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_第1页
石家庄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_第2页
石家庄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_第3页
石家庄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_第4页
石家庄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家庄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综合性学习。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是一双手,搀扶我们走过春夏秋冬。6月19日是父亲节,为了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及父亲对家庭、社会的贡献,七年级一班开展“我终于读懂了父亲”的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1) 活动一: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_(2) 活动二:请你设计两个调查题,了解大家过“父亲节”的情况。(3) 活动三:用上一种修辞方法给你父亲发一条短信,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不超过50字。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2019高二上盐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横渠四句冯友兰张载的四句话,我称之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说出了人的特点,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这四句中的那四个“为”字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无论如何,从一般人的观点看,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很费解。其实,并不费解。宋朝有一个无名诗人,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是以孔子为人类的代表。他应当说:“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

3、“长如夜”。自从人类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被了解,被赏识。万古的月球,好像开了一盏明灯,这就不是“长如夜”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况,也是如此。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他就为天地“立心”了。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词)心。第二句是“为生民立命”。“立命”二字,在儒家经典中,初见于孟子。孟子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儒家所谓“命”,是指人在宇宙间所遭遇的幸或不幸,认为这是人所不能自主的。信宗教的人,于不能自主之中,要求一个“主”。信基督教的人遇见不能自决的事,就祷告“上帝”,求他的“

4、主”帮助他决定。祈祷以后,他自己再作决定。即使这个决定还是以前的决定,他也认为这是他的“主”替他作的决定。儒家指出,不需要这个“主”。人在宇宙间所遇到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不能控制的。既然个人不能控制,那就顺其自然,而只做个人所应该做的事。这就是“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人的精神境界达到这样的高度,宗教对于他就失去作用了。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实,真能代替宗教的是哲学。第三、四句都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事。对于禽兽,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也无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最合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的人,儒家称为“圣人”。儒家认为,圣人最宜于做社会最高统治者,因为他

5、是廓然大公。柏拉图认为,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合适的统治者是哲学家,即把哲学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的所谓“哲学王”。儒家也认为,有圣人之德者,才宜于居最高统治者之位,这就是所谓“圣王”。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哲学。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个传统的说法欺骗人民。照他们的解释,不是圣人最宜于为王,而是为王者必定是圣人。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关统治者的事都称为“圣”。皇帝的名字称为“圣讳”,皇帝的命令称为“圣旨”,甚至于皇帝的身体也称为“圣躬”。欺骗终究是欺骗,没有人信以为真。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孟子起,就把政治分为两种:一种名为“王”,一种名为“霸”

6、。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用武力征服来建立和维持其统治的,这些都是霸。至于以德服人的,则还没有。宋明以来,道学和反道学的“王霸之辨”,其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此。照我的了解,圣人之所以为圣,全在于他的最高精神境界。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最宜于为王的人是圣人,因为有圣人之德的人是大公无私的。程颢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程氏文集卷二)大公无私,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所以,只有圣人才最宜于为王。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真正意义。【注释】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

7、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1) 下列关于“横渠四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概括了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突出人的特点。B . “为天地立心”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人创造历史文化才算是为天地立心。C . “为生民立命”中所谓“命”是指人所遭遇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控制,人可以自主,只做自己所应该做的事。D .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两句表明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在于,人要为过去圣人继承他们的绝学,为后代万世开创太平天下。(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 ) A . 第二段化用宋朝诗人诗句为“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证明人为天地立心的重要意义。B . 第三段引用孟子的话“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交代“立命”一词的来源和含义。C . 第三段将基督教徒与儒家遇事不能自决时的各自做法进行类比,阐述儒家所谓“立命”的真正含义。D . 第七段分析两种政治类型,认为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从而得出中国的历代王朝实际上都是霸的结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在天地之间,可以了解、赏识宇宙的山河大地,这是对人在宇宙间地位的肯定,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因为从属于宇宙所以缺乏自主权利。B . 大公无私是圣人之

