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疾病_第1页
大学生常见疾病_第2页
大学生常见疾病_第3页
大学生常见疾病_第4页
大学生常见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 大学生常见疾病,大学生常见疾病,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总会出现一些故障和变化,这是由于机体内一系列的机能、代谢和结构出现异常的结果,从而引起不适的感觉或疾病状态。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一般处理方法,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和疾病的预防。,第一节 内科常见疾病:,一、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1、定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 鼻腔、咽或喉部粘膜急性 炎症,是呼吸道最常见的 一种疾病。,2、病原体: 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均可引起。 以病毒感染多见。如: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其次是细菌感染。如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均、流感

2、杆菌等。,3、临床表现: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多由病毒引起。起初较急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随后出现鼻塞、喷嚏、流清水样鼻涕,2-3天变稠,可以伴声嘶、咽痛、咳嗽、嗅觉迟钝,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低热、轻度畏寒、头痛。 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痊愈。, 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病毒性咽炎: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咳嗽少见 病毒性喉炎: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是疼痛,常伴有发热、咽痛和咳嗽。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起病急,有明显的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以达到39C以上。 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有: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

3、,4、诊断: 根据病史、鼻咽部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WBC总数和分类计数)和胸部X片检查,较易诊断。 5.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无特殊抗病毒药物,一般性对症治疗为主,病人应该多饮水、休息、忌烟酒、饮食清淡。可以选用维C银翘片、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治疗,如果并发有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6、预防: 增强个人体质、均衡营养、避免受凉。 保持环境通风对流、保持室内清洁,注意呼吸道疾病患者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定义: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是由感染、物理、化 学刺激或过敏等原因 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 膜的急性炎症。 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 候变化时节,也可由

4、急性呼吸道感染迁延 而来。,2、病因: 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直接感染,也可由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细菌蔓延至气管-支气管所致,常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等,也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 理化因素: 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的吸入,对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刺激可引起此病。 变态反应: 吸入致敏原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细菌蛋白质引起气管-支气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3、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 起病较急,常有急性上呼吸道症状。发热、体温38C、咳嗽、咳痰、初为干咳或为少量粘液性痰,随后痰逐量增多,并转为脓性粘液或脓性痰,偶于痰中带血,多于3-5天好转

5、,少数延续2-3周才消失,若日久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 4、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5、预防: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戒烟,改善卫生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避免接触过敏原或有害气体,6、治疗: 以控制感染为主,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及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一般情况下可选用青霉素、大环内酯素、喹咯酮类及类孢类药物;咳嗽咳痰可选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物,如必咳平、甘草片、氨茶碱等;发热者予对症退热治疗;同时多饮水,注意多休息与保暖。,三、急慢性胃炎 1.定义: 指胃粘膜的急慢性炎症,胃粘膜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改变,甚至一过性浅表溃疡形成。,2.病因: 病因多样 急性胃炎的病因包括:急性应激、药物

6、、缺血、胆汁反流和感染。 慢性胃炎的病因尚为阐明,主要病因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临床表现: 急性胃炎:上腹部疼痛、腹痛、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 慢性胃炎:上腹部饱胀,以进餐为主,无规律心窝部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4、诊断: 可根据病史、症状、胃镜检查进行诊断。对慢性胃炎可作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 5、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抗感染。,第二节 外科常见疾病,一、急性阑尾炎 1、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疾病,也是大学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APENDICITIS AGUDA BREVE REVISION BIBLIOGRAFICA,UNIVERSIDAD DE

7、 PANAMA. ESCUELA DE MEDICINA. CATEDRA DE CIRUGIA. AUTORES: AGUIRRE CH, AMETH MARQUEZ, AISA PUENTES R, ENRIQUE QUINTERO, SUYIN ROBINSON, ONDINA VASQUEZ, MELISSA,ANATOMIA DEL APENDICE,Fig.1. Visin ventral de la irrigacin del apndice. (Atlas de Anatoma/Sobota. 19 Ed. 1988).,Fig.3. Posiciones anatmicas

8、del apndice vermiforme. Las desviaciones de la posicin normal estn influenciadas por la longitud del apndice y por la sujeccin y movilidad del ciego. (Atlas de Anatoma/Sobota. 19 Ed. 1988).,一、阑尾的解剖特点,1阑尾为一盲管状器官 2阑尾粘膜及粘膜下含丰富的淋巴组织 3阑尾动脉为一终未动脉无侧支循环 4阑尾系膜较阑尾短故阑尾易迂曲,二、急性阑尾炎,(一)病因: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二)临床分型

