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ppt_第1页
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ppt_第2页
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ppt_第3页
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ppt_第4页
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宋晓梅 教授,3-1 活性炭的性能,活性炭的来源 活性炭几乎可以用含有碳的任何物质做原料来制造,这包括木材、锯末、煤、泥炭、果壳、果核、蔗渣、骨、石油焦、皮革废物、纸厂废物等等。,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碳化的定义 碳化也称热解,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对原材料加热,一般温度在600以下。有时原材料先经无机盐溶解处理后再碳化。,活化的定义 活化是在有氧化剂的作用下,对碳化后的材料加热,以生产活性炭产品。当氧化过程的温度在800-900时,一般用蒸汽或二氧化碳为氧化剂;当氧化温度在600以下时,一般用空气做氧化剂。,活性炭的制作 活性炭的制作分碳化及活

2、化两步。,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3-2 吸附等温线,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于一种吸附公式,如下图所示。,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处理吸附等温线的公式,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3-3 Langmuir 公式的推导,推导的假定,只考虑在单层内的平衡关系,被吸附的物质只有一层分子厚,被吸附物质的颗粒和水分子一样大,每个被吸附颗粒占面积,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Langmuir公式推导的图示,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Langmuir公式推导:,在达到平衡时,存在下列关系: 未被吸附的物质颗粒数目+被吸附的水分子数目=被吸附

3、物质颗粒的数目+未被吸附的水分子数目,得到Langmuir公式为:,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3-4 吸附公式的应用,求吸附公式Langmuir中的常数 每个吸附公式都包含了两个常数,这些常数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处理试验数据得出,最常用的是图解法。用某一种活性炭做吸附试验所得的数据往往只符合一个吸附公式,这可在图解法中很清楚地看出来。 图1中 小于1 ,图2中 大于1。,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BET公式的图解法如下:,求Freundlich公式的常数:,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3-5 吸附柱的设计,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ka代表单位体积活性炭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杂质量。 活性炭的容量传质系数可以通过实验得出。

4、当这个系数已知后,就能够确定吸附柱所需要的活性炭总体积。但这需要知道吸附柱的吸附容量、吸附柱的吸附过程曲线与容积传质系数三者间的关系。,容量传质系数 为了更方便的研究,我们将单位容积活性炭所具有的吸附面积a与反应速率k相乘,得到一个组合参数ka,称为容量传质系数,其纲量为:,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求活性炭的容量传质系数 活性炭的容量传质系数ka,一般通过用初始有机物浓度1的水样,每升加活性炭mg做吸附试验,由吸附试验可以得出下列物料衡算关系: 在时刻t水样中有机物的减少速率=在时刻t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增加速率,即,对上式积分得: 由此式可以绘成如右图所示的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ka值来。,第三

5、章 活性炭吸附,吸附柱的泄漏和衰耗过程 如果将出水的有机物浓度与吸附柱的产水量与相应的运行时间的关系绘成曲线,则得下图的吸附过程曲线。,图中表示了出水有机物浓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的过程。 允许的最高出水浓度则称为吸附柱的泄漏浓度。 相应的运行时间称为吸附周期。 出水浓度达到 时称为耗竭,这时吸附柱所吸附有机物质了代表了吸附柱所具有的总吸附能力。,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吸附柱的设计 建立吸附柱过程曲线与容量传质系数的关系主要是找出这一曲线的S形末端与容量传质系数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可以通过分析从吸附带厚度到达柱底(此时吸附柱到达吸附周期)起到它的吸附能力完全耗竭止(即到达耗竭时间)的吸附能力消失过程。

6、 吸附能力的消失也就是吸附带的消失,即x/m值AC线从tb起不断向下运动,最后在运行时间tx到达吸附柱底,曲线C点与B点重合,吸附带消失。,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上图表示吸附带刚达到吸附柱底时(相当于运行恰好达吸附周期),其中活性炭吸附量沿吸附带高度的分布曲线,由底部值逐渐增大为顶部的,与运行时间的出水浓度相对应。 图中的面积ABC,代表了吸附带在 时所剩余的吸附容量。 为了便于处理关系,在建立ka与泄露曲线的关系时,流量Q/A按换算成Fm kg/m2.min表示。从 流量Fm 中所去除的有机物 =每分钟在活性炭容积中所吸附的有机物量 假定: 公式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方程,又令=1,该直线通过吸附等温线的(x/m)1点,因此可以求出s来,这一条直线称作操作线。,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