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 庆 大 学学 生 实 验 报 告实验课程名称 流体力学与水泵实验 开课实验室 重庆大学城环学院流体力学实验室 学 院 年级 专业班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开 课 时 间 2012 至 2013 学年第 2 学期总 成 绩教师签名小组成员: 城环学院 学院制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重庆大学第二实验楼A栋流体力学实验室 年 月 日 学院城环学院年级、专业、班姓名成绩课程名称流体力学与水泵实验实验项目名 称流体静力学实验指导教师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验证静力学的基本方程。2.学会使用测压管与U形测压计的量测技能。3.理解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及毛细管现象。4.灵活应
2、用静力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实际工程量测。二、实验原理 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静止流体中任意点的测压管水头相等,即 (1.1)同样静止流体在任意点的静压强也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1.2)式中 液体的重度; U形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对装有水油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 (1.3)三、使用仪器、材料使用仪器:盛水密闭容器、连通管、测压管、U形测压管、真空测压管、通气阀、截止阀、加压打气球、减压阀等。使用材料:油 、水四、实验步骤记录数据:1、记下测点标高a=2.10、 b=-2.90、c=-5.90。 2、基准标高选在测压管零刻度线 ZA=2.1cm ZB=-2.9
3、cm ZC=-5.9cm。 3、水溶重 9.08710-N/cm 。步 骤:1、P。=0,测0、H。(0:液面高程,H测压管液面高程)。打开通气阀,使水箱液面与大气相通,此时=0(=H)。 2、0,共连续加压3次,每次测定0、H 。 3、0,共连续减压3次,每次测定0、H。油容重的测定:1、 测定计:测3次0、H,计算=0-H。关闭通气阀,大气加压是U型管内的水面与油水界面齐平,测0、H。2、 测计h2:公测3次,0、H,计算h2=|0-H|,关闭通气阀,大开放水阀慢慢放水,直到U型管的水面与油面齐平,关闭放水阀,测0、H。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1.流体静压强测量记录 单位
4、:cm页面条件序号水箱液面0测压管液面的 H压强水头测压管水头PA/PB/PC/ZA+PA/ ZB+PB/ZC+PC/P0=019.289.287.1812.1815.189.289.289.28P0019.2514.0011.9016.9017.9014.0014.0014.00 29.2017.1015.0023.0020.0017.1017.1017.1039.1821.2019.1024.1027.1021.2021.2021.20P0019.2015.436.23平均值h1=6.22= h1水/(h1+ h2)=8.31110-3N/cm329.2015.406.2039.2015.
5、446.24P0019.208.101.10平均值h2=1.1229.208.051.1539.208.081.12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结果:1)在验证流体静压强的试验中,有实验数据可知,结果满足流体静压强的理论结果。实验正确2)在油容重的测量实验中,加压和加压条件下经过= h1水/(h1+ h2)计算得,=815.61/m。2.实验分析:1)为避免毛细管现象的影响,在测压管的读书上如何减少误差? 答:待液面稳定后,应以凹液面为准惊醒读数。2)静止流体中,不同断面测压管水头线如何变化? 答:静止流体中,不同断面上测压管水头线在坐标纸上位一条水平线,没有变化。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的能量方程
6、实验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重庆大学第二实验楼A栋流体力学实验室 年 月 日 学院城环学院年级、专业、班姓名成绩课程名称流体力学实验实验项目名 称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的能量方程实验指导教师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掌握均匀流的压强分布规律以及非均匀流的压强分布特点。2.验证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中各种能量间的相互转换。3.学会使用测压管与测速管测量压强水头、流速水头与总水头。4.理解毕托管测速原理。二、实验原理实际流体再流动过程中除遵循质量守恒原理外,必须遵循动能定理。质量守恒原理再一维总流中的应用为总流的连续性方程,动能定理再一维总流中的应用为能量方程。他们分别如下: 连续性方程
