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景区讲解词_第1页
三坊七巷景区讲解词_第2页
三坊七巷景区讲解词_第3页
三坊七巷景区讲解词_第4页
三坊七巷景区讲解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三坊七巷景区讲解词三坊七巷景区讲解词(欢迎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三坊七巷景区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今天就由我引导大家一睹三坊七巷的风采。参观前,我要提醒各位:本景区内建筑及展品多为珍贵的文物,请各位不要在参观过程中吸烟,拍照时请将闪光灯关闭,同时为了保护景区优美的环境,请大家不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谢谢合作!(站在全景导览图前)首先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三坊七巷景区的总体概况。三坊七巷景区位于千年古城福州市中心,由核心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协调区及乌山历史风貌区组成,占地面积约127公顷。今天我们参观的主要是核心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目前保存规模最

2、大、结构最完整的古街坊群落之一,三坊七巷最早形成是在西晋308年,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整个建筑格局形成于唐天复元年代(901年),繁荣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那么“三坊七巷”是如何得名的呢?细心的游客已经从导览图上看出来了,整个街区以南后街为中轴,向西伸出了三个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向东伸出七条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排列整齐,纵向有序,形成“鱼骨状”传统街巷格局,因此,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三坊七巷”。历经千余年来,三坊七巷仍能完整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极为罕见,因此她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街区内现存保留较为

3、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59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水榭戏台、小黄楼、二梅书屋、林聪彝故居、沈葆桢故居、欧阳花厅、陈承裘故居),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同时三坊七巷建筑群还被国家文物局定义为整体性的涉台文物建筑群,共有26处古迹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涉台文物目录。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文保单位众多,集中程度堪称全国唯一,曾被我国建筑学界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是历代名人聚居地,在这不足40公顷的土地上曾先后走出历代名人达400多位,尤其是曾涌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林旭、林纾、冰心、林徽因、沈葆桢、陈宝琛、郁达夫等一大批对中

4、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三坊七巷也因此而获得了“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同时,三坊七巷还是闽都文化彰显地:闽剧、福州评话、福州伬唱、十番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书市、裱褙等书香文化艺术;福州三宝(油纸伞、脱胎漆器、牛角梳)、寿山石雕刻、软木画等传统工艺;灯市、塔市、花市等民俗文化;国字号福州传统名菜佛跳墙、芋泥、鼎日有老牌肉松、百年老字号同利肉燕、永和鱼丸等饮食文化;更有闽都文化代表之一的寿山石文化,这些民间文化艺术在三坊七巷都能得到集中体现。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古老里坊制度的寻访、明清古建筑的探微、历史名人的追忆以及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一同来领略三坊七巷历史神韵和闽都

5、文化的精髓。【杨桥巷】现在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杨桥巷,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后被扩建为马路,路名就定为杨桥路。原来的杨桥巷东起东街口,西至双抛桥,现在的东街口已成为福州市繁华的商贸中心,而双抛桥则依然默默地向过往的游客讲述着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双抛桥畔长有几棵“合抱榕”,曾经给少年的冰心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她在我的故乡一文中感叹道:“故乡的绿最使我倾倒”,而这几棵榕树现已分别被评为福州市“十大古榕”和“十大名榕”之一。三坊七巷还有一大特点不得不提,那就是与台湾有着极为深刻的渊源,台湾总兵甘国宝、开台先驱沈葆桢以及台湾板桥林家都与三坊七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的台湾林家大院就位

6、于杨桥巷,在光绪年间,陈宝琛应邀访台时结识了台湾板桥林氏家族的林维源,并促成了他的二妹陈芷芳与林维源侄子林尔康的姻缘,甲午战争以后,林尔康携妻带子来到厦门,不久林尔康病逝,陈芷芳携子迁回福州,在杨桥巷定居,以上就是台湾林大院的来由,后来林尔康的女儿林慕兰又嫁给了严复的三公子严叔夏为妻(该部分内容我们在后面进行详细介绍)。虽然台湾林家大院现在已不见踪影,但既存的史实却时刻向人们传递着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林觉民冰心故居】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来参观一下位于杨桥路上的林觉民冰心故居。(进大门天井部分总体概况)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一座宅子,却挂两个名人故居牌子,其实这又是三坊七巷一大奇特之处,

7、因为三坊七巷是历代官宦商贾、名家大儒的聚集地,所以往往一处宅子曾住过不同时代的多位名人。大家现在参观的这座房子,原来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故居,在林觉民广州遇难后,时任广州知县的岳父陈元凯连夜托人到福州告知此事,全家为了避祸搬到了光禄坊的早题巷。后来著名女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买下了这栋旧居,不止如此,“五四运动导火索”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的祖居也在这里。一座房子走出如此多的名人,恐怕全国范围内也少有吧,宅院始建于清中期,占地面积694平方米,2009年5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位嘉宾里面请!现在大家来到的是天井部分,两边为回廊,在回廊上罗列的是林觉民家族的照片。(指第一张照

8、片)这张是林觉民的合家照,最右边那位穿着黑色上衣,带着帽子的就是林觉民。(指第二张照片)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林家走出了两位气血方刚的男子,另一位则是林觉民的堂弟林尹民。(第三张照片)(指照片)我们看到的这张照片,则是16岁的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在英国的一张照片。林长民是林觉民的族兄,1909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民国初期中国政坛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鲜为人知的他还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与英法密约,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由日本直接继承,林长民在晨报上率先揭露了这一消息,因此,北京十二所学校上千名爱国学生将原定与五月七日的示威游行提前到五月四日,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由此爆

