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_第1页
石家庄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_第2页
石家庄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_第3页
石家庄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_第4页
石家庄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家庄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三上广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网上购书与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方便,实体书店遭遇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在_中艰难生存着。近年来,火爆的楼市使得房屋租金也_,实体书店销售面积较大,房租的上涨切实增加了经营成本。在数字化的时代,( ),更多读者成为数字原住民,不仅消费方式数字化,而且阅读方式也数字化,这样的变化对整个图书销售行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实体书店用什么留住读者?一些书店经营者_,更新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最美书店、尝试24小时不打烊、开启书店住

2、宿新模式邀你与书同眠一时间,新型书店_。国家也出台了免收营业税等措施,从政策上扶持实体书店。根据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O15年开始以每年7%的速度发展着。转型后的实体书店正在迈进春天。(1)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风雨飘摇 水涨船高 改弦易辙层出不穷B . 朝不保夕 水涨船高 改头换面层出不穷C . 风雨飘摇 随波逐流 改弦易辙 与时俱进D . 朝不保夕随波逐流 改头换面与时俱进(2)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风雨飘摇 水涨船高 改弦易辙层出不穷B . 朝不保夕 水涨船高 改头换面层出不穷C . 风雨飘

3、摇 随波逐流 改弦易辙 与时俱进D . 朝不保夕随波逐流 改头换面与时俱进(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根据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每年7%的速度发展着。B . 根据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7%的速度每年增长着。C . 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O15年开始以7%的速度每年发展着。D . 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着。(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根据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

4、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每年7%的速度发展着。B . 根据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7%的速度每年增长着。C . 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O15年开始以7%的速度每年发展着。D . 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着。(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过去那种去书店购书、与书相遇的生活方式已改变了读者B . 过去与书相遇、去书店购书的读者的生活方式已发生改变C . 过去读者去书店购书、与书相遇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改变D . 过去那种与书相遇、去书店购书的生活方式已改

5、变了读者(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过去那种去书店购书、与书相遇的生活方式已改变了读者B . 过去与书相遇、去书店购书的读者的生活方式已发生改变C . 过去读者去书店购书、与书相遇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改变D . 过去那种与书相遇、去书店购书的生活方式已改变了读者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的影视剧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以前占据市场显著位置的穿越、魔幻、宫斗、戏说题材逐渐隐退,而一度呈现式微态势的现实题材创作却在政策的支持和舆论的引导之下持续发力,呈现出喜人的丰收景象。一大批影

6、视作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的火热现实,获得了业界口碑与市场成绩的双赢。不过,我们在为现实题材影视创作繁荣发展欢呼的同时,也要警惕某些打着现实主义旗号,却没有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去,只靠凭空想象和道听途说拼凑编造,使作品悬浮于现实之上,片面地反映现实甚至扭曲现实的现象。还有的创作者虽有深入生活、表现现实的勇气和自觉,却不具备运用艺术手法回应大众情绪、引导理性思考的意识和智慧,一味渲染世间险恶,放大社会黑暗,揭露人性的短处。一些现实题材影视剧忽略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与和谐美好的生活景象,自始至终被负面情绪笼罩。这种脱离主流价值宣泄情感、把“糟糕的个别情

7、况”夸张放大为社会普遍现象的做法,给观众带来感官体验的不适,容易对其内心世界造成巨大冲击,使人感到心情低落,更有甚者出现怀疑人生、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须知,除了艺术价值、经济效益,社会效应也是评价影视作品的重要指标。新时代,影视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人们安顿精神的栖息地和滋养民族精神的沃土。不可否认,现实中存在虚假、罪恶,但这些负面内容只是现实的一部分。身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党领导人民过上了美好生活,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图景和奋斗历程,这才是时代、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影视创作的素材富矿。影视创作应秉持积极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将视野

