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寻求]人生的意义作文800字_第1页
[意义的寻求]人生的意义作文800字_第2页
[意义的寻求]人生的意义作文800字_第3页
[意义的寻求]人生的意义作文800字_第4页
[意义的寻求]人生的意义作文8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意义的寻求人生的意义作文800字 摘要已有的对于金色笔记的研究仅限于对该作品中女性主义、苏菲主义等思想的阐释,以及对作品中后现代创作手法的解读。本文分析探讨了女主人公安娜如何在荒谬、混乱的后现代世界中从精神崩溃到最终重新找到自我的精神旅程。揭示出该作品中人们普遍面临的存在主义问题以及莱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精神,为解读这部百科全书式的现实主义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域。 关键词金色笔记;安娜;精神旅程 I106.4 A 1005-3115(xx)04-0073-03 多丽丝?莱辛丰富的作品展现了许多现实问题,她的创作成为时代气候转变的记录。金色笔记是她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她深刻揭露了后现代主义

2、语境下人类面临的精神压力。作者别具匠心地通过一部传统小说自由女性及穿插于其中的黑、红、黄、蓝、金五色笔记这样一个混乱的结构来象征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混乱。该小说以20世纪50年代的整个世界为背景,主人公安娜的种种经历体现出后现代语境下人类普遍面临的存在主义问题,反映出加缪在其荒诞与反抗论集西西弗的神话(1942)中的哲学思想。 一、空虚、孤独、分裂的存在 金色笔记出版于1962年,堪称二战后一部跨国界的百科全书。除金色笔记中的事件发生在1957年外,其他四色笔记中的事件均发生在19501957年。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描述,反映出当时世界各主要地区各色人等的精神风貌与生活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3、间骇人听闻的暴行和战后的贫困与混乱,使人们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出路。人们普遍感到周围一片黑暗,前途渺茫,因而情绪低落,易产生悲观绝望思想对社会和世界采取轻视和否定态度,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旅途是痛苦的,任何努力也是徒劳的。因此,混乱的世界、荒谬的生活成为二战后尤其是50年代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精神上空虚无助。以贝克特为代表的小说家,以存在主义哲学为依据,用荒诞象征手法写出他们对现实的幻灭和绝望。 在安娜生存的20世纪50年代,由于战争等因素使人们的不安全感空前加重,“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的永恒命题,人们不知该如何解答,因为人们已迷失了自己,渐渐

4、坠入虚无。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的,仅仅是盲目地走向未来,只知道人生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对于个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安娜在硝烟中意识到这种荒诞性,她从起初对真理和写作的怀疑,到挣脱虚无主义的洪流,最终决定勇敢面对生活,寻求生活的真谛。 关于“我是谁?我到哪里去”的问题,安娜起初不知道如何回答。她具有非常明显的多重身份,她的分裂也代表着后现代语境下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在自由女性里,她是一位曾经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单身母亲。安娜在日积月累的生活和心理压力下精神崩溃。她曾想过自杀,让那个伤痕累累、空虚寂寞的安娜死去。因为她无法逃脱

5、荒诞的阴影,只能选择死亡。她曾经抹去了一段记载了她的幻想和精神分裂的记录她竟然看到一个自己从窗口跳下自杀,脑浆和血液四溅,另一个自己蹲下来,舔着那些脑浆和血液。这些都表明安娜有自杀倾向。然而出于对儿子的责任,她的另一个自我,一个母亲的角色促使她选择了坚强地生活下去。 黑色笔记中,安娜的身份是一位白人作家。她对殖民地的白人政府强烈不满,对当地黑人所处状况非常同情。但是她想改变现实的热情随着荒诞不经的生活慢慢散去,留下的只有随波逐流的无奈。因为她所做出的努力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由于无法正视和改变现实,她患上了写作障碍症。她试图通过文字来反映真实世界的尝试一次次失败,每一次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文稿,都觉

6、得文字无法确切地表述当时的情景。而且她发现自己的文字中充斥着可怕的怀旧情绪,这使她根本无法创作。电影和电视制作人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修改作家作品的行径也令她作呕,她无法与这个残酷的现实达成妥协。 红色笔记写的是安娜作为一个英国左派共产党员的政治生活,记录着主人公对 _时期政治梦想由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安娜曾抱有通过政治手段来改变世界的伟大梦想,然而这个梦想在残酷现实的蹂躏下也逐渐湮灭。然而当别人公然抨击 _和 _式的社会主义时,她却站起来为这个令她失望的“伟人”辩护,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应该站在什么立场。这更体现出生活的荒诞不经。 黄色笔记是安娜根据自己的爱情生活创作的一个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