9、德,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只要圣人为王,他们就能大公无私,普万物而无心。C . 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确定安身立命之道,实为“外王”之学;成就君王的功业,是“内圣”之学。D . 儒家将命运与修身合而为一,将外在客观性与内在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天与人、顺应自然与自强进取结合起来。3. (12分) (2019高三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

10、好转。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

11、,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

12、他的一生中。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

13、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第一段中,作者将自己不懂得珍惜曾拥有的事物的

14、原因归结为:实用主义的评价标准和喜新厌旧的心态。B . 文中提及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只是诸如鸟声、榆树、土墙、炉灶、月光等可看、可听、可触的有形之物。C . 本文笔触细腻、细节生动、善用修辞,第二段就用了拟人、呼告、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D . 本文立意深刻,作者没把重心放在反复吟咏对故乡的怀念上,而是更理性地探究思乡之情产生的原因,家园之于人的意义。(2) 本文展现了作者对“今生今世的证据”情感态度,请就此梳理文章思路。 (3) 结合全文,概括说明作者为什么需要今生今世的证据? 4. (9分) (2019贵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国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乡建

15、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体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多方面。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至2018年,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材料三: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城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这些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促进中国在更大区域范

16、围内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引领国际交流合作向纵深推进。这些城市要代表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要带领所在区域的城市群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的“顶端”,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网络,抢占我国在全球城市体系和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制高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9大国家中心城市都是所在区城城市群的核心龙头城市,要强化区域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这些中心城市建设除了关注自身功能提升以外,还需要充分加强与周边城市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推进区域人口、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市场要素和体制机制一体化对接,建设高效联动、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区域整体均衡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北京、上海、广州、

17、重庆、西安等9大国家中心城市要对所在区域文化的渊源、发展、地位和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对外要展示地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对内要保护城市的文化根脉,加大对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的正面宣传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对于国家中心城市来说,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在质量。未来一个时期,在面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新时代提出的新目标进行系统思考和准确把握,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18、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让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未来一个时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将在产业布局、交通网络、通勤就业、生活居住和管理制度等几大领域呈现一体化趋势,城市体系将由等级结构向网络扁平化转变。未来一个时期,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塔尖城市,应通过人本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这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条件,从而使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城市空间环境实现品质提升,使城市成为宜居宜业的乐土。(摘编自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9、是( ) A . 2017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评价城市的发展情况,以简洁明快的结构,对复杂的城市状况进行量化分析。B . 2017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上榜的前十位城市中,大多是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北京、上海处于领先位置,深圳、广州属于第二梯队。C . 2017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前十位中,社会、经济指标成为决定性因素,环境指标相差不大,这说明有些城市在社会、经济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D . 2017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排名第三位的深圳没有入选国家定位的国家中心城市,而排名十位以外的郑州等入选,这是因为深圳的地理位置的关系。(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20、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目前国家定位的国家中心城市有北京、上海等九个,这些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多方面具备引领、辐射集散的功能。B . 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在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引领国际交流合作向纵深推进方面应起到促进作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C . 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核心龙头城市,要加强与周边城市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消除互相之间的竞争,引领城市群内部一体化发展。D . 国家中心城市要对所在区域文化的渊源、发展等有清醒的认识,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在内外方面负起自己的责任。(3) 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哪些发展趋势?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21、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7高一下惠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 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

22、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

23、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选自隋书隐逸传)(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将讽朝廷讽:劝说B . 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德:道德高尚C . 士谦罄竭家资罄:尽D . 会葬者万余人会:恰好(2) 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B . 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

24、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C . 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D . 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士谦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睿以德行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B . 李士谦遵循孔子、荀子重黍稷的习俗,每逢社日先摆上黍米饭。前来聚会的亲朋从士谦身上看到了君子的德行,自愧不如。C . 李士谦虽家境殷实,但厉行节俭,在乡里扶危救困,甚至对待有过失的人他也极尽体恤之心。D . 李士谦为人处世多积阴德。他把阴德

25、比作耳鸣,意思是阴德只能心知,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风范。(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鹧鸪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1)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鹧鸪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这首诗的颈联关于游子和佳人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8高三上望奎月考)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将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两句是:_,_。 (2) 李白蜀道难中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