8、更多地着眼于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社会主流价值所追求的真善美。即使要表现负面的内容,也应将接地气的生活熔铸为能够进入审美视野的“第二现实”,发现、提炼、挖掘其中的美好、温情,努力使“糟糕的个性化”变成丰盈饱满、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形象,将“琐碎的小情感”升华为人间大爱,在此基础上启发广大观众审视自我、思考人生、陶冶情操,在他们心中形成更加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换句话说,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创作需要“立地”,更应该“顶天”,既要接地气,也要提人气、有生气,这才是影视创作应当追求的更高境界。(摘编自范咏戈、李蕾创作应观照积极的现实生活)(1)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下,一大批反映新时代中国火热现实的优秀影视作品正在替代穿越、魔幻、宫斗、戏说题材的影视作品,成为了影视剧市场的主角。B . 有些创作者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单凭自己的想象和道听途说进行胡编乱造,他们的作品不能真实地再现现实生话,甚至扭曲现实。C . 创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有表现现实的勇气和自觉,具备用艺术手法回应大众情绪、引导理性思考的意识和智慧,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D . 那些渲染世间的险恶、暴露社会的黑暗、揭露人性的短处的作品会冲击观众的内心世界,使其情绪低落,甚至怀疑人生、不能正常生活。(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0、是( ) A . 作者开篇并没有开门见山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只是介绍了影视剧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B .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把有的创作者能深入生活、有的不能进行对比,说明创作不能脱离现实。C . 文章从反面论述了当今影视剧市场存在的弘扬正能量不足的现象,使议论更具现实针对性。D . 文章最后一段用理论论证的方式,阐述了现实题材影视作品既要“立地”又要“顶天”的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引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描写和谐美好的生活景象,是我们这个时代要弘扬的主流价值。B . 与一部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经济效益相比,其社会效应才是评价影视作品最重要的指标。C

11、. 影视创作过程中即使要表现负面内容,也要弘扬正能量,使观众获得健康向上的人生体悟。D . 创作者创作现实题材影视作品时既要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又要使作品成为积极的精神力量。3. (9分) (2018绵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健康权是一项包容广泛的基本人权,是人类有尊严地生活的基本保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通往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实现全民健康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期盼。经过多年探索与不懈奋斗,中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健康事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从1981年至2016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67.9岁提高到76.5岁,婴儿死亡率从34.7。下降到7.5

12、。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以健康事业发展的卓越实绩,不仅摘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帽子,还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选自健康中国见证人权进步,有删改)材料二: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富足的物质生活导致肥胖问题日益凸显,这一健康隐患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担忧。2016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成人肥胖人口已经超过瘦子,而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男性肥胖人数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4640万人,总人数高居

13、世界第一。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中国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不断上升。从1992年到2015年,超重率从13上升到30,肥胖率从3上升到12。中国成年人和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均在上升。对于肥胖和超重的青少年来说,饮食习惯仍然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原因。首先,不吃早饭。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吃早饭的比例在逐渐降低:7-12岁青少年吃早饭比例可达95.7,但16-18岁的青少年吃早饭比例则下降到了90.7;其次,爱吃夜宵。吃夜宵的人随年龄的增长比例提升:7-12岁青少年吃夜宵比例只有9.7,但16-18岁青少年则高达23.8。常吃宵夜的孩子摄入的热量难以消耗、容易引起脂肪堆积,

14、长时间则引起肥胖。(选自十九大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应对日益凸显的国民肥胖问题,有删改)材料三:“上工治未病”,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重视重大疾病防控,重视少年儿童健康,重视如幼、老年人、残疾人矿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健康,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继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15、要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管理体系,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拜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选自建设健康中国需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用数据说话,客观说明了我国居民的健康指标均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B . 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计委的数据说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解决青少年的肥胖问题。C . 中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国家找到了一

16、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事业发展道路。D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国肥胖问题也日益严重,且女性肥胖人数多于男性。(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材料二显示,中国人肥胖率与超重率都高于美国,不吃早饭、爱吃夜宵是导致我国肥胖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B . 从图1和图2可看出,我国人口肥胖率与超重率均呈上升趋势;地域不同,肥胖率也存在着差异且北方高于南方。C . 材料三强调“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说明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D .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选择

17、。E . 将“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作为深化改医药卫生改革的一部分,说明当前我国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度高。(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继续促进居民健康事业发展。 4. (12分) (2018高三下南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城市聆听崔立晚上。一个陌生来电,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哥”我愣了一下,说:“你哪位?”“哥,你不认得我,我也不认得你。你能听我说说话吗?”“好。”“哥,我很孤单,也很寂寞,在这个城市,我没有朋友,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的无助。以前在老家,我总是在想,将来一定要来大城市赚大钱,闯出一番天地来。真正来到这里,才感觉到万分的不易”我静静地听他说,他接二连三的