9、发。林长民的女儿,林觉民的堂侄女林徽因,是林家走出的一位光照建筑界和文学界的才女,她和她的丈夫梁思成共同创办了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林徽因在中国美术界还有三大贡献,首先,她参与了国徽的设计;第二,她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第三,她改造了传统的景泰蓝。各位游客大家里面请!(站在厅堂)大家现在来到的是厅堂的部分,在两边为厢房,在我左手边的这个房间,是当年冰心一家6口人住过的房间,在1980年冰心老人八十岁时,在我的故乡文章中对故居是这样回忆的,他说“这所房子很大,住着我们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们这一房就住在厅堂的两边,我们这一边的前后房住着我们一家六口,而祖父的前后房只有祖父一人和堆了满屋满架的

10、书,那了成了我的乐园,我一得空便钻进去翻书看了。”厅堂中所悬挂的楹联都是祖父谢銮恩所题写的。(指第一幅)请大家看第一幅,这幅篆体所书的“雷霆走精锐,冰雪净聪明”,这是冰心的老师借用杜甫的诗句来形容冰心冰清玉洁、天资聪慧的一副楹联。(指第二幅)厅堂中间柱子上的这幅对联“兴寄东山兼北海,人非西蜀即南阳”,短短十四个字的对联,却蕴含了四位历史人物的名字,东山指的是晋朝的谢灵运、北海指的是三国孔融、西蜀指的是西汉杨雄、东山指的是三国诸葛亮,从这幅充满了历史文化底蕴的对联,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绝非富豪之家。(指第三幅楹联)正厅中所悬挂的则是谢家的祖训“立修齐志,存忠孝心”,“修齐志”则是

11、出自四书五经中心正、意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南方的院落曲折迂回,回廊间迂回幽静,林觉民与妻书中曾写道:“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花厅部分)现在我们进入后花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林觉民和他妻子的塑像,林觉民正坐在石桌前看书,凉风起,已有身孕的妻子立于林觉民身后替他披夹衣,展示夫妻恩爱的生活场景,使后花园充盈着浓浓的生活情趣。1905年,17岁的陈意映与18岁的林觉民成婚,在这里生活了六年。夫妻虽然聚少离多,但非常恩爱。1907年,林觉民为寻求救国真理,离开心爱的妻子,东渡日本求学。陈意映独自生活在这间屋内,1911年4月,林觉民从日本归来,陈意映表示,林

12、觉民如若远行,就将她带上,无论生死,都愿相随。林觉民牺牲后,已有八个月身孕的陈意映非常悲伤,一月后,提前产下一男孩。因失去丈夫忧伤抑郁过度,陈意映于1913年去世,留下两个孩子,一册书稿。(卧室)这间就是林觉民与妻子生活过的卧室,小小的卧室仅容得下一床一桌,却承载着夫妻二人炽烈的爱情。很多台湾的游客来到故居总会找寻与妻书中“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的出处,我们在卧室后面的小花厅里有种植一株腊梅还原当年“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与妻书)下面我们是林觉民展厅的精华部分。这部分运用声光电,呈现立体效果,再现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上写与妻书的场景。 1

13、911年4月23日,广州起义前三天,林觉民住在香港滨江楼。这天深夜,战友都已入睡,唯独林觉民的房间还闪烁着微弱的灯光。林觉民在桌面上铺展一块洁净的手帕,挥笔写下禀父书、与妻书。与妻书,婉转千余言,表达了林觉民对妻子深沉的爱与情,将夫妻的恩爱缱绻抒发到极致,巾短情长。“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切,”“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人都成眷属”“以天下人为念,当以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东方破晓,林觉民激动地写完绝笔书,交与朋友,嘱咐说:“我死,幸为转达。”这封遗信,台湾和香港的中学课本都有此文为范文,成为沟通两岸三地的文化桥梁。而且与妻书被誉为影响

14、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之一。与妻书在文章的开始林觉民就说到了(指展板)“吾与汝永别”可以看出林觉民为了革命抱着必死的信念,然而在写这封绝笔信时,正如林觉民所说:他的眼泪和笔墨同下,因为这一去难回头,成就天下却不得不辜负家中挚爱,此时想停笔却停不下来,因为还有千言万语要对妻子诉说,他说道:“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人都成眷属”来表达了对妻子的深爱与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无限的眷恋,在文章的中间他又将这种深爱与真情延伸为天下之爱,他说到“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意思是说:每当想起与妻子的相知相守的浓情蜜意时,就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想起家中父母时,就希望天下的家庭都能像他们一样温暖,因此他

15、要“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就是说为了成就天下人,他选择牺牲自己的幸福,而就是是这样的一份执着才让陈意映愿与他生死相随,对他百般依恋。我们不难看出这封信开头的字迹工整,后半部分却开始潦草,是因为情到浓时,千言万语梗在心头,无奈“巾短情长”。林觉民这种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情操也许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因为他个人的小家很温暖,大家的家境也比较殷实,可以做到全部都抛弃,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国心,为了国家可以自由独立,这是一种大爱,鲁迅曾经说:“无情未必真豪杰”,一个真正的革命家,爱国者,不可能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只不过当二者不能两全时,他选择了抛弃小家的幸福,为大家谋取幸

