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课件_第1页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_第2页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_第3页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_第4页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长、抒情性强,以隔行分成三部分,但行文思路不易把握。 语言诗意盎然,含义丰富深刻,理解有难度, 所以本文不必进行过于繁琐的分析。 应以理解、品读文章的语言为重点。从中体会作者感情,从而达到提升语言理解能力的目的。,教学目标: 1、理解、品读文章的语言,学会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感情。 2、能够结合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教学思路,整体感知 具体细品 拓展提高,给加横线的字注音,白驹过隙( ) 蓦然( ) 积攒( ) 絮语( ) 安恬( ) 樯橹( ) 惆怅( ) 徜徉( ) 摒弃( ) 迸溅( ) 穹隆( ) 弹指( )撷取(

2、) 呜咽( ) 犀利( ) 骤然( )校徽( ) 涉足 ( ),j,x,m,zn,x,tin,qing,chu chng,bng,bng,qing,tn,xi,y,x,zhu,chng yng,hu,sh,多音字: 弹:tn 弹琴 dn 子弹 咽:y 呜咽 yn 咽喉 yn 咽下 攒:zn 积聚,储蓄:积攒 cun 聚在一起,拼凑:攒钱,形近字: 蓦m然 怪僻p 暮m色 怪癖p wi微笑 bin争辩 wi蔷薇 bin辫子 hu校徽 bn 花瓣 bin分辨, 作者介绍,田晓菲,天津人,1972年出生。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 。后来又学习写作

3、,并在初中时出了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 1985年,正值田晓菲十三岁,命运之神眷顾了这个聪明勤奋的女孩,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三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读英美文学专业, 1989年毕业。,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此后分别在柯盖德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任助理教授,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出版作品有爱之歌(诗集,1988),生活的单行道(散文集1993),秋水堂论金瓶梅(2003),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译著包括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2001),他山的石头:

4、宇文所安自选集(2002)。现正致力于梁朝宫廷文化研究。 本文写于田晓菲16岁时,她正在读大三,是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的。,解题,“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 “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 “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 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 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 “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一、整体感知,第一部分: 结缘北大,感受成长,沉淀心语。 第二部分: 读北大的书、北大的人 ,倍感充实。 第三部分: “不系之舟”的我对北大复杂深厚的情感。,1、通读全篇说说这篇纪念性的文章作者是如何写自己与北大的际遇的?,七岁时看照片 幼

5、年看北大 十岁时不肯看北大 第一部分 十三岁时进北大 少年到北大 初进北大的浪漫与新奇 两年后的成长与成熟 北大的书 北大的人 师长:绅士风度 学生:聪明好学 第三部分 表达了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 和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依恋北大的复杂感情。,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写“我”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的历程。,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北大。,10岁:乘车经过北大校门,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13岁:到北大读书。,16岁:已是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梦想,自信,际遇,回顾,每一阶段的生活片断都紧紧扣

6、住“我”与“北大”的“尘缘”, 引出对13岁际遇的叙述。第一部分最后一句“北大,两年里积 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就是为了引出 下文对13岁际遇的集中的叙写。,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刚进入北大:,“一脑子浪漫念头”, “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入校两年后的秋天:,“心情不胜凉意”, 看到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失。,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概括这一部分的意思,看看它可以分几层。 2、 “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 这一句话怎么理解呢? 3、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

7、 价,试把这些精彩的语句和语段找出来。,怎么理解: “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 到自豪”这句话?,两句相辅相成。上句是作者对北大在学术界、思想界、 教育界地位的高度肯定,下句则表达了要为北大创造更辉煌的业绩的雄心壮志。,参观北大图书馆时,这句誓言“骤然显得苍白无力”,作者“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没有自信, 觉得渺小,两年学习后,作者变得“沉静、 愉悦、安详”,并在第三部分中重 提誓言。,自信,北大为她 “展示了一 个动人的 新世界”; 因浸透了 汗水、泪 水与欢笑 而格外充 实。,2、作者为什么是从这样的三个部分来书写自己与北大的际遇?,因为这样的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

8、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两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书写得自然、合理。,二、具体细品,1、读文章的第一部分,画出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思想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 我从未怀疑过我能成为北大的学生 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完全是一个满脑子浪漫念头的小女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不由得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我望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你,沉淀了下来,自信向往,惊喜,好奇,茫然若失,成熟沉静,2、默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摘录文中关键词句完成下表。,摘录文中关键词句完成下表,誓言“苍白无力” 感到“近乎绝望”,“进行探索”变得“沉静、愉悦、安详”,“

