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学教学计划汇总[样例5]_第1页
【精华】小学教学计划汇总[样例5]_第2页
【精华】小学教学计划汇总[样例5]_第3页
【精华】小学教学计划汇总[样例5]_第4页
【精华】小学教学计划汇总[样例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华】小学教学计划汇总样例5小学教学计划 篇1一、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2、“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

3、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

4、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二、主要材料清单:1、“微小世界”单元。(1)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平面镜片,显微镜。(2)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3)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

5、脂棉或其他纤维。(4)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2、“物质的变化”单元。(1)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2)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3、“宇宙”单元。(1)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2)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4、“环境和我们”单元。(1)观察实验材

6、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2)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3)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一)“微小世界”单元:1、单元概述: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7、。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第1课: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第4课: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第

8、8课:对单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成果进行梳理,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A、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B、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C、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D、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E、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F、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G、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H、

9、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2)过程与方法。A、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B、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C、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D、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3)情感态度价值观A、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B、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C、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实验清单:(1)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己的放大镜。(2)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

10、。(3)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4)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5)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6)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7)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二)“物质的变化”单元:1、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学生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

11、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学生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习。我们要求的是,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通过学习,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第1课: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

12、引导学生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产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懂得化学变化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A、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B、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C、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13、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D、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E、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F、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过程与方法。A、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B、学习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C、经历简单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D、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E、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形成科学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A、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B、体验科学探究的

14、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C、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丰富自己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的必要的。D、培养以证据说话的观念和行为习惯。E、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F、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以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G、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H、认识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实验清单:(1)观察物质的变化。(2)混合沙和豆子;加热白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制作神秘的信件。(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食盐;检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5)观察铁锈;探索铁生锈的原因。(6)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

15、应。(7)观察铁钉生锈的快慢。(8)制作饮料。(三)“宇宙”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通过这八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强单元教学的活动性,教科书设计了一些探究性活动,如画月相、造环形山、日食

16、的模拟实验、建太阳系的模型、建北斗一七星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等,使学生对宇宙的理解建立在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本单元的特色之一。另外,教科书还设计了一些课后的活动,如观月、观星、收集资料等,希望这些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天文的兴趣。本单元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如天气、灯光等;二、夜间观察活动较难组织、开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解决。第1课:让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及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完成一张自己的月球卡的制作。第2课:让学生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

17、,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第3课: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一造环形山,让学生在制作月球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每4课:让学生对有趣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第5课: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理数据,并建立太阳系模型。学生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第6课:学生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从而明白星座

18、实际是远近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第7课:学生将了解夏季主要星座的特点,并根据制作的星图去实际观察天空中的星座。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天文的兴趣。第8课:学生将了解宇宙的组成、规模、运动变化等,同时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成果,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和所付出的努力。、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B、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C、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D、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

19、变化。E、宇宙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通过不断地改进各种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过程与方法。A、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B、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做出假设。C、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并对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让模型更具解释力有所认识。D、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探究天文现象或事物的成因。E、用合理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如画简图、示意图、结构图或做实物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A、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B、认识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宇宙是

20、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对探究宇宙天文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距离的。、实验清单:(1)制作“月球卡”。(2)画月相;模拟月相变化;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3)模拟造“环形山”。(4)模拟日食;模拟月食。(5)建太阳系模型。(6)建星座模型;认识星座。(7)制作活动观星图。(三)“环境和我们”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第14课:以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为线索,从研究“我家一天的垃圾”开始,认识垃圾的数量、

21、成分,引起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减少垃圾和对垃圾进行科学化的处理。期望通过活动,使学生对垃圾带来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方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体现在行动上。第57课:学生将统计家庭一天的用水量,了解人们日常生活对淡水资源的巨大需求,改变“地球是水的星球,水资源取之不尽”的错误观念,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探索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感受净水的来之不易。进而实际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了解家乡水环境存在的问题。第8课: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认识人类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进而改善环境。、单

22、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A、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B、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C、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D、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E、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F、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G、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H、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于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过程与方法。A、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种类。B、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

23、场的活动。C、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设计物品的重新使用。D、对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活动。E、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F、做污水净化实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情感态度价值观A、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B、关注垃圾的处理、水污染等环境问题。C、培养资源意识,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D、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E、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实验清单:(1)统计一天的垃圾。(2)填埋垃圾模拟实验;设计垃圾填埋场。(3)观察比较商品包装盒;设计废旧物品的重新使用。(4)垃圾的分类和分装;做一个堆肥箱。(5)统计一天的用水量;制订节水计划。

24、(6)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参观污水处理厂。(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查找环境污染的资料。小学教学计划 篇2一、本班学生状况: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优化和总复习等。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

25、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

26、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综合与实践“1亿有多大”,让学生通过

27、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材的特点: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三、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

28、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7、了解不同形

29、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本册内容的重点、难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五、主要教具、学具: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