16、福,所以当今天我们享受着自由快乐生活的同时我们应该感谢像林觉民这样的革命者是他们拼却青春和生命为我们换取的理想生活。结束了林觉民展示,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到紫藤书屋,因屋前种植有紫藤而得名,这里是当年冰心和堂姐妹们读书、学习的地方。这张照片就是冰心在美国留学时所照,具有东方女性的美,冰心所就读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曾培养出中、美两国“第一夫人”宋美龄和希拉里。冰心是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她的寄小读者小桔灯等作品,她的“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爱心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冰心一个世纪的人生,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但她热恋着故乡的土地。冰心在福州生活的时间不长

17、,总共不到三年。但福州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认为福州的花灯最好玩,福州的农妇全世界最健美。故居柱子上的对联,第一次学作女红的喜悦,谢家第一个正式上学女孩的荣耀,都像故居的滴滴乳汁,一直滋润着她的心田。1900年冰心(取名谢婉莹)出生在福州府候官县龙普营。冰心出生后,父亲谢葆璋改任烟台海军练营营长,筹建烟台海军学校,全家迁居山东烟台,七个月大的冰心,通过这条小巷,离开故乡,在山东度过了八年的童年时光。在这里,冰心穿着小军服跟随父亲学打枪、骑马、在军营中度过童年生活,这张就是冰心和父亲还有大弟谢为涵在山东时的照片,站着这位稍大的孩子就是冰心,那时特别像男孩。父亲向冰心讲述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

18、屈辱历史,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把“裘带歌壶,翩翩儒将”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1911年9月,冰心的父亲谢葆璋辞去烟台海军学校校长之职,携全家经上海回到故乡。11月,他们一家6人,乘船抵达福州,从闽江桥上岸,然后坐轿子进城。这张就是当年闽江桥江面情景。冰心回到故乡,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她看到了福建女子,她认为福州的农夫是“天下之最的农妇!她们皮肤白皙,乌黑的头发上插着上左右三条刀刃般雪亮的银簪子,穿着青色的衣裤,赤着脚。小冰心非常喜欢这样的装扮,一向喜欢男装的小姑娘,换上了小女孩的服饰,成为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冰心的祖父谢銮恩是个教书匠,与严复、林纾等结为好友。祖父住的房子里,只有他一个人和满屋满架

19、的书,那里成了冰心的乐园,她一有空就钻进去翻书看,冰心所看过的书,给她印象最深的是清袁枚的笔记小说子不语,林纾老先生翻译的线装法国名著茶花女遗事,这本小仲马的著作,可以说为小冰心敲开了西方文学的大门。直至1913年秋,冰心才离开福州,随父亲迁往北京。冰心在我的故乡中回忆道:这所大房里,除了住人的以外,就客室和书房。几乎所有的厅堂、书房的柱子上墙壁上都贴着或挂着书画,在西院紫藤书屋的过道里有祖父自己写的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另一幅对联“知足常乐,能忍自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着闽籍三大才女,林徽因、谢冰心和庐隐,其中有两位,竟都与这幢房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座房子衍生出

20、这么多的故事,与这么多名人相关联,在其他地方算得上奇迹了,在这里却不足为奇,这就是三坊七巷。 【南后街】三坊七巷里牌坊很多,这是最大的一座。这种样式的牌坊,柱子直通上去,没有顶上的屋盖,叫“冲天牌坊”。大家请看牌坊上的这副对联:“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这是清朝举人王国瑞的诗句。大家知道,琉璃厂是北京最有名的文化街。把南后街与琉璃厂相提并论,也说明了当年这里繁华热闹,商店鳞次栉比,人头浮动的场景,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还有专为文人服务的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两节的灯市,此外南后街上还集聚了福州传统小吃。明清时期,这里是全城最精华所在。【郎

21、官巷】接下来大家随我一起参观一下七巷中的第二条巷郎官巷。据记载,宋代时这条巷子里曾经住着一位叫刘涛的人,位居郎官,刘涛的子孙好几代都做起郎官,满巷生辉,于是这条巷子干脆就叫郎官巷了。那么郎官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官呢?“郎”其实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郎官的职责原来是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战国时就开始设置了,秦、汉相沿,一直沿用至清朝。郎官为五品以上,专门负责为皇帝出谋划策,虽然品级不高,但很受皇帝器重。从这条小巷我们可以看出三坊七巷巷道的特色“粉墙、黛瓦、石板路”,我们脚下走的石板路就是原汁原味古时留下来的。在这条巷子里,不仅有天后宫、二梅书屋、陈氏宗祠等古迹,而且还曾居住过宋朝著名学者陈烈

22、、清代爱国诗人张际亮、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林旭、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等。 陈烈是福建李学先驱“海滨四先生”之一,宋代初期的海滨四先生其中三人都是出自“三坊七巷”他们重视教育、善于发现人才。郑穆是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全国最高学府的校长,在年老辞去职务时有上千学生上状请求宰相挽留郑穆,在离开京城时,相送的学生和城中百姓堵满了东门之外。可以看出三坊七巷是古代福州文化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严复故居】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一下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严复的晚年居所,领略其传奇的一生。首先我们来说说这座宅子,有些人会问,严复的故居不是应该在天津吗?其实严复一生在天津任职长达二十年之久,但是他是福州人

23、,祖居在福州阳岐,这里是他晚年所居住的地方。(第一展厅)严复于1854年1月8日出生在福州南台苍霞洲的一个中医世家,他自幼聪颖,七岁进入私塾读书,接受传统国学的教育。1867年福州发生了一场瘟疫,他的父亲为了抢救霍乱病人,不幸染病身亡,从此家道没落,这时的严复被迫报考了由沈葆桢和左宗棠一同创办的马尾船政学堂,那时个兴科举的年代,马尾船船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吸引生源,不收学费,不收住宿费,每个月还给四个银元的补贴。严复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沈葆桢创办的马尾船政后学堂,主要学习轮船驾驶技术,五年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开始踏上“建威”号练船、水师“扬武”兵船上实习并参加水师兵舰的军事行动。1877年严

