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_第1页
第六章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_第2页
第六章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_第3页
第六章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_第4页
第六章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6.1 水环境概述 6.2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作用 6.3 水环境污染的危害,爱护水资源,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水 水,1. 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覆盖着水?( ) 51% B. 61% C. 71% D. 81% 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 A. 江湖 B. 海洋 C. 冰川 D. 溪流 淡水只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 A. 2.23% B. 2.33% C. 2.43% D. 2.53% 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 ) A. 50多种 B. 60多种 C. 70多种 D. 80多种,C,B,D,D,中国湖河水资源量居世界第几位?( ) 第二位

2、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 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 印度 B. 巴西 C. 美国 D. 中国 7. 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 1/2 B. 1/3 C. 1/4 D. 1/5 8. 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哪个省?( ) A. 湖北 B. 内蒙古 C. 西藏 D. 青海,6.1 水环境概述,1、人体的65是水,成年人身体中平均含水4050kg,而且每天要消耗和补充2.5kg水,失水12以上就会死亡。 2、下表列举了生活用水和某些生产用水的数量。,用途 用水量/吨 饮水/每人每天 0.0010.002 冲厕所/每次 0.0050.015 生产:1吨糖 110 1

3、吨大米 15002000 1吨牛奶 2000050000 提取1吨石油 2050 制造一辆汽车 250 发射一枚洲际导弹 2000,生活用水和某些生产用水的数量,想一想,需要再补充水的体积为: (1700ml500ml400ml150ml)(750ml+350)=1650ml,4、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分布,总水量丰富,但淡水资源极度短缺,6.2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作用,1、水体污染 1)水体 是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储水体的总称。 在环境学领域,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完整的生态系统。,2)水污染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

4、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3)关于水污染的一些案例 案例一淮河水污染事件,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购矿泉水的场面,这就是震惊中外

5、的淮河水污染事件。,案例二世界特大水污染事件,2000年1月30日,罗马尼亚境内一处金矿污水沉淀池,因积水暴涨发生漫坝,10多万升含有大量氰化物、铜和铅等重金属的污水冲泄到多瑙河支流蒂萨河,并顺流南下,迅速汇入多瑙河向下游扩散,造成河鱼大量死亡,河水不能饮用。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遭受一定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多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并引发了国际诉讼。,案例三触目惊心的水污染,几年前,美国报纸上曾刊载过一条“河流起火”的消息,大火沿着一条河流燃烧不息。原来该河长期以来排入大量易燃液体,一遇火种便酿成了这场“水上火灾”。可见河水中化学药剂的含量已高到何等程度。,世界头号杀手

6、,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目前全球排入江河而进入海洋的污水数量惊人,如美国为1500亿米3/年,俄罗斯为1000亿米3/年,日本为240亿米3/年。我国据1994年统计资料,为365亿米3/年,即每天有1亿米3/年的污水排入江海。其中上海市污水排放量,每天也达550多万米3。,水污染使鱼大量死亡,4)赤潮,又称红潮,通常是指海洋微藻、细菌和原生动物在海水中过度增

7、殖或聚集致使海水变色的一种现象。 发生赤潮时,海水除了会变成红色,还能变成桔红色、黄色、绿色、褐色等。 赤潮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相当一部分赤潮是无害的,它们自生自灭,然而,近年来赤潮的频繁发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破坏了渔业资源和海产养殖业,赤潮毒素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有些赤潮藻能产生毒素,毒素在贝类和鱼体内累积,人食用时中毒,严重的能导致死亡;还有些赤潮藻对人类不构成威胁,但能产生毒素危害鱼类等海洋生物;另外一些赤潮藻虽然无毒,但能对鱼鳃造成堵塞或机械损伤,还可能由于死亡时大量耗氧而使鱼窒息。 1972年1994年我国有记载的赤潮共发生了256次,每年经济损失约10亿元,赤潮的高发区为

8、福建沿海、广东和香港海域等地。,赤潮,5)水华,“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水华,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 1)饮用水源受到威胁; 2)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 3)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4)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

9、,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味。,2、污染类型,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酸碱(PH值)、重金属(汞、铬、铅等)、需氧有机物(食品,蛋白质、脂肪)、营养物质(氮、磷)、有机毒物(农药、塑料合成),悬浮物、热污染、 放射性污染,导致病菌和病毒的污染(医院污水),3、水体污染来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和生活污染。,1)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69%。实际上,排污水量远远

10、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排放量难以统计。,2)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我国目前没开展农业面上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造成藻类以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从而致使水质恶化。,3)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

11、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据调查,1998年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184亿吨。,3、水质及水质指标 1)水质 指水与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2)水质指标,物理性:温度、色度、透明度、嗅和味,生物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病毒,化学性:PH值、农药含量、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等,4、水体自净 1)概念 水体自净是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受污染的水体逐渐自然净化,水质复原的过程。,2)作用机制分类,物理净化:沉淀、挥发、扩散,生物净化:微生物分解无机物,化学净化:氧化还原、中和、分解,3)水环境容量 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与水环境质量标准、水体自净能力、水体自然背景值、排污点的位置和方式、水量大小有关。,6.3 水环境污染的危害,1.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致病微生物、病毒导致传染性疾病(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有毒物、致癌物导致中毒死亡,2.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3.加剧缺水状况 4.危害农作物生长 5.水污染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生活污水不能任意排放 、工业上的“三废”必须经过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再排放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总结:,中国节水标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