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药物相关知识_第1页
降血糖药物相关知识_第2页
降血糖药物相关知识_第3页
降血糖药物相关知识_第4页
降血糖药物相关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降血糖药物的知识。1。糖尿病的概念和分类。降血糖药物1。概念2。分类3。药理作用4。临床应用,配伍禁忌5。不良反应、监测等重点:胰岛素使用的不良反应、禁忌症、低血糖预防、急救措施等。糖尿病,糖尿病概念:糖尿病是由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糖尿病被归类为1型(胰岛素依赖型),B细胞被破坏,导致绝对胰岛素缺乏,需要胰岛素治疗。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的患者。约20%30%的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其中大部分可通过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第二,降糖药,降糖药的概念:降糖药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降

2、糖药的分类:1。胰岛素2。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胰岛素概念: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药用胰岛素主要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根据时间的长短,胰岛素可分为三类:1。速效制剂。中效制剂。长效制剂,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1。葡萄糖代谢胰岛素可增加葡萄糖转运,加速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糖酵解,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和储存,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增加葡萄糖利用以降低血糖。2.脂肪代谢胰岛素增加脂肪酸的运输,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减少酮体的产生,减少血液中的酮体。3.蛋白质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并抑制其分解。4.钾离子转运胰岛素通过激活钠-钾-三磷酸腺苷酶促进钾离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并增

3、加细胞内钾浓度。在体内,胰岛素容易被消化酶破坏,因此口服无效,需要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根据其有效速度和维护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两类:1 .皮下注射胰岛素:吸收快,t1/2为2小时;2、胰岛素静脉注射:代谢快,t1/2为910分钟;临床应用:1。糖尿病对所有类型的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都有治疗作用1)1型糖尿病:胰岛素是唯一的治疗药物,需要终生服用;2)2型糖尿病:仅适用于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人群;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静脉注射胰岛素可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4)糖尿病相关疾病:当糖尿病伴有压力时,如感染、怀孕、分娩、手术,并伴有消耗性疾病;5)继发性糖尿病:由胰腺疾病、

4、胰腺切除术、垂体疾病、药物和化学品引起的糖尿病。2.细胞内缺钾是由胰岛素、葡萄糖和氯化钾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可预防和治疗心肌梗塞或其他心脏病的心律失常。3.治疗高钾血症,不良反应和药物监测1。不良反应和禁忌症1)胰岛素过多、饥饿或剧烈运动引起的低血糖。表现为饥饿、虚弱、疲劳、易怒、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心悸等。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引起精神错乱、震颤、痉挛和昏迷,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能会导致死亡(普通胰岛素能迅速降低血糖浓度,所以很容易发生,而长效胰岛素具有缓慢的降血糖作用,没有上述症状,但头痛和精神障碍是主要表现)。2)过敏反应因为胰岛素制剂具有抗原性(牛胰岛素是常见的)或其制剂不纯,所以经常会引起

5、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偶发性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接受间歇性胰岛素治疗或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中。3)胰岛素抵抗在施用胰岛素一个月后,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这主要是由抗体的形成和与胰岛素的结合引起的,或者可能是由感染和不良的皮下吸收引起的(可替换制剂4)反复注射胰岛素的皮下组织可能出现局部反应发红、硬结和脂肪萎缩(使用高纯度胰岛素或人胰岛素制剂可减少这种反应并促进恢复,应提醒患者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5)禁止对动物蛋白胰岛素过敏。2.主要监测内容1)教导患者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2)观察低血糖的症状,如饥饿、虚弱、疲劳、出汗、心悸,有时还会抽搐甚至昏迷。3)观察局

6、部注射延迟反应,如发红、硬结、脂肪萎缩,主要是由于制剂不纯所致。要求在注射前半小时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此外,冷胰岛素也能降低药物吸收率。4)注射部位应旋转,以减少组织损伤。注射部位为上臂、大腿(前侧和外侧)、腹壁(距脐和膀胱2厘米)、臀部等。注意注射部位的计划轮换。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应观察血钾水平和心率是否有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酸中毒时过量使用胰岛素和葡萄糖会导致低钾血症、心跳异常甚至死亡。6)如果混合注射需要短效和长效胰岛素,应先泵入短效胰岛素,再泵入长效胰岛素(制药行业应摇匀),以免造成不纯,影响疗效。预防低血糖:注射剂量必须准确。注射时间和进餐时间必须协

7、调,普通胰岛素开始起效的时间为30分钟,即必须在注射后15 20分钟内进餐。在户外活动前,应在腹壁注射胰岛素,以避免因肌肉活动强烈而加速药物吸收。外出时带上食物,低血糖时立即吃。注射时应抽血,不应错误地注射入血管,以防低血糖。低血糖急救措施:当护理人员初步判断低血糖反应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协助医生采血检查血糖和补充血糖。方法是轻度病例吃糖和饼干,重度病例吃50%葡萄糖。不相容性和药物相互作用1。使用胰岛素和大量饮酒会导致低血糖反应。2.口服避孕药、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噻嗪类和生长激素可以改善血糖。有必要增加胰岛素的剂量。3.与心得安合用,可干扰碳水化合物代谢,延长低血糖风险,并减弱低血糖