24、复同马尾船政的萨镇冰、方伯谦、刘步蟾等13名学员一同被公派到英国留学,这也是清政府派往英国的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这是他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1879年严复奉福建船政大臣之召回国,回到母校担任教习。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又把严复召到天津去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从此开始了在天津执教长达二十年的历史,培养了一大批海军专业人才,成为近代中国的海军元勋。此外严复还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要职。大家请随我来

25、参观一下第二展厅。(展厅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当权者的错误政策而招致北洋舰队及陆军的连续惨败,严复受到前所未有的刺激,他十多年忧国忧民的情怀,一下子迸发成为强大的思想激流,他以独特的方法“致力于译述”向世人敲响祖国危亡的警钟。1895年连续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多篇论文,疾呼国家之危急、形势之严峻,提倡“自由、平等”观念,要求引进西学,创立议院,希望通过适合国情的渐进变法,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1896年,严复开始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不同于原著的是,严复在天演论中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

26、观点。译著天演论不仅是西学东渐的转折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世界观,为其后的救亡运动注入了强大的内源性动力,从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再到后来的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的先驱如胡适、鲁迅等都深受其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作。1905年严复和他的朋友马相伯参与了复旦公学的创建,次年接任校长;与此同时,他还受聘为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在这两所学校,严复力图按自己的教育理论组织教学管理,对原有的课程设置及管理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1912年初,严复由大总统袁世凯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即现在的北京大学校长。严复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三育”,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这是严复“西方救

27、国”思想在教育学方面的具体体现。他的教育观在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史上是别开生面,有十分重要影响的。同时严复也是翻译界的泰斗,他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至今为广大翻译工作者所遵循。严复在60岁以后,就患上了哮喘病,在1919年回到福州养病, 1921年10月27日中国一代宗师在这不起眼的老巷中合上了眼睛,走完他生命的最后历程,享年68岁。而他生命的最后两年时间大多是在隔壁花厅里度过的。请随我一起参观一下花厅。大家现在来到的是花厅部分,花厅是清末民初中西合璧的建筑,晚清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频繁交流,三坊七巷民居中的花厅也逐渐染上近代色彩,吸收了一些西方的建筑特点。现在我们

28、将花厅辟为严复儿孙世系展。严复一生娶了三位的太太,共育有九个儿女。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他的三儿子严叔夏,因为自他开始,严家后代逐渐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严叔夏生于天津,从小在父亲严复身边长大,1918年陈宝琛为媒将台湾望族、妹夫林尔康的女儿林慕兰介绍给严叔夏。婚后严叔夏与林慕兰住在严复祖居地阳岐,后迁入郎官巷长期居住。育有严以侨、严倬云、严停云等五个儿女。抗战时期,严叔夏、林慕兰迁居上海。抗战胜利后,林慕兰携子女返台定居。严叔夏独留福州,在福建协和大学等学校历任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和文学院院长等职。解放后历任协和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福州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教务长、福州市副市长,同

29、时他还是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62年病逝。 严叔夏的长子严以侨于1920年出生于福州,解放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初接受组织派遣,和妻子林倩一起偷渡到台湾,1953年被捕,关进“火烧岛”,1961年由妹夫叶明勋保释出狱,后在台中一中当老师,大家所熟知的李敖先生就是他的学生。严侨于1974年病逝,终年55岁。2003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严叔夏的长女严倬云,于1924年生于福州,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1946年到台湾,后与辜振甫结婚,现为台湾妇联会领导人。曾陪伴丈夫(原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参加著名的汪辜会谈。这是两岸高层人士汪道涵(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和辜振甫(台湾海峡交

30、流基金会董事长)的首次会晤。双方签署了四项协议。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严倬云于2004年来到福州出席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大会时回到这里,参观时她还记得童年时在这里生活的许多细节。 严叔夏的次女严停云,为台湾著名女作家,1926年生于福州,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1948年到台湾,后与时为中央通讯社台湾分社主任的叶明勋结婚。曾出版智慧的灯、生命的乐章、气色桥、玻璃屋里的人、和风等22部文学作品,荣获台湾文艺小说创作奖、世界艺术文化学院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参观了两个名人故居,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他们的格局很像,都是天井院、马头墙、大厅在中,两旁厢房、外加花厅的布局,其实这是我们

31、福州民居的典型特点。接下来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三坊七巷古建筑的一个精品二梅书屋。【二梅书屋】接下为游客参观的是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二梅书屋。大家先看正门,朝街有六扇大门,非常气派威风,而且大家注意脚下的门槛比较高,在古代门槛象征着地位身份,高门槛使人不得不低头抬腿跨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主人的尊敬。大家里面请!二梅书屋是三坊七巷古建筑群中的精品,那么建筑艺术无疑是她最大的看点;另外,这座宅子现在向广大游客展示了近千件闽派古典家具、木雕木刻、福建各窑口瓷器、名人字画、工艺精品等民俗文物,被称为“福建民俗博物馆”,是全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文物价值最高的明清时期文物展示馆。二梅书