9、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4阑尾周围脓肿,(三)临床表现 1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痛 (2)胃肠道症状 (3)全身症状:可有可无,可轻可重视临床类型而定 2体征 (1)右下腹压痛最常见、最主要体征 (2)腹膜刺激征反跳痛、肌紧张 (3)右下腹可能触及包块,(4)辅助检查 结肠充气试验(Rorsing征) 腰大肌试验 闭孔内肌试验 直肠指诊 3实验室检查:血象、尿、血生化检查无特异性视临床分型而定。,(四) 诊断、鉴别诊断: 1诊断:临床表现 2鉴别诊断:与内科疾病鉴别,如肺炎胸膜炎等肠系膜淋巴结炎 与其他外科疾病鉴别: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囊炎、回盲部肿瘤,输尿

10、管结石 与妇科疾病鉴别:宫外孕、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五)治疗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均应手术治疗阑尾切除术,附:阑尾周围脓肿治疗 (六)手术并发症:腹腔脓肿、瘘、门静脉炎、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梗阻、阑尾残株炎 (七)各种特殊类型阑尾炎 1、小儿阑尾炎 2、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3、妊娠合并阑尾炎 三、慢性阑尾炎(略),5、预防: 避免过度疲劳、受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进食细嚼慢咽,保持大便通畅。,二、尿石症 1、 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 尿石症是常见的疾病,男性多于女性,患病比例约为 3:1,在我国多见于长江以南,北方相对少见。,2、病因: 流行病调查: 泌尿系

11、结石与年龄、性别、职业、社会经济地位、饱食成分与结构、水分摄入量、气体代谢、遗传因素有关。 解剖结构异常: 尿路梗塞时导致晶体或基质在引流较差的部位沉积,尿液潴留,继发尿路感染,利于结石形成。,尿液改变: 1)形成尿结石的物质排除增加,尿中钙、草酸或尿酸排出量增加,长期卧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病人尿酸排除增多等。 2)尿PH值改变,碱性尿中易形成磷酸镁铵及磷酸盐沉淀,酸性尿中易形成尿酸、胱胺酸结晶。 3)尿量减少,使盐类和有机物的浓度增高。,泌尿系统X线诊断 Urogenital System,检查方法,平片或造影 检查前一日进少渣饮食,少产气的食物。必要时检查前清洁灌肠,X线平片,KUB平

12、片,显示双肾轮廓,发现阳性结石与钙化,造影检查,静脉尿路造影 逆行肾盂造影 膀胱尿道造影 血管造影(Angiography) CT、MRI、MRU 子宫输卵管造影,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膀胱尿道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正常泌尿系统的表现,肾脏 大小 T12-L2之间 位置 左较右高1-2cm 移动度 呼吸时1-2cm,立位下降1-3cm 外 形 光滑 肾盂分2-3个肾盏,每肾盏再分若干个小盏,肾小盏呈杯口状,肾盂逆流,肾小管逆流自椎体逆流,细毛刷状 静脉逆流主要沿弓状静脉,不易看到 淋巴逆流经淋巴管向肾门,输 尿 管,沿腰椎横突,下端沿骶髂关节阴影,向内通入膀胱,三个生理狭窄 肾盂与输尿管

13、连接处 经过骨盆近缘,与髂动脉交接处 入膀胱开口处,梨形、圆形、边缘光滑整齐,膀 胱,常见泌尿系统疾病,肾盂积水,肾盂、肾盏扩张和尿液滞留, 通常由于尿路阻塞引起,造影表现,轻度肾盂积水 肾小盏变平, 失去正常杯口状外观,边界光滑整齐 随后大肾盏变粗,变短,肾盂亦扩大 若阻塞在输尿管远端,其近端亦扩大 重度积水 可见囊形,静脉肾盂造影 时显示延迟或不显影,肾影增大,尿路结石 urinary calculus,平片 80-90%为阳性结石 造影 确定结石部位及肾脏情况,发现阴性结石,肾结石,鹿角形 肾盂结石的特征性表现 其他形态 圆形、卵圆形、或不规 则形,输尿管结石,多由肾结石下行而来,易停留

14、在生理狭窄处,若为卵圆形其长轴与输尿管走行一致,3、临床表现: 上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下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上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主要表现与活动有关的血尿和疼痛,其程度与结石部位、大小、后动与否及有无并发证有关。结石越小,症状越明显。若结石引起肾盂颈部梗阻,可以引起上腹部和腰部钝痛。结石引起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完全梗阻时,出现肾绞痛,疼痛剧烈难忍,为阵发性,并放射至大腿内侧。,下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典型表现为排尿突然中断,并感疼痛,伴排尿困难和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多、尿痛)。若结石在尿道嵌顿时,表现为急性尿潴留,伴会阴部疼痛,亦可表现为排尿困难