7、: 伯努利能量方程:在使用能量方程时,必须注意两个过流断面间的水头损失,应包括所用的沿程水头损失和所用的局部水头损失。实际流体中,总水头线始终沿程降低,实验中可以从测速管的液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读出。测速管水头线可以沿程升高,也可以是沿程降低,具体要视过流断面的平均流速大小而定。对于某断面而言,测速管水头等于该断面的总水头减去其流速水头。同样,断面平均流速也可以用总水头减去该断面的测压管水头得到。三、使用仪器、材料使用器材:1.恒压水箱、溢流板2.稳水孔板3.可控硅无极调速器4.实验管道(包括三种管径管道。文丘里管、直角弯管、突阔突缩管和阀门) 5.流量调节阀6.接水盒7.回水管8.测压计等四
8、、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仪器,分清普通测验管和测速管及两者功能上的区别。2.打开电源,启动供水系统,水箱供水至溢满,排净试验管道内的空气后关闭流量调节阀。检查所有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齐平需查明原因并排出气体。3.全开流量调节阀,使测压管的液面尽可能接近标尺零点,待流动稳定后记录各测压管与测速管液面读数;同步定时测量时段流出水体的体积,并计算流量23次取平均。4.逐级调节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节流量,待流动稳定后,测度测压管与测速管液面读数;按与步骤3相同的方法同步测算流量。改变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测取3组不同的流量,计入表中。5.实验完毕后,先关闭流量调节阀,检查所有的测压管液面是否平齐;如不
9、平齐表明实验有故障,应排除故障重新实验。确认无误后,关闭电源,将仪器恢复到实验前状态。6比较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断面的测压管水头值。7分析计算各断面的流速水头、测压管水头与总水头,从而计算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并比较突然扩大与缩小的测压管水头与其水头损失。8.在均匀流断面上,推求测算管处的流速,将测试与计算成果列于表中。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1.记录有关参数1.40 cm,1.01cm,2.00cm2.流量计算表:序号质量m/kg时间t/s流量Q(3/s)平均流量Q(3/s)12.62214.8177.0175.622.58814.8175.032.58814.8175.
10、0测点页面读数与断面能量置换的测算表测点位置水头Z/cm压强水头P/(cm)速度水头/2g(cm)测压管水头=Z+P/(cm)总水头H=+/2g(cm)测压管水头差(cm)水头损失(cm)120.0046.85220.0038.55320.0038.500.00420.0037.891.08520.0037.261.07620.00-3.8828.9816.1245.1021.14720.00-3.8823.5516.124.59820.00-11.498.5116.5725.08920.0016.574.991019.0016.780.001119.0011.327.651210.0021.
11、711310.0013.591.04140.0016.27150.008.910.07160.0013.78170.0011.391.35180.0012.35190.005.511.093.绘制测压管水头线、总水头线4.实验数据分析及计算 测点2、3位于均匀流段同一断面上,测压水管水头均为36.20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而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20cm,这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还有离
12、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取7、9点,hj=10.95cm;理论上hj=7.56cm。 突然缩小的局部水头损失:取5、7点,hj=2.75cm;理论上hj=0.5=4.57cm。可见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毕理论值大,突然缩小的局部水头损失比理论值小。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均匀流断面测压管水头与压强分布是否与非均匀流相同?答:不相同。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满足伯努利能量方程,而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不满足能量方程。2.实际流体测压管水头可否沿程升高?总水头沿程怎样
13、变化?流速是否沿程减少?各部分能量是如何变化的?测压管水头线沿程可升可降,而总水头线沿程只降不升,流速不是沿程减少。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3.当流量增加时,测压管水头是怎样变化的?答:流量增加时,流速增大,速度水头增大,由于能量守恒,所以测压管水头应降低。流速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流体变为紊流,此时,测压管水头降落的更明显。4.如何利用现有的测速管与测压管测量某点的点流速。答:测速管中的读数是总水头,包括测压管水头和速度水头,用测速管读数减去测压管读数则得到速度水头,进而可求出某点的点流速。5.