32、屋可以说是三坊七巷中格局最特别,功能最齐全的一座宅院,在本次参观中,大家不妨可以数一下这座宅院究竟包括了多少种功能,是不是很齐全。(门头房)里面的这一道门叫做插屏门,只有红白喜事时才会打开,平时是不开的,因为在当地有一种“开门不通财”的建筑风水学说法。这两边是门头房,大家请看上面,顶部是弯椽卷棚,两侧驼峰鹿形浮雕的两旁饰以莲花。(位于天井)二梅书屋占地面积有2343平方米,始建于明末,主人林星章是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曾经担任过广东省石城、新会两县知县,又署理过广东省龙门、茂名两县知县和化州知州,后任广东乡试同考官。他也是著名的方志专家和教育家,曾担任过福州凤池书院的山长(即今校长),凤池书院与

33、正谊书院、鳌峰书院、致用书院被誉为当时省城四大书院,后来凤池与正谊书院合并,改为全闽大学堂,就是福州一中的前身。这学校非常了不起,每年高考都名列全国前茅。这里是房子的前天井,前天井三面回廊,东西两侧为女儿墙,主要起到挡水功能,让回廊瓦面的水不溅到厢房内。三坊七巷的大院落,都是一个一个大体同样的院落前后直线地连起来,叫做一进、二进、三进,甚至五进、七进,福州本地称“三落透后”、“五落透后”。而二梅书屋不是这样直线纵贯前后。大家请看这边展板上的平面图,二梅书屋横跨两条巷,我们刚才从郎官巷正门进来,坐南朝北的有两进;后门是在塔巷,我们一会就从那边出去,又有坐北朝南的两进,也就是东西两边各有两进,中间

34、还夹着一排自成一体的建筑区域,所以形成了这座宅院三排并列的布局,这在整个三坊七巷也是少有的。大家现在所在位置就是第一进院落,现在大家抬头看北面墙头上立体的壁画叫“灰塑”,灰塑用福州周边海洋里的贝壳磨成灰后,用抹布或藤条打底,用壳灰勾勒出来的图案。灰塑两边分别是“喜上眉梢”和“双喜临门”的纹饰,色彩斑斓,工艺精美。西面和东面的灰塑均取材于“文王访贤”、“秉烛夜游”等历史故事。东面有“韩康卖药”、“陶渊明爱菊”、“云林洗桐”,均反映了古代名士不为利禄动容、隐而不士的清高节操。大家再看天井四面围廊上的壁画,从西至东依次取材于“渔樵耕读”,“高士对奕”,“十老诗图”,“流觞曲水”。其中“渔樵耕读”指的

35、是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平民化生存方式。渔人岸边捕鱼,樵夫林间挑柴,高士月下读书,小童骑牛吹笛;通过这些灰塑及壁画图案,反映了主人饱读诗书、清廉守信、崇尚淡薄、对恬静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追求。这里是一进厅堂,古时是用来会见重要客人或者红白喜事操办的场所。大家在参观中可以发现,三坊七巷的建筑基本上是不带油漆的,保持木头的原色,看上去古色古香,而只有两个地方例外。一个是前面讲到的插屏门,厅堂正中间用插屏门隔成前后两个厅,细心的游客可能已经发现,三坊七巷中有些插屏门是红色的,而有些是黑色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其实不同的颜色代表着宅院建筑年代的不同,明代一般上的是黑漆,主要是因为明朝乃朱姓王朝,民间禁用

36、红色,发展到清代就用红漆了。但是不论插屏门的颜色如何,门上一般都会有贴金的图案或纹饰,关于这个也有一个说法:五行当中,金能生水,水火相克,所以也有插屏门贴金有防火的寓意。另外一个就是灯杆,大家请看厅堂上方,这个灯杆主要是用来挂灯笼的,灯杆的放置也是非常讲究的同时反映了家族的很多信息,如果灯杆放在中间柱子的内侧,说明主人的事业在本地发展,如果灯杆放置在中间柱子的外侧,说明主人是在外地谋职,甚至是漂洋过海。而在福州方言当中,灯杆的“灯”和人丁的“丁”是谐音。据说以前主人如果要把房子卖掉,会将灯杆带走,新的主人要新做一个灯杆,图个人丁兴旺。一般来说,主人有几个儿子,挂灯笼的灯圈就有几个,到后来一般做

37、成3个。我们说福州人的表达方式非常内敛,客人来到家里也不用多问,抬头一看,主人的一些家庭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厅堂中摆放着一个漆金人物果盒,果盒上精雕细刻了形态各异的一百多个人物,还有凤凰、龙,表示龙凤呈祥,这样的木雕工艺来自福建莆田仙游,这样一个果盒主要是祭拜的时候用来放些祭祀用品的,接下来大家跟随我往屋内走,我们到二进参观。二进部分是主人家的卧室,在古代,这个部分是不会随便请朋友进来参观的。大家可以看看北面墙头上的彩绘,东面墙头有一个扇面,写着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相对的,西面墙头的扇面上也有一句诗,宋代诗人陈亮的“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这两句表现梅花的诗句,也体

38、现了主人对梅这种高洁的植物的喜爱。厅堂上摆放展出的是鸡翅木镶黄杨木祝寿屏风,这是泉州安溪县学教谕邓培风送给他的伯祖母陈孺人的祝八十大寿的礼物。教谕是什么官员呢?在元、明、清县学都有设置教谕,负责掌文庙祭祀和教育所属生员。在古代官员是有级别的,不同级别的官员的配偶的称呼也是不一样的,一品官员的夫人称为一品夫人,接下来依次是夫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和孺人,可见他的伯祖母陈氏为七品官员夫人。这个祝寿屏风左右两边各有四幅雕刻,是八仙过海八仙的形象。北面是山水图,非常的精致,可以说是目前二梅书屋的镇馆之宝之一。第二进的建筑与一进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厅前有长廊,且厅前庭院略小,天井两侧有披榭。两边厢房