30、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1、多位数计数器、2、多级数位顺序表、3、计算器、4、算盘、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2、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周围,也可以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3、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4、

31、要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小学教学计划 篇3为了适应课堂改革的要求,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特制订以下计划。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并不断提炼为基本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1、将深入学习、借鉴目标尝试教学的教学模式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市局和学校组织的新课改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案例研究、专题研讨、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大胆尝试课

32、堂教学改革。2、充分备课、精心上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上课前要对教材知识点、难点突破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训练习题等充分内化,准备好课件、教学用具或仪器等。在课堂上要机智灵活,突出重点,精讲少讲,学生多动。3、认真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把握教材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开展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本学期继续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尝试,更多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坚持评价

33、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改变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4、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好的经验为我所用。继续参加上课、观课、议课、思课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同学科、跨年级互相听课与交流,自觉进行反思,及时写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及教育故事,分析课改中的成败得失,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5、关注习惯养成,培养能仁学子。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要从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抓手,加强基本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示范引领,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

34、量。本学期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各自学科特点,共同制定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措施计划,进而形成阶段性重点培养目标。力争学期结束时,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教育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总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在此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将课改之路坚持走下去。小学教学计划 篇4一、教学理念(一)突出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世界,培养学生个性。(二)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学生,并全方位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三)语文教师要能够主动开发、广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四)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习,必须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设计要重

35、视探究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五)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六)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31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100%,66%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秀水平。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又疏

36、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三、教材分析这是一册从内容到编排面貌焕然一新的教科书。它为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一)教材结构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

37、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

38、量为2300个。(二)教材特点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三)单元重点、难点第1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

39、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第2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第3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第4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

40、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第5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第6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7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第8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

41、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一)识字与写字教学1、继续识字200个,会写15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操作建议1、高年级识字教学要以字义为重点,以字义带动字音和字形,注意读音和书写的难点,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2、抄写以词语为单位,减少机械的单字抄写。3、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同时练习书写的行款整齐。4、用好配套的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仿影教材。(二)

42、阅读教学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意思。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6、扩展阅读面,拓展课外阅读。以下是8个专题的读写重点:一、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二、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三、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表达。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五、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43、六、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七、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八、抓住主要内容,揣摩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三)口语交际教学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稍作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2、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习劝说、讲故事、表演课本剧、聊热门话题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四)习作教学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学写简单的书信、发言

44、稿、研究报告等应用文。4、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五)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1、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2、初步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写简单的调查报告。五、教学措施(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

45、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本册写字150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二)阅读教学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读的指导,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把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

46、,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2、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三)口语交际教学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

47、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三是要创设多个情境,在逐渐深入的互动中,体现交际的内容由比较简单、表面,到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要体现双向互动。(四)习作教学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来写。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写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习作讲评

48、重在激励。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需要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倾诉、表达的需要。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五)综合性学习本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49、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小学教学计划 篇5一、学生情况分析我班现有61名学生,其中男生23人,女生38人。全班学生来自江村、排头、杨李、黄炎等学校撤并后组建的新班级,

50、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学习语文。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一般,但阅读和习作比较差。一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跟他们的课堂学习不够积极,不爱阅读积累有关。善于发言的学生较少,还有好几个学生思维不够活跃,不够灵活,接受能力差,学习基础较差。因此,面对这样一个新组建的班级,还需要花大力气引导这些学生取得进步。二、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提供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

51、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教材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五次。“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教材后附生字表。还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第六组“综合性学习”采用的

52、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三、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会写80个字,随课堂教学完成。2、指导学生写字注意笔顺,安排好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3、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书法爱好。(二)阅读1、重视精读训练,在读中学习、思考体悟感情,增强语感。培养快速默读,并思考的习惯。2、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三)口语交际结合本地区、学校、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交流的话题,使学生的交际与生活经验结合有话可讲。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口语交际感兴趣。(四)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

53、、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6、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五)综合性学习1、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六)综合性复习综合复习,体现学生的自学自练、自测自评,教师要要提出要求并酌情检查。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抓住

54、重点句段,加深理解;主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习作感情真实,详略得当。2、难点: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学习详写和略写。五、改进教学的措施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其次,要明确每一专题的学习目标;再次,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重视学生习作的指导。在写作方面,突出的尖子生寥寥无几,最为欠缺的是写作素材单一,不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法单一。要多引导学生善于搜集素材,拓展作文思路,提高习作水平。4、引导利用图书柜里的书籍、学生自己的课外书、与同学交换阅读等方

55、式,增强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5、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多花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在学习过程中适当降低标准,鼓励为主。对于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小学教学计划 篇6一、指导思想:为了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确定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二、学情分析:四、五、六年级学生已经上过几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在上个学期学校安排每周一节理论课,一节上机课,我在上理论课时,交代清楚学习要点,布置上机作业,第二节课再来机房实践,这样的效果还不错,本学期我打算还用以上方法。同时加强四、五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