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课堂实用课件)_第1页
《兵车行》(课堂实用课件)_第2页
《兵车行》(课堂实用课件)_第3页
《兵车行》(课堂实用课件)_第4页
《兵车行》(课堂实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兵车行,杜甫,文体简介,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很多,二 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郭沫若题杜甫,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又因担任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他为杜工部。杜甫的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2、,被称为诗史,他本人则被尊称为诗圣。 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自己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辗转流离,最后抵达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筑草堂栖居。后来出川东下,贫病交加,病逝于湘江的破船上,终年59岁。他的一生主要可分为四个时期。,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 祖父杜审言,是三朝宰相。杜甫24岁考进士未第。这一时期代表作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却落得个“都

3、市卖药,寄食友朋” 下场。这一时期代表诗作兵车行、丽人行,对“安史之乱”前的开边政策进行讽刺,反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做法。,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4548岁 亲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仕途几经辗转,生活充实,佳作较多。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49岁后居于成都杜甫草堂。诗作:蜀相登高春夜喜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兵车行的背景,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

4、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朗 读,兵 车行 杜 甫,整体把握,思考: 1.诗歌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写的? 2.“行人”分别叙说了哪些事情? 3.诗人塑造了“行人”和“道旁过者”的形象有和作用?,思考: 1.诗歌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写的? 明确:送别的场面

5、和征夫的控诉 2.“行人”分别叙说了哪些事情? 明确:“行人”叙说了“点行频”和“伸恨”两件事。 3.诗人塑造了“行人”和“道旁过者”的形象有和作用? 明确:增强真实性。当事者是“行人”,即被征发的士卒,更具有说服力。,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句? 诗眼:“行人但云点行频” 2. 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悲愤)怨 愤(激愤),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一幅士兵

6、家属前来送别的震撼人心的惨别图。,第一节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第一节,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生动描写,“辚辚”“萧萧”:听觉形象 “弓箭”“在腰”:视觉形象,出征 士兵,可见出征 士兵之多,士兵 家属,“走相送” “牵衣”泣 “顿足”呼,可见出征时间之长 可见出征后果之险,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语句赏析,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一系列的动作,体现了送行者怎样的情感?,连续的四个细节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

7、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所写内容: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生死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 作用:这两句诗是第一段的关键所在。前四句都是为它做铺垫的。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二、三段的内容极其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1.造成惨别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第二节,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把边庭战士的重大伤亡和统治者的拓边野心作对比,指出了

8、战争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全文的主旨。,苦难根源,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下文叙事的总纲,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行人但云点行频”:有何作用?,战士超期服役 战争祸及农事,2.“点行频”给 “行人”造成了怎样的苦难?战争给后方造

9、成了怎样的灾难?作者是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这种苦难的?,边庭流血成海水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洲, 千村万落生荆杞。,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夸张,顶针,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 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这年龄

10、的跨度中可以看出壮士们无期限地超期服役,控诉了统治者的残忍和罪恶。,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第三节,3.“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有什么含义?,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因为男子是主要劳动力。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个句子,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下句是哀叹之辞,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结尾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凄凄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 这样描绘古战场的悲惨的景象,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发人深思。,凄 惨 诀 别,频 繁 征 兵 (纲),超 期 服 役,士 兵 命 苦,战 争 惨 烈,战 事 祸 农,层层推进的结构,百 姓 怨 愤,结构图解,送别场面 -悲壮痛苦 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