7、在这个笔记里,安娜变成了一个虚构的形象爱拉。当安娜写下“小说从这里开始,那个第三者起初是保罗的妻子,然后从保罗妻子的幻觉中形成爱拉的另一个自我,再后来是有关保罗的记忆,最后变成了爱拉自己”时,人物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_模糊了。亦真亦幻是安娜对自己的总结,也是她对自己是谁这一问题深感困惑和迷茫的原因所在。 蓝色笔记则是安娜的日记,记录了她支离破碎的精神活动、情感经历等。当她认识到自己不过是红尘中一个渺小的角色时,便随波逐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接受荒谬的生活。体现出一种自嘲、沉默、颓废、反英雄特征,这是安娜陷入虚无主义的体现。 安娜通过写作将自己的意识分区处理,目的就是要在混乱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理智

8、。然而这样的努力却带来恶果时时感受到的荒诞。这种感受可能随时随地油然而生,也许是在某一个街角,也许是在进行某一种操作,它是对一种持续性生存状态的猛然反应:可能是疲惫与厌倦,也可能是失望与惊醒安娜的荒诞感产生于疲惫与厌倦,也产生于失望与惊醒。大到战争与政治的残酷、小到感情的伤害与家庭的破碎,这一切使得安娜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希望,精神世界也因而陷入空虚。她追求的共产主义、神圣的写作以及真爱与 _时期的 _和这个世界的残酷存在着强烈的冲突,以至于她不顾社会责任和道德,做了迈克尔的情人。然而迈克尔和简纳特相继离开的时候,她感觉到一切都变得空洞,什么都没有了。正如艾略特(T.S. Eliot)早在1925

9、年就写到过的那样,人最大的空虚的确就在于明明知道自己的感受却无能为力。安娜产生空虚、孤独等负面情绪是因为她对生活抱有希望,她一直在努力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一切。当她的这种态度与客观物质世界格格不入或者遭遇到了人类社会的无人性与不合理状况时,她体会到了加缪所说的断裂感。人类对理性、和谐、永恒的渴求与向往和自然社会生存有限性之间的断裂,以及人类的奋斗与最终徒劳无功之间的断裂都是加缪所说的荒诞感。对于安娜来说,简纳特是她“为生活注入新意义”的最后一次尝试。作为单身母亲,安娜对孩子的抚育尽职尽责,但是简纳特去寄宿学校上学带走了她有规律的生活,她陷入了无边无际的荒诞。然而,作为一位对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

10、的作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她没有像汤姆那样天真地开枪自杀,而是选择继续坚持理智的头脑,不断思考。尽管她不断思考的努力也促使她产生大量的幻觉,做了许多的噩梦,恶化了病情,可是她还是走出了困境。 二、回归:从绝望到希望 安娜的不断思考使她从绝望走向希望,也使她从一个四分五裂的人成为一个整合的个体。金色笔记中的金色可以理解为真理的象征,安娜从看似没有任何意义的后现代世界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也找到了整个世界的希望。她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正确的选择下得到了升华。由于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生命的荒谬性,在面对荒谬的时候,就必然做出选择。反抗与超越是解决人的生存困境的必经之路,这正是加缪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11、安娜做出了反抗与超越的选择,因此她的生存困境也迎刃而解。在加缪看来,尽管世界是荒谬的,荒谬的人生是残酷的,人们还是要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正视荒谬,并对荒谬进行反抗。对于荒诞,加缪主张的是坚持奋斗、努力抗争的态度。他把这种奋斗抗争的人生态度,概括浓缩为西西弗推石上山的神话。 后现代社会使人变得毫无价值,人处在被异化的荒谬困境中,被荒谬侵蚀,直到被死亡的旋涡吞噬。摩莉的儿子汤姆就是在荒谬中无所适从,最终选择自杀的。他没有正视荒诞,而是自行消灭以摆脱荒诞的重压与人生的虚无。这是一种消极逃避、俯首投降的态度。虽然他自杀未遂,但是他却因此终生残疾。安娜正是由于选择了一条正确、勇敢的道路才走出了痛苦的沼