18、话语,似乎也不想让我插嘴发表什么意见。“哥,你知道吗?我刚来第一个月的时候,找不到工作,把家里带来的钱也都花完了。有一晚,我还睡在了街边石椅子上,有点冷,但睡着就不觉得冷了。我刚睡着,就被几个巡逻的警察给吵醒了,叫我别睡那里”“一切都会好的。”“对。谢谢你,哥。”又一个晚上。又一个陌生来电,“哥。”我笑了,说:“你好啊。”陌生男人想不到我那么客气,不好意思起来,说:“哥,没打扰你休息吧?”“没事,你说吧。”“哥,知道吗?在这个城市,我是迷路的人,找不到方向。我是一个工头老乡介绍来的,老乡说,大上海,遍地都是钱,只要弯弯腰,你就能把钱捡起来。可是,并不是这样的”我认真地听他说,屏住呼吸没有说话,

19、我怕我的呼吸声影响了他讲话的气氛。“哥,我干了一个月,问老乡要钱,老乡说投资方还没给钱。干了三个月,再要,老乡说投资方资金周转不过来。干满半年,老乡竟然不见了。我们就问投资方要钱。投资方拿出签收单给我们看:原来老乡携款跑路了啊!我们一大帮子人就去投资方那里去吵、去闹。闹到后来,投资方只好再结工钱给我们。我们是不是有点不地道?”“一切都会好的。”“对。谢谢你,哥。”多年之前,一个人站在街角的封闭式的电话亭前,落日的余晖照在他疲惫的身上,不时有路人不无鄙夷地从他身边走过。他给家里打了个长途。“你都习惯吗?工作累吗?想家了吗”妈的问题像连珠炮一般。“我很好,您放心吧,一切都很好”他是想笑的,但笑不出

20、来,寻了个理由,匆忙挂了电话。电话挂了,他没有离开。他有倾诉的想法,许多无法和熟人去说的苦闷与难过。他拨了一个陌生号码。一个女人的声音,说:“你找谁?”他说:“我是来这个城市打工的,我能和你说说话吗?”电话挂了。在他拨了第七个陌生电话,是一个男人的声音。他说:“我是来这个城市打工的,我能和你说说话吗?”男人说:“可以呀。”他说:“我来这个城市一个月,太苦了,你知道吗?蚊子特别多,第一晚我都没睡着。还有,这里养了一条大狗。那狗白天虽然是拴着的,可很吓人。见人吼两声,能把人给吓尿了。到了晚上,这狗就被放了出来,说是为了看家护院。我就不敢开门,天一黑关在屋里。和我一起上班的几个年轻人,他们住得近,晚

21、上可以回家,我只能呆在这里。白天我们几个人去干活,去挖那大大的树穴。挖树穴我挖不动,一天勉强挖了一个。老板眼睛瞪我,很不满意。老板让我给树浇水,那长长的管子,那重重的机器,都是我从没干过的。浇过水,我身上脏兮兮的像是从河里捞出来的”他还说:“我想家了,我想过放弃,想过回家,但我又不能回家”“一切,都会好的。”“对。谢谢你,”电话挂了。他的心头却暖暖的,是倾诉过后的放松,还有别的什么。那个人,是我。(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个倾诉者刚来城市时花光了在家带来的钱,晚上“睡在了街边石椅子上”,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工在城市环境中的生存困境。B .

22、 第二个倾诉者在谈到老乡携款跑路后一大帮子人找投资方吵闹要来工钱时,说“我们是不是有点不地道”,表现了农民工无奈与善良。C . 小说表现了三个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遭遇,他们的遭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工作压力巨大,以致于通过向陌生人诉说才得以缓释。D . “我静静地听他说”“我认真地听他说”“一切都会好的”,这些情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充分表现了“我”对倾诉者的尊重和鼓励。(2) 将小说的题目“城市聆听”改为“打工倾诉”好不好?请简要说明。 (3) 小说将“我”当年进城打工的遭遇放在了最后,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

23、7高二下伊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唯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未半岁也。逾年,俺答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

24、是无敢言者。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饘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

25、“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束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明史列传第九十七)【注】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1)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B .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C . 束还/父已前卒/束

26、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D .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中会试的称为进士。B . 舅,文中是指丈夫的父亲。有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C .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或行笄礼时才起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D . 除,是任命,授职,如“除徽州推官”;擢,是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礼科给事中”。

27、(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沈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沈练的手脚铐起来,关进监狱十六年。B . 沈束要求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C . 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D . 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

28、2019高三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八首(其四)杜甫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注】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平居:这里指家园。(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

29、不甚明朗。B . 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C . “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D . 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2) 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家园之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8高三下凯里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 (2) 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