39、里目前展出的是一些古家具,大厅两侧是怡良的祝寿屏风,有兴趣的大家可以看一下。第二进的后厅摆放着一个佛龛,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们甚至不能到前厅去,但是她们也需要有一个精神寄托,于是便在后厅的部分摆放佛龛求神拜佛。这个佛龛上两边的对联也很有意思,每个字的形状都很像菩萨手中拿着的宝瓶的形状,这种字体也被称作“宝瓶体”,“玉堂映春色,珠树发秋香”,这样的字体蕴含着吉祥和清静的意思。左手边这间厢房的陈设布置仿造了女儿家的闺房,大家抬头还可以看到有一个小阁楼,福州多雨潮湿,这样的小阁楼平时可以存放一些字画,有防潮的功效,如果洪水来了,人也可以躲到上面去。小床的旁边还有一个用白色帘幔遮起来的部分

40、,这里是以前如厕更衣的场所。这边的排房是以前下人们所居住的地方,现在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二梅书屋所在地,书屋自成一体,坐落在整座宅院的中心位置,远离了室外的喧哗,显得格外幽静,也是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真实写照,书屋前后共四间,是主人林星章藏书、阅读和写字的场所。因书屋前有主人手植的两株老梅树,他曾细心培植,枝繁叶茂,故有“二梅书屋”之称,它是福州最为著名的古书屋之一。书屋旁的这个通道叫做雪洞,这是福州明清时期典型的民居特点,是用糯米、红糖、石灰等调制材料筑成的,不仅可作为特色通道使用,而且因其冬暖夏凉,还相当于现在的空调房,大家可以进去感受一下。为什么这座宅子的主人将这条雪洞称

41、作“七星洞”?因为洞顶有七个排列成北斗七星形状的采光孔,北斗七星呈勺形,而勺可用来舀水,所以这里取防火的寓意。接着大家来到的是花厅园林部分,这里主要是供主人休闲娱乐的场所。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花厅部分,整个花厅坐北朝南,面阔三开间,前后四间厢房。大家看这个厅是三层的布局:最外面一层是一圈回廊,后面有美人靠,可以供人们散步休闲;最中心是一个厅,中间摆有神龙案,两边太师椅,这是主人与亲朋好友们聚会的场所;大家看厅的两边各有十块活动的楠木隔扇,上面镌刻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有刘伶的酒德颂等。把隔扇打开,这里就成了好大一个厅,足以容纳几十人,看来,这里是举办大型聚会的场所

42、。如果人少,把隔扇装起来,在最中间这个厅活动也够了,主人跟宾客就在这喝茶聊天,一边品评隔板上的字画,一边欣赏花厅园林的美景。各位现在来到的是园林部分,在封建社会讲求的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园林虽然没有江南园林那么大气,但他也体现了三坊七巷人追求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之前介绍过三坊七巷保留下来了上百座的古民居,而每座建筑中都会有这么精美的花厅园林,福州的花厅园林比较小,被称作“方寸园林”,虽然面积不大,但在园内都可以看到精美的亭台楼阁、假山鱼池、牌匾对联、各种花草树木。这些都是经过主人精心设置,巧妙安排,将大自然的万千美景浓缩在园林中,构成一幅幅让人流连的画面,每座园林都称得上是“凝固的诗

43、、立体的画”。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亭,上面有非常精美的雕刻,水池呈半圆形,也称为“半月池”,池水清澈见底,常年不干涸,池边是用海石和太湖石垒砌而成的假山,内设台阶曲径通幽的可达假山顶部,这也是我们三坊七巷民居的建筑特点。左手边的假山上还刻着“鳌峰”二字,这是当时的鳌峰山,右边的是福州的白塔,主人林星章非常喜欢福州的美景,因此把山跟塔做了微型放在自家庭院里,希望足不出户便能赏景。还有就是这棵两百年历史的荔枝树,到现在还在结果,而且非常香甜;这半抱着山石的根部也被人称作“树抱石”。在福州庭院里我们常会见到荔枝树,这是因为荔枝树树冠比较密,容易引鸟儿前来嬉戏觅食,自然界的鸟儿飞入人工的庭院,这在一

44、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主人崇尚自然,向往恬静生活的精神境界。下面大家再来看东边的这两进院落,这边的布局基本是保持居家生活的样式是明代的建筑,非常规整,与前面一二进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位于塔巷门口)现在我们从塔巷出来,大家回想一下我们进来时的郎官巷正门是何等气派威风,而塔巷这个门就比较平实谦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主人“开门出仕、闭门归隐”的人生态度。【塔巷】出了二梅书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塔巷,全长295米。为什么叫塔巷呢?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到巷口牌坊门上的小塔了吗?塔巷已经有千年历史了,顾名思义在这条巷里面曾经有一座塔,是唐代闽王王审知的部下所建,名为“育王塔”。五代时王审知大力提倡佛

