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课 迅速崛起的苏联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苏联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时的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斯达哈诺夫 D戈尔巴乔夫2苏联这一名称始于( )A1921年 B1922年 C1925年 D1927年3标志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十月革命B1936年宪法公布C“一五”计划完成 D苏联成立4第一个工业社会主义国家建成的标志是( )A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的完成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5下列不属于“斯大林模式”弊病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B过分强调产值和产量,忽视产品的种类和质量C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D

2、注意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6下图描述的情景发生在( )A新经济政策时期B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C国内战争时期D农业集体化时期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拖拉机无42121联合收割机无无2111电力15107432煤664343石油232121生铁565432钢555432水泥68754注: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第二个五年计划),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32页请回答:

3、(1)1920年,苏俄工业总产值只有1913年是155,而图表中反映的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成果如何?新经济政策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作用怎样?(2)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如何?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产生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人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请回答:(1)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什么?(2)邓小平说“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哪个模式?(3)请你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邓小平是怎样改变中国的僵硬模式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B

4、4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答案: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7 第一5思路解析:首先应理解“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建成”的主要特点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而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因此,采用直选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D6思路解析:该题属否定选择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再现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一般采用推理解答,排除不正确的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5、。A、B、C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斯大林模式”严重损害了生产者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生产者没有生产积极性。因此,D项是错误的。答案:D7思路解析: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经过几年努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有的领导人急于求成,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有的强行把农民的私有财产收归集体所有,以致许多农民在加人农庄前,破坏生产工具,突击屠杀牲口,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后果。题中的图为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因此应选D项。答案:D二、材料分析题。1思路解析:该题属表格材料题,它是通过对数据信息

6、的阅读理解,从数据变化中提炼观点,得出结论,主要考查多角度、深层次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数据表格型材料题,信息量大,要注意观察其数据变化特点、规律,结合所学内容,得出结论,找出特征,然后再答题。该题也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分析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苏俄新经济政策,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只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方可回答好本题。参考答案:(1)1928年已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产生变化的原因: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使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苏联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这种变化说明了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思路解析:做材料解析题时,应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例如:列宁、新经济政策、模式僵化等,然后再根据问题做答。参考答案:(1)指的是列宁从俄国当时的国情出发,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典范。因此,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