14、毕托管的测定的流速是否准确?原因何在?答:由于本实验毕托管的探头通常布设在管轴附近,其点流速水头大于断面平均流速水头,所以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比实际测绘的总水线偏高。所以不准确。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重庆大学第二实验楼A栋流体力学实验室 年 月 日学院城环学院年级、专业、班姓名成绩课程名称流体力学与水泵实验实验项目名 称文丘里流量计实验指导教师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测压管与U形测压计的量测原理。2.掌握文丘里流量计测量流量的方法与原理。3.掌握文丘里流量计测定流量系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文丘里流量计是一种测量有压流管中液体流量的仪器。它由
15、渐缩段、喉管与渐扩段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在渐缩管进口1-1断面及喉管处2-2断面,该两处截面面积分别为A1、A2,两处流速分别为v1、v2。1122d1渐缩管进口1-1断面喉管处2-2断面不考虑流体受到的阻力作用,对两断面列伯努利方程 (1)及连续性方程: 即: (2)由(1)、(2)两式联立可得: (3)式中,K为文丘里流量计常数h为两断面测压管水头差 由式(3)算得的流量为不考虑阻力的理论流量,即QQ理论,而实际通过的流量Q实际恒小于Q理论,引入一无量纲系数m对所测流量Q理论进行校正。即: (4)式(4)中的m为文丘里管的流量系数。通过实验测得实际流量Q及水头差h,便可以测得文丘里管的
16、流量系数m (5)三、使用仪器、材料 使用仪器:自循环供水器(循环水泵)、恒压水箱、溢流板、稳水孔板、可控硅无极调速器、试验管道、文丘里流量计、流量调节阀、接水盒、回水管、复式压差计、滑动测量尺等。四、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仪器,记录有关参数。2.启动电源供水,全开流量调节阀,排除管道内的气体。同时,观察复式压差计液面是否全部处于滑动测量尺标尺读数范围内,若是则进行步骤4,否则按步骤3调整。3.关闭流量调节阀,待复式压差计液面稳定后逐次松开亚茶几上的两气阀,使1、4测压管液面大约在28.5cm,2、3测压管液面大约为24.5cm后拧紧压差计气阀,然后全开流量调节阀,检查压差计液面在标尺上的读数范
17、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4.校核。关闭流量调节阀,检查复式压差计的压差和是否为零,即h= h1-h2 +h3-h4=0.由于毛细现象的存在,容许校核后读数h0.2cm。否则重复2、3步骤。5.全开流量调节阀,待读数稳定后读复式压差计读数,同时测算流量,并记录。6.改变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节流量,重复步骤5,每组取6个不同的流量。7.实验完毕,关闭流量调节阀,再次校核复式压差计压差和是否在容许误差内。若超过容许误差,则应当排除故障重新实验,确确认无误后关闭电源,将仪器恢复到实验前状态。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1.记录有关常数恒定水箱液面高程:0=27.7 cm, 管道轴线=0 c
18、m;管道直径 d1 =1.40cm, 喉管直径 d2 =0.70cm 文丘里计算常数: =17.597 cm2.5/s2.流量测算表:序号12345678 体积V/cm329943490286032122656322433363272时间t/s2024202421272930流量Q/(cm3/s)149.70145.42143.00133.83126.48119.41115.03109.07文丘里流量计测算表:序号复式压差计读数/cm雷诺数Re实际流量Q(cm3/s)理论流量(cm3/s)流量系数h1h2h3h4=h1-h2+h3-h4138.801.2048.404.4581.5513911
19、49.70158.910.942233.902.0047.635.5573.981351145.42151.350.961331.053.2546.307.2066.901328143.00143.930.994428.953.8545.757.9062.951243133.83139.610.958526.805.1544.409.5056.551175126.48132.330.956625.606.3043.2510.8051.751109119.41126.590.943724.857.5042.1012.1547.301069115.03121.020.950824.008.7040
20、.8013.6042.501013109.07114.720.951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文丘里喉管中是否产生负压?根据实验,如何减少文丘里喉管中的负压?最大可能真空有多大?答:本实验,以管轴线高程为基准面,以水箱液面和喉道断面分别为1-2和2-2计算断面,立能量方程得 则,故会产生负压。减小流量,增大喉管管径,降低相应管线的安装高程,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等都可以减少文丘里喉管中的负压。2.文丘里流量计中,影响流量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由式得故文丘里流量计中,流量系数值大小与、有关。3为什么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不相等?因为理论流量是在不考虑水头损失情况下,即按理想液体推导的,而实际流体存在粘性必
21、引起水头损失,从而减小过流能力,故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即1.0。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重庆大学第二实验楼A栋流体力学实验室 年 月 日 学院城环学院年级、专业、班姓名成绩课程名称流体力学与水泵实验实验项目名 称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指导教师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圆管层流和紊流的沿程水头损失随流速变化的规律。2.掌握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测量方法。3.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测量技术及压差计的测量方法。4.分析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Re的关系。二、实验原理由达西公式 得 (1.1)另有能量方程对水平等直径圆管可得 (1.2)压差可由压差计或电测。对于多管式水银压差有下