45、教,在城里大建寺院,当时福州有大大小小700多座寺庙和各种塔,宋代太守谢泌曾经写到“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这可谓是当时福州城内一大奇观了。这里提到的“七塔”就包括现在的白塔、乌塔、寿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庆塔以及这条巷里的育王塔,当时育王塔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据记载该塔在明代时废弃消失了,到了清代有人就在巷门上立了现在看到的这座袖珍塔,作为古迹纪念,以证实塔巷名称的来源。塔巷曾经非常繁华,最早福州电灯公司就在这条巷内,还有闽书报社、民间慈善团体红十字会、中华书局、文兴境书场、云林图书纸店、三妙轩照相馆、大纶、天章绸缎店等。此外,这里还有很多名人故居,如宋朝杭州知州陈襄、清朝

46、知州王夑、浙江巡抚王有龄父子、海军将领叶伯鋆、民国陆军元老王麒、末代皇帝溥仪老师陈宝琛兄弟陈宝瑄等等。出了塔巷,我们将穿过南后街前往衣锦坊。【刻书雕塑】现在我们看到的雕塑景观就是古时南后街上的传统工艺行当刻书。历史上三坊七巷居民多为官宦商贾、名家大儒,因而南后街上集中了大量的书坊、书店、裱褙店等书香行当,文化氛围相当浓厚。这里的书坊出书量很大,刊刻了许多文献,著名的闽都别记和林纾首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就是在这里刊印成书的。这些书坊大部分都是文人开的,其实这些店并不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卖书、换书达到文化的交流。当年聚集在南后街的书坊多达24家,有的书坊还兼营刻书出版业务,前店后坊,边印边售

47、,逐渐成为南后街的文化品牌。【同利肉燕】福州市井有一句俗语:鱼丸扁肉燕,人人吃不厌。相传,早在明朝,福建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后来扁肉燕与鸭蛋共煮,而又有“太平燕”之说,“太平燕”成为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肉燕也由此成为馈赠佳品,大家回的时候不妨可以带一点燕皮。虽然福州当地的肉燕铺有数十家,但唯有“同利”是历经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肉燕铺。“同利”作

48、为百年中华老字号恪守“同心同德”、“利国利民”的祖训,选料上乘,做工精细,燕皮韧而有劲,不糊不烂,清爽可口成为福州有口皆碑的家常名小吃之一。还有与之齐名的永和鱼丸、木金肉丸都是福州地道的小吃老字号,参观结束后大家可以买一点尝一下,也不枉来福州走一遭。【衣锦坊】穿过南后街,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今天参观的第一个坊衣锦坊。我们三坊七巷的每一个坊,每一个巷的名称全都是有特殊的意义,衣锦坊也不例外。有些游客朋友已经猜到了,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这个坊里曾经出过高官名士,这个坊名一定是从“衣锦还乡”,“衣锦荣归”来的。没错,但是最早的时候这个坊其实不叫“衣锦坊”,它原来叫做“通潮巷”,那么这个名称是又如何来的

49、呢?以前的福州城内河纵横交错,水系相通,宛如一座水上之城,据说坊里有条河是直通闽江的,每当闽江涨潮时,这里也会涨潮,所以叫做“通潮巷”。到了宋代,坊里出了陆蕴、陆藻两兄弟,后来分别当上了福州知州和泉州知州,因此将这个坊名改为“棣锦坊”,再后来明代进士出身的王益祥当了更大的江东提刑,也在这条巷子买屋居住,为了荣耀乡里,从此改名“衣锦坊”。这条坊内也确实出了很多名人,如福州早期革命烈士翁良毓、著名书法家郑孝胥都曾居住于此。接下来请大家参观位于衣锦坊的水榭戏台。【水榭戏台】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水榭戏台,其实“水榭戏台”只是花厅里的一处建筑,而现在大家都习惯称整座

50、院落叫“水榭戏台”。这座宅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历风风雨雨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明朝时,主人是一位茶商,在清代道光年间,宅子被布政使兼按察使孙冀谋购买并加以扩建,这座宅院的建筑布局与刚才我们参观的二梅书屋不同,它自西向东分别由主院、别院、花厅园林组成。每座都有三进,“三三得九”整个宅院共九座,占地面积2357平方米。大家现在来到的就是主座的厅堂部分,是一座明代的建筑,建筑风格简洁、规整。各位观众请看上方: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又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这是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的做法,使厅堂前无

51、任何障碍,这也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现在我们前往主座第二进,大家请抬头看,我们头顶廊道的形状像什么?对了,像一个倒扣下来的乌龟壳,叫做“覆龟亭”,取自“富贵”的谐音。在三坊七巷的宅院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每逢到了下雨的天气,走到任何地方都是可以不用打伞的。主座的第二进的建筑风格也很有特色,我们明眼能看到三个开间方落,其实在两侧木门的后面又暗藏了两间厢房,所以这里采用的是“明三暗五”的建筑格局。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格局呢?我们在前面介绍到,这座房子初建于明朝,因为当时官制森严,要达到三品以上的官衔才能享受一进五开间房子,宅子主人是商人,所以当时他采用了明三暗五格局,不仅使自己回避了明朝严格

52、的官阶制度,也讨巧的使自己享受了三品以上官员的待遇。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进入厅堂里的台阶数目也很有意思,下来两个台阶,上去时三个台阶,阶梯数落二进三,有步步高升之意。主座的每一进东侧都有一个小门通往第二座别院。别院由书斋、佛堂、厨房、饭厅、库房等构成。大家现在来到的是这座宅院的书房部分,书房在民国时期有修葺过,福州天气潮湿多雨水,作为书房,为了防潮,因此将书房抬高一米,内部是空的,在外部可以看到换气孔,从书房来看整个宅院的布局非常合理,他是位于宅院最里面的位置,远离了室外的喧哗,因此大家在这里可以感觉到非常的幽静,非常的安静,也是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真实写照,正如宋代学者吕祖

