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二则,孟子是记录孟子思想和政治言论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简介孟子,课前热身:给下列生字注音,苟且( ) 不能淫( ) 所恶( ) 一箪食( ) 蹴尔( ) 一豆羹( ) 不辟( ) 得我与( ) 不屑( ) 乡为生死( ) 为之( ) 为宫室之美( ),gu,yn,w,dn,c,gng,b,y,xi,xing,wi,wi,听读课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2、,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
3、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听读课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听读课文,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8.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划分节奏,理解分析,疏通文意,鱼我所欲也,第一则,
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掉鱼而选取熊掌。,想要,即“兼得”,同时得到,顺接,表并列,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文: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正义,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译文: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我想要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
5、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事情,(我)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为厉害的,所以,(即使)有祸患(我)也不躲避。,超过,祸患,灾难,通“避”,躲避,避免,比,所以,为了生而不择手段,厌恶,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译文: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什么不可以采用的呢?,没有,凡是,如果,假使,主谓之间,如果,假使,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6、。,译文:由于采取这种手段就可以生存,但是有的人不采用;由于采用这种手段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有的人不采用。,由于,这个原因,代上文反问的结果,转接,但是,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译文:因此,(他们)所想要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他们)所厌恶的事情比死亡更为严重。,这个,原因,缘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文: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没有丧失罢了。,不仅,这种,它,代舍生取义的思想,没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译文: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
7、就会死亡。(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会接受;,它,代“一箪食,一豆羹”,顺接,表修饰,的,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他,代人,给,给予,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文:(如果你)用脚踢给人吃,乞丐也不肯接受。不管是否符合礼和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古代容量单位,通“辨”,分辨,它,代俸禄,踩踏(食物)的样子,增加,指带来好处,他,代人,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译文:(这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那些认识的穷人感激我的恩德吗?从前宁死也不肯接
8、受,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却接受了;,通“德”,感德,通“欤”,吗,它,代俸禄,为了,顺接,也,的,通“向”,从前,接受,宁愿,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文:从前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那些认识的穷人感激我的恩德却接受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这样,自己,天性,天良,停止,放弃,叫做,主谓之间,字词小结,1.重点词义,(1)二者不可得兼于 得兼:_ (2)死亦我所恶 恶:_ (3)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9、_ (4)呼尔而与之 呼尔:_ (5)蹴尔而与之 蹴尔:_ (6)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_ 于:_ (7)故不为苟得也 故:_苟:_ (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是:_ _故:_ _ (9)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莫:_ _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钟:_ _辩:_ _ (1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由是:_ 而:_ (12)万钟于我何加 加:_ _,同时得到,厌恶,祸患,灾难,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踩踏(食物)的样子,超过,所以,这个,如果,假使,古代容量单位,由于这个原因,增加,指带来好处,转接,但,却,比,为了生而不择手段,通“辨”分辨,没有,原因,缘故,1.重点词义,(13)是亦不可
10、以已乎 已:_ (14)此之谓失其本心 谓:_ 本心:_,停止,放弃,叫做,天性,天良,辟,避,躲避,避免,2. 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 通 ,意思: ;,辩,分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通 ,意思: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 ,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 ,意思: ;,得,辨,感德,德,与,吗,欤,乡,从前,向,通 ,意思: ;,4、一词多义,为:为宫室之美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故不为苟得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得:不可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故不为苟得也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于: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了,获得,得到,通“欤”,吗,比,接受,通“德”,感德,给,给予
11、,对,对于,做,干,宁愿,获得,得到,( 主谓之间 ),(它,代舍生取义的思想),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人皆有之 得之则生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它,代“一箪食,一豆羹” ),( 他,代人),而: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呼尔而与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顺接,表并列 ),( 表转接,但,却 ),( 顺接,表修饰 ),( 顺接,表修饰 ,也 ),5. 一词多义,( 的 ),( 的; ),它,代俸禄,(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古义:_ 今义:_ (2)一豆羹 古义:_ 今义:_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_ 今义:_,豆类植物,钟表,古代一种食器,
12、古代容量单位,这个,4.古今异义,是,判断动词,句子翻译,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5.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我)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为厉害的,所以,(即使)有祸患(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给人吃,乞丐也不肯接受
13、。,句子翻译,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不管是否符合礼和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这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那些认识的穷人感激我的恩德吗?,从前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那些认识的穷人感激我的恩德却接受了。,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理解
14、分析,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证的?,3.本文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合作探究】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4.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6.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 及其名言。,5.梳理结构,概括每段段意。,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合作探究】,【点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2.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证的?,【合作探究】,【点拨】,第一步:正面辩证分析,所欲有甚于生(义)不为苟得(为“义”宁死),正 面,第二步:反面假设分析,所恶有甚于死(不义)有所不
15、辟(为“义”舍生),反 面,如使由是则生不用 (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使由是避患 不为 甚于死者,第三步:举正面事例论证“义”重于生命(舍生取义),一箪一豆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舍生取义(义存在),第四步:举反面事例论证“义”重于生命(舍生取义),王侯贵族 不辨礼义而受之 见利忘义(义丧失),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论证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3.本文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合作探究】,【点拨】比喻论证,【点拨】对比论证,【点拨】举例论证,舍 取 舍 取,鱼 熊掌,生 义,提出 舍 生 取 义,举行人宁死不吃“嗟来之食”的事例,举乞人宁死不接受“蹴尔之食”的事例,证明 舍 生 取 义,正
16、面辩证和反面假设分析对比,正、反面事例对比,证明 舍 生 取 义,用从前与现在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点拨】道理论证:,正面辩证和反面假设分析,4.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点拨】,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使我们很容易接受。,5.梳理结构,概括每段段意。,【合作探究】,【点拨】,第一段:用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第二段:从正面举例证明中心论点。,第三段:从反面举例论证“舍生取义”的重要 性,证明中心论点。,6.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 及其名言。,【合作探究】,【点拨】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17、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 明翰,还有后来人。 岳 飞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总结归纳,中心思想,本文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然后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来证明论点。告诫人们不要失去善良的本性。,二.举正面事例论证,三.举反面事例论证,鱼 我 所 欲 也,一.提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行人不吃“嗟来之食”,正面辩证分析,反面假设分析,乞人不接受“蹴尔之食”,(议论文),比喻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巩固练习,1.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点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利用
18、文段中“义”的含义,写出三个含“义”的成语。,【点拨】义不容辞、义愤填膺、义无反顾、义正辞严等。,3第1段文字用鱼比喻_,用熊掌比喻 _,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_。文中还把_和_进行对比,指出人世间有比_更宝贵的东西,就是_;也有比_更可怕的东西,即_。 4第1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A句 B句 C句 D句 5第1段文字用到的论证方法有( )。 A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说理论证法 B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C说理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 D说理论证法、对比论证法、举例论证法,舍生取义,生,义,生,死,生,义,死,不义,B,C,教师寄语,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链管理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
- 五年级上学期班主任育人工作具体计划
- 家政服务职业健康保证体系与措施
-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 八年级年级组社会实践调研计划
- 2025年教师国际教育读书计划
- 医疗机构劳务派遣服务方案及流程
- 学校施工期间师生交通秩序安全防范措施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家校共育教学计划
- 招标代理部门工作职责详解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模拟卷(广东卷)(原卷版)
- 碳资产管理与碳金融 课件 第3章 碳资产管理及相关理论
- 2025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招聘考试试题
- 车辆检测年审管理制度
- 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 稀土镁合金超塑性及扩散连接工艺研究进展
- 售电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塔吊安装安全教育培训
- 2025-2030中国抗体药物结合物(ADC)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