22、列关系: (1.3)式中,、分别为水银和水的容重;为汞柱总差三、使用仪器、材料沿程损失实验损失实验仪器由自循环供水器(循环水泵)、供水阀、旁通阀、无极调速器、试验管道、水封器、压力传感器、电测仪、压差计(气阀、滑动测量尺)、流量调节器、接水盒、回水管等组成。四、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装置。看实验设备是否连接完善。2.开启所有阀门,(包括进水阀、旁通阀、流量调节阀)。3.打开防尘罩,通电。4.排气。1) 测压架端软管排气:连续开关旁通阀数次,待水从测压架中经过即可。排气完毕,打开旁通阀。若测压管内水柱过高,可打开测压架顶部放气阀,(所有阀门都打开,)水柱自动降落,至正常水位拧紧放气阀
23、即可。2) 传感器端软管排气:关闭流量调节阀,打开传感器端排气阀,传感器内连续出水,关闭排气阀,排气完成。3) 关闭流量调节阀,观察测压架内两水柱是否齐平,不平,找出原因并排除;齐平,实验准备完成,实验开始。(二)层流实验5.全开进水阀、旁通阀,微开流量调节阀,当实验管道两点压差小于2cm(夏天)3cm(冬天)时,管道内呈层流状态,待压力稳定,测量流量、温度、测压管内压差。6.改变流量35次,重复上述步骤。其中第一次实验压差,逐次增加。(三)紊流实验7.关闭流量调节阀,将电测仪读数(即管道两测点压差)调零。8.夹紧测压架两端夹子,防止水流经测压架。9.全开流量调节阀、进水阀,适当关小旁通阀开度
24、,增大实验管道内流量,待流量稳定之后,测量流量、温度、电测仪读数(即实验管道两测点压差)。10.改变流量35次,重复上述步骤。其中第一次实验压差 ,逐次增加,直至流量最大。(四)实验完成,打开所有阀门,关闭电源。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1记录有关常数 圆管直径0.65 测量段长度 常数=1.65 2实验记录及计算表 次序体积Vcm3时间t/s流量Qcm3/s流速Cm/s水温C粘度*0.001cm2/s雷诺数Re压差cm沿程阻力cm沿程阻力系数Re2320h1h211903000.631.9122.09.60312919.7819.600.180.74120.49625983
25、001.996.0122.09.60340719.8019.400.400.166209047.9223.59.274335820.9017.503.400.0221949546015.5746.9224.09.168332620.8017.603.200.02179527486045.80138.0425.08.96210010300.023606344229118.69357.7225.08.962259421510.017697337220168.60508.1425.58.861372702770.016088310415206.93623.6726.08.7
26、63462563930.01514计算原理:Re=d/=4Q/d=0.01775/(1+0.0337T+0.000221T)=4Q/d g=980cm/s、保留四位有效数字,K保留三位。Re为整数。其余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绘图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成果分别绘制曲线,并确定指数关系值的大小。在厘米纸上以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点绘所测的关系曲线,根据具体情况连成一段或几段直线,求厘米纸上直线的斜率。将从图上求得的值与已知各流区的值(即层流,光滑管流区,紊流过渡区1.752.0,粗糙管紊流区)进行比较,确定流区。六、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测值判断本实验的流区曲线的斜率m = 1. 01. 8,即与成正比,
27、表明流动为层流,紊流光滑区和紊流过渡区,而未达到阻力平方区。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重庆大学第二实验楼A栋流体力学实验室 年 月 日 学院城环学院年级、专业、班姓名成绩课程名称流体力学与水泵实验实验项目名 称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指导教师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法、四点法量测局部阻力系数的技能;2.通过对圆管突扩局部阻力系数的包达公式和突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的实验验证与分析,熟悉用理论分析法和实验法建立函数式的途径;3.加深对局部阻力损失机理的理解。二、实验原理写出局部阻力前后两断面的能量方程,根据推导条件,扣除沿程水头损失可得:1.突然扩大采用三点法计算,下
28、式中由按流长比例换算得出:实测时,理论时,2.突然缩小 采用四点法计算,下式中b点为突缩点,由换算得出,由换算得出。 实测时, 经验方程式:。三、使用仪器、材料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恒压水箱 5.溢流板 6.稳水孔板 7突然扩大试验管段 8.测压针 9.滑动标尺 10测压管 11.突然收缩试验管段 12实验流量调节阀四、实验步骤1、 熟悉有关仪器,记录有关参数。2、 打开电源供水,带水箱溢流恒定后全开流量调节阀,排除实验管道中的滞留气体。管道内气体排净后关闭流量调节阀,检查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3、 全开流量调节阀,待流量稳定后,测记测压管读数,同时用体积法测记流
29、量,并计算通过各管道的流速,同时读取测压管液面读数。4、 调节流量调节阀开度,逐级放大流量,重复步骤3,测试5组流量,并计入表中。5、 实验完成后关闭泄水阀,检查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否则,需重做。齐平后关闭电源,将仪器恢复到实验前状态。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1.记录计算有关参数、常数测点管段直径:0.96 cm,1.97 cm,0.98cm,测点间距:12cm,24cm,12cm,6cm,6cm,6cm2.实验数据记录表: 单位:cm序号体积V/(cm )时间t/(s)流量Q/(cm /s)测压管读数h1h2h3h4h5h61107910107.915.4019.3019.
