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疗法改善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研究_第1页
心理疏导疗法改善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研究_第2页
心理疏导疗法改善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研究_第3页
心理疏导疗法改善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研究_第4页
心理疏导疗法改善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录用稿:编号为280943心理疏导疗法改善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研究占建华摘要 目的 证实心理疏导疗法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促进作用,为提高高血压病人的康复提供依据。 方法 以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干预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干预组采用药物治疗加心理疏导疗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方法。并应用血压监测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护理效果 结果 入组时两组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两组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均有下降,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方法1.2.1 监测工具 自编“

2、干预随访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和体征、治疗和特殊情况记录等。生理指标监测:应用血压计定期监测血压(1次/w)。心理指标监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2 此量表用于测试心理健康水平,共90个条目,10个因子。采用15级评分法,以总分160分或任何1因子3分判定为存在心理症状。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两组分别于入组时、半年时、1年结束后各作一次测评。1.2.2监测方式血压监测: 检测器材选用临床常用的台式汞柱血压计、血压计性能完好。袖带按基础护理学第3版(陈维英主编) 中规定的普通测量上肘窝肱动脉血压的要求3。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室温1825 。每次测量血压时病人取坐

3、位,右上肢血压,时间在10AM,测量前让病人休息15 min,保持情绪稳定,取3次平均值。监测人员熟练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并按基础护理学规定标准3进行监测。所有检测对象的血压测量均做到专人测试,定部位、定体位、定时间、定方法、定环境、定血压器。量表监测:根据SCL-90测评要求,由专门受过量表评定训练的专业人员担任调查测评,经一致性检验,组内相关系数ICC=0.805,P 0.05。1.2.3心理疏导疗法4 两步进行,第一步在入院时先由经治医师详细地告诉患者所患疾病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方式、估计预后状况,与患者共同讨论,选择患者最希望得到的治疗方式,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和应做到的

4、事情。第二步在患者选择疾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每个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文化程度、所处环境、遗传素质、个性特点的不同,进行个体心理分析,制订“心理疏导疗法”的干预方案,以SCL-90量表评定干预效果。具体措施有个别心理疏导:耐心地与每一位患者交谈,听取他们的心理感受,收集详细资料,评估、分析引起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从患者原有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水平着手,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启发和诱导患者思考,领悟。集体心理疏导:每半月组织1次集体心理治疗,通过讲座、互动性讨论和医护人员解答疑问等方式,使患者了解调节自我情绪,适应周边环境的技巧。通过集体治疗让患者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感染、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5、互相激励、互相促进、互相矫正,共同承担痛苦,分享战胜疾病的快乐。放松训练5:是在护士的指导下,由病人自己控制行为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当人体的肌肉放松时,排除对外界的一切考虑,没有焦虑、抑郁存在或不允许焦虑、抑郁存在,经过反复的训练,使病人全身发生条件反射性松驰反应。具体分三个步骤,首先是准备工作:向病人讲解放松程序,治疗环境安静、轻松,病人处于最佳舒适的位置,且集中精力,保持安静与平静。第二步吸气训练:嘱病人闭上眼睛,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先深吸气再缓慢呼气。重复数次,使病人完全安静下来。第三步指导病人放松:嘱病人在吸气时紧张肌肉,呼气时放松肌肉,交替进行。肌肉放松顺序由面部开始前额眼睛鼻颈右腕下

6、臂上臂左腕下臂上臂背胸腹右大腿右小腿右足左大腿左小腿左足。依次紧张全身的每一组肌肉并保持约10s,接下来,放松同一组肌群约2030 s,并注意体验放松后的感觉。顺序重复23次(放松训练时全身肌肉放松的顺序要事先确定,一旦执行,不能任意更动),每次1030min完成。对照组同样是经治医师告诉患者所患疾病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方式、估计预后状况,与患者共同讨论,选择患者最希望得到的治疗方式。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和应做到的事情,并按医院规定进行健康宣教。1.2.4效果评定标准 血压效果评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3kPa(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7kPa(20mmHg)以上;有

7、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1.3kPa,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3kPa2.5kPa(10mmHg19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水平者。心理疗效评定:SCL-90因子分2分,或因子分比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1.2.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测评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2. 结果 2.1干预前后降压情况比较见表1、2表1 两组血压变化比较( xs ,kPa) 干预组 对照组(n=52) 1 (n=48) t P入组时平均收缩压 23.600.5 23.300.8 1.58 0.05平均舒张压 14.300.3 14.500.9 1

8、.18 0.05半年后 平均收缩压 19.000.4 21.050.7 12.81 0.001平均舒张压 12.300.6 13.410.9 5.29 0.0011年后平均收缩压 17.800.2 19.900.7 16.15 0.001平均舒张压 11.900.7 12.890.6 5.21 0.001注:t值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的比较。从表1可见,入组时干预组的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值分别为1.58和1.18,P均0.05;干预半年后和一年后,两组间比较,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2.81,16.15;舒张压分别为5.29,5.21,P值均0.001。说明说

9、明心理疏导疗法能促进高血压疾病的康复。表2 干预组自身血压的变化( xs ,kPa)干预时间 例数 平均收缩压 t P 平均舒张压 t P 干预组入组前 52 23.600.5 14.300.3半年时 52 19.000.4 28.75 0.001 12.300.6 11.76 0.001一年时 52 17.800.2 52.73 0.001 11.900.7 12.63 0.001对照组入组前 48 23.300.8 14.500.9半年时 48 21.050.7 10.23 0.001 13.410.9 4.19 0.001一年时 48 19.900.7 15.45 0.001 12.89