15、,点滴状排尿和尿痛。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X线泌尿系平片、B型超声检查),可以确诊。,5、治疗: 保守疗法:结石小于0.6cm,光滑,无尿路梗阻,无感染,可先用保守治疗法。 1)大量饮水,以增加尿量,降低尿中形成结石物质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同时口服石林通片,促进排石。 2)饮食调节,限制含钙、草酸承付丰富的食物,避免高动物蛋白,高糖和高动物脂肪饮食,食用含纤维丰富的食物。 3)控制感染,加用抗生素。 4)肾绞痛治疗: 止痛:注射阿托品、杜冷丁等。, 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法。 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6、预防: 多饮水,多活动,不偏食,不憋尿。 避免剧

16、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积极预防尿路感染和解除梗阻的各种因素。,皮 肤 病,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皮肤是人体最外层的一个器官,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既薄又韧并覆盖全身。皮肤能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机械、物理、化学刺激和微生物侵袭,又能反映和参与体内的精神、营养的变化。 总面积:成人1.5-2.0m, 新生儿0.21m , 婴儿0.4m。 总重量:约占人体重量的16。 皮肤厚度:部位不同厚度有差异,颜面、眼睑、 包皮、阴囊等处皮肤比较薄,掌心、脚底最厚。,皮肤的结构,表皮 表皮网状棘 表皮乳头 真皮 皮下组织,角质层 颗粒层 棘状层 基地层 黑色素细胞,毛发 动脉 静脉 毛发 汗腺开口,痛觉受器 触觉受器

17、皮脂腺 竖毛肌 胶原蛋白,毛囊 汗腺 感觉神经纤维 自主神经纤维 皮下脂肪组织,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皮肤在显微镜下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部分 表皮在皮肤的最外层,为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这一层常被误认为“灰土”,在洗澡和洗脸时用清洁剂洗去或者用力搓掉。 真皮位于表皮下,他和表皮象齿轮样结合很牢固,真皮厚度一般为1-2mm,真皮内有大量微细的血管网、神经网在进行着复杂的理化、免疫反应。 皮下组织也叫浅筋膜,位于真皮下,有大量的脂肪组织散布于疏松的结缔组织中组成。皮下组织厚薄决定一个人的胖瘦,它象一件棉袄具有弹性,调节人体的能量代谢。,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皮肤里还有多种附属器官: 汗腺、皮脂腺日夜不停

18、地分泌汗液和皮脂来营养滋润皮肤,调节体温。 毛发和指甲也各有其特定的功能。,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皮肤的颜色和纹理因人因部位而异,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皮肤做为人体的界面,不但在生理上使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表现人际间的爱抚和美感,进行性爱活动和审美感受的重要器官。,为什么说皮外有皮,在肉眼可见的皮肤表面还有一层不可见的微环境,包括: 物理皮 化学皮 生物皮,为什么说皮外有皮,正常人的皮肤温度在33C左右,皮肤不断向外界散发热量,辐射出以红外线为主的不同频谱的电磁波,在皮肤和衣服之间形成了一层具有温度梯度变化的“物理皮”。因此,红外测温仪甚至在夜里也可以远距离测知人体的温度。,为什么说

19、皮外有皮,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的“水”和“油”在皮肤表面形成乳剂状薄膜呈弱酸性,不但能滋润营养皮肤,而且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和溶菌酶,可随时消灭有害的微生物,任何人造的护肤品也比不上这张天然的“化学皮”。,为什么说皮外有皮,皮肤表面还寄生着数百种微生物,有病毒、螨虫、细菌、真菌等,这就是一张“生物皮”,在各部位形成不同的微生态环境。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大都不致病,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会入侵皮肤引起局部和全身的感染性炎症。,几种常见的皮肤病,青年痤疮 皮肤真菌病 疥疮 带状疱疹,一、 青年痤疮,病因: 内分泌因素、 皮脂的作用 毛囊内微生物的作 用。 其次: 饮食和生活习惯、精神因素、化学物质、 家族史、

20、气候等。 临床表现: 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 脓疱、囊肿、结节等这些表现主要在面部,鼻和眼眶 周围不受侵犯,原因不清。 预防与治疗: 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转变护肤观念,使用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中药也有良好的效果,物理疗法等。,二、皮肤真菌病,真菌是一种真核类的原生生物,包括蘑菇、酵母、神曲、银耳、灵芝、马勃、锈菌、霉菌等等大约10多万种,和人类有关的有几百种,能引起人类致病的有几十种真菌。 真菌病凡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都叫真菌病。分深部真菌病、浅部真菌病也叫皮肤真菌病。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宜温度为2235C,高温和低温都影响其生长。,皮肤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