12、泽。在七年曲折漫长的的时间里,她从未停止思索。尽管她的思考常常以梦境和幻觉的形式出现,但是这些幻想与梦都见证了安娜的心路历程。在黑色笔记中,通过梦中导演的话语,她进一步发现原己的记忆也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拍了什么无所谓,只要我们拍了点儿东西。”这使得她不再怪罪自己的怀旧情结,也不再怀疑文字是否可以表达真理。因为写了什么无所谓,只要写了,就有意义。 在遭受了诸多打击和挫折之后,安娜邂逅了美国作家索尔格林,这也是她从绝望到希望的关键一步。因为正是他们的互相帮助使对方认识了各自存在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他们都是对人生有着深刻理解的作家,生活上的风风雨雨让他们懂得:这个世界是混乱和荒谬的,人永远不可能

13、追求到完美的生活。因此,金色笔记的意义之所以超出其他几本笔记,正是因为它对人生的高度概括。至此,安娜梦见了一个她不能分辨是谁的人,后来她又梦到了马雪比旅馆的故事在荧幕上播放。影片中的两个人物似乎在明争暗斗,默默进行意志的较量。两个角色是同一个人,却又是分开的。一个是出身于工人家庭,后来做了医生的保罗;另一个是迈克尔,一位欧洲的难民。最后当这两个角色合二为一时,便成了一个新的形象。安娜看见这个新人膨胀变大,带有雕像的英雄气质,感受到他过人的力量。这里,莱辛借安娜之口改写了西西弗的神话。安娜认识到像自己一样平凡的人在 _进程中也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的,因为巨石每次都能比前一次高出几寸,不会像西西弗的

14、神话中那样落到山底。这是因为看似无意义的努力其实都是有意义的,尽管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非常渺小的,可是这改变不了 _推动历史前进的脚步。在这里,安娜肯定了自我的价值,找到了自己努力的坐标。她终于从分裂的自我走向了完整,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勇敢地面对混乱和绝望,为世界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金色笔记的结尾,安娜和索尔欣然接受了荒谬的生活,都决定肩负起一个作家的责任。安娜还决定去一家婚介所做福利工作,因为她认为虽然没办法帮助自己,还是有些经验可以帮助别人的。安娜像西西弗一样在奇妙的顿悟中超越了自己的命运,发现只有自己才能创造自己的命运。人就是要在看似没有意义的人生中寻找人生的意义,人生

15、的价值也就存在于这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中。 三、结语 莱辛一向称颂托尔斯泰、司汤达、托马斯?曼等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在金色笔记1972年再版前言中,莱辛感叹英国没有像安娜?卡列尼娜和红与黑那样可以体现整个时代精神的巨著。在金色笔记中她也通过安娜之口称托马斯?曼“是旧的意义上的最后一位小说家,他就利用小说对生活作了哲学性的阐释”。莱辛自愧不能写出这种小说的感慨,“即那种充满理智和道德的热情,足以营造秩序、提出一种新的人生观的作品”。而她的金色笔记不仅写出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风貌,也是那个时代整个世界的缩影。它在展现后现代世界的同时,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普通个体人生的关

16、注。小说结尾正是作者对人生的高度概括:只有在荒谬和看似无意义的生活中不懈寻求,才能体会到尚存于无意义表象之后的意义。所以说,西西弗是幸福的,安娜也是幸福的。这便是莱辛对生活的哲学性阐释,在混乱中营造出秩序,并提出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注释 Jean Pickering:Understanding Doris Lessing,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0,P6. 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现实主义与实验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第1期,第186页。 Lessing.Doris:The Golden Notebook,HarperColli

17、nsPublishers1993,P396、 558559、534、537、703. 加缪:西西弗的神话,三联书店xx年版,第11页、第1213页、第151页。 艾略特:空心人。 多丽丝?莱辛著,陈才宇、刘新民译:金色笔记,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6768页。 _ 1多丽丝?莱辛著,陈才宇,刘新民译.金色笔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加缪著,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M. 北京: 三联书店,xx. 3Jean Pickering. Understanding Doris LessingM.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0. 4Lessing.Doris. The Gold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