53、谦的诗生动地描绘当时福州文化昌盛的情景:“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走近三坊七巷的巷道中到处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在宋代,福州中进士人数居全国第一。这座宅院和旁边的宅院仅一墙之隔,大家请看那边墙上有个拱门,那是为什么呢?其实古时的深宅大院为了共同抵制火灾水患等自然灾害对人的伤害,在建宅初期,邻里会达成共识,彼此为对方保留一条逃生避祸的门洞。所以在三坊七巷里每座宅院的每进相通,宅院相通,巷巷相通,如此一来,同一条街巷的宅院都贯通始末,最终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坊巷格局。请跟我继续往东走,前往第三座花厅园林。各位游客,这里就是宅院的花厅园林部分。花厅最大的特色

54、,也是最精华之处就是大家面前的这座水榭戏台。在封建社会里,戏台一般是搭建在祠堂、祠庙、或是戏院里,能够把戏台搭建在自己家里,是主人身份地位的体现,这个部分是清代一位姓孙的布政司兼按察使扩建的,这样的戏台全国范围内比较罕见,而在三坊七巷也仅此一处。这座戏台是清代的建筑,歇山顶亭状木构建筑,请看戏台上方方形平闇上有“团鹤”和“蝙蝠”的彩绘,象征福寿。戏台面积有30平方米,呈四方形,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立于60平方米的水池上,水池内的水为地下涌泉,长年不干涸,而且池水不但能起到净化戏台周边环境的作用,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作用,水作为优质的导声介质,可以增强回音,并且与戏台上方形平闇形成回音共

55、鸣,起到音响的效果。旁边的白色回廊,是演员通道,通向演员服装是与休息室,这里的设计充分体现出建造者科学的构思。水清、风清、音清,同时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水上戏台,是见证福州戏剧辉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在我们身后事座重檐歇山顶的两层楼酒楼,由杉木制成,每逢正月初三办春酒或其他婚嫁等喜事时,主人都盛情邀请众多亲朋好友到宅内聚会,男宾在一楼厅里品茶聊天听戏,而女眷和孩童在二楼阁楼上看戏。而站在这个位置是看不到二楼人的脸的,这充分体现了在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色彩。而通往二楼的楼梯正是设在旁边的假山里,更增加了这个戏台的观赏性。这也是三坊七巷花庭院林的一个特色。接下来请各位观众欣

56、赏厅中清代精美的雕刻:上面以卷棚饰顶,这是清后期装饰精美的软卷棚,刻着竹节的图案,这里有节节高的寓意,驼峰上有“狮子”“仙女飞天”“大力士”“太白醉酒”等雕刻。檐柱上的雀替上雕刻的是鱼华龙,意为步步高升、飞黄腾达。悬钟上雕刻的是南瓜,南瓜也称为金瓜,有金银满贯的意思,上面是松鼠,葡萄玉米,都有多子多福、百子千孙、五谷丰登的意思。 现在水榭戏台作为福州地方戏剧演艺场定时上演闽剧、伬唱、十番音乐、乐器弹奏等常态化演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欣赏。水榭戏台就参观到这里,我们现在前往黄巷,参观今天第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黄楼。【黄巷】大家现在看到对面正前方的就是七巷之一黄巷。公元前308年,当时中原大乱

57、,大量百姓南迁至此,史上称作“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其中部分黄姓后裔居住在这条巷子里,所以称为“黄巷”。黄巷在历史上曾经声名大振,却是唐朝的事情。二十四史旧唐书里有一段记载,唐朝末年,黄巢入闽,烧杀无数,但他们相信“逢儒则肉,师必覆”,也就是说欺侮文化人,军队就会覆灭,所以他们抓到的凡是文人都放掉。后来农民起义军途径福州,听说黄巷里面居住着儒家大学者黄璞,特地吩咐手下熄灭火炬,轻声行走,不许惊扰到这位校书郎,黄巷就是因为这样一件“两黄相交,文武相安”的事美名在外。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参观一下让黄巢恭敬三分的黄璞故居小黄楼。【小黄楼】我们现在来到的同样也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黄楼,这个宅院有三

58、大特点:首先它的西花厅是三坊七巷最秀美的花厅,东花厅是三坊七巷最大的花厅,而整个宅院是三坊七巷所有宅院中居住名人最多的宅院。这里曾著有唐代时校书郎黄璞,到了清代这里的主人换成了著名文学家、楹联大师梁章钜,他的女婿清朝琉球使节赵新也住在这里,另外清代著名学者梁章钜与林则徐的老师、记名御史陈寿祺也曾在这里住过,可见这座宅子文脉比较旺,几代住的都是文化人。这座宅院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现存的建筑是清代学者梁章钜所建,梁章钜曾著有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巧对录等系列著作,创立联话文体,保存历代资料,首建分类体系,开我国楹联史之先河。楹联丛话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楹联的著作,在我国楹联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正因如此,目前我们将小黄楼作为楹联匾额展示馆向游客开放,主要展出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十个皇帝所颁的圣旨匾,刘墉、纪晓岚、姚启圣等三十多位清朝名臣题词的牌匾,林则徐、沈葆桢等福州名人题词的涉台牌匾三十多块,民国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蒋介石等五个大总统题词的牌匾,萨镇冰、李厚基、陈炯明、许世英等五个省长题词的牌匾。我们现在进入天井部分,大家左手边门上悬挂的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