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管综合征ppt课件_第1页
踝管综合征ppt课件_第2页
踝管综合征ppt课件_第3页
踝管综合征ppt课件_第4页
踝管综合征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踝管综合征,也称为跗管综合征或跖骨管综合征,指的是在从位于内踝后面的踝管到脚底的旅程中,胫骨神经被卡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这通常发生在年轻人、强壮的体力劳动者或长跑运动员中。踝管,也叫足底管,位于脚的内踝后面的下角,从上背部延伸到下前部。踝管是由距骨、跟骨和屈肌支持带组成的非弹性骨纤维管。浅面为屈肌支持带(即分裂韧带),深面为跟距和关节囊。肌腱、神经和血管穿过管子。屈肌支持带的纤维隔膜到达管的底部,管从前到后分为四个通道,即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神经、胫后动静脉和拇长屈肌腱。踝管是腿后部和脚底之间的通道。该管充满了松散的结缔组织,腿部或脚底的感染可以通过踝管传播。踝管长度为2-2

2、.5厘米,屈肌支持带宽度为2-2.5厘米,厚度为0.1厘米。胫后肌:胫骨、腓骨和小腿的骨间后膜;足舟状骨和内侧、中侧、外侧楔形骨的功能:使足跖屈,伸趾长屈肌;从足胫骨后部;第2-5趾末节指骨底部的功能是弯曲第2-5趾和弯曲跖屈拇长肌腱:升至腓骨和小腿骨间膜后;止-趾底远端的功能:屈大趾和跖屈、股动脉的主要分支是股深动脉(滋养大腿肌肉),股动脉移至腘窝而非腘动脉。腘动脉在腘窝下角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胫骨前部主要滋养小腿前部肌肉和背部结构。胫骨后肌A滋养小腿的后群、侧群肌肉和足底结构。胫后神经是坐骨神经干的直接延续,伴有胫后动脉下行,在屈肌支持带下发出1-2根分支,穿过屈肌支持带,支配足内侧皮

3、肤。胫后神经从踝关节出来后发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足底内侧神经主要支配三个半脚趾的感觉。1.先天性因素:外展肌肥大、外展肌旁、跟骨外翻畸形、扁平足等。可减少跖骨管的实际体积,从而造成胫神经受压。因为,2。跟骨和踝关节骨折:复位不良和畸形愈合也会减少足底管的体积。此外,足底管的基底部分不光滑,这会导致压迫和摩擦,并损伤胫神经。慢性损伤:体力劳动强度大、长跑运动员、踝关节频繁高强度足底屈伸,增加了肌腱滑动和摩擦力,可引起腱鞘炎和腱鞘充血水肿,此外,屈肌支持带相应增厚,跖管回缩性降低,内压增加,压迫胫神经,影响血供,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骨关节病等患者。可形成增生性骨赘

4、,骨赘向足底管的突出也可压迫胫神经。跖骨管内部因素:腱鞘囊肿、脂肪瘤和静脉曲张也可引起胫神经卡压。5.其他: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曲张等。发病时,外翻可牵拉支撑带和跖外展肌,从而使足底内侧神经和血管扭曲和受压,并易出现神经受压症状。此外,当踝关节背屈或跖屈时,屈肌支持带在足底管起到约束作用,防止肌腱滑脱。如果踝关节活动突然增加,肌腱滑动增加,摩擦力增加,就会引起腱鞘炎。如果脚踝活动继续增加,肌腱鞘充血和肿胀晚期:可能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迹象,如闪亮的脚趾皮肤,脱发,无汗,甚至脚内部肌肉萎缩。检查时两点间距离辨别的消失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内踝下背部的Tinel征通常为阳性。

5、当脚外翻和旋转时会引起疼痛。Tinel征为阳性:指叩击神经损伤或神经损伤部位或其远侧,在其优势皮肤区域表现出放电样麻木或蚂蚁行走感,代表神经再生水平或神经损伤部位、体征和放射痛:叩击或按压内踝下胫后神经可引起疼痛和麻木发作。疼痛和麻木:如果你把脚伸出或弯曲背部,你的脚底可能会疼痛和麻木。触诊:你可以触摸内踝后面的脊髓肿块或结节;肌肉萎缩:拇展肌腱、趾展肌腱等可见萎缩。特殊检查:止血带试验阳性,止血带试验:在腿部外侧放置止血带,充气后保持压力低于收缩压,防止静脉回流。胫骨后神经支配区的疼痛和麻木是阳性的。辅助检查、肌电图检查:足底内侧和外侧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由踝关节内侧或外侧神经支配

6、的足底肌震颤。x线检查可以发现和了解踝关节和跟骨骨折的愈合情况,并了解成骨压迫的原因。双侧对比剂的CT检查有助于发现足底管内的囊肿和肿瘤。鉴别诊断,跖骨疼痛是一种症状诊断,这在30岁左右的女性中更为常见。穿尖头高跟鞋的人更常见。最早的症状是疼痛、灼痛或前脚掌部紧绷。在严重的情况下,疼痛可能涉及脚趾或腿,通常在换鞋后缓解。检查过程中,跖骨外有压痛,可能伴有胼胝体,脚趾可能出现屈曲畸形。糖尿病足患者:由于患者的小血管受累,出现小血管硬化和变性,导致受累器官和组织供血不足,导致神经缺血缺氧和代谢退化。此外,由于患者白细胞的抗感染能力降低,容易引起感染。在足部,脚趾有缺血性疼痛,尤其是小脚趾。足部的振

7、动感、疼痛感和温度感消失,足部肌肉萎缩,近端指间关节(蚓状肌)背侧的跖趾关节(骨间肌)受阻,形成爪趾畸形。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坏死和感染的小脚趾。x光片显示足底血管钙化影、足部骨质溶解和骨质疏松以及查科关节炎。足部痛风性关节炎在男性中较为常见,首次发病时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起病迅速,疼痛剧烈,压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发病时疼痛可持续数天至数周,间歇期常反复发作,无任何症状,但发作时血尿酸可升高,若在关节穿刺液中发现尿酸钙结晶,可明确诊断,慢性患者的X线片在关节面附近可见虫影。足部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系统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在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局部表现为足底疼痛,行走时疼痛严重,跖趾关节最容易受

8、到影响。此后,它可以侵犯脚的任何部位,伴随着腱鞘炎、沿着腱鞘的关节周围的肿胀和疼痛。前足畸形,如尖足、足内翻、足外翻等。可能发生在后期。血沉(血沉)在发病过程中迅速升高,x光片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关节损伤和脱位等。治疗和预防踝管综合征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1。保守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2.踝管内注射激素。3.物理疗法。4.用支架控制脚踝畸形。5.针灸和按摩等。2.外科治疗:对于那些在手术中无效的人按摩治疗: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太溪、昆仑山、成山、三阴交、内外膝眼、委中穴、阴陵泉等手法:揉、揉、揉、伸、推等。操作步骤:滚动疏通经络:揉内踝3-5次,然后用滚动疗法来回治疗患处5次。深层温感抖、伸、松肌腱:抖、伸、弯踝关节使其外翻、背屈,从远端向近端推、划拇指踝管数次,重复操作2-3次。点穴各3-5次,以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临床上,针灸、拔罐、刮痧、足浴等辅助疗法可用于分析生活中踝管综合征的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