30、0018.803.902.402151015100.717.8021.3021.0020.807.606.20314551597.019.0022.2021.9021.759.458.20413861592.420.1023.0022.8022.7011.309.95513551590.321.1523.9023.6523.5313.0011.85实验数据计算表: 单位:cm局部阻力形式序号流量Q/(cm/s)前断面后断面实测沿程损失hf实测局部损失hj实测局部阻力系数理论局部损失hj理论局部阻力系数v /2g总水头Hv/2g总水头H突然扩大1110.60 11.9128.410.6720.7
31、70.137.510.6316.920.5812102.9010.3128.360.5821.980.206.180.6615.99395.808.9429.290.5023.700.105.490.6145.19489.107.7329.830.4425.140.104.590.5944.49577.905.9131.310.3327.630.083.600.6093.43突然缩小1110.600.6720.3710.9716.471.732.710.2743.930.3762102.900.5821.539.5017.451.532.550.2683.42395.800.5023.358.
32、2320.081.431.840.2243.17489.100.4424.847.1221.771.101.970.2772.885 77.900.3327.385.4425.090.801.490.2742.75六、实验分析与讨论在管径比相同的情况下,其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系数是否一定大于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系数?为什么?答:不一定;由式及表明影响局部阻力损失的因素是和。其中: 突扩: 突缩:于是有分析可知,当或时,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系数比相应的突然收缩的要大;当或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系数与相应的突然收缩的相等;而或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系数比相应的突然收缩的要小。孔口管嘴出流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重庆
33、大学第二实验楼A栋流体力学实验室 年 月 日 学院城环学院年级、专业、班姓名成绩课程名称流体力学与水泵实验实验项目名 称孔口管嘴出流指导教师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理解射流与孔口出流的特点。2.掌握管嘴出流的水力现象。3.灵活应用静力学的基本知识,由测压管读数推求作用水头。4.掌握孔口、管嘴出流的流量计算公式与流量系数的大小。二、实验原理1.测压管的压力测量:2.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能量方程:3.管嘴出流流量:孔口出流流量:4.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动量方程: 忽略滑动摩擦力,则:式中:D活塞直径; 活塞形心水深; h孔口出流的作用水头;Q管嘴出流量,即射流流量;管嘴出流速,即射流流速;为动量修正系数;射流对活塞冲击力;液体密度;实验中,在平衡状态下,只要测得流量Q和活塞形心水深hc,由给定的管嘴直径d和活塞直径D,代入上式,便可验证动量方程,并率定射流的动量修正系数值。其中,测压管的标尺零点已固定在活塞的圆心处,因此液面标尺读数,即为作用在活塞圆心处得水深。二、使用仪器、材料自循环供水器(循环水泵)、实验台、无级调速器、水箱、溢流板、稳水孔板、孔口、管嘴、挡水旋板、移动触头、上回水槽、标尺、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98.1-2025橡胶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马弗炉法
- GB 45669.4-2025黄河流域工业用水定额第4部分:水泥
- 2025年信息处理考试深化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语文复习突破口及试题与答案2023
- 行政管理的道德困境与试题答案解析
- 高考数学集中训练模块试题及答案
- 仓库出现火灾应急预案(3篇)
- 高考数学解题效率提升分享试题及答案
- 通信公司火灾应急预案(3篇)
- 采油树火灾应急预案(3篇)
-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管道劳务分包协议书
- 2025年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考务培训大纲
- 拆迁服务方案
- 2025-2030中国锂电子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成人经鼻胃管喂养临床实践指南
- 尾矿库基础知识(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技术中心)
- LED灯具绝缘和耐压测试说明
- 第八章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监督与管理 ppt课件
- 《市场调查与预测》说课
- 李家沱大桥健康监测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