜人立下怀洁碑赞颂他。B . 姜曰广很有主见。北都事变后,大臣们因为拥立皇帝的事意见不一,姜曰广等人主张立潞王,遭到韩赞周的反对,因此触怒韩赞周。C . 姜曰广忠于朝廷。他敢于呵斥用言语中伤史可法的功勋大臣,能够和同僚一起齐心协力辅助朝政,做好本职工作。D . 姜曰广屡遭诬蔑。马士英用官职诱使朱统鎖攻击弹劾姜曰广,姜曰广最终因为屡遭攻讦而向皇帝请求退休回家。(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微臣触忤权,自分万死,上恩宽

24、大,犹许归田。)士英熟视曰广,詈曰:“我权奸,汝且老而贼也。”既出,复于朝堂相诟而罢。7. (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刘珙,字共父。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迁吏部员外郎。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

25、。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 , 不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南旱,郴州李金为乱,珙知湖南安抚使。入境,移书制使沈介,请以便宜出师,介即遣田宝、杨钦以兵至,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钦与宝连战破贼,贼党曹彦、黄拱执李金以降。支党窜匿者尚众,珙谕钦等却兵,听其自降,贼相率纳兵,给据归田里。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阖境无捐瘠流徙者。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

26、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薨,年五十七,谥忠肃。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节选自宋史刘珙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B . 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C . 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D . 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荫补,中国上古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形式,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人入学任官的待遇。B . 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C . 郊祀,古代帝王祭祀社稷的国家盛典,春天祭祀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