8、症状,如心悸。应该注意的是,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服用普萘洛尔,低血糖反应是不典型的,有些症状应高度警惕。胰岛素保存:应在215保存。远离光线,不要暴露在阳光、高温或冰冻环境中。那些把它放在冰箱里的人应该在注射前半小时把它拿出冰箱。普通胰岛素注射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水溶液,如果液体药物变色、凝结或絮凝,则不能使用。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分类:1。磺酰脲类2,双胍类3,胰岛素增敏。常用的磺脲类药物包括甲苯磺丁脲、格列齐特、格列苯脲和格列喹酮。药理作用及机制1)降血糖磺脲类药物对正常人和胰岛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具有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

9、,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减少胰岛素的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效果。2)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格列齐特可以减弱血小板的粘附,刺激纤溶酶原的合成,恢复纤溶活性,改善微循环,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3)对尿量的影响绿磺隆丙酰可通过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减少水的排泄来治疗尿崩症。在体内,药物通过口服吸收迅速,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于90%。大多数药物被氧化成羟基2、尿崩症只能选择氯丙嗪。1)甲苯磺丁脲片:0.5g,每片1片,0.5-1.0g,一次,一天2-3次。2)氯磺隆丙脲片:0.1g,每片1片,0.1-0.3g,一日一次,目前很少使用。3)格列本脲片:2.5毫克,每

10、片1片,2.5 5毫克,一次,一天1 2次。饭前30分钟服用,每天逐渐调整到15毫克,饭前服用三次。4)格列齐特片:每片80毫克,40-80毫克,一天1-3次。饭前30分钟服用,逐渐调整剂量,每天可达160 320毫克,每次不超过160毫克。5)格列喹酮片:每片30毫克,15 30毫克,一天1 3次。饭前30分钟服用。不良反应和药物监测1。不良反应和禁忌症胃肠道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低血糖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D-860和格列本脲。过敏反应可导致荨麻疹、血小板减少症、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肝损伤,因此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象。肝肾功能不全、粒细胞减少、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

11、者和孕妇禁用。2、主要监测内容告诉患者要按时服药,一般应在饭前服用,也可在饭前服用,但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推迟发病时间。建议病人服药时停止饮酒。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和肝肾功能。当停用胰岛素并更换磺脲类药物时,应逐渐降低胰岛素,并在药物更换的过渡期内经常检查血糖。当与提高血糖水平的药物(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苯妥英钠、噻嗪类利尿剂、甲状腺素)联合使用时,应增加这些药物的剂量。双胍类:二甲双胍,苯乙双胍。药理作用:双胍的降血糖作用不依赖于胰岛功能的完整性。对于完全丧失胰岛功能的糖尿病患者,双胍仍有降血糖作用。然而,它对正常人没有降血糖作用,对胰岛细胞没有刺激作用。降低血糖

12、的主要原因是:促进肝脏的无氧糖酵解和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葡萄糖的肠道吸收;肝糖原异源性和葡萄糖生成的抑制;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减少食欲。在体内,二甲双胍口服吸收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很少在肝脏代谢。t1/2为23小时,几乎以其原始形式从尿液中排出。苯双胍易于口服吸收,t1/2持续35小时,降血糖作用持续68小时,2/3以其原始形式从尿液中排出。临床应用适用于轻度2型糖尿病或单纯饮食控制无效的患者,是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服用方法及制剂二甲双胍片:0.25克,0.25 0.5克,每日23次。苯双胍片:每片25毫克,12.5 25毫克,一天3次。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

13、监测1)不良反应和禁忌症a)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率高于磺脲类药物。可见食欲不振、恶心、腹部不适、腹泻和口中有金属味。长期大量使用乳酸血症会导致乳酸血症和酮血症。肝脏和肾脏功能障碍更容易发生。禁止患有肝肾功能障碍、慢性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和尿酮体阳性的患者。2)主要监测内容。a)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空腹血糖、尿糖和尿酮体。禁止患有酮症酸中毒、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戒酒以避免低血糖。胰岛素增敏剂的概念:胰岛素增敏剂是噻唑烷二酮,也称为格列奈。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环格列酮、恩格列酮和曲格列酮的药理特性1)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糖。这些药物通过增加骨骼肌、脂肪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并降低胰岛素抵抗。2)改善脂质代谢,预防血管并发症不良反应通常包括嗜睡、水肿、肌肉疼痛和骨痛。对于心力衰竭或肝病患者,不要使用或谨慎使用。课后提问。b细胞的破坏导致绝对的胰岛素缺乏,2型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答:1型糖尿病,2型。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回答:(1)低血糖症(2)过敏反应(3)胰岛素抵抗(4)局部反应,3。低血糖的预防措施?答:(1)注射剂量必须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