10、0.6 7.32 0.05);干预后两组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均有下降,但从表1显示,干预组比对照组的血压下降更为显著。说明护理干预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而加入心理疏导更能促进患者的康复。2.2 干预前后患者SCL-90测评结果比较见表3、4表3 干预组与对照组不同干预阶段SCL90评分结果比较 躯体化 强 迫 人际敏感 抑 郁 焦 虑 敌 意 恐 怖 偏 执 精神病性入组时干预组 1.670.62 1.630.54 2.330.62 2.370.68 2.260.83 2.420.81 1.240.44 1.440.58 1.300.65对照组 1.680.52 1.620.51 2.310

11、.61 2.360.67 2.240.63 2.400.86 1.230.45 1.410.69 1.310.64t 0.06 0.07 0.11 0.05 0.10 0.09 0.12 0.17 0.06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半年时 干预组 1.340.43 1.630.55 1.950.72 1.670.45 1.610.51 1.740.67 1.240.37 1.430.57 1.300.55对照组 1.540.48 1.620.55 2.250.68 2.270.41 2.160.53 2.240.76 1.220

12、.47 1.410.95 1.300.65t 6.15 0.63 2.54 5.00 3.67 1.00 0.17 0.09 0.06P 0.001 0.05 0.05 0.001 0.01 0.05 0.05 0.05 0.05一年时 干预组 1.190.28 1.620.39 1.520.35 1.440.36 1.270.30 1.490.40 1.240.33 1.410.57 1.290.31对照组 1.520.38 1.550.51 2.210.56 2.200.19 1.960.58 2.140.71 1.220.41 1.410.55 1.300.15t 3.67 0.58 5

13、.31 9.50 5.75 4.06 0.18 0.11 0.17P 0.001 0.05 0.001 0.001 0.001 0.001 0.05 0.05 0.05表4 干预组入组时与干预一年后SCL90评分结果比较 躯体化 强 迫 人际敏感 抑 郁 焦 虑 敌 意 恐 怖 偏 执 精神病性入组时1.670.62 1.630.54 2.330.62 2.370.68 2.260.83 2.420.81 1.240.44 1.440.58 1.300.65一年时1.190.28 1.620.39 1.520.35 1.440.36 1.270.30 1.490.40 1.240.33 1.4

14、10.57 1.290.31t 4.00 0.08 2.61 6.64 6.60 6.20 0.00 0.18 0.07P 0.001 0.05 0.05 0.001 0.001 0.05);干预后,干预组SCL-90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呈显著意义(P均0.05)。3. 讨论高血压病是心身疾病6,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7。在高血压的防治中,护理干预高血压的报道较多8-12,但应用心理疏导疗法干预高血压少见。本研究通过1a的药物治疗加心理疏导疗法干预观察100例病人,得出以下结论。3.1心理疏导疗法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国外有报道表明,60岁以上高血压病人心理

15、健康水平明显较正常人低,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8个方面。而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可提高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及交感神经活性,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病情,从而影响高血压的转归、预后及治疗效果13。赵皎皎8等报道认为愉快疗法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有正性治疗作用,其机理是应用了心理学原理“心理暗示”方法使病人每天沉浸在愉快之中,以有效缓解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而降低血压。但人是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相统一的独特整体,人的健康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14,愉快疗法虽对高血压的疗效有促进作用,但一旦病人遇到不良的刺激因素时,有可能会再度出现情绪波动,影响疾病的康复。心理疏导疗法是医务人员在与患者交往中

16、,对患者病理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使之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4。鲁龙光4报道心理疏导干预可以改变高血压病人的认知行为,减轻或消除其负性情绪,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从而促进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52例高血压患者,通过实施心理疏导以后,其SCL-90分值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意义呈显著性(P0.01)。与鲁龙光报道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心理疏导疗法不仅能有效改善伴发的负性情绪,还对高血压治疗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2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实施心理疏导的基础护士对患者的支持在其疾病的康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疏导系统主要由护士信息患者三个要素

17、构成。其治疗机制是通过护士的疏导信息与患者的反馈信息实现互换15。因此,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就很难实施心理疏导。本研究在实施心理疏导前,护士耐心仔细地向他们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应用一些治愈的病例开导他们,及时、准确地解释他们的提问,在建立信任关系后,才获得他们对治疗上和心理上的反馈信息。可见有效的心理疏导,只有建立在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上,才能起到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和消 极应对方式的作用。3.3熟练的操作技能是达到最优化治疗的必要条件 在心理疏导中护士须掌握被疏导者足够的信息,才能制订出结合患者个性特征、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综合因素的疏导内容,并通俗易懂地、有针对性地去帮助患者深化认

18、识。而心理疏导的基本工具是语言,是护患双方通过交流,形成互动,达成共识后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我们认为,有效的心理疏导不仅需要有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求护士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训练,熟练掌握操作规则和治疗程序,辨证施治。否则很难达到心理疏导治疗“最优化”。总之,心理疏导疗法通过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消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参考文献1叶任高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8-270.2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2版,16-27.3 陈维英主编. 基础护理学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7.1174 鲁龙光著. 心理疏导疗法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416-424.5曾慧,杜玉凤,主编.心理与精神护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9-71; 83-97.6张文红,张秀云,朱爱珍,等.高血压病的循证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1-27林丽琼,蔡美琳,杨聪玉,等.门诊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危险分层及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