9、真理之光”打开神奇之窗,展示新世界,四个“开始”三个“渴望”,“专注而入迷”,“绅士风度”“谈笑风生”,“敏感“纯洁”“机智”“犀利”,“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严谨、诚恳”,“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未来流淌”,“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3、文章第二部分写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满怀深情地抒写了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 请从这部分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带着感情诵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示例1: “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 【体会】 誓言之所以显得苍白无力,是因为当作

10、者看着北大图书馆,感到了知识海洋的浩瀚,一下子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自己所读之书与400多万册无法相比,从而认识到自己先前的誓言有点太自大,自己无法实现。,(可有不同认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2: “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我眼前,我开始思索,开始怀疑,开始摒弃,开始相信。” 【体会】 运用比喻生动的描述了北大拥有纯洁的真理之光,清新自由的空气;思索,开始怀疑,开始摒弃,开始相信。这四个词语表现了作者在书的影响下认识世界的发展过程。令人体会到是北大让我学习到了很

11、多知识, 也教会了我许多的真理。,示例3: “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体会】 风景:比喻北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 河:比喻北大前进的轨迹。 船客:比喻学生。 舵手与船工:比喻杰出的导师和广大的教师。 这一生动的评价形象而又深刻的描述出学校、学生、教师三者的关系。也让人体会到北大90年来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启蒙和先驱意义自五四以来,北大时时走在时代的前列,具有科学民主、进取创新精神,示例4: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如果问我

12、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体会】 深情赞颂了母校给予自己的心灵的滋养。 作者在北大两年的学习生活是勤奋的,是充满挑战与困难的,同时也是充满快乐的;也正是自己的勤奋,才战胜了挑战与困难,使自己的北大生活欢乐而充实。所以很难用“得失”二字来衡量。,4、阅读第三部分,体会下列语句,把握作者跳动的思想脉搏。,(1)第14段写道“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渴望? 因为作者牢记着自己的誓言,作者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光辉的成绩,实现自己的誓言,“让

13、北大为我感到自豪”。,(2)第15段写道“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这其中“我的一部分”和“一部分的我”你如何理解? “我的一部分”是说北大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可以理解为“我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地铬上了北大的印迹”;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与北大永远无法割开的血肉联系。,(3)“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 表达了作者不受环境的束缚,始终勇往直前,奋力驶向理想彼岸的信心与决心这也是实现自己誓言的信心与决心。也表达了自己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

14、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归纳本文中心: 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和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4、由以上的细读、体会、理解,请综合这三个部分看看它们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情感?,小结:,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我”的惊奇、喜悦、感动之情。文 章开头段,写作者在七岁时看到那张“湖光塔影”的照片,心中 就悄悄升起一种莫名的惊奇、喜悦和感动之情,这种感情贯穿 于文章的始终。其中有才进校门,参观北大图书馆引起的惊奇、 感动之情;有走进图书馆时的激动不安和惊喜之情;

15、有对北大 的同学、北大的气氛和北大的老师的喜爱、赞赏与感激之情; 有在即将离开母校时的无限眷恋、惆怅之情;也有驶向知识海 洋深处,为北大增光添彩,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壮志豪情; 还有梦幻中暮年归来,再次轻依在“湖光塔影”的胸前的眷眷深 情正是这条感情线索穿起了“我”从七岁到十六岁这段生活 的回忆。,文章特色:,1、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详略得当。,2、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3、时空交替。(第4段在两年后回顾两年前的自己),练习:说明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 ( ) (2)中文的、英语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声音, 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

16、呼唤。 ( ) (3)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 ) (4)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 ( ),反问,拟人,排比,比喻,三、拓展提高,不系之舟 林 冷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 除了目的 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 我是不系之舟 也许有一天 太空的遨游使我疲倦 在一个五月燃着火焰的黄昏 我醒了 海也醒了,(一)诵读欣赏,人们与我重新有了关联 我将悄悄地自无涯返回有涯,然后再悄悄离去 啊,也许有一天 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 纵然没有智慧 没有绳索和帆桅,露 田晓菲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

17、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有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二)了解名校,北大是无数莘莘学子心中的理想,你谈谈你的目标。 你对北大、清华了解吗?查找一些资料增加对这些知名学府的认识,并和你的学习伙伴交流一下。,北大简介,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

18、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北大老照片,美好的向往 奋斗的目标,努力吧,同学们!,文章链接: 1、北大学子谈北大 大学三年级我写过一首歌咏北大的诗,参加全校朗诵比赛,题目叫我生活在波涛翻腾的海洋。我觉得北大有一股力量,有一种气象,有一个不可测其深浅的底蕴,唯大海才能比拟。三十多年了,这感觉仍然时常被唤起,并洗涤着我身上某些狭隘的、怯懦的感情,使我宽容些,更宽容些;勇敢些,更勇敢些。三十四年的岁月,北大已在我身上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而我的生命也已融入北大的血液。不管今后我是否会离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